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小班化改革应关注的一些问题
 
   
打造优秀个人网站 点击网站地图查看你感兴趣的内容

                       
              
                小班化改革应关注的一些问题

                  马鞍山十二中 王斌

作为一名教师能把课教好,把学生的成绩提高,既圆满的完成教学任务,又使课堂高效、充满生动性、趣味性,深受学生的喜爱,应该说是每个教师梦寐以求的。然而实际上远非如此,笔者从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来看,离这个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究其原因,有多方面。

     一、实际教学中存在随意拔高课程标准与降低课程标准的问题。

笔者从事语文教学多年,同时又从事了多年的管理工作。每年都听不少的课。既有同学科的课,更多的是其他学科的课。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和听课中,我深刻的体会到,我们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或多或少的忽视对课程标准的学习与正确的把握。从思想深处没有把课程标准当作日常教学行为准则,在常规的教学实践中,往往从经验主义出发,随意爬高或降低课程标准。我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体会到,如果不正确的把握语文课程标准,就会出现教学偏差。笔者以前是从事高中语文教学的,后来因布局调整,高中停招。这样很自然的也就从教高中,转而教初中了。刚开始的时候,由于思想认识不足,总认为教初中语文要容易得多,对初高中的语文标准未进行认真的学习和研究,更谈不上比较这两者之间标准要求不一样,当然也就没有思考如何采取不同的教法。习惯的用教高中语文的方式,说说点点,甚至慷慨激昂,语文课上得似乎很成功,学生感觉也还不错,但目标不明确,知识点落实不到位,结果是学生不知所云,检测的效果不够好。同样,我在听课中也感到有不少教师或多或少存在这种问题。他们在课堂上有目标,当目标往往是摆设,随意发挥是常态,课程标准在心中的地位具有随意性。该教的知识点没教到、或没有教到位。因而考试检测中出现差错,不是从教者自身找问题,而是埋怨学生。由此可见,课程标准不吃透,教学目标定位不科学不合理。再加随意拔高或降低目标是常规课堂时常存在的为题。这样的课堂何来高效。更谈不上学生考试会取起的好成绩。

二、贯彻学生为主体与教师为主导仍然存在较大的问题。

在小班化建设中,就必须解决好学生为主体与教师为主导的问题。但在实际教学中确实存在问题。笔者从事语文教学已多年,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深刻体会到没有处理好这方面的问题,多数时候是以我为中心的。学生常常是处于被动地位的,一般的公开课、研讨课、示范课等课,学生主体意识贯彻得比较好。而常规课就不尽如人意,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没有把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多数时候只是表现在形式上,蜻蜓点水做做样子。具体体现在提问设计不科学不合理,有的问题刚说出,学生就都会,有的本该独立思考就能回答的,却让学生小组讨论。同样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问题时,在学生小组讨论中,在完成特定作业时,又不给学生留够合理的活动时间,以及正确的指导。即便是巡回指导也是做样子。有时学生在发言时没有按照老师想法走下去,就打断,轻易泯灭了学生的智慧火花,本该生动有趣的课堂又回到老师主讲,学生听的老路上。总之学生主体只有“型”这个空架子,而老师思想意识深处仍是以我为主,唯我独尊。这样的课堂有效成分大打折扣,又何谈高效呢,甚至还会有垃圾时间的消耗。

