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基于初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的熏陶
   
         点击网站地图查看更多你感兴趣的内容

                       
              
                            基于初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的熏陶

马鞍山市新市初级中学     于基诚     

  要: 学校历史教育一直以提高学生认识历史发展规律和激发爱国精神为基本目标,历史的传统文化的讲授则偏于“智性”一端,对其最具特色的人文素养的熏陶却避而不谈,很少有教师从历史教材中挖掘其中的人文素养素材来影响与教育学生。这一倾向多少会弱化了历史教学的提高人文素养之功能,也是导致历史教育与现代生活日渐疏离。实际上历史中的仁人志士坚守人文涵养和智慧之美的感人事迹,蕴含着不少立身做人的基本道理,这些基本的道理在和平建设的环境中,易触发人们对现实社会的思索,进而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重视和发挥其在这方面的导向功能,应是加强学校立身做人教育这一重要环节,值得历史教育工作者认真思索和努力实践。

关键词: 历史教育   人文素养  立身做人  人文熏陶  处世原则

 

    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为人们的衣食住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也为有机会出国的底层小市民提供了前提,他们身上中华文化的人文素养也参差不齐:飞机上闹事造成飞机折返的是中国人!聚众闹事的是中国人!……中国人怎么了!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素养在这代人手中葬送了吗?再过五十年,一百年,会不会连自己的文化素养也消失殆尽!更甚的是在中国,西方节日有人炒作,中国的节日无人问津!悲哉---我中国社会的人情味!鉴于这一情况,笔者聊叙一下历史教育趋势呼唤人文素养的回归---文化传承彰显人文素养的提高---人文素养在初中历史学科教育中的熏陶及其形成的育人模式,以期抛砖引玉之效。

一、历史教育趋势呼唤人文素养的回归

中国文化素养有厚重的人文传统,在古代历史教育是涵养人格和获取知识的最重要途径,这是民族文化基本内涵,有其很深的历史渊源,鉴于上述内容传统历史教育的重心主要起三方面的功能:一是了解和纪念先人业绩,借以激发和增进学生的爱乡、爱族、爱国之心;二是从历代治乱得失中汲取教训,作为现实政治的参照,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提出:“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一书”,使统治者“监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矜恶,取是舍非,足以懋稽古之盛德,跻无前之至治,俾四海群生,咸蒙其福”①,算作是这方面的典型功能。三是发挥道德人文的熏陶功能,它通过具体史实的演述和褒贬,彰显人文是非,树为典型,供人取则。司马迁称孔子修《春秋》,有“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②之意。由于当时的史书编写,大多操于统治阶层之手,故三者之中,又以探讨历代政治兴衰供统治者借鉴的第二条最为重要。

进入二十世纪,中国学术与教育体制经历了一番深刻的变革,历史学作为一门现代人文学术,自新文化运动时期已基本确立起来,在现代学校教育中的独立学科与历史教育的功能,也经过科学和民主思想的洗礼,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

当今我国的历史教育最为强调的是,在学习运用唯物史观认识历史发展趋势和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方面的功能。如教育部制定的2011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③其中并未明显提到其在现代人文建设中的借鉴意义,这固然是因为学校另有政治和思想品德等课程担任着这方面的功能,但也不能排斥上述思维的潜在影响。“新标准”中所说“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从广义理解本应包含人文素养部分,然从实际操作看,其所关注的实为各种思想文化和科技的知识遗产,而很少涉及人文方面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在历史教育实践时对此项内涵的相对冷漠各有不同,在社会通俗文化的传播领域,许多以历史题材为背景的史话、影视剧、小说和网络文学,却在这方面表现相当活跃。只是从整体看,内容和观点未免有些良莠并举,其中既不乏尊重历史的严肃之作,也有不少夹杂着错误历史观或人生价值观的东西,特别是一些充斥着勾心斗角情节的宫廷剧,原意或许是揭露古代统治集团内部尔虞我诈的丑恶,但由于缺乏鲜明的价值判断和引导,也易使许多观众产生“人世间只有利害关系,只有狠过别人才能生存”的错觉。这种现象清楚地表明,当历史人物的品行及人文内涵以各种形象的方式展现在现代人面前时,对社会公众仍然有着很强的感染力,历史教育不应忽视其在这方面的功能。另一方面,对于历史知识在社会传播过程中出现的某些偏颇,最有效的办法不是回避,而是通过讨论交流的形式,让学生在争辩中明辨待人处事、立身原则等等。若学校教育能加强学科教育中的这一功能,我们的民族素养怎能不会提高?

