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初中开展创新教育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城市初中创建创新教育特色学校实践研究》课题,于2011年12月由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和市教育局审查批准立项。经过四年多的认真研究与探索,取得了预期成果,已进入结题阶段。现将课题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一)新的时代鼓励学校办出特色,突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要树立以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要求学校教育“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事做人,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
传统文化教育的弊端之一就是忽视探索与创新精神的培养。现实存在的“应试教育”比传统的教育模式更加忽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由于教育民主的缺乏,教育自身对功利性的过度追求,我国的中小学没有开设有关创新教育的课程,教师缺乏创新教育素质,使得我国中小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现状极不乐观。中小学生与西方中小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更是有明显差距。
改变现状,弘扬创新精神,培育创新品格,开发创新能力。呼唤创建创新教育特色学校,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学习环境,为学生的发展和未来服务,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服务。基于此,我们开展城市初中创建创新教育特色学校实践研究,呼应时代对教育的需求。
(二)我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要求我们以开展创新教育为突破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办学品质。
随着马鞍山市教育布局的调整,我校由一所完全中学变成了一所初级中学。办学模式与办学目标的变化,要求我们必须注重内涵发展。特别是近些年来,我校接收的生源大多数为非马鞍山市户籍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最高年份占生源比例近百分之七十。而这些学生来源的地域基本是经济极不发达地区,学生接受的小学教育参差不齐;这些学生家长大多数文化程度较低,谋生能力有限,生存状况艰难。日常生活中往往疏于子女教育,无暇顾及子女文化学习。
随着近20年马鞍山民办教育的超常规扩张,本学区城市户籍的学生中,家庭经济条件、教育环境较好的学生往往去了民办学校,就近入学的学生,大多受家庭经济条件的制约,家长忙于生计,家庭教育常常难以到位,小学六年的教育基本处于“靠天收”的状态,文化课的学习习惯不好,基础不牢,水平不高。在每学年全市初一新生入学测试中,我校接收的学生不论单科成绩,还是总均分都处于弱势层次。
面对这样的生源,仍然一成不变的将文化课的学习置于至高无上的位置,既不现实,也不符合时代的要求。经过认真的梳理,我们选择“创新教育”作为抓手,秉承“全面、全体”的发展宗旨,认真扎实地推行素质教育,在培育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上下功夫,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积蓄力量。这既是办学思路的调整,也是对我校办学传统的继承与发扬。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合作教育理论
合作教育的基本主张是:
⒈在师生关系上摒弃权力与服从。
⒉在教学目标上,主张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⒊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关键。
⒋在教学实践的具体操作上,提倡多样化的合作方法与过程。
(二)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知识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立足学校实际,面向全体学生。在反思学校办学传统的基础上,厘清创新教育的基本内涵,培养认同创新教育思想并积极实践的师资队伍,探索适合我校这样一个城市初中的特殊校情的创新教育模式,建立和完善保障落实创新教育的制度,实现创建创新教育特色学校的目标。
主要期望取得以下突破:
(一)更新教育观念,调整教学关系。努力创设开放的、宽松的育人环境,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平等、和谐、民主,为学生创新人格的养成、创新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适宜的环境和条件。
(二)探索“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实践模式(即实施途径和策略)。
