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
马鞍山市第一中学
胡良华
一、基础教育应当在润物无声中培养孩子的基本素养
北京十一中学的李希贵校长认为:教育无痕,有效的教育是把教育目的隐藏起来的教育,是不动声色的就傲宇。对此观点,我深以为然。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我们惯常的做法是“大肆宣传”或者“大讲特讲”一些道德上的说教或者贩卖给学生一些所谓“素养”的概念,其实是没有用的。从我个人受教育和从事教育的经历来看,教育,特别是素养教育,更应该是润物无声的。
基础教育在解放后“17年”是如何发展和运行的,老实说,我不知道,一是没经历过,二是没研究过。我是1976年上的村小,1982年上的初中,1985年上的高中,1998年上的大学,1990年芜湖师专中文系毕业进入初中执教至今。从1976年到2016年,整整40年的时间,我跟“基础教育”相关联了35年。
我当小学生的时候,除了文化课学习,接受的主要的“素质”培养回想起来就是不能跟同学打架,不能破坏集体(先是大队和生产队,后来是生产小组,再后来就是分田到户)的庄稼,不能拿人家的东西,不能赖床,不能下水塘或者小河洗澡,不能上课睡觉,不准爬树逮麻雀,成绩不好要留级(有个别“一年级万岁”的同学存在),回家要帮父母干活(家务或农活),诸如此类。那时候也做广播体操。但没有眼保操,估计老师也不会。有音乐课,有“写大字”(书法)课,但没有美术课和体育课,估计是没有老师上。所有学科老师中只有一个腿脚不便的老师是“公办老师”,其他都是代课教师和民办教师(我父亲是其中之一)。小学里,给我印象最深的教育有两次:一次是几个调皮的初中学生在路上遇到校长骂校长被开除了,让我知道,乱骂人是要有后果的;一次是一天早上校长将我们这些小孩子集合起来训话,说他昨天晚上在广场(实在不能称为“操场”)上听见小树们在哭泣,有的哭诉被折断了胳膊,有的被扒了皮……好可怜,让我们以后不要乱摇树,乱爬树,乱掰树枝了。小学时,在学校学习的时间不是很多,更多的是干农活,或者是放鹅、放牛,跟自然界的各种生命和家禽、家畜打交道。
仔细回想,我受到了哪些素质培养呢?文化知识素养、学习习惯素养恐怕没养成得太好,因为我考初中时语文得了57分,数学得了35分,只是侥幸考上初中而已。但是,学校给了我们安全意识、与人相处的原则、对待别人财物的方式,养成了劳动的习惯,树立要爱惜所有的生命的意识,更重要的是在大自然里养成了探究万事万物的好奇心。这些东西毫无疑问的是我成为现在这个样子,有现在这样的“三观”的基石。这些算不算我们今天说的“核心素养”的要求呢?
我的初中生活是寄宿的。自己翻山越岭十五里地去学校,还要背上一个星期的米,带上一个星期要吃的咸菜缸子,当然书包是要背着的。那时是我十二岁到十五岁的年少时光。在初中,老师开始教我们朗读和背诵课文,当众诵读课文,教我们学习是要复习的,教我们学习和做事是要做好计划按计划进行的,教我们看课外书(《语文报》、《少年文艺》、偶尔搜集到的各种小说、小人书),教育我们不念书“只能种田”,教育我们人要有理想,要有人生目标,教育我们如何打理自己的生活。在初中,我获得的最珍贵的教育就是因为要追求一个目标,时间变得紧张起来了,第一次觉得时间的宝贵,第一次知道要好好努力地学习。对人生有了自己的概念,对知识有了兴趣(因为学到的知识能解释我们看到的各种自然现象,我的一个同学甚至想象如何人工控制降雨,这样既不会干旱也不会发生水灾),知道了“外国”原来不是一个国家,体会到了读书需要枯燥的反复,读书不完全是凭着兴趣,更是为了实现一个目标。
然而,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一群小伙伴在一起朝夕相处,度过人生成长得比较迅猛的三年少年时光。我第一次感觉到友谊的重要,第一次有了与人相处的烦恼,第一次感觉不如别人的痛苦,第一次知道人生未知的恐惧和期待。在相互适应中,我认识到了人的不同,认识到每个人不仅是他自己,还属于家庭和社会甚至国家,知道了自己是人类历史进程某个阶段的成员。知道了很多我不读书在自己生活的环境了无法得到的知识,开阔了自己的视野,让自己知道要看到未来。这些“素养”对于我今后的人生道路是务必重要的。
回想我的在小学初中阶段获得的素养,实在是比较符合目前大家谈论的所谓的核心素养:养成了正确品格,获得了一定的能力。所谓“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它们构成了一个人在社会中生活和人生发展的必备的品格和关键的能力。我的基础教育阶段的求学经历,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政治思想教育”,除了阈于时代限制而缺少像“国际理解”、“信息意识”外,基本上都有所获得。所以,我理解,在基础教育阶段,只要我们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常识,一定是可以培养学生基本素养的。
二、核心素养的培育要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成长规律