当代历史教育植根于科技日新月异,新学科层出不穷的条件下,史学作为一门传统人文学术,早已不是单纯的学术(在不少人眼里,它只是一些离现实很远的“古董”知识,对一部分学生来说,学习历史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一旦考完,历史也就成了可有可无的知识)。应当看到是,通过历史教育激发人的正确理想和爱国主义精神,固然抓住了教育的目的,但正确展示历史上那些志士仁人坚守个人修身养德和智慧之美的感人事迹,同样是不可忽略的。在和平建设时期,这类贴近人日常交际的事例,包含着许许多多的做人准则,故往往更易触发人们对现实人生的思索,由此而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正是我们在这里强调应重视发挥历史教育在做人立身方面作用。当然,在传授这方面内容时,仍应坚持以可靠的基本史实为依据,切忌空谈义理、辞章之风。

二、文化传承彰显人文素养的提高

历史文献和文学作品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由此决定了历史教育在文化传承中担负的特殊使命。就其目前发挥的实际作用看,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不甚理想。

首先,从学校教育的层面看,高中历史教育应是比基础教育层次略高,为了高考这一指挥棒,他们在教学中也没足够的时间去探讨人文素养这一内涵的内容,基础教育中的初中教育也不例外。就学校的历史教学而言,凡涉及传统文化部分,在突出知识性讲授的同时,对前人素养方面的解读,即使触及,也往往以其片面理解为制约历史发展趋势的关键因素,这样的分析相当粗浅。如此下去对于日后学生文化观念的形成,会发生一定的暗示作用。在商品经济发展的今天,我们面临的现实是社会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在日趋淡漠,甚至一些传统美德对人群行为的影响也在不断弱化或退出社会舞台的趋势。而每当调整教材内容时,涉及传统文化的部分又往往会因“离现实太远”而首先遭到删除。这种现象的产生,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学校的传统文化讲授模式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众所周知,任何时代人们所受的教育,不外乎来自学校、社会和家庭三条渠道。在传统社会中,由于学校教育人文素养的普及程度低,大部分人对人文素养的理解和接受,主要通过家族长辈的教诲和社会生活的耳濡目染。直到现代教育制度推行之初的二十世纪早期,社会和家庭教育依然是一般人接受传统文化及其意识熏陶的主要渠道,这也恰恰击中了学校教育的缺陷。

其次,从社会调节功能来看,传统文化向来追求的是道与术、德与智、学与用的统一,传统社会的教育同样体现了这一特征,尤其是作为其基本教材的儒家经典,既是古代早期各类知识的汇集,也是教人立身处世的准则。而《三字经》、《千字文》一类的童蒙教材,也无不贯注着此种精神。那种抽去价值系统,专重知识方面立身传授,势必会影响到对其整体的深入理解。何况人文素养作为人群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一种处理相互关系的规范,包含了某一时代的特定价值反映,也包含了一般社会在长期历史中积淀的共识。每当社会发生形态变化时,前者即会随之经历除旧革新的大变更,后者不免沾有某些旧时代的尘埃,但其基本的范畴和原则:注重内省、自律的修养方法等,却仍将通过新的解释或转化保存下来,在社会中继续发挥它应有作用。个别人的素质优劣虽未足以影响历史发展的大势,但多数人的修养观念一旦形成社会风气,其力量便不可小觑。应当承认,新文化运动时期进步思想界对传统文化及其人文修养的激烈批判,有其时代的担当性和深刻性,但其中掺杂着一些偏激情绪和偏颇结论(特别是对传统文化价值观所作的全盘性否定)。不难想象,如果一个民族和国家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包括“仁义道德”的内容,却能保持古代社会的长期相对稳定和延续五千年不断的辉煌历史吗?显然不可能。为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用更加理性的态度,对传统人文素养的精髓、得失和其中某些合理因素转化为现实,继续进行深入研究。并有理由以一种民族文化的自信,将科学研究的成果融入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中,审慎地注入历史或其他课程的教学环节,使我们的教育在现实生活中发挥应有的功能。

诚然,在“中国梦”的建设中,并不能单单依赖传统美德的发展和发扬,但这肯定是其中的某一积极力量,鉴于这种力量有着几千年的文化底蕴,经过长期的社会历炼,曾深深地扎根于民间,一旦借助生动的历史知识唤起大部分人对此美好的记忆,便可能形成一种巨大的道德正能量。现在社会上有一种思想倾向很值得注意,改革开放以来,鉴于“文革”的惨痛教训,人们的法制意识大为加强,但在道德自觉自律方面却有所松懈,甚至认为,是非判断的标准惟有是否违法,要人们道德自律实在太不靠谱,社会治理只有法制,正因为这一现象,致使不少人轻视德育,放松道德自律,从而其滑向违法的前奏。作为基础教育的我们应当使学生明白:社会的清明和谐对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同样具有十分重要,这对提高国民素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人文素养在初中历史学科教育中的熏陶