(三)使我校学生具备良好的创新素质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以课堂为主阵地,进一步优化学校在开展科普创新教育过程中形成的实践模式。不断丰富和完善校本教材《创新教育读本》,整合各方面教育资源,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一)完善以“一课三活动”为主的多途径创新教育实践模式,培养我校在校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方法和创新能力。
“一课”就是创新教育课。“三活动”包括:一是科普创新活动,二是教学探究活动,三是校园文化活动。
(二)探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课堂教学结构和模式,建立相应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五、课题概念的界定
(一)城市初中
指位于马鞍山市区内的、承担义务教育任务的初级中学。本课题特指开展此项研究的马鞍山市第十二中学。课题研究的对象为在校全体学生。
(二)创新教育
⒈创新。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创新”时给出了两个义项:一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一指创造性;新意。
创新是指人们为了发展的需要,运用已知的信息,不断突破常规,发现或产生某种新颖、独特的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新事物、新思想的活动。创新的本质是突破,即突破旧的思维定势,旧的常规戒律。
⒉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
“创新教育”是对“接受教育”的继承、发展与创新。一方面,创新教育并不否定知识在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知识既是教育的目的,更是教育的手段;另一方面,更加重视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教育目标中的核心地位,强调在知识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为人的创新素质的持续发展打下初步的基础。创新这个概念比创造更为宽泛,既包括原创,也包括再创。中学生的创新不同于科学家、艺术家们的创新,他们的创新更多的是再创。
本课题的研究核心是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着重研究与解决在基础教育领域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品格和创新能力。
六、课题研究的实施
本课题2011年12月5日批准立项,2012年3月6日在十二中四楼会议室召开开题报告会。原计划2014年12月完成课题研究,由于材料的收集与总结等原因延期结题,但研究并没有中断,前后持续4年多时间。其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1、12—2012、8)这是课题的起步阶段。主要完成两项任务:
一是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创新教育理论。
二是根据人员任务分工,各核心组成员牵头制定相应研究范围的实施方案。郑力负责科技创新方面的实践研究,成员有:陈春林、徐宏俊、黄太清等;孙旺负责创新作文方面的实践研究,成员有:孔艳平、杜婷婷、杨珊珊、刘红、刘冬、唐生亮、周红卫、余梅等;陶晓红负责生化实验方面的实践研究,成员有:陈义、倪明、水恒亮、谢琼等;刘颖、谢利民负责科幻画创作方面的实践研究,王友明、冯永康负责教育教学和综合实践方面的研究,成员有:韩笙、王武权、王斌、刘宏雷、陈
发旺、李红、张超、王仲芸等。
第二阶段(2012、9—2014、11)这是课题的全面实施阶段。本阶段主要从三个大的方面开展研究。
(一)以科技创新和科幻画创作为中心的研究。
1.不断深化、丰富和规范科技创新夏令营活动。自2006年开始,学校教导处利用暑假时间组织开展面向七、八年级学生的创新教育夏令营活动,每期一周时间。以帮助同学们“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创新”为宗旨,从激发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入手,培养同学们的创新思维,提高动手动脑能力。
科技创新夏令营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划分成不同的小组,安排有关生命科学、信息技术、物理科学和生活中的化学等多项活动。或在学校实验室,或走进厂矿院所,在辅导员老师的指导下,各小组营员边学习理论,边观察分析,边动手制作。不少同学从生活中遇到的不便入手,对相关生活用品加以改进,制作出了节水水箱、方便雨披等许多创新作品。从2011年起,承担科技创新实践研究的课题组成员全面参与科技创新夏令营活动,有针对性地丰富活动内容,努力保证活动的系统性。
2.学校与半山花园社区共建红鹰科普创新教育基地。聘请社区马素英老师为校外辅导员,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在社区定期开展学生创新作品展示活动。由作品制作人介绍作品的构思原理、设计理念、实用功效和使用方法。在社区广场树立了一个近6平方米的不锈钢固定橱窗,定期更换展示学生的作品。
3.创建美术活动室。在全校范围内招收美术爱好者,学校提供专门教室,添购相应绘画辅导书籍和器材。课题组老师组织爱好者每周定时活动两次。根据各级教育、科技部门各时期要求,指导爱好者创作科幻画等美术作品参赛。
(二)以教育教学和综合实践为中心的研究。
1.由先行试点到全面开设创新实践活动课程。在完成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的基础上,增设一门创新教育课。这一课程完全有别于传统的课程。它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综合学习和运用各门传统学科知识与生活知识、提高动手动脑能力为指向的一门校本课程。