    三、忽视集体备课,轻视对教材的解读研讨创新。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飞速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便捷而又丰富的资源,这本来是一件成教师之美的好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深有体会。这几年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常常巧用这些先进的技术手段,为教学服务,获益匪浅,不仅丰富了备课资源,使课前准备方便迅捷,同时也促进了自己更加熟练、更加全面地掌握现代技术手段,让语文课堂变得丰富多彩,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知识,不断提高语文素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这种便利让我们在备课时,渐渐地丧失走进课本,与课本对话本能,缺乏与教材亲密接触、理解贯通的必备情感,慢慢习惯于“拿来主义”,在享用中沾沾自喜、麻木不醒,至于如何根据课程标准,和所教的学生实际情况恰当的制定教学目标,并根据这一目标开展备课,特别是集体备课,就成为实际备课中的次要工作。尤其是集体备课,还是仅仅停留在形式主义上,思想认识不到位。这样导致的结果是: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资料大量充斥,看似热闹,实则无效,教师照“板”宣科,学生被动地看、听、抄。日常备课中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笔者深刻体会到:学校开展小班建设,是高效课堂建设的一个重要契机。为避免出现以上问题,让小班化建设少走弯路,我想作为教育工作者,要从自身的职业道德出发,思考教育的大问题。我们是在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养成他们的学科能力,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打基础。这就必须建设高效课堂,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如何打造高效课堂,专家学者的论述很多,各地的实验经验也值得学习和借鉴。当笔者始终认为作为普通学校,必须以各自学校的教育教学实际为依据,从常规课堂建设着手,通过“望闻问切”,逐步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扎实推进高效课堂建设。

    一、强化课程标准和小班化建设方案的学习和执行力度,真抓实干打造高效课堂。

    日常教学中能自觉的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上好每一节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强化对课程标准和小班化实施方案的学习和执行力度。新标准如同行业标准,实际教学中必须按标准执行。从学校层面上加以强化和贯彻落实,并在教师中造成一定的声势,让教师明白教学中就必须这样做。就小班化建设而言,就必须按学校制定的小班化实施方案和流程进行规范造作。

    不同学科课堂内容的确定,必须遵从相应的课程标准,特别是学生的实际情况,按规定的流程,准确而有科学的制定教学目标,并且确定的目标是切实可行的。在此基础上,作为老师首先要把当好教师当作一种职业。因为这样,才能按照职业标准和职业规范来操作,你就不能随随便便的根据参考资料,按照别人的设置的教学目标,轻易打发每节课,有了这种职业感,我们就会认真思考,就会精打细磨,就会想怎么把课上好,如何让自己的“顾客”(学生)满意你的课,学生满意,这是对老师最基本的要求。根据小班化建设流程和初中学生的特点。为他们量身打作适合他们需要的教学方案。让课堂充满灵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的课堂中学习基本知识。培养他们的学科素养。有了这种职业感,就会自觉的遵守标准,同时也能避免随意拔高或降低教学要求。作为教师还必须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为一部分学生制定一份有特色的教学目标,分层辅导。还要为一些有学科特长的学生做强化训练。做到有的放矢,让学生欢笑,让课堂有效、高效。

二、学校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让课堂回归理性、真实。

大家都知道,一般的公开课、示范课、优质课,评比课。大家功课做得足,目标定位准确,教学过程合理高效,课堂充满活力,充满笑声。而一般常规课就不尽如人意,除教师自身的原因外,与教育的大环境有关,因为对于教师业务能力的评价、评先评优、评职晋升,几乎都与常态课无关,所以部分教师常态课上的无效劳动就会常常见到。也还有少数教师功成名就后,也缺少激情和动力,课堂教效率自然不高。笔者在这方面深有体会。务虚更要务实。学校领导层和教师要耐得住寂寞,不慕名,不图利,不走捷径。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开展小班化建设,抓高效课堂建设。在真抓实干上下真功夫,一是校领导班子成员走进班级跟班听课,做到动态管理,促进高效课堂建设。目前已经这样做了,但关键是听课后的及时反馈最重要,帮助任课教师及时改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二是在全体教师中继续开展小班化建设学习和讨论。促使教师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开展小班化建设,是形势所逼,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鼓励教师从自身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打造一批高校精品课堂,同时注重培养青年教师。我校有一批青年教师,他们思想顾虑少,吃苦耐劳,敢想敢干,让他们在小班化建设中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如此同时学校强化学科管理指导组的功能,强化执行《小班化建设实施方案》力度。定期或不定期听取教师的常规课。学科指导组成员推门听课,校长走课。重点监控是否按标准、按小班化建设流程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效运行,实行动态管理并给予评价和指导。对有些落实不到位,课堂效果较差的课,进行跟踪,及时反馈,让教师的常规课在一个有效的可控环境中运行,并将检查情况作为考核晋级晋升评先评优重要依据之一。让日常教学能够在先有效后高效的环境中运行,这样课堂才能做到高效。才能真正成为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基本素养和能力的重要阵地。

