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化教育背景下的小组合作学习与多元化评价
金瑞初中
黄永生
摘 要:小班化教育,被称为“基础教育从内容到形式的一场革命”,它让每个学生在学校都得到爱的满足,得到求知和情感的满足。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和分析,是培育学生良好品行、发展个性特长的重要手段,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制度。小班化教育改革的推行一方面是让学生能充分地享受到教育资源,使学生更好地得到全面可持续的发展;另一方面所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班级学生数量的变化,更是在于教学关系、教育方式和评价管理方法的变化。而学校多年来在小班化教育背景下的小组合作学习与多元化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正是形成了呼应与契合,将有利于学校利用小组合作学习与多元化评价体系为学生建立分类发展性评价。
返回马鞍山初中研究会专题
关键词:小班化教育;小组合作学习;多元化评价
小班化教育,被称为“基础教育从内容到形式的一场革命”,它让每个学生在学校都得到爱的满足,得到求知和情感的满足。金瑞初中自2012年实施小班化教育改革以来,不断把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引向深入,按照每个班级的学生人数维持在30-35人之间的情况下,配置现代化教学设施,让学生充分享受现代化教育资源,探索转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发挥导学案的运用与引领作用,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积极倡导与构建小组合作学习与多元评价管理的方式,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造良好的学习教育环境,并把倡导小组合作学习与多元评价管理方式作为小班化教育改革核心环节。
一、确立以小组合作式的班级管理模式
在实行小班化教育改革过程中,针对小班化班级设置情况,一种比较有效的管理模式——以民主、平等、和谐为价值的小组合作就在小班化教育改革进程中应运而生。在组建“合作小组”(一般在5—6人)中,通常采用同组异质,参考学生在性别、性格、入学成绩、能力、背景(毕业小学)等方面具有的一定差异,使之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形成小组合作学习与自主管理的最佳自然状态。“合作小组”组建过程中,组内的学生还可以通过讨论,自主生成能代表小组价值取向的组名、组徽、组训、组歌等,逐渐形成小组的显性文化,由于这种小组显性文化是本组自主讨论生成,非教师外力强加,更能让本组学生达成共识、获得认同、具有约束力。“合作小组”组建成功后,精选好小组长就成为关键因素,“小组合作式”的班级管理,其最大的特点是发挥各小组组长的管理能力,每个组长就是每个组的领头羊,而且这个组长应该是综合素养与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来担当。
这种“小组合作式”的小班化班级管理模式采取的是“3+X”的管理结构与“三位一体”的多元评价标准进行,其中“3”是指班主任要组建打造好三个队伍,分别是有一个尽心尽责的班干部队伍、一个公正有效的班级评价队伍、一个优秀得力的班级小组长队伍,其中“X”是指班级按班级学生数分成的若干小组数量。利用“合作小组式”的小班化班级管理目标就是实现从管理学生到学生自我约束,自己管理自己,从而促进整个班级的管理,这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为主体、强调生生与师生合作、实现班级管理民主化、人文性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表现与创造能力,促进了学生身心发展,营造了较好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的氛围。
二、推行小组合作式的课堂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实施小班化教育改革的落脚点是在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上,教学方式的转变势必要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表面上看课堂教学改革是改课堂结构,倡导少讲多学多练,实则是要改变教学关系,也就是在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理念下,重构新的教学关系,即变“教为中心”为“学为中心”,把学习的自主权、发展权还给学生,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学会表现、学会创造,这也正与小班化教育的要求不谋而合,因此,小班化教学模式中教师积极探索的有效教学方式和体现出的教育理念,都在不同程度上保证了小班化课堂教学的实施。如我们把体现新课改理念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作为提高小班化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将传统单一讲授法为主的授课形式转变为以“出示目标——小组自学——合作展示——课堂反馈”为主要环节的小班化课堂教学基本合作学习流程和以导学案的运用与引领来推进教学,把师生共同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不是仅仅作为简单的师生互动交流,而是情感态度、意趣价值、学习探究等方面的碰撞与交融,做到教学相长。导学案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心理状态等因素,以“问题+习题+方法”的形式呈现,其中问题编写要明确要求,利于自学;习题编写要精选案例,做好变形;方法选用要注重实效,切中要领。