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我的母亲》学案
   
          点击网站地图查看更多你感兴趣的内容

                       
              
                              我的母亲》学案

学习目标:

1.整体理解文意,概括、提炼文中的母亲形象,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件中概括出母亲的品性、特点,把握文章内容,了解自传的语体特征。

2.学习运用具体的事例表现人物品格特点的写法

3.理解母亲对的做人训练,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

4.品味重要词语和语句中所包含的感情,揣摩具体词语在文中的作用。

学生预习掌握内容:

1.胡适(18911962),现代作家、学者,字适之,安徽绩溪人。曾提倡文学改革,为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1916年开始与在美同学讨论白话文,最后写成《文学改良刍议》,19171月发表于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杂志。这是最早全面系统地提倡白话文的论文,在新文化运动初期产生重大影响。1920年创作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 1962年2月24日台湾中央研究院举行第五次院士会议,为欢迎新院士举行的酒会迎新院士举行的酒会结束时,因猝发心脏病逝世。 

2.冯顺娣,安徽绩溪人,16岁时被许配给胡传作填房。时胡传年48岁,前妻曹氏去世十余年,他在外做官,家中没有一个家眷实在不方便,胡传长子长女都比冯顺娣大。为了家人,冯顺娣答应嫁到胡家。婚后第二年,来到上海,在胡适三岁的时候,胡传死在厦门。当时冯顺娣只有23岁。

3.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文绉(    )  先生(    )  祖母(    )      (    )   

(    )    (    )  廿一夜(    )

4.请按原文填空

我十四岁就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____________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____________过我。____________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____________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____________人,____________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5. 读一读,想一想:下列加点词在句中怎样解释更恰当。

①我小时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____________

②无论在什么地方,我总是文绉绉的。____________

③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更难受。

教学练过程设计:

一、课堂交流,展示自我

第一部分:所有学生都必须展示的内容

第二部分:个性思考或展示的内容

第三部分:教师集中讲授的内容:

1. 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2.为什么说她又是“严父”

 

3.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这些事情突出母亲的什么品性?

 

4.根据阅读,列出本文的提纲来 

 

三、反馈测试,深化学得

1.作者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笔墨写自己童年的一些事情呢?

 

2.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她与家人相处有哪些特殊的困难?

 

3.朗读最后一部分,母亲对我的影响是怎样的?作者想起母亲时,有着怎样的感情?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上学的路上,有一条必经的小河。那年初春的一个早晨,当我匆匆忙忙赶往学校时,河上的冰还没融化,我三步并作两步冲上冰面。刚刚走到河中央,“扑哧”一声,一处冰面塌落了,我的两条腿踏进了冷彻骨髓的河水里。

我穿着湿透的棉裤坐在教室里,全身仿佛都麻木了。我沉默地挺着,脸和唇变成了青紫色。中午回到家,母亲很惊讶,却什么也没问,只是让我围着被褥坐在烧得热热的炕头上暖和。她蹲在火炉前为我烘烤棉裤。炉火灼灼,不时爆出些响声来,而母亲却始终一言不发。当母亲把烘干的棉裤交给我时,眼圈有些红肿。

日子一天天过去,高考迫在眉睫。有一夜下了暴雨,清早上学来到那条河边。突然我发觉有什么人早在暴涨的河水里砌了一些大石头。那石头一块块稳稳地立在水里,石面高出水面数厘米,远远看去就像一座简陋的石桥。我踏石而过的时候,心里淌过一股莫名的感激。那天晚上回到家,我无意中看到母亲手上缠着白纱布,血透出来,湿了一片,惊问她为什么受伤,母亲淡淡地答道:“不小心碰的。”站在一边的妹妹抢着告诉我:“妈妈的手是搬石头砸伤的。”“妈搬石头干什么?”我不解地追问。“搬石头搭桥呀!”那瞬间,我的心轰响着,久久说不出话来。

那年九月,我踏过“母亲桥”去远方上大学。独在异乡,仍是母亲用无言的关注帮我度过每一次的疲惫和寂寞。渐渐地,我知道,是母亲用青春搭起我的生命之桥,用希望和奉献搭起我的通向成功和幸福之桥。如今,河上的“母亲桥”已经为风雨侵蚀残损,而在我的心灵中,“母亲桥”却永远踏不断

1.第二段中母亲为什么“很惊讶,却什么也没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三段中“我”产生“莫名的感激”之情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原文回答:“母亲桥”是一座什么样的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末加点的“踏不断”有什么深层含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本文之后,结合自己的经历,说说你还想到了哪些“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学习小结

 

1.混 管束 如果 如果 宽恕 体谅

2.①“野蛮”在这儿并无贬义,是相对文静而言,是说孩子们淘气、顽皮、好动,在游戏中好冒险。 ②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③这里指卑劣、不道德的意思。

1.“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2. 再次插入胡适家庭背景资料介绍。

3. 言教:①学习上的督促,叫我早起, “去上学; 
          
②聆听教诲,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罚我; 
身教:③在除夕之夜静对败家子大哥的债主,她不骂不怒; 
          
④她受气只忍耐着,忍无可忍时,悲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 
          
⑤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表现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早训、催上早学                        严厉
重罚、舔病眼                          慈爱  
债主要债,不骂,不露怒色              仁慈、温和              
受气,忍耐、悲哭                      气量大、性子好
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质问                刚气,不受人格侮辱 
概括地说,写了母亲三个方面的内容。
①对我的管教;②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③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的人格侮辱。
通过写这些事,表现母亲以下品性:慈母严父,谆谆教诲;要求严格,不拿孩子出气;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容忍;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活。
可见,通过具体的事例可以很好的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品格特征。 

4. 回忆童年 ―― 回忆母亲―― 感谢母亲

1.这些段落写作者的性格特点和童年生活,一方面写出自己童年的爱好、快乐,另一方面也写出儿童好玩的天性;既写出童年的单调和失落,也写出环境与教育对人性格形成所起的作用。总的来说,作者童年生活,除了看书之外,是贫乏的,是有缺憾的,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母亲给我的一点做人的训练和教诲,这不仅珍贵,让我永铭于心,而且与文末相呼应。另一个原因是,这篇文章选自《四十自述》,写母亲的同时也是写自己人生成长道路上的一段经历,或者说,是把母亲作为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位恩师来写的,所以开头写了较多自己童年的经历。

2. 在文中,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较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这看似游离“母亲是我的恩师”的主旨,其实不然。我们常说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这主要不是体现在母亲如何训导上,而是更多地体现在母亲平时怎样待人接物对自己的影响上。因此,可以说,写母亲如何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同样也是在写母亲是我的恩师,写她以身示范对我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也就是不仅写了母亲对我的言教,更写了母亲对我的身教。

3. 好脾气、能宽容人、体谅人。感谢母亲。

12.“惊讶”的是“我”会冻得如此厉害,“不问”是知道了原因,且心疼儿子,怕自己忍不住哭。

提示:此题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认真分析。

13.对那些为别人搭桥,为别人提供方便的人心里充满了感激。(意近即可)

14.是“母亲”用青春搭起“我”的生命之桥,用希望和奉献搭起“我”的通向成功和幸福之桥。(意对即可)

提示:此题要抓住文中的关键句,如议论抒情句、点旨句、哲理句等作答。

15.表现了“母亲”对“我”的深远影响,令我终生难忘。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16.答案不唯一:如心灵桥、民心桥、希望桥、师生桥、信息桥等。

            备案序号: 皖ICP备07007844    联系本站    广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