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变与不变
——核心素养在生物学教学中的落实
马鞍山二中实验学校 段中红
摘 要
核心素养是当今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一大主题,也是世
界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主题。它指引着我们一线教师不断的更新教育理念,不忘初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学生 发展
引 言
时间不停的向前,社会在不断的发展,教育观念也要不断更新。教育一直在变,如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的课程标准等,但教育也有它亘古不变的宗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教育的理念日新月异,从素质教育到课程改革,再到深化课改的核心素养,环环相扣,一脉相承的是国家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
一、核心素养为何这么火
教育永远是滞后的,因为我们教师现在教的学生是未来的成人,谁能预知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呢?核心素养代表了中国教育改革未来的走向,它并不是个成熟的课题,对于如何落实核心素养都处于起步探索阶段,迫切需要学术研讨、借鉴引导和实践创生。
爱因斯坦说“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而核心素养就是回归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原点,以学生为中心,真正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了实处。
二、核心素养的阐释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13日在京发布。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该成果是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国内高校近百位专家成立课题组,历时3年完成的。下图是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
四年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必须不断实现四个“学会”——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这四个“学会”是核心素养的支柱。虽然“核心素养”这个词是新的,但其核心和我们的教育是一脉相承的,不变的宗旨。变的是核心素养更加全面、细化、指向性强。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
三、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引领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提出和落实
北京师范大学李晓东副教授认为:“当前的核心素养建构,先确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顶层设计,在此基础上提出各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再将这些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具体化为学科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
明确核心素养,一方面可通过引领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改变当前存在的“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现象,另一方面可帮助学生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激励学生朝着这一目标不断努力。
《论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论建构》一文中指出:“学科核心素养也是学生核心素养转化到课程标准的一个过渡环节,否则学科课程标准将‘对不上’过于上位的学生核心素养,那么核心素养也就变成了‘空中楼阁’。”文章进一步指出,“学生核心素养转化为课程标准基本遵循:学生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内容标准的思路。”这一方向也给我们一线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参照。
作为一线的中学生物学教师,我认真的学习了核心素养,并结合自身的教学不断摸索,改变。我努力将核心素养落实到每一节课中,尤其在文化基础中科学精神在我们生物学教学中尤为重要和突出。
生物学核心素养构成课程主线,生物学核心素养是本课程的课程宗旨,是学生持久的品格和生物学特有的能力。生物学核心素养包括
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四个方面。下面我以一节实验课来谈谈我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和感悟。
“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是在探究“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基础上,第二次进行探究实验,但却是第一次需要同时设计探究多个变量的实验,具有一定的难度。为了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思想,本节课采用“引导──探究”教学方法,教师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对照原则设计公平实验;学生在实施方案寻找到实验证据之后,再引导学生通过思维加工得出结论。
1.教学设计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按照以学生前概念为基础→自主设计探究实验→实验结果中发现新问题→进一步探究的顺序组织教学,引导学生“跳起来摘到果实”,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内进行实验探究,学生才会有探究的兴趣和信心。
2.课前准备既充分又有“意外”
如果只根据课本的资料启示开展实验,就只需要探究种子萌发的三个环境条件: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这节教材中实验材料也只需要大豆、红豆、绿豆等对光不敏感的种子,但是,我们知道影响种子萌发的条件不仅仅是这三个,为了给学生的探究学习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我特意准备了莴苣种子这种对光敏感的植物种子,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意外”,把这个“意外”的种子带到实验中,等学生观察了实验结果后,会进一步产生疑问,为什么莴苣种子没萌发?这样就激发他们产生进一步去探究光对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继续设计对照实验,由于这节课无法观察到二次探究的结果,我通过兴趣小组同学展示的实验结果,学生能够得出光对大豆、红豆、绿豆种子的萌发无影响,但是对莴苣种子的萌发有影响,从而进一步得出:光不是某些植物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通过这样既充分又有意外的准备,能让学生真正理解探究实验的意义,激发他们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设计实验能力
我将“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过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初一学生由于知识、经验等限制,设计探究实验方案的能力是很薄弱的。如果一开始就从影响种子萌发的多个条件一起着手设计,会给初一学生带来很大的困难,无从下手。我的设计是:
第一阶段:首先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回答“种子的萌发需要哪些环境条件”,然后引导学生设计对照实验,其中先设计一个适合种子萌发的这一组作为对照组,再分别设计某一个欠缺的环境条件作为变量来研究的这一组为实验组,由浅入深,这样设计降低了学生探究的难度,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分小组设计实验方案时,有几个难点需要突破,如实验材料的选择,围绕空气这个变量的设计,如何设置缺氧的环境?我通过生活经验的启发选择使用浸没种子的方法。再如:一个实验组中的培养皿放冰箱里,另外三个放橱柜里,请学生思考这样处理的目的,最后探讨出营造无光的环境且保证了冰箱里的实验组和2号对照组的变量只有一个。如果探究的问题一开始难度太大,学生自然会退缩,不敢尝试。这种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既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第二阶段:观察和展示实验结果,分析实现现象。用大豆、绿豆、红豆种子为实验材料的小组,2号培养皿中的种子都萌发了,很自然得出结论: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但用莴苣种子为实验材料的一组却都没萌发,学生讨论、分析,可能是光影响了莴苣种子的萌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设计二次实验,由于课堂时间无法观察到结果,我就展示了兴趣小组同学提前做的实验结果,请学生得出结论,课下感兴趣的学生可以进一步来做这个实验,更进一步的体会到探究实验的意义和乐趣。
第三阶段:解决问题的同时,提出新的问题。
传统的教学是把问题在课堂上弄懂,走出课堂就没有问题了,这是片面的教学观。现代的教学理论认为,问题的解决不是最终目的,而是在解决问题以后,鼓励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这或许是学习的一种境界。
课堂上学生经过二次探究,明确了莴苣种子萌发需要光,大豆、绿豆、红豆等种子的萌发不需要光,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这部分知识把握的更加全面了。培养了学生逻辑严密的思维,意识到证实很难做到,但证伪是可以做到的。
在整个实验中,学生根据探究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根据资料启示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小组内共同讨论实验方案,组间再提出建议,完善方案,充分的培养了学生自主设计探究实验的能力。观察实验结果,进行思维加工,得出结论,并在实验结果中发现新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新问题,进一步实现了实验课的目的,也让培养学生形成用实验研究解决问题的理念,提高了学生思维能力。通过教学,初一学生认识到生物学确实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是解决科学问题的有效途径。
核心素养强调的是学生学会学习,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有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教师要在课堂上能自然地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进而进行探究,这对老师要求更高,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出独特的有引导作用的教案。我设计这节课时,特地课前准备了莴苣这种对光敏感的植物种子,通过实验结果,学生发现问题,莴苣种子无光条件下不能萌发,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
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入的思考和准备好实验的问题,才能做到既让学生动手又引导学生动脑,帮助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我在课前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分析实验在课堂中的作用,思考“4W”问题,实验什么时候做?(When)做什么实验?(What)实验怎么做?(How)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Why)并精心设计实验中的启发性问题。学生通过这个探究实验,真正体会到探究实验的意义,提高了探究能力和促进了思维的发展。
核心素养指引着我们一线教师,不断的学习新理念,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牢牢的把握好教育中的变与不变。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努力做一个为孩子们终身发展助力的好教师。
参考文献
[1]朱正威,赵占良主编:《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6月。
[2]
谭永平,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3]
朱正威,赵占良,谭永平主编:《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2013年6月,第99-105页。
[4]盛思月,何善亮,《中小学教材教学》,江西人民出版社,2016年0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