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2012中国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年度报告

 
   
中华博客联盟网站欢迎您的光临        返回首页

                 2012中国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年度报告

    2012中国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年度报告

     2012年,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教育事业全面推进,取得显著成绩;教育研究紧扣时代脉搏,加强理论创新,服务教育决策,回应百姓关切,着力破解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努力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智力支持。 

  一、通过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深化教育改革 

  教育规划纲要以加强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为重点,部署了一系列改革试点。2012年这些改革试点已进入第三个年头,教育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亟须进行顶层设计、深度推进。 

  (一)教育改革面临新形势,亟须新设计。 

  有学者指出,现阶段我国教育改革从满足生存型社会的需求转变为满足发展型社会的需求,教育公平已经成为改革的基本政策取向,制度设计、创新与供给成为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内容。也有学者认为,教育发展的场域格局要求对教育改革给予整体考虑、系统设计:一是更加注重解决好教育内部的系统性;二是更加注重解决好教育外部的关联性;三是更加注重解决好教育改革的整体性。因此,教育改革应分类指导、全面展开、突出重点、整体推进。 

  (二)在改革中坚守教育的基本伦理价值。 

  教育活动是有基本伦理价值的,能否坚守这些基本伦理价值,关系到改革能否成功。学者普遍认为,对教育改革进行价值判断的根本标准,就是看改革有没有促进所有学生的发展。有学者以公立学校为分析单元,指出公立学校的基本伦理价值是公共性;如何坚守公立学校的公共性,维护学校的自主性,处理政府、市场、社会、学校的关系,成为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三)基层创造依然是教育改革的生长点。 

  基层创造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基层创造,教师是关键。学者从改革主体及其权利的视角提出,要把作为普通参与者的教师切实放到“教育改革的主人”位置上来,为他们发挥想象力与创造性提供广阔空间。还有学者强调,基层创造,文化是支撑,要着重研究如何帮助学校进行改进,创建相应的文化体系,提高改革和文化的吻合度。 

  二、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内涵特征与实现路径 

  城乡教育一体化是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关键环节,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一)全面把握城乡教育一体化内涵特征。 

  学者们对城乡教育一体化内涵特征形成了初步共识,认为城乡教育一体化就是在教育公平的核心价值取向下,打破城乡教育二元格局,统筹发展城乡教育;通过教育资源的城乡共享以及教育要素的合理流动,使得城乡教育互相联结、互相支持、互相补充。城乡教育一体化表现在,城乡教育目标上共识、观念上互通、地位上互认、资源上共享、责任上共担。 

  (二)科学规划城乡教育一体化实现路径。 

  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要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城乡教育一体化财政和管理体制。为此,有学者指出要改革目前重心过高的财政体制,让基层政府有能力进行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建设;要建立与城乡教育一体化相适应的教育制度体系,实现城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教育要素合理流动和城乡教育互动发展;要在加大农村教育经费投入,加强农村师资力量建设,改善农村教育办学条件等方面采取具体措施,夯实农村教育发展基础。还有学者提出采用频度统计法、理论分析法和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建构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 

  (三)充分考虑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两大要素。 

  满足“就近入学”和“接受高质量教育”是城乡教育一体化过程中农村中小学合理布局的两大基本要素。有学者提出立足农村实际,“整体规划”和“有序调整”农村中小学数量与规模的政策建议,呼吁在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综合考虑;观照科学化、民主化和道义化的三重价值,以实现“效用最优”、“满意度最大”和“底线公平”。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与创新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重点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核心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变革取向。 

  有学者指出,学有优教,是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目标、新任务。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应该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以课程为切入点和落脚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成变革的首要取向。要积极推行小班化教学模式,实施个性化教育;以国际视野和标准培养高素质、国际化人才。 

  (二)探究创新人才成长规律。 

  学者普遍认为,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建立对创新型人才应有素质的科学认识。有学者指出,创新型人才的核心素质是创新,表现为创新人格、创新行为与创新业绩。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由自我探索期、集中训练期、才华展露与领域定向期、创造期、创造后期等5个阶段构成;营造创造性环境、实施创造性教育、培养创造性能力、塑造创造性人格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活动课程培养模式、课堂教学创新模式、高校与中学联合培养模式是3种有效的培养模式。 

  (三)创新人才培养的困境和路径选择。 

  当前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着认识滞后、制度缺失、资源不足、环境失调等四大困境,走出这一困境,一要通过无缝衔接的方式,中学依托高校进行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二应充分利用和挖掘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和潜力,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技术驱动和支撑,营造文化氛围。 