近年来,如何在学校教育中渗透立身做人?人文素养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展开?要使这方面的工作常规化、制度化、科学化,我们还要做哪些工作等等,这些问题越来越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作为初中学生的教育工作者,理应改变单纯说理的方法,用历史知识和历史事实的互为引证,形成生动而具有实证的立身示范事例,深深地植入学生的心灵。当然这一目标的完成,应当是在价值观念引导下的研究和实践过程,对传统伦理道德和价值趋向甄别选用,我们既反对随意否定,也不赞成不折不扣的一切继承,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甚至把那些陈腐、迷信、奢靡的旧习俗都召唤回来,这对初中学生来说是极其有害的。对于前人的批判成果,应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以科学理性和务实的态度做好这项工作。  

七年级是从小学升入到初中的第一阶段,在此阶段中教师要着力教给学生为人处世的第一条准则:细心处事,谨言慎行。“一个教师,本身就代表一种文化,给学生以熏染,影响滋润在学生成长的每个细节,善待学生,尽快使自己优雅起来!这些有灵性的感悟,一定会让老师从心底萌发深刻的责任感,产生思想的共鸣和情感的互动”④。处理事情要处处细心,言谈举止要处处谨慎(从审题、解题、答题三个环节,就能清楚的理解其中之义)。如“我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中考古学家的发现(如果考古人员不细心,就不会有这么大的收获),北京人山顶洞人之间的细微差别等等,每个细节都是这一条准则的典型教科素材。“原始的农耕生活”一课中河姆渡人半坡人之间的细微差别也体现了这一准则。表达准确是谨言慎行的最佳内涵,这就决定了答案的对与错!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挖掘教材中的有效信息加以提炼,考虑学生年龄阶段特征施以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若果学生在初一阶段养成了细心处事、谨言慎行的习惯,接下来的学习就没问题了。

有条件还可以结合地方的传统文化资源,组织学生通过当地文化遗址、古迹的实地考察、考古和民俗调查等,加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实体感。这样学生会比较容易接受,从而自小就培养起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感。可以这样说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是立身做人,这才能完成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八年级是初中阶段思维最活跃的阶段,在此阶段中教师要着力教给学生为人处世的第二条准则:落后就要挨打,智慧成就未来。八年级历史教学中上册的前半部分教训是落后就要挨打,下半部分是智慧成就未来。下册的所有内容都能挖掘出智慧成就未来教育素材。这条准则从学生信念与学生毅力两方面来培育学生的立身之道,单从字面意思理解学生应从这两方面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应具备的人文素养,却不可走捷径速成的办法,否则受到法律的制裁。

九年级是初中大世界观构建阶段,在此阶段要教给学生为人处世的第三条准则:尊重历史,尊重他人发展的权利。从尊重他人发展的权利出发,进而尊重他国,尊重他国发展的权利,不要无端指责谩骂他人或人身攻击等。这一阶段素材挖掘教材中比比皆是,需要教师合理选择,切莫弄巧成拙,适得其反。

由于教材中涉及为人处世的内容是阴性的,以致一些中学历史教师想在课堂教学中对其作些比较全面的解读,让学生对中华传统美德的具体历史有一些正面了解,却苦于现有教材“都只注重知识的介绍与传播,至于如何真正做到‘化知识为智慧’、‘化知识为修养’,则往往语焉不详,似乎无处着力,更无处下手”难以从中找到适当的切入口。这种情况多少拉开了他们与现代人日常生活的距离。因为无论是爱国主义的激发还是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关注的都是培养现代公民的大局观和高远志向,这当然是十分重要的,但我们同样不能忽视历史人物在待人处事的方法和智慧给后代留下的文化遗产。事实上,这部分内容对普通的人有着更为贴近生活的参考意义,只要解读得当,更易给人深刻的印象,并对当代社会的道德文明建设产生有益的启示。

在立身做人这一教学过程中,如何使历史教育为提高国民人文素养发挥出作用?学校这块阵地当之无愧的承担这一责任,同时社会各为民服务窗口:机关、事业单位合力作用,我们的社会国民素养还会低吗?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一个有着高素质国民的社会,在不久的将来会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司马光:《〈资治通鉴〉进书表》,《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96079608页。

[2]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华书局本,第3297页。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页。

[4]教师素养提升的有效途径:http://www.doc88.com/p-819903643982.html

         备案序号:皖ICP备07007844   联系本站   广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