为做好这门课程的开发工作,学校集中力量,组织承担该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在学习与调查的基础上,设计出基本教学思路,编写出相应的讲义。教学中不断完善,最后编印出正式的校本教材。教导处每学期初就将这门课程列入课程计划,排入少年宫活动安排表,做到课程设置、时间、教材、教学人员四落实。一开始,只在七年级每班每学期开设五课时,后来在七年级每班每学期开设10课时,2013年9月起,在七年级全面铺开,每班每周一课时,时间固定在每周二下午。
2014年2月,新学期伊始,在总结各项创新教育课的基础上,多措并举,丰富创新课程内容,既满足学生的爱好需求,又保证活动收到实效。将创新课程与少年宫活动一并安排,在七年级共确定了少年合唱团、科幻画创作、信息技术及运用、书法练习与欣赏、科技制作、小记者活动、课外阅读指导、各类体育训练等八大类活动,其中,个别活动由某一班级整建制参加,少量吸收其他班级爱好者;大部分活动根据学生的个人爱好自主选择。相关课题组成员担任活动课指导教师,科学设计活动方案,满怀热情指导好每一项活动,让参与活动的同学有收获,享快乐,终生难忘。
2.在学科课堂教学中探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方法、途径。
语文学科以创新作文辅导和专题作文比赛活动为重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先后举办了多次全校性“创新作文大赛”,选送优秀作品参加上级比赛。
体育学科以花样跳绳为训练内容,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积极性,在各项比赛和体育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理化生学科充分利用实验操作,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观察、发现、创新能力。
3.以推进小班化教育改革试验为抓手,探索转变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方式,构建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方法、途径,形成可供操作的教学案例和实施办法。
2012年10月22日,市教育局印发马教秘【2012】224号“关于推进小班化教育改革试验的通知”,确定十二中等市区十所学校为首批实验学校。我校结合校情,将突出个性化,注重分层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作为小班化实验的重点。课题组成员将课题研究与小班化教育改革试验紧密结合,积极开设研究课、示范课,研制出了《马鞍山市第十二中学小班化课堂教学学案基本要素流程与样式》和《马鞍山市第十二中学小班化课堂教学评价表》。2013年12月9日至27日、2014年5月5日至6月6日、2014年10月13日至11月6日,在全校范围内组织了三次小班化课堂教学展示比赛;2015年3月至2015年7月,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小班化课堂教学学案资源库的建设。每次活动,课题组成员都踊跃参加,并取得优异成绩。
(三)以教育管理为中心的研究。
以课题组成员张超等为主的班主任团队,在日常的教育管理中,针对学生实际,积极尝试、创新管理方法。
一是广泛、深入、持之以恒地进行家访。利用工作日的中午与晚上、周末、寒暑假的时间到学生家进行家访,认真做家访记录,并及时反思,探索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育人方法。其中,家访频率最高记录是,三年中前往同一位同学家共33次。通过家访,将班级层出不穷的各类问题巧妙化解。
课题组成员的家访对象有别于传统的问题学生,大多数情况下到访的是无问题学生家庭。他们觉得家访就像人们走亲访友,不是都因为有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大多数是为了增进友谊和亲情。一次次的家访,教师不单是跨进了学生的家门,更是一步步走近孩子和家长的内心世界。正是因为能深入家庭、深入孩子们的内心,孩子们阳光了,快乐了,学习有劲了,自觉性高了,师生关系和谐了,学习氛围民主了,家长理解并支持了。让“我们多么的爱孩子们”的初衷,转换成“让孩子们感受到我们的关心和爱”。张超老师的事迹得到了学生、家长、社会广泛的认同,并被市、区教育系统树立为典型,受到了多家新闻媒体的采访报道。
二是班级管理中敢于创新,巧用妙招。随着时代的发展,环境的变化,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管,越来越难教,家长们也越来越难处。最常见的现象是把孩子们托付给学校,口头上讲积极配合,注重家庭教育,但行动上却差之千里。针对这种较为普遍的现象,怎样加强家校联动,调动家长们参与教育孩子的积极性,让他们真正在教育孩子方面起应有的主导作用,或者说是狠狠地出一把力?围绕这一迫切问题,课题组老师认真想点子、找方法。张超老师曾巧妙、大胆地用“零距离关系”把一对男女同学的异常关系成功“化解”。他打破开家长会的常规,改班主任唱独角戏为请家长为班级作报告,把家长的心声传递给班中每位家长和孩子心中。
第三阶段(2014、12—2016、3)做好各种研究资料的征集和数据的统计和终结性成果的总结。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
经过4年多时间的实验,在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努力下,完成了研究任务,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
