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2.在朗读品味中感受比喻的妙用。
3.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
学习重难点:
1.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文章浩荡雄奇之语言及比喻中蕴涵的哲理。
教学练过程设计:
一、课前预习,自主发现
第一部分:通过预习应该掌握的知识及自我检测
1.走近作者李大钊:
李大钊是我们熟悉的一位革命先驱者,字守常,河北乐亭人,是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24岁时留学日本,参加过讨伐袁世凯运动,27岁回国,担任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兼图书馆主任,和陈独秀一起编进步刊物《新青年》,以后又领导了“五•四”运动。1927年被反动军阀张作霖杀害,年仅38岁。李大钊的小品散文有一种惊世骇俗,气冲霄汉,坎镗的神韵,是他进行推翻旧世界的洪迈精神的反映,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就是一篇具有强烈的鼓动性和充满乐观精神的雄文。
2.课文背景:
此文写于20世纪20年代。1923年,发生了中国历史上一件惨案——“二•七”惨案,当时,有一部分五四运动期间一度觉醒的知识分子又陷于迷惘之中,他们有一腔爱国热血,却看不到中国的希望,不知所措地叹息、彷徨,而李大钊等革命先驱者则已找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之光,已经全身心地投入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之中,李大钊正是在这件事后写下了这篇文章的。在这篇文章中,李大钊告诉人们,不要为面前的困难吓倒,有困难,但更有希望;与困难作斗争,趣味无穷。他企望动员更多的人投身于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使救国的事业变成全民的事业。全文不满500字,但内容丰富,激情澎湃。
4.根据拼音写词语或者给汉字注音。
①一xiè________千里
②丛山dié________岭
③险jùn________
④阻yì________
⑤逼xiá________
⑥qíqū________ ________
⑦奇趣横________生
⑧浊________流滚滚
5.解释词语。
雄健:
逼狭:
崎岖:
一泻万里:
阻抑:
回环曲折:
亦复如是:
6.仿照“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冲过去的。”造一个比喻句。
第二部分:通过自主学习发现的问题或疑难
1、说说本文各段的段意。
2.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
3.
请联系课后练习二,理解文中比喻的含义和作用。
①长江大河——
②扬子江、黄河——
③浩浩荡荡——
④平原无际,一泻万里——
⑤曲折回徊,崎岖险阻——
⑥长江、黄河穿沙漠,过山峡——
⑦浊流滚滚,一泻万里——
二、课堂交流,展示自我
第一部分:所有学生都必须展示的内容
第二部分:师生共同探究学习的内容
1.怎样理解“艰难的国运”?
2.怎样理解文中“雄健”的含义?
3.“雄健的精神”指的是什么精神?
4.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趣味”?
5.这篇文章第二、三两段都说到两种境界,语意的重点在哪一方面?第三段同第二段相比,语意的重点又有什么不同?
第三部分:个性思考或展示的内容
三、反馈测试,深化学得
精读精练:
①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
)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
②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
)万里。有时流到很(
)的境界,两岸丛山(
),绝壁断崖,江河流于其间,回环曲折,极其险峻。民族生命的进程,其经历亦复如是。
③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崎岖险路。老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高兴兴地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
④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
。在这一段道路上,实在亦有一种奇绝壮绝的景致,使我们经过这段道路的人,感到一种壮美的趣味。但这种壮美的趣味,没有雄健的精神是不能够感觉到的。
⑤我们的扬子江、黄河,可以代表我们的民族精神,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地往前流过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目前的艰难境界,哪能阻抑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着进行的曲调,在这悲壮歌声中,走过这崎岖险阻的道路。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
1.为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浊流(
) 阻抑(
) 曲调(
)
崎岖(
)
2.为段①②空缺填上适当词语。
3.为文中横线上补写句子。
4.文章②、③两段都说到两种境界,哪两种境界?表意的重点在哪一方面?
5.这篇文章通篇运用比喻,试找出一处,加以体会。
6.文章思路清晰,请你根据文章思路完成下图。
人类历史道路→(
)→(
)→中华民族史路→(
)。
四、学习小结,教学反思
链接:一线教师教学资源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