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云南的歌会》学案
   
          点击网站地图查看更多你感兴趣的内容

                       
              
                              《云南的歌会》学案

课型:精读   课时:2课时  设计人:杨卫东   

学习目标:

1.了解沈从文生平及其作品。

2.了解云南民歌特色。

3.理清文章结构层次,整体上把握文章框架。

4.感悟、品味文章精彩语段及精彩语言。

教学练过程设计:

一、课前预习,自主发现

1.作者简介:

沈从文(19021988)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历史文物研究家。原名沈岳焕,京派小说代表人物,苗族,湖南凤凰人。在散文、小说创作和古代服饰研究方面均取得很大成绩,代表作有小说集《边城》、散文集《湘行散记》、论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他一生都在追求美——自然美、人性美、人情美、文体美、文字美。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    )西     (    )    (    )    蹲踞(    )

忌讳(    )     (    )    铁箍(    )     (    )

3.解释下列词语。

引经据典:

譬喻:

忌讳:

扶摇而上:

别开生面:

酬和:

悠游自在:

若无其事:

熹微:

淳朴:

 二、课堂交流,展示自我

第一部分:所有学生都必须展示的内容

第二部分:教师集中讲授、学生个性思考或展示的内容

(一)整体感知在云南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每逢集会或节日,人们聚集在一起,即兴歌唱,互相问答,游戏传情。这种古老的歌会形式,蕴涵着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自然引发了作者浓厚的兴趣与由衷的赞赏。

阅读课文,复述文中描绘的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

(二)学习课文

1.指定学生诵读13段。

2.归纳第一段:

3.讨论并归纳第二段的中心内容。

4.讨论第三段内容:

5.讨论第四段内容:

(1)本段属于什么描写?

 

(2)本段侧重写什么?

 

6.讨论第五段:

 

三、反馈测试,深化学得

听民歌

①听过民歌。

②陕北信天游、陇东花儿、江南田歌、闽北山歌。

③从小听的是闽北山歌。曲调很简单,旋律似乎只有一句。这一句翻来覆去地唱,翻来覆去地唱。只在每句的结尾略加不同的装饰音,以与下一句相区别。那时,常有一个老翁,走在弯弯的崎岖长路上,他一边赶着牛,一边豁开嗓子扯出一首首山歌。没有应和,没有对答。老人的嗓子孤独、苍老、悲凉。有时他根本发不出音。老人走在牛群的背后,唱得再也唱不下去了,就沉默。老人是终日与牛群为伴的牛倌。那时,我听不懂老人唱的山歌,因为隔得太远,老人又豁了牙,吐字不清。但我至今闭上眼睛,还能清晰地浮现出一条长路上的一群牛,一个老翁,一首首拖音很长的山歌。

④后来参加山场劳动,穿蓑衣、挂柴刀、扛长锄去山上,开始近距离地听到男女对唱的山歌。男的女的两拨人,往往分得很开,往往是隔着一条山岙,这边望得见那边的人,那边望得见这边的人。第一个音是这样发出的,有人觉得要唱了,就停下手中的活儿,把箬笠往脑后掀了掀,吸一口气,然后扬脖仰头。“哎——”,这个哎字由低往高,高到一定音阶,然后平滑着延伸,“哎——”,然后波动,上挑,收尾。接下的句子是“妹呀……”什么什么的。这是典型的中青年唱的山歌,底气十足、穿透力强,同时也是粗野的、质朴的。山中的人并不指望什么爱情,但是他们唱的却是纯粹的爱歌。如果认真地听他们彼此间的对唱,还真的唱得情深意长。与老人们的山歌相比,年轻人的山歌欢快、短促,更加明快也充满向往。年轻人是对着异性唱,老人则是对着大山与天空唱。

⑤时间继续往后推移,就听到了乐清的著名山歌《对鸟》。《对鸟》的旋律要比闽北山歌复杂、华丽得多,而且歌词也来得更加富有情趣和圆熟。与闽北相比,乐清的山没有那里的深,没有那里的高,也没有那里的大,但人也因此而复杂了许多,山歌也因此而华丽了些,想来并非没有道理。

⑥如今听民歌,是听磁带上、音响中的民歌,流畅,华彩,大白菜上扎红绸,早已没有了那种质朴。从歌星那猩红的嘴唇间和花花绿绿的MTV中唱出,“民歌”已不再是民歌了。

1.文中写了作者几次听民歌的经历?分别听的什么?

 

2.文章写听民歌的经历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文章结构有何特点?

 

3.第③段中,作者说“听不懂老人唱的山歌”,为什么至今闭上眼睛,还能清晰地浮现出老人唱山歌的情景?

 

4.第④段中所描绘的唱山歌的情景与课文中的哪一个场面相似?

 

5.第⑤段画线句子中说“想来并非没有道理”,有什么道理?

 

6.第⑥段中画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7.纵观全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学习小结

 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
譬喻:打比方。
忌讳:忌怕而隐避。
扶摇而上:形容直往上升。
别开生面:另外开展新的局面。
酬和:本意敬酒,引申为交际往来。
悠游自在:快活的样子。
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熹微:形容阳光不强(多指清晨的)
淳朴:诚实朴素。

归纳第一段:引出歌会地方。

讨论并归纳第二段的中心内容。
分析:这是种别开生面的场所……却互不见面
唱的多是情歌酬和……随口而出。
在场的既多内行……解口渴去了
争论后归纳:写歌会的场所、方式、胜负的情况。

讨论第三段内容
归纳:写女歌手的情况(性情、外貌、穿着、本领。)

讨论第四段内容
1
.本段属于什么描写?
(
环境描写、景物描写。)

2.本段侧重写什么?
明确:歌声不断。

(1)山鸟呼朋唤侣(戴胜鸟、云雀)
(2)
赶马女孩子唱山歌。
环境:树林、山坡、花。
侧重各种美妙有情的歌声

讨论第五段。
1
.段落主要内容: 金满斗会
2
.发起、处所、人数、曲名、唱法(声响)、时间、参加者(妇女饰扮,熟人身份)、作用和歌师傅。

11.四次:①从小听老翁唱山歌;②参加山场劳动时,听男女对唱的山歌;③听乐清的著名山歌《对鸟》;④如今听磁带上、音响中的民歌。

12.按时间顺序写的。先总后分。

13.让我至今怀想的不是老人唱的山歌本身,而是我童年的岁月以及那朴实无华的氛围。

14.与课文中描绘的山野对歌的场面相似。

15.闽北的山深、山高,受外界的影响少,因此人也单纯一些,山歌也朴实,而乐清与闽北相比,受外界的影响多一些,所以人也复杂了许多,山歌也华丽了些,这是有道理的。

16.比喻,把磁带、音响中的民歌比喻成扎红绸的大白菜。

17.表现了作者对朴实无华的民歌的怀想与赞美。

            备案序号: 皖ICP备07007844    联系本站    广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