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讲出历史味道,提升人文素养
   
         点击网站地图查看更多你感兴趣的内容

                       
              
                            讲出历史味道,提升人文素养

马鞍山二中实验学校  许永传

内容提要:核心素养强调“人”的地位,历史学科就要为核心素养服务。为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课堂实践分成三个部分展开,分别是:历史味道之一:“如果你是……”,历史味道之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历史味道之三:架设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桥梁。课堂中通过重现历史,建构历史;引导学生关注史实间的关联,关注现实、关注生活经验;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人文素养、历史味道

“核心素养”近年来是个热词,也成为了基础教育改革的灵魂。素养就是素质和涵养,核心素养指向人本身,唯有人,才可以用素质与涵养——素养。素养是人的素养,完全属于人,是人成长的内核,是人内在的秉性,素养让我们真正从人的角度来思考教育。

既然核心素养强调“人”的地位,历史学科就要为核心素养服务,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完成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下面是自己在历史课堂中的一些尝试。

一、历史味道之一:“如果你是……”

历史承载着先人的智慧与教训,读史可以明智,这是人类很早就有的共识。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角度,体验生活的过程中产生的经验是提升认知的基础,所以我们要制造平台,让历史中的人与现实中的学历史的人之间进行对话,让历史中的人的经验成,为现实中的人产生认知的基础。基于上述理解,我和孩子们在课堂中常常通过“如果你是……”这样的假设进行情境再现。

时机:学习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时候,课外链接中叙述了希特勒向被围困在斯大林格勒的德国第六集团军发去一份电报,晋升司令保罗斯为陆军元帅。因为在德军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陆军元帅是被生俘的,意味着保罗斯决不能投降。但是保罗斯还是率领德军残部向苏军投降了。

思考:如果你是保罗斯,你会选择投降吗?

记录:有几位男孩子大喊当然不能投降,理由主要是“真正的战士不怕死”。也有几位孩子弱弱地说,投降也可以,理由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不做评论,只是补充了一个以前在一本文摘上看到过的故事:

以前有两个国家发生战争,一国包围对方的核心城市,已经完全掌握了胜局,为了侮辱另一国,他们提出如果另一国愿意自己选择死六个人,那么就放过这个城市,否则就消灭整座城市。另一国的内部产生了很大的分歧,大多数人认为坚持到底,人在城在,人亡城亡,只有一位代表接受对方侮辱的建议,最后他说服了大家,决定选择以六个人的死来换整座城的生,并且他自愿成为这六个人之一。第二天其他五位自愿牺牲的人已经到达指定地点集合,那位坚定接受侮辱建议的人却迟迟未到。大家开始窃窃议论,这时有两个人抬着担架走来,上面躺着的就是那位代表的尸体。

故事讲完了,大家很安静,我们也没有在讨论,只是静静地进行着各自的思考。

二、历史味道之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

历史课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经验、教训和启示,更要教给学生品行、情感、智慧和精神。历史教学应注意发挥其情感教育功能,在进行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同时,更应充分挖掘课程内容的思想情感教育的内涵,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熏陶。在学习《红军不怕远征难》的内容时,要引导学生发扬红军战士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英雄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情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润物无声”的渗透进去,使学生自然生成,避免学生产生反感情绪或抵触心态而起反作用。为了达成这些目标,我整合和拓展了教材内容,在“长征精神”这一学习板块找到切入点,使学生情感升华。

拓展求知:今天,我们提倡重走长征路,就是要缅怀革命先烈,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展示有关长征的纪念地、遗址图片)

感悟求知:长征是伟大的历史壮举,是永不磨灭的丰碑。请以“我的长征”为主题,写出长征精神对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影响。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感悟长征精神,播放了一段视频:一位学生在学习长征有关知识后写下一篇日记,以学生的身份向我们介绍了长征的艰难历程和作为学生应如何在新时期弘扬长征精神,自然而然的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使其在观看后情感和价值观得到了较好的升华。

这一目的内容学完后设计了这样的结束语:“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两万五千里长征路,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军队,只要有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就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长征精神是我们勇往直前的力量源泉,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坚强堡垒。通过这一目内容的学习,我相信长征精神一定会根植在我们心底的最深处。让我们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长征道路上,勇敢地迎接时代的挑战和历史的考验。

三、历史味道之三:架设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历史具有“鉴往知来”的认识功能。历史不是纯粹的过去,而有现在的成分在内。写历史有如此的特点,而学习历史也应当体现这样的特点。在教学中能及时呼应现实问题,借古鉴今,自然的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架设起桥梁,对学生理解和建构历史有重大意义。

如教学中涉及“德国发展的内容”时自己是这样导入的:201654日,以色列举行大屠杀遇难者纪念仪式,悼念二战中惨遭屠杀的600万犹太死难者。图为游客在耶路撒冷的大屠杀纪念馆内观看被屠杀者的遗物(图略)。二战中德国屠杀600万犹太人,战后对罪行的反思一直没有停止。有人提出,屠杀犹太人不仅是德国纳粹战犯的罪行,也与19世纪6070年代德意志的胜利有关。这场胜利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这么讲?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150年前的德意志。

这一导入,把时间和空间上远离我们的那段历史通过时事联系起来,使学生产生了探究的欲望。在总结德国统一的影响时,自己做了如下呼应:“这条侵略扩张的路带给德意志光荣、自信、梦想,同时也带来了灾难。一个人凭刀剑崛起,他终将倒在刀剑之下。所以,战败后的德国一直在反思。因而,刚刚导入时提到的600万被屠杀的犹太人,要归因于150年前德国的那次统一也就不难理解了。”这也体现了历史教学的价值追求。

在讲授新课结束前的最后一个问题时这样描述,“今天正在崛起的中国,一样面临着美日等国的虎视眈眈,面临着国家统一的问题,那么德意志统一之路有哪些经验或者教训值得我们深思”,回答这一问题时学生思维异常活跃。“要坚持改革,灵活外交;要开放思想,要自由不要独裁;重视教育,加强法制建设;要发展经济,必要时使用武力;要从我们的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等等,这样的回答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因此,课堂上把学习的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既能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体现历史学科的价值,让学生体会学习学习历史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能通过学以致用来增进学生的理解和提升人文素养。

为帮助学生提升人文素养,需要借助教科书和资料,重现历史,建构历史;引导学生关注史实间的关联,关注现实、关注生活经验,分析事件的因果和影响。这样的教学包含了思维的训练,历史研究方法的渗透,也有助于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资料:

1.杜维运《史学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2.马维林、许伟 《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历史知识的教学策略》

         备案序号:皖ICP备07007844   联系本站   广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