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孩子心灵的桥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杰姆斯曾说过:“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的赞赏,而且,随着阅历的增加,这种“渴望”会变得更加需要。”作为小学生更是如此。一个激励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信任的微笑,都可以给他们最大的帮助,但是,我们往往会被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情绪蒙蔽了双眼和心灵,看到的都是缺点,少了呵护和关心、信任。
我班有个学生叫邹瑞安,因为从小生活在爷爷奶奶身边,被家人溺爱的为所欲为,跟同学相处不能吃一点点亏,动则大打出手,孩子们都讨厌他,不愿跟他一起玩。于是他就破罐子破摔,捣乱别人玩耍:别人跳皮筋,他跟在后面乱蹦;别人丢沙包,他抢过沙包就跑;别人玩捉迷藏的游戏,他就喊出别人躲藏的地点……总之,哪次下课没人带他一起玩耍,谁都别想玩安稳。真带他玩,他又不好好玩。比如大家一起打球,同学们都有序的投球,他一会儿撞人,一会儿抢球,弄得谁都玩不好。看到这种情景真让人生气,我狠狠地批评了他;谁知他当面认个错,眨巴着眼睛无辜的看着你,一转身就恢复了本性。我想想也是,玩是孩子的天性。别人不跟他玩他也孤单啊!作为老师,是无法抛弃任何一个学生的。与其盯着他的缺点,不如发挥他的强项。于是我换了一种方法,让他在玩中受到启迪,得到肯定。
那一阵,班上流行跳绳,我就在班级开展了跳绳比赛。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跳长绳,看哪一组在规定时间内跳得多、跳得好。下课后,同学们就开始以小组为单位练了起来。大家把短绳结成长绳,有条不紊地跳着,唯独邹瑞安所在的小组发生了问题。邹瑞安抬着脑袋不看大家,其余组员也嘟着嘴巴不说话。我早就猜到了这种结局,故意板着脸在他们组丢下一句话:“集体活动,要么不参加,要么大家一起上,除非病得爬不起来。”然后就参与到其余三个小组练起了跳绳。他们组别扭了好一会,慢慢有人妥协了,开始安排各自的任务。
放学后,我找来了这一小组的班干,没有批评他们这种不团结的行为,而是让他们发挥班干的作用,利用这次机会,努力转变邹瑞安;然后有又找到邹瑞安,让他谈谈对这项活动的看法,他的回答很简单:“不想玩。”我干脆一针见血地指出:“是担心大家不愿和你一起玩,对吗?”他不作声。我向他保证:“明天,老师和你们组一起跳,希望你也能发挥自己的强项。”因为两边的工作都做好了,第二天一下课,他们组也很快结好了长绳,我找到了一个班干和我一起牵绳,让其他同学跳。邹瑞安的运动能力很强,跳绳跳得很好,有的同学都“死”了好几次了,而他每次都能像泥鳅一样很快从绳下滑过。因为得到了大家的赞赏,他格外开心,不仅跳得卖力,还指导那些不敢跳的同学。看到他的进步,我故意推迟了比赛时间。在“训练”的这段日子,邹瑞安一直表现很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比赛那天,他们组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邹瑞安在日记中写道“这段时间我特别高兴,再也不怕下课了,大家好像又很喜欢我了。”
在班队会上,我们总结这次活动的时候,我让学生讨论对这件事的看法,他们组的成员说:“如果没有邹瑞安,他们组怎么也不能取得这么好的名次。”邹瑞安也发了言,承认了自己过去的错误,并向大家保证,要努力改正缺点争取做个好学生。这以后这孩子慢慢有了变化,虽然还有反复,但是他努力严格要求自己,努力着要做个好学生。
接手这个班不久,我就发现班里有个孩子有些奇怪,课堂上他无法专注地听课,不是用手抠墙壁,就是啃自己的手指头,甚至喜欢把铅笔放在嘴里不停地咬-----尽管老师不停地提醒他,甚至批评他,他也坚持不了多久。这么多年的经验告诉我,这个孩子有些问题。我把课堂上看到的问题和他父母进行了交流,建议他们带孩子去看看。结果正如我的预料。怎么办呢?不能因为他无法抗拒的病因就此放弃不管了,这样会毁了孩子的一生。我和他的父母单独进行了沟通,对这个孩子的学习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因为了解了情况,对这个孩子的教育也发生了转变。课堂上,我不再盯着他做小动作的时刻,转而发现他专心听课的那几分钟,只要他举手,我一定喊他回答问题,以至于其他孩子说我偏心,总是喊他回答问题。我总是笑笑说:“因为他的小手举得最端正啊!”这个孩子只要认真听课,一般的问题都能答上来。每次他答对了,我就会对他竖起大拇指,好好表扬一下。慢慢地,他发言的次数多了起来。现在上课,再也看不到他抠墙,吃铅笔了。偶尔走神,我只要走过去摸摸他的头,他就能继续进入学习状态。尽管他和其他孩子比还有距离,但是我相信,老师的这份关爱、鼓励会让他幼小的心灵不受伤害,会快乐地走完六年的美好时光。
这些孩子的变化让我认真地反思着自己:教育如果一味的简单粗暴,会对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伤害,给他的童年留下阴影,让他认为自己怎样努力都不会得到老师的认可,从而自暴自弃,成为问题学生。其实每个孩子身上都藏着不可估量的潜能,作为老师,应该用亲切的目光,慈爱的双手给每一个孩子以自尊、自信、关爱和鼓励,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教育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希望,我和孩子们之间永远有座桥,彼此能走进对方的心里。
返回班主任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