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从高中语文教学论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点击网站地图查看更多你感兴趣的内容

                       
              
                            从高中语文教学论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丹阳中学   业银花

【摘要】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会涉及诸多方面,无法面面俱到,本文将从语文教学的角度阐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具体做法,以促进学生人文底蕴的积淀。

【关键词】语文教学  核心素养  人文底蕴

成为一名语文教师,时至今已有17载。悠悠17年岁月匆匆流逝,仍记得当年选择中文系时心中的一片茫然到后来的后悔再到毕业时的默认,而此刻内心更多的是喜欢。我喜欢在诗歌中品味和欣赏,也喜欢在小说中感受和体会;我喜欢在古文里与古代学者心灵碰撞,也喜欢在现代文里自由徜徉。然而,每每掩卷思索:语文到底要教些什么?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又何在?种种问题都困扰着我。直到学习到《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之后,我才感觉到语文教学对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很大帮助。意见稿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分为九大方面: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家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我想语文教学与其中的人文底蕴紧密相连吧,而人文底蕴到底有多重要,我无法说清,我只想说作为文明古国,中国是不能缺乏文化底蕴的。要保留那份文化底蕴,我想我们需要给学生以文化的熏陶,让中国的新一代以文化传承者的身份对中国的优秀文化充满热情。而其中的传递应该是我们语文教师需要做的。

那么应该怎样围绕“人文底蕴”来开展语文的教学工作呢?我认为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首先,引领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会鉴赏,增加学生的文化积淀。

语文教学工作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就是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最基本的内容则是课文品读。解读一篇文章,语文教师是照本宣科,还是为了服务考试,我想我们要做的应该是让学生爱上这篇文章,学会在文章中读出自己的理解,从而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是一门感性的学科,很多时候需要一种感应,一种心灵上的沟通和交流,而这种交流特别需要一种其乐融融的心理环境。因此语文教师要在课堂中营造一种自由、平等、和谐的人文课堂氛围,让学生获得生动、和谐的发展,还要将教材中蕴含的人文教育因素与和谐的人文心理氛围有机、合理巧妙地整合,让课堂韵味十足,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的目的。

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只是把学生当做考试的机器,交给他们机械记忆完成答题的每一个步骤,将一篇篇优美的文章讲解的支离破碎。没有给学生自己感悟的空间,没有给他们品味语言美、景物美和人性美的时间,以致我们的学生无法在课堂上找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于是我们的语文课堂错失了最最重要的任务——传承中国优秀文化。

所以,我们一定要营造一个浓厚的文化氛围,给学生以熏陶。学习诗歌时,我们可以配乐朗诵,可以启发学生去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也可以结合作者品读思想情怀;学习小说时,我们可以回到原著,或梳理故事情节,或品味环境描写,或分析人物的性格;学习戏剧时,我们可结合相关的影视剧,给学生最直观的感受,让他们了解人物形象和戏剧冲突以及剧作的主题。总之,我们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给学生以审美的体验,从而爱上中国的文学和文化。

其次,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和学会鉴赏,打开学生语文阅读的视野。

随着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单靠课堂上的阅读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阅读应有量的保证,提供学生语文素养还要更多地依靠大量的课外阅读。《语文课程标准》中就对学生课外阅读的面和量都做出了要求,要求学生广泛地涉猎书籍报刊,阅读各种类型,各种体裁,各种风格的作品。

然而,学生到了高中,基本上已经形成自己固有的习惯和认识,在课外阅读方面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没有兴趣读和盲目读。所以我们首先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让他们爱上读书,然后要交给他们一些阅读的方法,要读出作品的精髓来。比如我们可以安排一些读书活动,让一些喜欢课外阅读的学生介绍自己读过的某一部小说,诠释自己的理解,以此让学生感化学生,让学生改变学生,也可以交换彼此的阅读经验;我们还可以开展语文相关的知识讲座,可以给学生讲解学生最熟悉的著作,将学生带入作品中的意境,从不同层面解读作品深刻内涵,给学生以全新的认识;我们还可以结合《百家讲坛》,让学生自己去感悟、理解。总之,我们提倡学生要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在课外阅读中开拓学生的视野。

再次,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项语文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纸上来得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国最早的教育著作《学记》中早已提出:“虽有佳肴,弗知其味;虽有至道,弗知真善。”无论何种版本的教材,无不关注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高中语文教学更是如此,所以我们要多开展活动,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项活动。

比如不定时的举行朗诵会,有诗朗诵,经典文本的朗诵。张志公先生曾说过:“诗的语言,音调和押韵,念起来给人以极大的快感”。结合课文新课标,精选优秀古诗文作品,每次分组举行,涉及写景、立志、惜时、做人等方面,要求学生熟读并背诵,并要求学生能够谈出自己的见解,此活动增加了积累,锻练了语文,陶冶了性情,培养了审美能力和兴趣,增加了文化更深的认识。

再比如汉字听写比赛、作文比赛等,都能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也能让学生在比赛中展现自我,因为语文知识的积累只有通过具体的活动得以实现,活动是厚实学生文化底蕴的必要途径之一。

最后,教会学生观察生活汲取素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一个教学难点。很多老师怕上作文课,除了受到学生的影响外,更主要的原因是作文教学的成效是不明显的。也许三年的高中下来,有的学生的作文可能永远停留在最初的水平。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品读名人大家作品之外,还要让他们知道写作的素材来源于生活,让他们学会观察生活并感悟生活,如此才能写出最真挚最感人的文章。

当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教学应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写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每个学生一旦对习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充满信心,那么作文教学就成功了一半。此外写作不能千篇一律,我们不能交给学生一种写作套路,否则学生必定会失去写作的兴趣。此外,教育学生养成写观察笔记、日记、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也是十分重要的。学生只有增加阅读,增长见识,拓宽视野,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并触发联想自己的生活,形成作文材料。这样积累吸收得越多,运用时才能得心应手。总之,学生爱上写作,写作能力得到提高,下笔千言,文采斐然,是学生人文素养的最大提高。

如此,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积极阐述一己之见,与他人热烈探讨;课外寻来各类著作阅读,读出感悟,读出新意,读出深意;时而积极参加语文相关活动,敢于表现自我;课后经常练笔,或感悟生活,或体味人生,将最真实的想法一一表达。我渴望见到这样的画面,我相信中国文化的传承需要这样的画面。总之,对于在教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涉及到的有诸多因素,只有靠我们不断探索创新,在新课程的指引下,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我们的教育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长期发展,才能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贡献自己的力量。

当然,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不是仅仅依靠语文教学就能完成的,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努力,我相信只要我们朝着这个方向去做,一定会有成效,也一定会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备案序号:皖ICP备07007844   联系本站   广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