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储蓄优于消费
   
 点击网站地图查看更多你感兴趣的内容

                       
              
                    储蓄优于消费

    在中国,人民勤劳肯干,普通百姓特别是老一代有大量储蓄的习惯。勤劳创造价值,储蓄积累财富,两者的结合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消息网17日报道 外媒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以购买力平价计算,2014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将超过美国。对于长期以来意识到中国的崛起、却对美国的持续主导地位引以为傲的人来说,这是令人不安的。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6日文章,当然,以名义GDP来计算,美国的经济总量仍高于中国。而且美国的人均GDP远远高于中国。然而,按照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速度,两国间经济总量的差距可能在10年之内消失。

    就人均GDP而言,中国不会在短期内超过美国。不过必须明白的一点是,全球领导力竞争实际上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总体经济实力。虽然许多欧洲国家(如瑞士和挪威)的人均GDP高于美国,但这些国家人口数量较少,总体经济规模也不大,它们在全球舞台上的影响因而非常有限。

    因此,难怪一位评论人士将中国的崛起视为历史重要时刻,称之为“高震级的地缘政治地震”。他还以大英帝国、法兰西帝国和西班牙帝国经济衰退导致的命运为例,暗示美国正走在同样的道路上。

    我觉得也许不该对中国的经济崛起及其仅仅凭借这些经济数据而新获得的国际地位过于感兴趣。毕竟,在从世界各地吸引各个领域的知名人才方面,美国仍拥有绝对优势。美国拥有的创新和技术方面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人数也是最多的。那么,仍高度依赖于劳动密集型、低技术制造业出口的中国人如何能赶上美国?在整个社会最高层的质量方面,美国仍占据领先地位。然而问题在于,与中国老百姓相比,美国的社会大众对经济的贡献寥寥无几。中国的优势在于其主流群体——低收入和中产阶级民众,他们普遍勤劳肯干,适应性强。这为中国的快速崛起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此外,美国的主流金融媒体往往强调消费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其观点是,如果公民不愿意消费,政府就必须要代表人民消费。这种站不住脚的理论进一步指出,如果增速远低于目标,央行就必须干预,大量印钞刺激消费,或用负利率来惩罚储蓄者,迫使他们消费。二战后的几十年来,只有社会最上层10%的人真正理解游戏规则,把他们的积蓄投资于跨国公司的股票、房地产、珠宝、古董和艺术品。社会大众听从了政府增加消费、减少储蓄的劝导。主要问题是,当消费成为一种习惯后,大多数人丧失了储蓄的能力,政府在迫使自己承担今后对这种短期思维方式以及依靠福利生活的个人的责任。

    据人口普查数据,2011年,有1.08亿低收入美国人领取联邦福利,超过了全职工作的人数。因此问题必然是:尽管拥有对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优秀创新人才,但如此大规模既不储蓄、也没有生产力的公民对国家构成了沉重负担,美国最终怎能不落后?而在中国,人民勤劳肯干,普通百姓特别是老一代有大量储蓄的习惯。如今,许多中国人仍然只消费收入的30%,攒下剩下的钱用于储蓄和投资。由于这种高财富积累,中国人能够继续增加和赚取外汇,弥补政府政策的任何错误。

    再次观察中国和美国经济的起落证明了奥地利学派商业周期理论的正确性,即储蓄是繁荣的基础,凯恩斯主义的刺激消费只会恶化衰退。

    中国经济能否真正超过美国将取决于中国人能否珍视储蓄的优点并抵制西方“通过消费实现繁荣”的宣传,这种宣传最终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2015.1.6

   返回mba自学教程

         备案序号:皖ICP备07007844   联系本站   广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