首先,以“一课三活动”为主的“培养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实践模式大致成型。
以“一课三活动”为主的“培养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实践模式大致成型:注重个性化,突出分层次的教学理念得到确立;“引领----导学----互动----反馈”的课堂教学流程被大部分老师所采用;目标引领、学案导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师生互动、点拨指导、学生展示、反馈检测等课堂教学中的八大环节得到有效落实。
其次,学生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日益提高。
1.科技创新作品制作成果丰硕。
⑴2012年雨山区青少年科技创新竞赛中,获得雨山区少儿科幻画一等奖1幅,二等奖1幅;获得雨山区创新成果和科技实践活动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学校获得优秀组织单位。
2012年马鞍山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1项成果获得青少年创新成果竞赛项目一等奖。获得马鞍山市少儿科幻画一等奖2幅,二等奖4幅,三等奖1幅。
2012年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1项成果获得青少年创新成果竞赛项目三等奖。获得安徽省少儿科幻画二等奖1幅,三等奖1幅。
⑵2013年区级比赛中,2项科技创新成果成果获得雨山区二等奖,2项成果两项成果获得雨山区三等奖,2项成果获得雨山区优秀奖;郑力、黄太清、谢利民、谢琼四位老师被评为雨山区优秀科技教育辅导员;学校被评为雨山区科技创新活动优秀组织单位。
在2013年雨山区青少年科技创新竞赛中,1人获得少儿科学幻想绘画比赛一等奖,1人获得二等奖,2人获得三等奖。2项成果获得青少年创新成果和科技实践活动竞赛一等奖,1项成果获得二等奖。学校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徐宏俊老师被评为优秀辅导员。
在马鞍山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我校2幅作品分别获得“少儿科学幻想画”一等奖。1项创新成果获得“青少年创新成果竞赛项目”一等奖。3项创新成果分别获得“青少年创新成果竞赛项目”二等奖。学校荣获2013年马鞍山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单位”荣誉称号。
在2013年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共夺得1等奖一项、2等奖一项,3等奖两项。
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1幅作品获得三等奖。
⑶在2015年雨山区青少年科技创新竞赛中,1人获得少儿科学幻想绘画比赛一等奖,1项创新成果获得“青少年创新成果竞赛项目”一等奖。2项创新成果获得“青少年创新成果竞赛项目”优秀奖。学校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黄太清老师被评为优秀辅导员。
2.作文大赛喜讯频传。
⑴在2013年“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中,1篇作文获国家二等奖,1篇作文获省一等奖,2篇作文获省二等奖,1篇作文获省三等奖。
在第十五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中,我校9年级(1)班潘晓倩同学的作品《我的快乐在春风里》荣获初中组一等奖第一名;9年级(1)班高敏同学的作品《童年那别样的快乐》荣获二等奖;8年级(1)班卢平同学的作品《四季的快乐》荣获三等奖。学校喜获优秀组织奖。
在雨山区2013年中学生“诵读经典
感悟成长”中华经典征文比赛中,我校初9年级4班周雍舜同学的作品《诵读经典诗歌
感悟立体人生》被评为二等奖,初9年级4班张夕惠同学的作品《李白的诗歌伴我成长》和王文康同学的作品《送别》被评为三等奖。同时,周红卫老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
⑵在2014年“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中,1篇作文获省一等奖,2篇作文获省二等奖,4篇作文获省三等奖。
3.体育特色日益彰显。
我校体育教学特色在全市乃至全省闻名,是马鞍山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是省和国家高级体育后备人才培训基地。2015年8月被教育部命名为首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学生体育代表队在2014年雨山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中,荣获团体总分第1名,在2015年雨山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中,荣获团体总分第2名。学校获雨山区“体育教学突出贡献奖”。
在2014年马鞍山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中,获得团体总分第2名。
2015年学校获得市第十一届运动会中学组男子足球赛冠军、中学组男子篮球赛冠军。男子足球队曾获得马鞍山市初中组第一名、安徽省足球赛中学组第二名。
第三,推动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刘宏雷老师在2012年马鞍山市体育优质课比赛中获得一得奖,2013年再次获得马鞍山市体育优质课比赛一得奖。他执教的《花样跳绳》在2013年安徽省体育优质课(录像)比赛中获得二等奖。