人的精神成长和生理发育有共同的规律,就是对“营养”的需求是分阶段的。从生理上看,人在特定的年龄段就应该有特定的“进补”对象,小孩子发育期间,要补钙,要吃肉食,但是到了一定年龄,我们却要少食肉食,多吃蔬菜。精神上的成长也是一样的,在一定的年龄阶段,就语文阅读而言,就应该读特定的名家名作。过了这个年龄阶段,我们不但会失去阅读的欲望,而且也难以吸收特定成长阶段所需要的“精神营养”。
同样,在学生不同年龄阶段,我们对学生的基本素养的培育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精神状态。我是从事初中教育的,我在做班主任和进行语文学科教学工作时,总是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一些特别的教育教学活动,带领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体验,养成习惯,形成素养。
我在当班主任时,第一要干的事是要建立“班级组织”,搭建好“班委会”和“团支部”,将来自不同小学、不同家庭背景的一群孩子变成一个组织,将班级变成一个“小社会”。学生的“社会认同”就是从班集体的活动中获得的。接下来我要干的事情就是将班级布置的任务交由各个小组来承包完成,目的是在共同开展班级环境建设的活动中“确认”自己是班级的一份子。当一个人生活的环境有了自己参与建设之后,他对这个环境就会倍加珍惜。于是,我进一步,引导学生讨论,在这样一个班集体中生活,我们应当要完成哪些事情,谁来完成。完成的标准是什么,谁来监督,谁来检查;再讨论在班集体中生活,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做了会有什么样的“惩罚”以彰显其过错,弥补其损失。这样的讨论,得到的结果就是“班规”。规则,是一个社会得以运行的基本保障,也是养成学生规则意识的基本形式。为了培育孩子们的“人文情怀”,我还开展了一些活动,比如“我到同学家去家访”,通过学生家访学生,加深了同学之间的友谊,更让学生们认识到大家虽然是同龄人,但是人与人的处境是多么的不同。我有一个教朱建明的学生,父母是从江西一个地方呆着他和哥哥到采石来做清洁工,一家四口人就住在采石河埂下自己搭建的棚子里。同学们到他家家访之后,在我的引导下,成立了我们学校第一个班级“爱心社”,捐助他的学费(那时候上初中还要学杂费)。我还组织学生开展“今天我挣五元钱”的活动,体验父母挣钱的艰辛。在活动展示的班会课上,我的一个学生吴亚群读着自己的文章眼泪涟涟。她父母当时在小九华山后面的薛家洼种菜谋生。她就用自己卖菜的方式来挣五元钱。在这个过程中,她深深体会到了父母起早贪黑铲菜、择菜、洗菜、整理菜、运菜到市场、卖菜等过程的艰辛,体验到了生活的艰难,理解了为什么要珍惜粮食和勤俭节约了。
之所以在班级管理中做这些事,是想让学生在体验式的教育中去体察生活,感受生活,更要理解生活,悟出道理,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格。学科教学也是如此,也要关注“人”的特点,促成人的变化。下面是我写的一则“教学日志”,或许可以从中看出我在教育教学中关注学生什么,培养学生什么。
教学日志
2006年4月19日星期三
天气晴而不朗。
今天手头的事情比较多,忙到第三节课上课才到班级。今天是课代表葛慧慧讲故事。有些同学对她有点不服气,因为她是讲故事的学生评委之一,经常评点别人的故事,所以可能别的学生会对她有看法。先让她说吧,我心里虽然担心。
她上台后面带笑容,开口说道:“同学们好,我今天给大家讲一个我自己的故事,”我的心放下了,因为我要求学生下一阶段说话训练要讲自己的故事,而这一轮她就能说自己的故事,我可以借机表扬她。“一个晴朗的日子,我放了中学回家,一路上想着回家如何跟母亲撒娇,还哼着小曲,心情非常好。我回到家,看见妈妈坐在沙发上,我喊了声妈,妈妈不但没有理我,还板着脸盯着我,我好像遭到了晴天霹雳!这时妈妈对我说‘你是不是拿了我的钱?’我说我没有拿,母亲不相信,说‘不是你拿的是谁拿的?’我委屈的说‘不是我拿的,您是不是数错了,不信您再数数……’母亲就把钱拿出来,数了一遍,还是少了,就又骂我,我说我没有拿,还让母亲数,于是母亲又数了一遍,果然发现数错了!母亲就像遭到了当头一棒,呆了。我很委屈的哭了起来。母亲反复跟我道歉,我就原谅了我的母亲。这件事过去三年了。可是我还是不能忘记,它告诉我们,出了问题不能随便冤枉别人,要调查清楚。我的故事讲完了,谢谢大家。”
她下了讲台。照例,由评委点评,其他同学也可以点评。我看见黄悦鑫举手了,而他在葛慧慧讲故事时随便插嘴,尤其是说:“你妈妈不识数啊?”于是就让他站起来,首先没有让他点评葛慧慧的说话,而是问他刚才可有不当行为,他立即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向葛慧慧鞠了躬表示歉意。接着,我又问他,葛慧慧妈妈数错钱的情况是不是正常?他说不正常,马上有同学反驳,说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我也举了个例子,前天在武汉,导游将房卡给我,让我发,她说共有8张,我也没有数,因为我相信导游不会骗我,于是就在餐桌上你一张我一张发了下去。吃完饭,大家准备回房间,可是,郭老师却来说他们没有房卡,我说这怎么会呢?
