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养老作为一个产业来开发将是解决养老问题的一个路径。在美国,常常是人在年轻的时候贷款买房买车,消费工作生活,直到退休的时候,将房子车子的按揭还完。当到了老年,不需要住那么大的房子了,也没有精力去收拾那么大的房子(在美国,雇工的费用是很高的)这些老人常常将这些大的房子卖掉,然后在佛罗里达、亚利桑那等阳光地带相对集中地买房子或是进养老院进行养老。因此在美国有许多的养老城。
而这个模式在我看来可以在我国适用,而且我们可以进一步地不仅是自发的形成养老城,政府社会也可以引导有意识地建立养老城。比如,老人最难过的就是冬季和夏季。度夏我们可以在新疆的伊犁河谷等地建立大都市,在大都市内包括养老城,老人可以去那里度夏。在海南岛或是云南的西双版纳或是中缅边境的冬季相对时温暖干燥的,非常适合人们过冬,可以在那里建立一系列以养老为重要产业的城市,就可以使老人在那里过冬。由于这些有计划建设的养老城市与养老相关的各种设施、医疗卫生措施都可以建设的比较到位,而且各种专业性的服务业可以产生效益。同时,在聚众养老的过程中,老人的智慧、能力也可以在社会中发挥余热。那么对当地的经济发展也是有好处的。
现在,海南就提出了候鸟经济的概念。现在的海南已经初步形成了部分层次较高的老年人冬季到海南过冬的情况。那么大家可能提出疑问,如果大家都采取这种候鸟式的养老方式,会不会成本太高了?确实,这个成本是比较高的。但是,这种养老只是众多养老方式中的一种,是那些过去收入比较高,拥有比较多的财富的人所进行的养老方式。
另外,这些季节性应用的养老公寓,譬如在海南,冬季可以给老人用来养老,到夏季可以举办各种类型的学习班,也可以用来举办会议、培训等。同样,老人们用来度夏的城市也是一样的,在冬季可以用作培训、教学等的场所。当然,更多不富裕的老人也不一定要采取这种候鸟式的养老方法,可以他们的城市进行集中地、产业化的养老。
此外,可以在城市的近郊利用一些空置的农舍,或是在近郊的地区建立一些养老的产业。其实,进行这样的工作也是条件的。因为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们的农民走向了富裕,由于文化习惯,农民把几十年来的收入大部分用来盖房子,甚至在家里盖了很多房子。但是,家里的房子盖好后,他们又大部分到城里来打工了,实际上这些房子多是空着的。利用这些空着的房子进行改造,成为养老产业的设施,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201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