  四、新时期德育研究的深化与拓展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社会急剧变化、价值取向多元,给德育工作提出了新挑战。 

  (一)价值教育研究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价值教育的定位上,有学者指出培育良好的、积极的、负责任的公民是价值教育最重要的目的;也有学者认为价值教育以人的生存和发展为根本指向。在对价值教育的理解上,有学者认为价值教育是有关培养正直的、真的、有良好品格的人的教育;也有学者认为,价值教育还应肩负起传承人类基本价值、弘扬社会主流价值、整合优秀传统价值、注重职业价值观的养成以及提升人们的价值理性等使命。 

  (二)生活德育的论争依旧。 

  有学者认为,“德育生活化”模糊和倒置了德育与生活的关系,其基本主张也偏离了德育内容,淡化了德育目标,遮蔽了德育反映国家意志和社会理性的本质要求。也有学者在分析生活德育论存在不足的同时,对其在反思与建构一种新的德育模式的研究上所起的积极作用也给予了充分肯定。还有学者指出,生活是德育的根基,而不仅是德育的手段。 

  (三)提出德育走向的新主张。 

  针对知性德育和生活德育存在的现实问题,有学者提出了实践理性德育的主张,把道德意志的培养作为德育的关键,将意志的自律视为德育的根本指标。也有学者认为,我国渐趋成熟的公民社会决定了学校德育将会有新的走向:走向公民的德育目标,要求审慎处理公民生活的基本关系,培养独立人格;走向生活的德育课程,将改善德育的课程内容和教材风格;走向对话的德育方法论,将重构德育课堂乃至学校生活。 

  五、高中教育定位变化的现实需要与历史必然 

  随着我国义务教育普及和高等教育大众化,高中教育重新定位成为共识,但如何定位却有交锋。 

  (一)高中教育要与高等教育衔接。 

  加强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连续性及其衔接,将符合条件的高中教育定位于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做准备。有学者提出,高中教育应增加课程与教学的选择性、学术性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为高中学生的多元发展提供可能性,为能够上大学的高中学生做好接受高等教育的准备。 

  (二)高中教育要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普通高中教育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有学者以“全民终身教育”理念为立论的基点强调指出,讨论高中教育的定位问题,主要不是看大学希望准备什么,而是看学生在成人以前应该得到什么;高中教育不仅要为大学输送合格人才,更要为提高国民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如何实现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 

  走向普及水平的高中教育是一种大众的、基础的教育,它的性质和功能与精英性质的高中教育有着本质区别。有学者指出,现有的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都不应该把普职界线划得非常清楚,应该强化对学生开展普职融通教育。要改革教育管理体制,研发“宽基础”、“按照个性潜质”分化规律展开的综合高中课程体系。 

  六、深入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随着教育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成为重要的时代命题。2012年1月1日,《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正式实施,有力推进了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进程。 

  (一)合理设计大学内部组织结构。 

  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关键是要设计好合理化的大学基层组织架构。有学者认为,构建现代大学制度,需要解决好学术组织与管理组织之间的矛盾:一要进一步降低管理重心,扩大院系自主权;二要充分发挥教授在学院学术事务中的作用,建立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授治学的管理机制。  

  (二)厘清大学章程的制定原则与程序。 

  大学章程是大学的“宪法”。学者普遍认为,作为大学的“宪法”,大学章程的制定和实施应该基于学术自由与学术自治的原则,按照一定程序推进、规范和保障。为使大学章程真正落到实处,最根本的是要以法律的形式将学校章程的规定具体化、权威化。同时,章程制定应兼顾教育改革过程与改革成果规范的统一。 

  (三)去行政化是建立现代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先决条件。 

  有学者指出,中国大学“行政化”的实质,是大学组织内部的行政权力“化”成了政府行政权力“链条”的末端。解构这种组织制度,必须依托政府,通过调整现有的对大学进行控制的组织制度设计及资源配置方式,给予解决。有学者认为,建立服务型行政是去行政化的突破口。 

  七、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动因和推进策略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我国未来十年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动因和现实意义。 

  学者们指出,教育规划纲要赋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的内涵,体现了职业教育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重要作用。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于回答三方面问题:一是为国家产业升级提供有力的技能型人才保证和人力资源支撑;二是为教育实现科学发展建立一个合理的结构;三是为解决高考的“独木桥”问题。 