孔艳平老师在2013年马鞍山市语文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孙旺老师在2014年马鞍山市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荣获获一等奖,被命名为市劳动能手。
张超老师先后被评为马鞍山市“模范班主任”、马鞍山市首届十佳“我最喜爱的人民教师”,雨山区首届十佳“师德标兵”,安徽省“江淮好班主任”。
在雨山区组建的第二届“三名工作室”中,我校有四人入选,即:王友明名校长工作室、张超名班主任工作室、陈海名师工作室、孙旺名师工作室。
八、课题研究的反思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创新的事业必须由创新的人才来干,人才是创新的核心要素。习近平指出:“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我国要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必须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
四年的探索,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开展创新教育,是创建创新型国家的起点。
同时,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不是哪一所学校哪一个教师的事,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较好注意了调动社会力量,为学校开展工作增添活力。学校与社区共建青少年校外创新教育基地,争取市、区科协和家长的支持,在校外辅导员积极推动下,认真安排工作计划,有效开展创新活动,为学生展示创新成果搭建了理想的平台。目前,创新正“蔚然成风”,但是,要进一步提升创新教育的水平,还有许多地方需要突破:
首先教育必须改革。如何使教育制度有利于创新教育的开展,这是一项重大课题。现实制度的制约,一是体现在教育评价方面。目前学生毕业升学的途径主要还是文化考试,主管部门对学校的管理考核看重的还是分数。二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从事创新教育课教学及课外指导的教师,工作量计算、教学成绩认定、职称评定等都还存在着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题。开展创新教育,要求我们的主管部门必须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培育良好的社会环境,从制度上保障和促进创新教育的顺利进行。
其次,教师创造性水平的发挥是创建创新教育特色学校之魂,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基本前提。开展创新教育最大的障碍还在观念上,转变教育思想观念的路程还很漫长。一些教师仍然固守已有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非文化考试的内容一律拒之门外,老牛拉破车,缓慢前行;有的人面对新的教育实践,无所适从。课堂、课程都离不开教师,如果没有教师对课堂的创新、对课程的开发,就没有创新的课堂与课程。朱永新先生说“谁站在讲台前,谁就决定教育的品质。”只有教师具备了创新意识与精神,学校的创新教育才有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开展创新教育的核心。建立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基本保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并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寻求解决办法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基本途径。
第四,创建创新教育特色学校的路程仍然很长。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创建创新教育特色学校研究的范围十分广阔,课题研究中值得深入探索的问题面广量大,而我们的研究仅仅局限于城市初中及课堂教学这一领域。如何在更高的高度,系统性地研究和创建创新教育特色学校,正是今后我们需要研究的课题。
第五,评价与界定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标准有待探索。我们目前的研究成果只是初步的,特别是有关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主要还只是处在培养一种意识的阶段。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究竟怎样进行界定与评价,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总之,通过四年的课题实验研究,我们的确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也有了较大的提高。今后,我们要在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总结已有的成果,进一步做好创建创新教育特色学校工作,让十二中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摇篮,让十二中真正成为创新型人才成长的活水源头。
《城市初中创建创新教育特色学校实践研究》课题组
2016年4月8日
返回马鞍山十二中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