导学案的题型设计最好能体现分层目标,“导学案”中除了知识要点外,最多的就是一些合作性的探讨和互动,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希望学生能够在自然的环境中合作探究学习、激发学习热情、巩固学习成果。教师通过“导学案”将每堂课的学习任务分配给每个小组,各小组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和自主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完成学习任务,再通过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博采众长、交流学习心得。这种自主学习与合作展示可以更好地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做到课堂面向全体学生,增加了师生、生生交往的空间密度和时间宽度, 同时,也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和发展的不平衡,给予不同的帮助和指导,为每位学生的发展提供机会,久而久之,学生在小班化课堂教学环境氛围下,学生在小组中充分讨论交流、充分展示、充分分享,课堂呈现出 “六多”现象:学生发言的人数多、实践的时间多、合作的机会多、接受的个别辅导多、获取的反馈信息多、得到的认可和欣赏多,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效果也会得到不同程度地提高和巩固,使“教、学、育”较好地融为一体,而自然养成的合作互助品质和团队精神,也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打好基础。
三、采取小组合作式的学生多元化评价方式
为了促进“小组合作”在小班化教育班级管理工作中更好地得到有效应用的作用,“小组合作”评价策略与体系的建立也就必不可少,评价是手段、是催化剂,激励是目的。运用主体性、个性化、形成性、激励性的评价形式,促进每个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安徽省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指出:“综合素质评价将从多维度的视角对学生的成长进行记载与体现,既反映学生的德育情况,又反映学生在课程学习、课程以外的学习与成长情况,更加全面,更加有针对性地对每个学生在初中的发展历程进行写实记录。综合素质评价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个性特长、扭转唯分数论的重要举措。”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对学生的评价也应该是多元化的,学校在建立小班化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小组合作”评价体系时,为了让班级合作小组在客观公平和公正的环境中进行好小组捆绑式的互帮互学的学习氛围,学校制定《小组合作课堂表现评价表》、《小组合作作业评价表》、《小组合作班级常规考核评价表》,三表合一,作为小组合作的当日评价与量化考核。在评价内容上,从学习表现到品德修养、从学习成绩到非智力因素;在评价形式上,从分数记录到组内评议、从合作效果到宣传表彰;全面构建起一课一记录、一天一小结、一周一考核,同时按照周、月、学期、学年度的时间段对“学习标兵”、“学习进步之星”、 “遵章守纪之星” 、“优秀合作小组”进行公开表彰,定期以展板的形式进行公开宣传,这种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建立逐渐形成了过程评价、结果评价、老师与同学的合作评价和综合评价机制。多元有效的评价体系,促进了小组合作内部的自主管理及组间竞争意识的自然形成,促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得到认可、获得鼓励、赢得表扬;从行为习惯养成到课堂合作学习,从小组文化形成到社团文化活动,促使学生在各方面潜移默化的合作中形成合作小组的“情感——价值——行为共同体”,促使学生能有更好的学习态度、更强烈的求知欲望、更良好的品德修养、更清晰的自我约束、更健康的心理需求,达到了“评价是激发兴趣、评价是启迪智慧、评价是促进发展”的目的。
目前正在积极推进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和分析,是培育学生良好品行、发展个性特长的重要手段,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制度。小班化教育改革的推行一方面是让学生能充分地享受到教育资源,使学生更好地得到全面可持续的发展;另一方面所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班级学生数量的变化,更是在于教学关系、教育方式和评价管理方法的变化。而学校多年来在小班化教育背景下的小组合作学习与多元化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正是形成了呼应与契合,将有利于学校利用小组合作学习与多元化评价体系为学生建立分类发展性评价,从“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个维度中的四个成长记录,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发展,促进学生体验成功、建立自信、克服不足,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认识自我、激发潜能,走出教室、走向社会,在社团活动中培养兴趣,在社会实践中经受锻炼,全面提升各方面素质;引导教师全面、深刻地了解学生,反思教育教学行为,优化德育过程,实施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安徽省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