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观下学校课程改革的召唤
马鞍山二中实验学校 王灵敏
【内容摘要】基础教育要去学科化,强调综合,提倡从现象学的视角研究教育,这符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综合发展的需要。只从学科的角度出发,不利于学生素养的发展。学校教育要思考该怎样建立一种平衡:在保护好奇心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思维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学校教育很重要的功能,就是立足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素养。当今世界各国教育都在聚焦对于人的核心素养的培养。素养需要在长期的教育中慢慢养成。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基础教育学校在课程改革方面要进行多方面的努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 综合发展
思维意识 终身发展
课程改革 教育评价
近两年教育流行语中莫过学生“核心素养”最引人注目。学生
“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北师大曾举行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认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学校教育很重要的功能,就是立足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素养。当今世界各国教育都在聚焦对于人的核心素养的培养。素养需要在长期的教育中慢慢养成。
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基础教育学校在课程改革方面要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努力:
一、将身心健康放在课程目标的首位
学校教育不能只盯着书本知识,练就一身好体魄是学习的前提。在体育锻炼中要培养学生坚韧、友善、合作、民主、竞争等价值观。今天大力推广的校园足球,其定位既包括强身健体,也包括精神追求、团队意识等。
学校教育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很重要。习惯养成了,自然就会变为信念。比如,自己整理器材、装备,换衣、换鞋,收拾东西,就是要培养独立生活的习惯。小时候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长大之后就会有自力更生的信念,不会依靠别人。在学生时期,学校应教会学生三件事。第一,培养好习惯;第二,防止养成坏习惯;第三,克服已有的坏习惯。良好习惯是人生个体成功的助推剂,是人的素质和能力的生长点。
另一方面,学校要培养学生阳光、乐观的心态。热爱生活,自信、自尊、自强;容纳别人,学会与别人友好相处。马斯洛先生说过:“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什么是好心态呢?它应当是快乐、自信和不怕挫折。据说,有一次罗斯福先生
家中失盗,被偷去很多东西。他的朋友写信安慰他。罗斯福给朋友写了一封回信: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信安慰我,我现在很平安。感谢上帝。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多么乐观的态度,有这样的心态怎么会不快乐呢?
二、课程教学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学校教育不仅要给予学生必备的知识技能、文化修养,更包括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其中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很重要。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孩子到十二三岁还没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做老师的要为他担忧。担心他长大以后对什么都漠不关心,成为一个平庸的人。
今天我们中国的学生,学业水平不成问题,但现实中的问题是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学习变成了完成父母、老师的任务,处于一种被教育、被学习的状态。到高中毕业的时候,还不知道选学什么专业。报考大学不是以自己的兴趣和志愿为依据,而是以考试的分数为依据。摸底考试分数高,就报考重点大学;摸底考试分数不高,就报一般院校。这样的状态怎能形成终身学习的意愿和能力,怎能培养出创新人才?
