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自主管理能力
全面提升综合素养
马鞍山市第九中学
潘京东
摘要:在教育部2014年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第一次提出“核心素养体系”这个概念。核心素养主要有以下四大方面:能判断会选择,能理解会反思,能包容会合作,能自律会自主。我校在“小班化”课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少,其中的两个主要问题是:一学习方式问题,二是管理方法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培养学生会思考、会学习、会管理、会合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我校从学生自主管理入手,形成了自己的管理特色。
关键词:综合素养 全面提升 自主管理
培养自主管理能力 全面提升综合素养
我校自2006年实施“小班化特色学校”改革至今,“小班化课堂模式”已初步建立,学校的教学质量得到了稳步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大幅的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也得到了相关部门和周围老百姓的认可。然而,在进行“小班化”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个问题:相对于我们的教学改革,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已远远跟不上教学改革的步伐,这个问题在最初并不明显,但随着我校“小班化”教学改革的深入,学校的教学经过几年快速发展后到了一个相对的“高位”,我们遇到了一个“瓶颈期”,如何内部挖潜,使学校的教学改革可持续发展,成了横亘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这让我们认识到:不管教学如何改革,学校如何发展,总离不开两个最为重要的因素—德育和教学。教学改革的高歌猛进和德育教育的相对落后就如同一个瘸腿走路的人,发展的不平衡必然会导致难以向更高的目标靠近。为此,学校相关部门围绕“小班化教学”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了《九中学生自主管理方案》,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养成主动、自觉的规范意识,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保驾护航。
一、建立各类管理、评价制度,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在我校“小班化”课堂中,学生的座位不再是传统的横竖成行,而是六人为一组,将课桌围成一个长方形,小组成员面对面围桌而坐,预习时要集体讨论,在展示环节还需要小组成员全体起立到小黑板处讲解、分析。这样做的好处是方便小组成员相互合作学习交流,但也带来一个明显的弊端,学生间的“私下交流”变得越来越简单,一个鬼脸、一个搞笑动作,都能使学生的注意力分散,继而影响教学效果。
为破解这一难题,学校从学生的自主管理入手,班级设置纪律委员,负责班级纪律,并在每节课后在后墙黑板的课堂反馈专栏中记录学生课内违纪违规情况。课代表负责制:班级的课内纪律除了纪律委员管理外,具体到每一节课,还有相对应的课代表,负责教师进课堂前反馈环节的纪律管理以及课后询问授课教师对本节课的评价,并将教师的意见和建议记录在课堂反馈专栏。组长负责制:每个小组设置一名组长,负责本小组成员的纪律管理。“小班化”的教学特点决定了学生在课堂中经常会进行集体讨论或到小黑板处展示,而这也正是少数学生注意力最容易分散的时候,小组长恰好能做到随时、随地管理。这样层层管理的好处是有点有面,交叉管理,做到了管理无死角。管理到位,及时的评价就显得更为重要,在每天放学前,班级要召开例会,班长将一天来同学们的表现进行点评,提出表扬和批评,对违规次数较多或较重的同学,班主任会单独和其交流,促其改正。管理到位,反馈及时,做到“每日事,每日毕”,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
二、通过合理分工、促进学生自主管理
“小班化”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自主完成新课的预习,在遇到不会的难题时,小组成员采取查资料,集体讨论等方式予以解决。少数学生在小学阶段各个方面表现都不太好,长期处于管理的最底层,自卑的心理导致他们不想也不愿参与,具体表现在讨论时不发言,小组展示时不配合,对班集体的活动爱理不理,时常违规。为解决这一问题,促进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管理意识,学校将班级的日常管理模块化,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管理岗位,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每个人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例如在小组展示时,组长根据能力进行分工,把最基本最简单的部分交给学习能力较弱的同学展示,平均话语权,让其感受到自己也是小组中不可或缺的一员。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到班级的管理,班级将各项日常管理进行了细分,尽可能多地设置管理岗位,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来。例如把班级卫生打扫分解到到每一扇窗户、每一扇门、每一块地面,相对应的,每一扇窗户、每一扇门、每一块地面的卫生都有专人负责检查,课外纪律如追逐打闹、乱吃零食、不列队行走等,都有专门的检查负责人。在管理中督促别人,在被管理中提高自己,久而久之,每个学生都在不知不觉中融入了集体。
三、通过各类点评带动学生自主管理
“小班化”自主管理的触角伸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对学生的管理基本上做到面对面、点对点,能够细化到对学生的具体行为的评价、引导。每天都由值日班长和年级组学生监督员对各班学生课前准备、课间表现、班级集中点评、午间集中管理、学生集会、大课间、进出校门、自行车摆放、卫生保洁以及黑板报、学生心语撰写等各种规范的执行情况和各项常规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检查记录,将结果在每天一次的年级组专用黑板上加以公布。每天大课间活动结束后,各班集中,实行分组点评。各班小组长利用班级外墙黑板,点评组员每日表现并有针对性提出整改要求。每周一次小结,召开年级组学生大会,公布周总分,为优胜班级颁发流动红旗。在每月月考结束后,评出“规范之星”和表现进步同学,颁发奖状并将其照片和事迹张贴在宣传栏上,为全体学生树立学习榜样。学期结束,根据学习成绩和平时表现,将杰出学生、进步突出的学生照片和“名言”制成条幅或镜框张挂在走廊或班级内墙上。现在我校将自主管理教育延伸到日常教育和学校管理的神经末梢,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每个细节,在“真实情景”中塑造人,发展人。这种精细化管理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素质教育是为教学服务的,在日常的教学也渗透着素质德育。我校的学生自主管理模式是紧紧围绕“小班化”教学特色,为“小班化”课堂服务的。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学校自实施教学改革至今,教学成果明显,在2013年中考中,我校中考均分名列公办学校第一名,2014年,我校普高达线率为50.33﹪,历史上首次突破50﹪,2016年中考,我校普高达线率为54.9﹪,再创历史新高。学校研究的课题《小班化特色教育》荣获省一等奖,这也是马鞍山市中小学校课题研究首次获此殊荣。
在为学校教学服务的同时,“自主管理”模式对学生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提升同样起到了巨大作用,学生的规范意识、自主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学校自改革至今,学校的校风有了明显好转,学生违法犯罪率一直为零。同时,学生在我校培养起的自主管理能力对其日后的发展也起到了巨大的帮助作用。我校教研室纪绍福主任对此专门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对象为我校2010届毕业生中学习能力相对薄弱,参加春招的学生。通过调查他欣喜地发现,通过“小班化”自主管理模式培养的学生在新的环境表现同样出色。根据对我校2010届春招录取到马鞍山工业学校、马鞍山职教中心、马鞍山技师学院、海力学校等四所学校学生的跟踪调查和其所在就读学校的反馈信息,我们发现本届春招学生与其他同类学校的春招生相比,他们的规范意识、纪律行为、集体观念、组织能力比较强。在对31位春招学生的调查统计,担任学生会主席、体育部长的2人,担任班长、副班长的有4人,担任学习委员、劳动委员、生活委员5人,担任课代表、小组长等职务的有3人,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的人数占总数的48.4%。
为确保学生自主管理顺利实施,学校还制定了《班组长负责制度》、《学科代表负责制度》、《专项负责人制度》、《九中学生课外一日常规》、《九中学生课内一日常规》、《学生晨会和反思制度》、《小组点评制度》、《九中学生一日常规评比制度》、《九中学生课内外检查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如今,这些规章制度已成为我校班级管理的一笔宝贵财富。
总之,在学生自主管理中,只有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能力,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而促进学校良性、可持续地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