我在口袋掏,只见自己的房卡,却找不到别的了。这是郑书记说:“你手上拿着的是2张房卡!”我仔细一看,果然。出现这样的事物很正常。黄悦鑫也同意了。
接下来黄悦鑫发表了自己对葛慧慧说话的意见:“我认为她说话的语气单调,表情不生动,说的事情太老套,用词不当,比如‘晴天霹雳、当头一棒’……”
接着王福成、丁为也都说了葛慧慧不少缺点。果然不出我的所料。
我的担心不是多余的。我怕葛慧慧受不了,就问,“你们看出葛慧慧今天的优点了吗?”
还是黄悦鑫举手,我就让他说。“葛慧慧今天能够讲自己的故事,这是老师对下一轮的要求,她现在就做到了。……”
我很高兴,就又请其他几个同学说说葛慧慧的优点。经过这样的铺垫,我叫葛慧慧起来,说:“你在准备这个故事时是不是想像着得到大家的赞许?现在这么多同学提了你这么多意见,你怎么想?”
王福成在小声嘀咕:“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我说:“好!”
没有想到,葛慧慧说:“还有,就是按照他们说的意见改进,争取下次说得更好!”
刹那间,我非常感动——原来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原来她不需要我的安慰,她能坦然的接受别人对她的批评!我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这一点大的孩子就有如此襟怀,很了不起啊!
“葛慧慧将来能当国家总理。”我说。
“为什么?”同学们问。
“因为国家总理就是过去的宰相,宰相肚里能撑船,葛慧慧很大度,所以,前途无量!”我回答道。
三、基础教育阶段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基础教育阶段不停地刮着风,一会是这个概念流行,一会是那个模式畅销,今天学这个,明天学那个。我觉得,不管是教育还是教学,还是要从基础做起吧!因为我们的孩子从目前来看“基本素养”还是有问题的。吴非老师在《致青年教师》一书中列举的那些存在于学生身上的不正常现象:冷漠、自私(《就让你的眼泪流出来》);忌恨其他同学的成绩、不能容忍别人的成绩超过自己(《做个有胸襟的老师》);作业拖拉、不顾及别人、把教师当仆人、浪费食物等不良习惯随处可见(《不良习惯是从哪里来的》)……再看我们身边,这样的事也比比皆是:学生路遇老师一脸漠然,仿佛视如无物;不分场合大声喧哗;满校园追逐打闹;出口成脏;乱扔垃圾;集体卫生、个人卫生状况不忍目睹……这些问题不仅是出在成绩不好的学生身上,考试成绩好的同学身上也普遍存在。我想,这些问题恐怕比能不能“笑逐颜开”、有没有“锦绣前程”更值得我们关注。吴非老师关注这些现象的立足点是在我们教师的教育,他认为可能是我们的教育不到位,致使产生了许多的问题。
多少年前,我碰到一个学生跟班主任闹别扭。那天我路过,听见他威胁那位班主任:“你再啰嗦老子去马路上撞车,让你没有好果子吃!”那位班主任老师气得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我也非常震惊:这个孩子怎么会如此轻视自己的生命?我过去说:“呵呵,你真厉害!只是,你有没有想过这样做划得来吗?你撞死了老师固然是要受处罚,但是最多不过教师干不成了,还照样活着。你呢?命没有了。你说说,谁付出的代价大些?”他无语了。
前几天,我教的班级有一个学生因为严重违反校纪被班主任狠狠教训了一番,我上课时他传纸条给他的“同案犯”,说如果他的班主任再教训他,他就喊人来跟班主任“闹”,还说大不了不上学了!我问他,姑且不论老师的教育措施、方法是否得当,你因此不读书了,后果你是否承担得起?再说,如果老师教训你是“果”,那么“原因”呢?没有“因”哪有“果”?你不去找自己的因,却来责骂那个“果”,你怎么能成长呢?凡事不从自己这一方面来找原因,眼里尽是别人对自己的“不好”,这样可以吗?他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醒悟了。
