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巴金《日》《月》学案
   
          点击网站地图查看更多你感兴趣的内容

                       
              
                              巴金《日》《月》学案

课型:略读   课时:2课时    设计人:石等华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诵读全文,品味文章诗化的语言。

2.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理解“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在文中的含义。

 教学练过程设计:

一、课前预习,自主发现

1.作者简介: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现当代著名文学家。主要作品有《急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 “文革”后出版了《随想录》,引起巨大影响。

2.背景简介:这两篇作品写于1942年,时间相隔一天。当时的中国大地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光明被黑暗取代,和平被屠杀浸淫,抗日战争进入了一个比较艰苦的阶段。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生存,千千万万不甘做亡国奴的人们纷纷拿起武器,走上战场,不惜牺牲。全国人民包括巴金都在期盼胜利的到来。

3.为划横线的字注音。

      )谷             )娥             )在油中 

      )间      (       )      羿(       ) (       )

二、课堂交流,展示自我

第一部分:所有学生都必须展示的内容

第二部分:个性思考或展示的内容

第三部分:教师集中讲授的内容:

(一)初读感知

1.默读全文。

2.集体朗读。

3.自读。

要求:根据历史背景初步了解文章主旨,形成自己的见解(最好能形成书面文字);找出文中的优美句段并加以简要说明;找出自己难以理解的地方,作上符号。

 

(二)探讨交流

1.人们常说“飞蛾扑火——自寻死路”,飞蛾长得既丑又渺小,又不自量力,为何作者却对它大加赞美?“夸父逐日,渴死旸谷”,作者为什么却异常的“怀恋”?

 

2. 在《日》中,作者并没有具体描绘太阳,却去写“飞蛾扑火”、“夸父逐日”,且对飞蛾、夸父进行了高度评价,这与太阳有关吗?谈谈你的看法。

 

3. 在《月》中,月亮给作者最突出的感觉是什么?你是通过文章中的那些描写体会出来的?

 

4.“月的光是死的光”,既如此,作者在末尾处为何引用“姮娥奔月”的传说?

 

5.文中三次出现“某某人”“某某人”“什么人”,请结合两文和历史背景分析,“某某人”究竟指什么人呢?

 

三、反馈测试,深化学得

(一)月给巴金带来的感受是冰冷。试写出三个古人有关冷月的诗句。

 

 

(二)阅读:                    

枯枝与鲜花

①那是一棵什么树呢?在这深秋,黄叶已纷纷坠落的时候,它却是繁花满枝,显出一种青春和欢乐来。这是什么样的一棵充满了奇迹的树呢?

②清晨,走进园子,远远的,就看见一树鲜花,红的花,紫的花,在晨风中轻轻摇曳着。

③当我一步步走近那树时,才看清了,那不过是一株秋叶落尽的枯枝,缠绕着刚刚绽开的牵牛花。枯树,把它的身躯借给了柔弱的牵牛花的长藤,而牵牛花,也便把鲜艳的花簪上了枯树的头顶。于是它们便复活了,和谐地美丽地生活在一起,使你猛然间感到他们原本就是浑然一起的。

④枯树哟,你不厌弃新生者的柔弱,以你的坚硬支持了它,所以你也得到了美。

⑤柔藤哟,你不厌弃那长者的衰老,以你的活力装点着它,所以你的美得到了发挥。

⑥我看过一些枯枝傲然地挺立着,身上落满了肮脏的鸟粪,脚下卷过萧条的风。我也看过一些牵牛花,找不到支撑,委弃在地上,被荒草吞没。

⑦望着这一棵树,我微笑着。

1.在第①段,作者描写了一棵充满了奇迹的树

1)作者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不超过10个字)

 

2)联系全文看,作者为什么称这是奇迹?(不超过10个字)

 

2.在第③段中,作者写枯树和牵牛花各做了什么?结果怎么样?

 

 

3.阅读第④⑤⑥段,填写下面的空白。

文章的这部分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方法和_______的写法,表达了对枯树和柔藤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命现象的赞美。

4.文章在结尾说望着这一棵树,我微笑着,你觉得作者从枯树和鲜花的生命现象中获得了怎样的人生感悟?

  

四、学习小结

1.从飞蛾到夸父,从渺小到伟大,他们都是为了追求光明,为了一种热量,而宁愿放弃自己的生命。赞美飞蛾,怀恋夸父,实则赞美为追求理想而不惜牺牲一切的大无畏精神。

2. 太阳是光和热的象征,飞蛾、夸父的行为是为了追求光明、不惜牺牲自我的一种伟大行为,写飞蛾和夸父是为后文“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作铺垫。

3.

4. :“冷光”“死的光”应是对当时现实的影射,“姮娥奔月”应是作者所不屑的——孤寂凄冷的生不如轰轰烈烈的死(对照两文可看出);但结尾处作者用“难道……吗?或许……”表达了作者对生者的期望——使这个已死的星球再生。“姮娥奔月”的传说作者用疑问的语气寄托了自己的理想。

5. 指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生存不惜牺牲生命的人。

9.1)落叶时节繁花满枝。

2)枯枝与牵牛花(柔藤)复活。

10.枯树把身躯借给牵牛花,牵牛花把鲜艳的花簪上枯树头顶,结果它们复活了。和谐、美丽地生活在一起。

11.拟人 对比 相互依存、互相帮助

12.人生只有彼此信赖、宽容、帮助、合作,才能超越自我,充分实现生命的价值。(从原文出发,合理即可)

13.李白: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苏轼: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李商隐: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备案序号: 皖ICP备07007844    联系本站    广告推广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