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从前
教师这种职业很独特,有着属于自己的、特有的幸福,它可以在几年后,甚至十几年以后展现。
去年夏天,一个正在上大学的女生利用假期来学校看我,大约十年没见,我已经不能马上回想起她。慢慢地与她闲聊着,不禁思绪万千。她是我最早教的学生,只教了两年。那时我刚参加工作不久,她是班级里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女孩,和我交流不多,总是安静地坐在教室里;现在我仍能想起她那时稚气的小脸、灵动的眼睛和腼腆的神情。我们说起她现在的专业,她笑着说起自己现在上师范院校是受了小学时期我的影响,我很诧异,问她原因,她说,她也想做一个可以和学生一起跳大绳的老师。
年轻时的我,会在班级里放一根粗粗的长绳,下课时,常常和孩子们一起跳大绳。刚开始,孩子们都不会跳,我先教他们甩大绳,再示范怎么跳;总是没几天,大家就陆陆续续会跳了;然后我们翻着花样跳,什么“1加1等于2……”,什么“跳一下跑一个”
……常常引来别的班学生长时间的驻足观看。那时,她也总在旁边观望,有一次,我拉着她说:“你也来学啊。”于是,她也加入了队伍。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课间,我们都很开心。细细回忆起每次和毕业后回母校看望我的学生一次次的交谈,大家会因为那些以前的趣事哈哈大笑,会因为一件小事大发感慨……孩子们为什么没有因为我孜孜不倦地教他们知识而记住我?没有因为我苦口婆心地教他们做人的道理而记住我?却因为他们病后回班上课时一句关心身体的问话、因为课间和他们聊天时的一句玩笑,或是一起游戏时的欢乐,而记住了我?什么才能让我们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呢?我们总把大量的时间、精力花在知识的传授、思想道德的反复说教上,是有效的吗?其实,孩子们最希望的是,你能和他们成为“朋友”,他们最能接受的也是“朋友的劝告”。而我们在从教十多年之后的今天,有了更多教师的威严,有了更多教孩子知识、道理的好方法,却没有了和他们闲聊的时间、没有了和他们游戏的兴致。所以,教师这种职业,还要有一种属于自己的独特性:一颗童心!
不要害怕丧失了教师的威严,不要担心孩子们会“没大没小”、没了分寸,拥有一颗长不大的童心,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才能从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才能了解孩子们真正的想法,才能找到恰当的办法带领他们走正确的路。
1、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
被誉为“美国杰出教师”的雷夫·艾斯奎斯在自己的教育畅销书《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从事特殊教育的优秀教师获得一个无价的签名球,上面有传奇的美国著名棒球队——1967年红袜队全体队员的签名。这些球员都是他的偶像,对这样一个签名球,这位教师别提有多珍爱了。当年幼的儿子找他一起玩球时,他理所当然地警告儿子:绝对不能拿签名球来玩。儿子问他理由,他觉得儿子还太小,对球队和球员一无所知,说多了儿子也不会明白。于是,他没有解释原委,只对儿子说,不能用那颗球,是因为“球上写满了字”。过了几天,儿子又找他一起玩球。当老爸再次提醒儿子不要拿写满字的球来玩时,小男孩满不在乎地说:我已经把问题解决了。爸爸问怎么回事,儿子说:我把球上所有的字都擦掉了。爸爸气得想痛打儿子,但他转念一想,觉得儿子根本没做错事。因为,自己并没有告诉儿子上面的字有什么意义。从那天起,他无论去什么地方都带着那颗空白的签名球。这颗球提醒他,不管是教导学生还是子女,一定要时时从孩子的角度看事情。
不论家长还是教师,常常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用成人的思维理解孩子,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岂不知,从孩子的角度看事情,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正是儿童教育应当遵循的基本规律。真正了解儿童的需要,才能帮助他。
2、用孩子的方式走近孩子
课间十分钟,是学生心情最放松的时候,这时,老师的微笑就是打开孩子心灵的一把钥匙,课间和学生的“闲聊”能帮助老师走进学生的心灵。看似无意的“小话题”讨论,可以展现每个孩子的真实内心,老师可千万不要随意说出自己的观点,打击了孩子们交谈的积极性,而要细心地记住个别孩子的表现,为自己的后续工作铺路。
中高年级的孩子,基于有了一定的书面表达能力,可以用“周记”这种方式和孩子沟通。“周记”--记录一个星期内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件事,可长可短,但一定是真实的。这对于学生来说,负担不是很重,而且,内向的孩子更倾向于这种交流,可以畅所欲言、无所顾忌。我也及时地在“周记的结尾”给予点评,这种点评不涉及表达能力的强弱,就只谈内容,谈自己的一点想法,更多的是一种理解、一种宽慰、一种支持、一种鼓励;逐渐地,周记,成为了我与孩子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成为了孩子表达的一种强烈需要。由此,师生,变得更像同伴。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我国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也告诉我们:“教小孩子必须先要了解小孩子的心理。若能依据小孩子的心理而施行教育,那教育必有良好效果的。”所以,我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们,不要在爱的名义下,用成人的视野看孩子、伤害孩子;让我们回到从前,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用孩子的方式走近孩子,做孩子的同伴,和孩子一路同行、一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