孩子的一切“毛病”都来自成人世界。我们反感学生上课讲小话,可是我们看看升国旗时的教师队伍,大家就知道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毛病了。我们说学生冷漠,可是我们的教师呢?布置作业全然不顾学生的精力有限,训斥学生更是罔顾学生的尊严,有些话恐怕只能用“侮辱”来形容。我们说学生不讲卫生,邋遢,乱丢垃圾,可是看看我们老师的办公室,常常是乱七八糟,桌子上堆得凌乱不堪,甚至我多次在校园里、办公楼的楼梯上捡到我们教师扔的烟蒂、烟盒。我进班级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把上一节课老师扔在地上了粉笔头捡起来(因为我的同事在学生面前会有这样不文明的行为,我一边检一边感到很羞愧),然后我才让学生把班级不卫生的地方打扫干净;有时还帮学生检垃圾、扔垃圾。有老师指责学生不读书,一是学生学习任务重,另一个则是我们老师自己也不爱读书(理由是没有时间)影响到了学生。
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其责任不仅仅在于培养几个什么“英才”,而是要培养合格的公民,所以苏霍姆林斯基有一本书的名字就叫《公民的诞生》。那么,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我们应当具备些什么样的文明素质呢?我想,无外乎三个词:求真、向善、尚美。真、善、美是我们追求的永恒主题,也是一个人一生最核心的素养了。
我有一个当小学校长的朋友跟我说了这么一件事:学期初,一个从外地农村转来的一年级小朋友对陌生的环境有应激反应,死活不肯进教室,甚至不肯进学校,班主任因其是外地转来的,于是就有意见了,冷言冷语地训斥那孩子,那孩子就更不愿意去学校了。这位校长知道了,急忙跑到校门口去,他怕孩子受了委屈。见到孩子,他先给孩子一个拥抱,蹲下来安慰他,听他说了一节课的委屈,跟他交朋友,答应他第二天早上亲自到校门口接他,陪他到班上上课。如此,那个孩子终于打消了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心理,见到那位校长就笑,成绩还很好。校长就找班主任谈心,指出,孩子遇到困难,我们要用善良的同情与关爱去呵护他,而不是视其为自己的负担。教师只有善待每一个学生,我们才会打心眼里去喜爱每一个孩子,孩子们才能在我们这里学会善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中有这样的故事:以弗朗斯蒂为首的几个调皮鬼欺负有残疾的同学科罗西,科罗西忍无可忍拿起墨水瓶砸他们,不料却砸在了刚好进教室的女教师身上,老师追究起来,调皮鬼们不敢承认,一个叫卡罗纳的同学就主动承认,并设法争取老师原谅了那些调皮鬼。书中还写道:“对那些排队过街的福利院里的人——盲人,聋哑人,患佝偻病的人,孤儿以及被社会遗弃的孩子,你都要表示敬意。要知道,他们是很不幸的,理应得到人们的同情。看见身体变形、丑陋可笑的残疾者,你要装作没有看见他们……”并且指出“你要注意自己在马路上的行为。一个民族的教育程度首先可以在街上的举止看得出来。你在街上看到的粗暴无礼、缺少教养的行为,同样也可以在家里看到。”也许这才是我们需要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写过这样一个教育故事:一个一年级的孩子将学校花房里的最大一朵玫瑰花掐掉了,苏霍姆林斯基问她为什么,孩子说她奶奶听说学校的玫瑰花开的特别大,特别想看看,但是因为生病不能到学校来看,她想把花带回去给奶奶看看再拿回来插上。苏霍姆林斯基不仅没有责骂这个小女孩,还因为她的善良另外送了她奶奶几朵玫瑰花。保护孩子的善良,激发孩子的善良,孩子的心灵才不会被自私、冷漠占领,中国的文明才有可能在将来得到改良。
我们的基础教育,应当要蹲下身来,去了解孩子,引导孩子,在尊重、爱、诚实、善良、培养孩子美好的情趣这样的基础工作上多下点儿功夫,才能为孩子的将来奠定“核心的素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