  (二)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与有效衔接。 

  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有效衔接是促进中高职协调发展的核心任务,有学者指出,应重点做好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材开发、教学过程、招生制度、评价机制、教师培养、行业指导、集团化办学等10个方面的衔接。也有学者认为,课程衔接是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核心和落脚点,课程内容的一体化不仅要实现内容要素的横向贯通,也要形成职业教育不同学历层次的纵向衔接。 

  (三)职业教育体系的制度建设。 

  完善职业教育法制建设,促进职业教育依法办学、依法管理,是构建有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有学者指出,当前重点建设的国家制度应包括:《职业教育法》修订,校企合作制度,现代学校制度,教师培养培训制度,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经费投入保障和学生资助制度,集团化办学制度,招生考试制度,督导评估制度,就业准入制度,“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制度等。 

  八、教师发展的实践取向 

  2011年10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提出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该标准提出的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引领了教师发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方向。 

  (一)强调教师实践性知识。 

  教育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理解教育的实践本性,对理解教师实践知识的性质及其构成具有重要意义。有学者具体谈道,当今诸多国家以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为契机,将信息化成果运用于师范生实践性知识情境,促进师范生专业发展,其经验值得借鉴。 

  (二)培养教师专业实践能力。 

  在全球性教育变革浪潮中,培养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成为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路向。有学者结合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英等国“实践中之理论”取向的教师职前实践教学项目,提出应以实践过程和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为起点,让师范生在一定程度的实践基础上建构理论知识。 

  (三)转变教师学习方式。 

  有学者指出,教师必须建立新的教育观,包括学校观、学生观、教学观和发展观等,方能适应教育信息化变革趋势。有学者提出,以课堂教学优化为指向的教师学习,不仅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中的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而且还有助于为教师未来的学习指明方向,进而加速课程改革进程。 

  九、解读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 

  教育信息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教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的颁布与实施,现代信息技术正在从教育的边缘走向中心。 

  (一)现代信息技术引领教育资源配置模式变革。 

  教育资源是教育活动的基础。有学者指出,教育信息资源配置模式正发生着从“校校建信息资源库”到“区域内共建共享、区域间共享互换”再到“公建共享”的转变。这种资源配置模式的变革将大大促进教育公平。 

  (二)现代信息技术触发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变革。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教学活动正在发生着由书本加黑板教学到多媒体资料教学再到网络教学以至泛在学习的转变。有学者指出,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了教学模式的再设计,从而形成开放高效的教学。云技术所促成的智能环境有利于以人为中心、感知人的需求、为人服务的新型管理、教学、服务体系的形成。移动设备也为移动学习、泛在学习、非正式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提供了契机。 

  (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课程体系变革。 

  学者普遍认为,立足于教育现代化的课程,需要真正体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机整合,建立起新的适应信息经济社会需要的现代课程体系。在内容上既要反映信息技术对科学技术、社会、经济、人文、法律甚至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影响,又要从科学技术哲学的角度,反映变化的趋势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现代科学思想与人文精神。 

  十、教育学的学科性质与发展思路 

  随着教育在社会发展中地位的日渐凸显与日益提升,对教育学学科性质、学科定位、学科发展等这些本源性、基础性问题的探寻与追问业已成为学界热议的焦点。 

  (一)教育学学科属性之争。 

  有学者强调,教育乃人的教育,因此,教育本质上属人文科学。该观点一经提出立即引发了学界的热议。有学者指出,教育学在历史发展中呈现出从人文科学到社会科学、进而到综合科学的发展趋势。教育学在今天更应该在观照自身人文价值的基础上归属于综合科学。也有学者提出,教育最终要实现的是心性的转化和提升,不能完全靠科学化来实现。 

  (二)教育学学科品性之问。 

  有学者认为,教育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品性是生命品性、实践品性、历史品性与境界品性。还有学者认为,教育学大部分知识需要科学化,这是教育学得到信任、获得尊严的重要条件。 

  (三)教育学学科发展之道。 

  有学者指出,美国芝加哥大学教育学院从辉煌走向衰落的命运启示我们,教育学要么做出“顶天”的创造性理论成果,要么到学校教育现场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指导,做出“立地”的实践成果。否则,大学的教育学院系也会走入困境。学者一致认为,教育学需要走向实践。现代教育学的发展究竟何去何从,对人的重新且深刻的关注应该成为核心思路。(原载中国教育报)
 

                             

         备案序号:皖ICP备07007844号   联系本站   广告推广   网站地图   本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