纵观历史上的大科学家、大学问家,小时候并非如我们认为的“好学生”,往往功课都不算好,但总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牛顿父亲早亡,家境贫寒,小时候在学校学习成绩很差,但迷恋于机械,爱做各种实验,经过努力,发现三大定律,成为伟大的科学家。德国化学家李比希,生于一位药剂师家庭,从小喜欢化学。有一次他把炸药带到教室里表演给同学看,发生了爆炸,结果被学校开除了。父亲送他到朋友家当学徒,因为在阁楼上做雷酸的实验把朋友家的屋顶掀掉了,结果失业了。但因执着化学的兴趣,后来在化学上有多项发明,成为一名伟大的化学家。
所以,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兴趣,其实就是人的一种内驱力,是人的活动的内在动机。从心理学来讲,人的行为总是有一种动机在驱动。动机有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之分。学生的学习也有动机在驱动。父母、老师的奖励和惩罚,迫使学生学习,这是一种外部动力。但这种动机是短暂的,父母或老师的奖惩过去了,这种动机就会消失。比如说,父母允诺,考试成绩考得好,奖励一辆自行车,结果考好了,自行车得到了,再学习的动机也就消失了;或者因为没有考好,没有得到奖励,学习的积极性也就没有了。可见外部动机是容易消失的。只有内部动机才是持久的。内部动机是什么?就是对学习本身的兴趣。当然经过多次奖励和引导,外部动机也可以转化为内部动机,使学生对学习本身感兴趣。但这种奖励应该是精神的,物质奖励容易引起负面效应。
兴趣往往从好奇心发展而来,学校教育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儿童的天性,功课太重会扼杀儿童的好奇心,为此学校教育要思考该怎样建立一种平衡:在保护好奇心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思维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学校教育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思考,勇敢地提问。只有会思考、敢提问的学生才能对学习产生兴趣。
当然,要真正贯彻课改精神的课堂,教师应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如果说理解是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基础,那么,尊重就是这一关系的核心。一位教育家在论述教育的功能时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老师尊重、爱护学生,学生才能发自内心地尊重老师、亲近老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课堂的轻松、愉快,才能克服畏惧、克服自卑、消除被老师批评、被同学嘲笑的心理,进而大胆地思考,勇敢地提问。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太阳和影子》一课时,设置了手影导入新课,当该教师做了一种手影时,一个平时爱捣蛋的学生大声嚷了一句:“这个我也会。”这位教师没有批评他,反而很诚恳地邀请他上台表演,孩子表演得真不赖,该教师狠狠地表扬了他。没想到,这节课的效果出奇的好,学生勇敢地提出了很多问题。影子会变吗?影子有多厚?影子会离开我们自己走吗?影子会有颜色吗?等等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看起来很幼稚、很可笑,甚至与教学内容无关,离题万里,但教师也需要给予学生以肯定和鼓励,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和自尊心,使其以后敢于提问。
三、课程内容及实施要为学生打下走向社会的基础
人都生活在社会中,这是人的社会性。人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就要了解社会,学会共处,学会改变,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甚至以自己的创造性才能促进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学校教育要关注学生社会情绪的培养,要学会尊重别人、与人沟通交流。尤其是当代社会,独生子女很普遍,自我中心意识很强烈,培养孩子的社会情绪,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增强自我管理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基础教育应该学科化,强调综合,提倡从现象学的视角研究教育,这符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综合发展的需要。只从学科的角度出发,不利于学生素养的发展。
比如,数学原来总是强调其集成性的学习体系,认为不把目前的知识弄清楚,后面的内容就学不会,就像不学代数,那么学线性代数就会很难。但是现代社会的许多知识的学习并不适用这种集成性的体系。目前的教育改革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尤其是在小学教育阶段,必须提高教学的综合性。
除了课程设置强调整合,在课程实施上,教师专业领域的整合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师要做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知识,而是让学生自己去领会新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勤于问“为什么”,而不仅是牢记现象的结论。
就像语文教学,语文课本发下来很多学生一两天就看完了,每个学生对于课文都会有自己的想法。教师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字、词、句之外,还应该让学生将自己悟出的道理讲出来。每个人的悟性不一样,思想不一样,教师应该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会思考,这样他会受用一辈子。
四、课程内容要突显文化基础的夯实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我们讲究“仁义礼智信”,我们常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都是为了我们发展成一个“人”。时代发展到今天,强调学生的“核心素养”既是对当今教育现状的反思,又是强调全面发展的人应具有的品格和能力。所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在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这三个大方向上,夯实文化基础是重中之重。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与魂。强调文化基础不仅仅是因为其内核“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正是现世所缺乏的,还因为只有发展好了基础,才能更好地发展另两个方面。
人文底蕴是让学生有人文情怀,有独特审美,有包容的心;科学精神则让学生发展理性思维,培养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的精神。在我看来,这两者如同大楼的地基,而没有坚实的地基是无法建成高楼的,没有科学精神,我们会相信绿豆包治百病,我们会相信朋友圈里面的各种小广告,又何谈明辨是非、实践创新、责任担当呢?没有科学精神,我们只会被信息的洪流裹挟,沉溺于碎片化的言语中不可自拔,又怎会有理智的思考,进而学会学习呢?虽说核心素养的六大内核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但无根哪来树呢?
