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
3.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语言。
学习重难点:
1.积累文言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练过程设计:
一、课前预习,自主发现
1.了解人物及作品:
孔子(前551—前479)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是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共二十篇。
2.正音:
人不知而不愠(
) 不亦说( )乎 吾日三省(
)吾身
传(
)不习乎 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
)
一瓢饮,在陋(
)巷 知之者不如好( )之者
博学而笃(
)志
3.朗读课文两遍。
二、课堂交流,展示自我
第一部分:所有学生都必须展示的内容
一、导入:
二、串讲课文:
1.
第一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重点字词解释:
(1) 子:
(2) 而: 时:
之:
(3) 说: (4)
朋: 亦:
(5) 人不知:
而:
(6) 愠:
(7)君子:
翻译:
2.
第二章: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重点字词解释:
(1)三省:
(2)忠:
(3)信:
(4)传:
翻译:
3. 第三章: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重点字词解释:
(1)十有五:
(2)惑:
(3)天命:
(4)耳顺:能听进不同意见。
(5)从心所欲: (6)逾矩:
翻译:
4. 第四章: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重点字词解释:
(1)温:
(2)故:
(3)新:
(4)而:
(5)知:
(6)可:
(7)以:
(8)为:
(9)矣:
翻译:
5.
第五章: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重点字词解释:
而: 则:
罔: 殆:
翻译:
6.
第六章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重点字词解释:
(1)哉: (2)箪:
(3)巷: (4)回:
翻译:
7.
第七章: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字词解释:
(1)之:
(2)者:
(3)好:
(4)乐:
翻译:
8.
第八章: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字词解释:
(1)饭: (2)疏食:粗粮。
(3)水:
(4)曲肱:
(5)于:
翻译:
9.
第九章: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字词解释:
(1)三人: (2)焉:
(3)善者:
翻译:
10. 第十章: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词语解释:
(1)川: (2)逝者:
(3)斯
(4)舍:
翻译:
11.
第十一章: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字词解释:
(1) 三军: (2)匹夫:
翻译:
12.
第十二章: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字词解释:
(1)子夏: (2)笃(dŭ):
(3)切问而近思: (4)仁:
翻译:
第二部分:师生共同探究学习的内容
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
孔子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道德修养方面都有哪些主张?试就其中一点谈谈你的体会。
学习方法:
学习态度:
道德修养(修身做人):
第三部分:个性思考或展示的内容
三、反馈测试,深化学得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吾日三省吾身。
3、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二)翻译下列句子: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3、温故而知新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5、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四、学习小结,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