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送东阳马生序》学案
   
          点击网站地图查看更多你感兴趣的内容

                       
              
                              送东阳马生序》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古人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

2.掌握文中的一些实词及虚词“以”的用法。

3.掌握对比的写作手法。

教学练过程设计:

一、课前预习,自主发现

1.作者及文体简介:

宋濂:明初著名文学家,一生著作很多,曾主修《元史》与刘基、高启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有《宋学士文集》。

明洪武年间,宋濂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洪武十年致仕。第二年,宋濂至应天去朝见明太祖朱元璋。其时,在国子监读书的东阳人马君则以同乡晚辈的身份前来拜访,宋濂就写了这篇文章赠送给他。作者以自己勤苦求学而功成名就的事实,现身说法,勉励后辈专心向学,刻苦自立,情真意挚,语重心长。

序:序是一种文体,分为书序和赠序两种。赠序用于临别赠言,多为赞颂、勉励、祝愿、惜别之辞。本文是宋濂在告老还乡的第二年写的,当时69岁。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嗜(        叩(    )问    叱(    )咄(    )  俟(    )    衾(   

负箧(    )曳(    )屣(       皲(    )裂    媵(    )人    馁(   

烨(    )然    缊(    )袍

3.试着自己朗读课文借助注释翻译课文。

二、课堂交流,展示自我

第一部分:所有学生都必须展示的内容

第二部分:教师集中讲授、学生个性思考或展示的内容

(一)自由朗读全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二)学习课文:

1.指名学生朗读。

2.分组讨论翻译文句。

3.掌握以下字词或短语。

(1)余幼时即嗜学:

(2)弗之怠:

(3)硕师:

(4)先达:

(5)未尝稍降辞色:

(6)援疑质理:

(7)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4.思考探究。

(1)本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2)文章是如何写出自己学习时的困难条件的?请引用原文的关键词语或者句子回答。 

 

(3)作者写出了学习时极为艰苦的条件,目的是什么? 

 

(4)根据课文,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作者求学时候的情景。

 

三、反馈测试,深化学得

1.给下面的字注音。

廪稍(    )   (     )   (     )   (     )   (     )   (     )

2.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走送之:       嗜学:        致书:        弗之怠:      既加冠:     

 

以书假余:        以衾拥覆:       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援疑质理:         俟其欣悦:        硕师:         执经叩问       

 

稍降辞色:        或遇其叱咄:       礼愈至:        四支僵劲不能动:

 

媵人持汤沃灌:       同舍生皆被绮绣:                腰白玉之环:    

 

卒获有所闻:              口体之奉:

 

3.翻译句子

①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②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③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④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⑤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4.与作者读书时相比,现今太学生的读书条件怎样?文章是如何进行对比的?  找出文中的四组对比:

 

5.通过这种对比,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呢?请用课文原话回答。

 

四、学习小结

 1)余幼时即嗜学:我从小就爱好读书。

  (2)弗之怠: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前置。之:指抄书。

  (3)硕师:大师,对学者的尊称。

  (4)先达:有地位有声望的前辈。据有关资料来看,可能是指黄晋。

  (5)未尝稍降辞色:态度一直严肃。辞色:语言和脸色。

  (6)援疑质理:援疑,提出疑难;质理,质询道理。

  (7)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盖,句首发语词。我求学时辛勤艰苦的情况大体就是这样。

(1)讲述作者本人求学的艰难和用心之专。   

    (2)主要体现在借书抄录、衣食粗劣、生活简朴、跋涉艰难等方面。主要语句有:

①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②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③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④余则绵袍敝衣处其间。

    (3)作者认为,勤奋和艰苦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有了主观的勤奋,一切艰难困苦都可以克服。这正是学有所成的根本原因。

    (4)要求学生描绘,一是检查学生对课文文句的理解掌握程度。要想准确描述出来,必须理解文句的准确意思,在此基础上,再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二是要学生体会作者求学艰难,从而感受到自己求学的幸福。

文中共有四组对比:(1)\"有廪稍之供\"\"裘葛之遗\"\"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緼袍敝衣\"

(2)\"
坐大厦之下诵《诗》《书》\"\"行深山与巨谷中\"

(3)\"
未有问而不告\"\"未尝稍降辞色\"\"叱咄\"

(4)\"
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

若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备案序号: 皖ICP备07007844    联系本站    广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