在这个浮躁的利己年代碰上了碎片化阅读,以偏概全的情绪很容易战胜理性精神。这时候培养学生的文化基础显得更为重要。正是因为缺乏理性思维、独立思考,我们才会盲从,会跟风,喜欢将一切随意地贴上浅表化的标签,将一切简单地归类。而科学精神,是一个文化大国应该具备的要素,更是当代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方向。如果我们倾全力发展学生的文化基础,那么,一切纷繁复杂的世界里的冷漠,一切物欲横流世界里的嘲笑,我们那些粗鄙的、浅陋的、愚蠢的傲慢与偏见都将成为过去,就事论事,理性独立,这才是看世界的辽阔视角与应然之态。
尼采曾说:“一切价值必须重估”,我们今天碰到的好像就是一个“什么都可以”的时代,但价值多元之下映照的是内心力量的倾塌。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中的“人文底蕴”,就是让学生通过文、史、哲的熏陶,找到价值评判的方向。即使众生喧嚣,未来,我们总会出现有能力思考、并做出成熟价值判断的人。我相信,发展人文底蕴,我们会讨论社会是否应该废除死刑,会越来越细微地关爱弱势群体,会谈论人的价值,会常怀一颗理智与慈悲之心,会更理性地看待西方和东方文明的交错点,更会拨开历史的风尘,看待那些被淹没的碎片……这些都建立在充分发展学生文化基础上。
值得注意的是,光有科学精神难免会失去温度,没有情怀;而只有人文底蕴则过于感性,没有理智的判断与思考。理呆或者文傻,无论如何这都不是我们所想看到的结果。将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有机结合,夯实学生核心素养中的文化基础,我们可以做到淡如止水,温文尔雅,文质彬彬,还有着“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超然之态,一举三得,事半功倍,何乐不为?
五、课程改革应关注:在教育评价中重视成长过程
学生的学习效能和核心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学校教育效能和教育质量的高低,关注教育质量、科学评测学生学习效能和核心素养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评价体系的构建必须从核心素养的内涵界定出发,以《课程标准》为基础,结合学生个性特点,建立适合学生发展和我国国情的评价体系,以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一是明确评价理念。教育的真正目的不仅要关注学生掌握多少科学知识,还应重视他们是否掌握与将来生活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是否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因此在评价体系中应该结合课程标准对学生评价的要求,把“发展”定为评价的核心理念,评价应更多关注对学生态度与能力的测量。
二是注重过程评价。过程性评价是对学习动机、过程和效果的三位一体的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发现问题、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有知识和技能,又有动机、方式和情感态度的表现,都是一种动态的表现;坚持科学评价的“开放性”原则,注重过程的考察,不仅要关注问题解决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经历与体验,关注学生对科学的理解与思考,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案与能力。
三是创新评价方法。传统的考试测验方法在内容和表现上过于单一,未能充分考虑学生问题解决、科学探究等综合素质和能力,同时纸笔考试方式本身也会存在诸多限制。因此在评价过程中,应突破评价方式的局限,创新评价内容和方法,可以是基于测试的评价方法,包括学生学业成就测验和相关的问卷调查。也可以是基于日常数据积累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表现性评价、成长记录袋等方法,对于学生的创新意识、潜能发展等在测试中较难准确获取的信息,可以通过这样的评价方法更好地获得。当然,除了这些方法外,探索其他更多行之有效的质性评价方式,仍是当前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关注的就是人的发展,它的提出正是准确而具体地做出了回答,核心素养把教育教学改革将从“知识核心时代”引向“核心素养时代”,研究和落实核心素养,最根本的意义就是推动教育的转向,在探索中建构育人模式,确立课程育人、教学育人的核心理念,并使之成为教育信念,这样,以人的发展为本才能真正得到落实。
参考文献:
[1]
林崇德 《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14-29
[2]
《人民教育》,2015(13):17-18
[3]《新课程·上旬》2015年第0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