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向来萧瑟处
——从民国语文教育到今日语文核心素养
马鞍山二中实验学校
张晔
摘要:从民国语文教育到今日语文核心素养,或者走过的是条“时过境不迁”的路。无论哪种素养概念的兴起,在语文教学中,读书作文是教学的重点,口语交际也是教学的重点,二者不可缺一。设计各种各样的语文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积极地语文实践活动中才能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民国语文教育的很多做法印证了这点的可行性。从语言事实出发获得对现象解释能力的过程,才是语文课必要的途径。
关键词:民国语文教育语文核心素养 语言文字
学习情境
《旧约·传道书》说:“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拿来对照我们的语文教学未尝不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语文教育走过了一程又一程的改革,但是改革之路迂回曲折。在应试的路上越行越远者有之,在自己的语文世界里茕茕独立者有之,在实验的大道上指手画脚者更有之。于此,不得不让人思考比较民国时期的语文教育,从民国语文教育到今日语文核心素养,或者走过的是条“时过境不迁”的路。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北师大王宁老师认为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主动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个体言语经验和言语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是基于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感受能力的综合体现。如果分开来表述,就是以下主题词:语言建构和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不禁让人想起民国以来从事语文教育改革的诸大家,他们除了“学养”,还有“大心肠”(林语堂评鲁迅语),大多是“读书、为文、笃行、立志”四者皆长并皆有益的人。如果把他们身上的素养提炼出来,和今天提出的核心素养是不是也有相似之处呢?
作为语文教学的基础,无论是民国语文教育还是今日语文的核心素养,都避不开语言文字。
上世纪50至60年代,语文教学界有个“语文教学的八字宪法”的说法,即语文基础知识包括“字词句篇语修逻文”。这个基础知识系统中包含的主要是陈述性知识。且不讨论这种说法,但是不得不说,“字词句篇”主要是语言材料和语言运用的范例。其中的句和篇隐含了一部分语言运用的规则,即程序性知识。学生掌握了陈述性的知识,可以获得对象经验,为其活动奠定基础;从陈述性知识到能力,当然还隔着一条小河,就得靠程序性知识渡过去,学生需要在按照这些知识给出的动作程序去开展实际的语言活动,在不断的实践活动中,这些知识才能转变成语言行为,形成语言技能,才能在此基础上建构其他的能力。
吕叔湘先生在《关于语文教学的两点基本认识》中也说过:“语文有两个意义,一是语言和文字,二是语言文字和文学”,无论哪个意义,语言文字都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而依照吕老师的观点,学校里的语文教学应该语言和文字并举,以语言为门径,以文字为重点,达到语言文字都提高的目的。
因此,无论是民国的语文教育还是今日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学都不应随心所欲,随心所欲也应是不逾矩的,或者说,无论哪种素养概念的兴起,在语文教学中,读书作文是教学的重点,口语交际也是教学的重点,二者不可缺一。
料峭春风吹酒醒,山头斜照却相迎
有人说在语文改革的路上,渐行渐远的是被应试的镣铐捆绑的语文老师。“你在那里轰轰烈烈的搞素养,我在这边扎扎实实搞应试”,这成了在考试指挥棒下真实的一角。加拿大当代学者马克斯·范梅南说得好:“教育者需要具备调和传统和文化对年青人的影响的能力。”考试不是新事,也不是旧题,过去有,将来也有,中国有,外国也有,难道要因为考试挡住阳光?
如此,那今日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单一化即可。难怪今日语文课堂会失去活气。其实一心想得了考试,结果未必如意。杜威说:“想一想,把语言当作孤立的事来进行教学是多么荒谬……”同样,把语文素养单一化操作,也是不可行的。构成语文素养结构的四个方面,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整体,不能简单分割。“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知识可以教,但是上升到能力素养,不能直接教,需要在语文教学中长期浸润。这是仅仅走单一的应试之路做不到的。
民国语文教育大力推行白话文教育,对促进吸纳西方文明、文化和文学成果,以及推广强调实证、质疑、清晰、发散、理性的思维方式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有利于降低汉语学习的门槛。同时民国教材中大量的传统文言文和诗词曲赋,又承载着几千年中国人对于社会、自然和人生的体悟,表达着这块土地上人们的智慧和审美,培养了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和语言感染力。一如夏丏尊先生说的“对于文字,在知的方面、情的方面,各具有强烈锐敏的语感,使学生传染了”,这才是学习语文的正确之道。
不仅如此,民国时期的教育家们看到了课外阅读及活动对学生掌握语文工具、提高写作水平的极端重要性,认为课内学习只是“举例”、“取样”,学习一点门径或规范,真正要学好语文,还要靠阅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课外杂书,同时要多为学生创造一些课外活动的机会,鼓励学生认真观察和深入生活,体悟人生,丰富阅历,提升思维深度。叶圣陶曾说:“阅读的基础训练不行,写作能力是不会提高的”,“写作基于阅读”。为此,当时的教育家们提出了一些开展课外阅读和语文课外活动的办法,如指导学生阅读报章杂志和经典文学作品,从看影戏中学习,从日常生活中学习等等。各地的图书馆也应运而生,很多学校都开始开设校内图书馆,大力丰富藏书,以供学生借阅。
从这个角度看,今日对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的素养要求,在民国教育里,早已有之。知识是要与具体的情境相联系、存在于情境中的,只有在具体的活动对象、活动条件下,通过具体的活动过程才能学习。而这个情境还需要有一组含有变式的复杂情境的条件下才能实现。这样看来,设计各种各样的语文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积极地语文实践活动中才能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当时的很多做法恰恰印证了这点的可行性。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1923年6月颁布的《中小学课程标准纲要》规定初中国语的教学目的是:(1)使学生有自由发表思想的能力;(2)使学生能看平易的古书;(3)使学生能作文法通顺的文字;(4)使学生发生研究中国文学的兴趣。高中国文教学的目的是:(1)培养欣赏中国文学名著之能力;(2)增加使用古书的能力;(3)继续发展语体文的技术;(4)继续练习用文言文作文。这些规定突出了会说、会读、会写、有文学兴趣的要求,体现了很浓的公民意识和民主精神。另外,必须得承认的是,刚从科举教育牢笼中走出的民国教育,其考试和升学的压力的确不象现在这么激烈,学生学习的目的更单纯,教师也没有现在这么强的功利心,加之政府的教育投入在当时的国力下还算相当有力度,所以学校尚可称为一片净土,有较强的读书求学氛围,师生都能静下心来教与学。
今日的语文教学不妨回头看看民国的语文教育,回归一些传统的做法,用些笨办法和学生一起大量的阅读,用些呆办法和学生一起开展各种语文活动,也用些好办法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审美趣味,而不是单一的培养考试素养忽略了其他素养,弄得“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
今天提出的核心素养是培养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的人。结合语文教育,更是需要回首来时的路。陈旧、教条、刻板的知识并不适合语文,仅仅灌输也不能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从语言事实出发获得对现象解释能力的过程,才是语文课必要的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