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创新素养”的培养放在第一位
马鞍山市薛镇初中 陶洁霞
【摘要】:我国已进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尽快地培养出千万个创新型人才,是这个时代的要求。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到现在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创新。“中国制造”已遍布世界,“中国创造”也将走向世界。作为教师,要创新课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以助长他们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创新素养、中国创造、中国人的世纪
【正文】我国已进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显然这个时代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快的培养出千万个创新型的人才,以适应这个创新时代之需求。
纵观中国历史,教育始终起着先导作用。从孔孟朱程直到近代陶行知等一大批教育大家,对提高中国人口的素质都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华文化也一次又一次登上过世界文化之巅。中国的传统教育,既强调“传道授业解惑”的传承,也重视“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个体差异。可惜的是,在“创造力”的培养上不够重视,官本位思想占据着统治地位,将“祖制不可变,祖训不可违”奉为教条,闭关自守,夜郎自大,造成了近几百年来我国处于落后挨打的局面。好在现在觉醒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走上了一条正确的道路。我们又赶上来了,再过几十年,我们又望再登世界的顶峰。
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到现在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我们的教育理念也在不断的创新发展,并且始终走在经济发展的前头。当今的世界都很重视教育,提出了“21世纪素养”之说,其内容有三大类:学习与创新素养、数字化素养、职业和生活技能等。笔者认为,应当把学习与创新素养列为第一,这也是我国当前的迫切需求。这里包括:批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与协作能力,创造与革新的能力等诸多内容。
目前,应试教育仍然占据主导,“分数”依然是关注的焦点。重智育轻德育、体育劳动的现象很普遍。各种补习班、辅导学校,将孩子们的时间挤占殆尽,这种现象确实令人担忧。所以十八大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我们要求学生学会知识,会用知识,更要学会做人,做一个能够建设现代文明中国的人。同样,我们的教师也要更新观念,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去教、去管、去引导,这样才能更有效。
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制造”已遍布世界,下一步我们就要把“中国创造”推向世界。中国不但要参与世界的经济治理,也要参与和领导其他领域的治理,实现毛主席的遗愿:中华民族要为世界作出较大贡献。这可不仅仅是一句空话头大话,是要有大量的、各方面的高端人才作为支撑才能实现的“中国梦”。我们注意到,“21世纪素养”是以个人发展和终身学习为主体的素养模型,突出强调自身发展、合作与参与、创新实践等诸多方面,是符合中国的国情需要,也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笔者曾经读到过一则震撼人心的消息:对于中国官媒上的“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中国大国崛起”等民族主义的宣传,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一次演讲时预测:在没有结束鬼吹灯统治,没有放弃社会主义的沉重负担之前,中国根本没有可能变成可以跟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还斩钉截铁地对西方盟国说:“你们根本不不用担心中国,因为中国在未来几十年,甚至一百年内,也无法给世界提供任何新思想。”这正像有人比喻的:中国没有什么可怕的,他们可以出口电视机,但他们出口不了电视节目。?由此可见,在西方人眼中,中国只能是“制造者”,而绝不可能会成为“创造者”,也不可能与美国匹敌。
时间也才过二十多年,出人预料的是,中国的现象居然已大不一样了,在许多尖端技术领域,我们已处于领先地位。如核电技术、高铁技术居然还出口到了英国,我想,如果撒切尔夫人还活着的话,不知道她会有何感想,又该作何演说了?现在的美国已把中国视为主要的对手了,搞出了什么“亚太再平衡”、“中国威胁论”之说,实际上就是害怕了。前不久,美国总统奥巴马还说俄罗斯是武力弱小的国家,但对中国却不敢轻视。由此可见,在那些强国眼中,中华民族已经站起来了,并且处于不断壮大之中,以至于他们不敢再去忽略了中国的发展之势,也不敢再去作一些轻蔑之说了。
虽然我们的创造力已初露锋芒,但还很不够,与这个时代的要求还相差甚远,还需要不断努力、奋进。时代与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创新型人才,可是创新型人才从哪里来呢?当然是从学校的教育中来,只有那些从小具有求异思维、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捕捉灵感的能力的孩子,长大后才能成为创造型的人才。为了多培养这类创造型的人才,我们教师就要炼就一颗恒心、一双慧眼,不断地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引导他们多向思维,才能在他们的心田里萌发出具有创造性的根苗。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上有这样一段文字:“任何人都有创造力,首先要坚信这一点,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结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这段文字并不只是说给学生的,也是说给老师的。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设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只要发现学生思维上的闪光点,就要及时鼓励,并大力表扬。这样长此下去,学生就会养成爱思考的习惯,思维自然就活了,才会不断地去探求、钻研。
下面举一个教学实例: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本中有一篇丁肇中教授(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的文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在这篇课文中,他对中国的教育分析的很透彻。他说: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的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实践,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ƒ
显然,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热议的:“工匠精神”。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首先被丁教授的爱国情怀所感动,也对“创新素养”的重要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那么我们的学生是怎么认识的呢?课文后面有一道讨论题:“熟读课文,思考一下,有一些同学高分低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怎样才能适应现在的世界环境?”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首先作了一个负面的回答:看样子,中国人是不如西方人聪明,学习时能考一百分,但干起事来却不顶用,所以中国落后是很自然的啦!
听到这种说法,学生很不服气,纷纷发表议论:
学生A:我认为作为一个学生考试能考一百分,应该是很聪明的。至于发明创造,那不是我们小孩子的擅长,也不是每一个大人都行。西方人也一样,也不是人人都是发明家。而真正能成为发明家、科学家的也只能是很少的一部分人。
学生B:我认为“高分低能”这个说法有问题,一个人能得高分,而且不止是一门功课,那是要经过长期努力的,怎么能说他是低能呢?至于用好知识去发明创造,是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一次两次不行,那就多试几次,不能太急。考取清华北大的学生都是高分,我们总不能要求他们个个都能成为科学家呀!
学生C:我不这样想。我们现在是当不了发明家,但是脑袋要经常用,做一点小的创意还是可以的。前几天,我跟爸爸去我家承包的林地修树枝,爸爸一开始只用锯子去修枝,结果遇上了那些较细的树枝反而很费劲。于是我就建议:粗枝用锯,细枝用刀,不是很省力吗?爸爸听了我的建议,一试果然很省力,不停地夸我聪明、爱动脑子。我认为这就是一个小的创意,只要爱动脑筋,我们就能生出很多小创意、小创造的事来。
师:C说得太好了!虽然你们还小,但只要勤动手、勤动脑,也一样能够做出一些小的创意和革新来!
生D:我看西方人也不比我们中国人聪明,我觉得我们中国的发展速度比别的国家都要快。比如我们国家的火箭发射每次都能成功,可别的国家发射火箭的成功率却没这么高,我们国家的高铁还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呢。我坚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还有更多的世界第一!
听到学生们激情昂扬的论述,我感到特别的欣慰。至此,我可以乐观的说一句:中国的教育还是成功的。因为这些孩子的学习和创新能力是不可小视的!我们应当充满自信,这种自信是从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底蕴中产生的,是不同于西方的。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文化自信,这种文化自信一定能形成汹涌澎湃的大潮,也一定能造就更加辉煌的明天。
21世纪,就是中国人的世纪!
参考文献:?肖玲《延伸拓展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语文教学与研究》2014.12)。
‚ƒ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语文上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