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学案)
链接:一线教师教学资源库
【学习目标】
1.了解新经济政策、苏联的成立、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式等基础知识。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客观地叙述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历程,同时实事求是地总结其成就与失误。
2.
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客观地叙述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历程,同时实事求是地总结其成就与失误。
3认识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具有开创性、艰巨性、曲折性、复杂性。认真总结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既有历史意义又有现实意义。
【学习重难点】
重点:新经济政策;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难点:如何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
【学法指导】阅读法、自主探究法、讨论法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感悟新知(用8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
1.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
时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经济。在
的领导下,1921年,苏俄开始实
,允许
并存,大力发展
,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
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
”。当时加入苏联的四个联邦有
、 、
和
。后来苏联扩大到 个加盟共和国。
3.
年列宁逝世。在斯大林领导下, ——
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
。这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同时,苏联加快了实现
的步伐。
4.苏联在
年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
”。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的形成。历时多年的
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所产生的恶果之一,给苏联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造成了难以估计的损害。
二、师生互动,交流合作
1.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时间、背景和内容?
答:
2.1921年中外历史上发生的大事?
答:
3.请注意区别:
答:沙俄(1547年—1917年);苏俄(1917年—1922年);苏联(1922年—1991年)。
4.填表对比中国与苏联有关工业化与农业化政策的相关问题
国别
项目 |
苏
联 |
中
国 |
工业化起步 |
年两个五年计划实施 |
年一五计划实施 |
农业化政策 |
|
|
工业化主要成就 |
1940年工业生产总值欧洲
、世界 |
一五计划完成,建成多个工业基地,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 |
探索中的失误 |
带有强迫性,打击富农 |
运动 |
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成的标志与时间 |
,
年 |
完成,
年 |
三、能力升级,拓展延伸
阅读下列材料后,请回答:
材料一:列宁曾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材料二: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说:“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材料三: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1.材料一中列宁所说的“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指的是什么政策?
答:
2.针对材料一中所说的这种形势,列宁做出了怎样的探索?结果如何?
答:
3.材料二中毛泽东所说的“苏联的办法”指什么?这些办法在客观上产生了哪些弊端?
答:
4.材料三中“后来苏联的模式”指的是什么?形成的标志是什么?如何评价这一模式
答:
四、当堂检测,复习巩固
1.(2010年安徽卷)有人说,“对于苏联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的原因是实行了(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 D.社会主义工业化
2.(2011年安徽卷)下表是1928-1940年苏联人均粮食产量表。导致苏联人均粮食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年)[来源:学§科§网Z§X§X§K] |
1928-1929 |
1930-1932 |
1933-1937 |
1938-1940 |
人均粮食产量(公斤) |
470 |
460 |
440-450 |
420-430 |
A.国内战争的破坏
B.德国法西斯的进攻
C.农业集体化的实行
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3.斯大林模式有很多弊端,留给我们很多启发。对此,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经济发展的比例要协调
B.提高经济效益,降低能源消耗
C.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D.社会主义经济只能是计划经济
五、当堂反思:说出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