三、科学合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让集体备课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随着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特别是上网方便、迅速,电子白板灵活快捷,使教师的教学手段更加形式多样,也为教师搜集资料,提高教学效率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但是,决不能因为这些便利而忽视集体备课,那就会出现事倍功半的后果,就会成为躲在书斋里闭门造车,脱离实际,造成学生水土不服。课堂教学难免会里出现杂乱而无效的情况。必须科学合理的借鉴现代技术。建立有效备课机制是必须的,通过集体备课,合理有效使用。我校这几年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备课制度,规范教师的集体备课。从源头上杜绝随意拔高或降低课程标准,随意下载教学设计和课件资料。避免在课堂上信马由缰。让课堂教学有规律可循,有序有效。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是否增强,教学目标定位是否合理可行,课堂效果真实自然有效。这一切同强化和认真落实集体备课是分不开的。特别是新教材。新教材是一种新事物,而新事物所存在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只有通过集体备课,在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下,才能变得日趋成熟。面对教材的编排体制、内容,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适当的进行取舍,不能一味迷信教材,死扣、照搬教材,导致最终做了大量的无用功。要抓住新课程的“新”,突出集体备课的重要性,必须在备课这—环节上做好“新课改”试验。

四、采取切实措施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常规课堂真正高效起来。

打造高效课堂,就必须把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而且要落实到位。第一,教师的教育观念必须转变,要相信学生。一个班集体学生的智慧永远高于教师。教师要做的工作就是要在教学引领上下功夫。做到“金口玉言”,“银丝穿线”。因此课堂提问、小组讨论、课堂反馈这些环节就必须科学设计,精心准备。教会学生如何提问,如何回答问题,小组讨论如何分工合作;第二要让常规课堂变成高效的课堂,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使课堂有趣味性、灵动性。因此必须重视课内课外的综合实践活动,并根据文理科的不同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教师应致力于指导学生利用课堂以外的广阔空间和时间,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开展课外活动,建立起校内外相沟通的机制,让学生在爬山、观海、参观、访问、调查、实习实践等丰富的社会活动中增强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学科能力。文科要注重社会实践活动,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理科要重视和加强实验活动,特别是实验室和校外的实验基地,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让他们产生兴趣。我们十二中以创新教育特色学校为抓手,从起始年级开始,每个学科都开设有特色的实践课,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这些应进一步强化和完善。三是科学处理好学科内容的教授与考试的关系。学科内容如何教,教无定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由于受升学考试的制约,以及考核晋升、晋级、职称评定等因素的影响。不少课堂教学不得不围着考试与分数这个核心转。而这一时难以改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在检测方式多下功夫,我在语文课上,常常让学生自己布置作业(事先必须正确的引导和坚持不懈的训练),如学生自己进行听写说话训练,朗诵比赛,作文训练,自拟测试卷等,这样也是调节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措施之一。各学科都可以依据学科的特点,在考试方式上进行有效的尝试。四是加强理论学习,唯有理论才能指导实践的不断发展,才能自觉地把课堂主体还给学生。作为教学工作者,大都受过专业的文化教育,进行过专业的训练。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关理论知识变得陈旧,与现实脱节,与学生产生隔阂,这时我们不能避之而过或跟感觉走。除集体组织的培训学习外,更多的是教师自己主动自觉的行为。应该重新去学习,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理论的不断更新,教师只有通过获取大量的知识,并且不断地进行理论学习,才能站在时代的前沿,引导学生正确的走向前方。学生自然会对教师的课有客观公正的评判,学生喜欢的课,才是有效的或者说是高效的。

作为教育工作者,应着眼于未来,落实在课堂,把教书育人作为崇高的职业,每天都充满激情,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对每一个学生负责,为他们走向社会做准备,我想这样的课堂就是有效的,乃至高效的。十二中小班化建设必将迎来硕果累累的那一天。

         备案序号:皖ICP备07007844号   联系本站   广告推广   网站地图   本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