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实践化·学生差异化·教育科学化
马鞍山市新市初级中学 黄玉霞
【摘要】为了应对即将实施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新政策,笔者对自身的教学工作进行了重新审视,根据对教学理论的学习,立足自身教学实际,从学科实践化、学生差异化、教育科学化这三个角度阐述了自己对学校教育的思考和体会,希望对解决提高学生综合素养问题能够有所裨益。
【关键词】学科实践化 学生差异化
教育科学化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即将在我省全面实施。笔者认真学习了《安徽省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并认识到该办法实质上是对当前的初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要求也将促使初中学校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在此,笔者对学校教育应当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出几点管见。
一、学科实践化
理论需要实践,知识需要运用。英国教育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指出:“教育是教人们如何运用知识的艺术。”【1】知道不等于做到。会不会游泳,到水里游一段才能知道。
学科实践化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唯一途径。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生活中怎么做,学生就应当怎么学。陶行知先生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2】。如果我们认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么我们也应当不会否认,实践是检验教育目标实现与否的唯一途径。美国教育家杜威在《我的教育信条》中写道:“我认为使儿童认识到他的社会遗产的惟一方法是使他去实践,使他从事那些使文明成其为文明的主要的典型的活动。”【3】然而我们学校教育中对知识的运用,还普遍停留在一纸试卷的层面。而不是体现在生活上。与生活的隔离、脱节,也正是应试教育下唯分数论的最大弊病。直接的后果是学生离开书本对生活茫然无知,动手能力差,生活能力弱。这样的教育培养的是会考试的人,而不是会生活的人。
学科实践化是心理学在教育学上的必然要求。如果不站在心理学的基础上,缺乏对儿童的心理结构和活动深入的观察,那么教育过程将会变成偶然的,独断的。学生学习的过程也将变成一种苦役。叶圣陶先生在1947年专门写了一篇文章。讨论我们学校教育中的一个现象,就是枯做听讲。学生坐在教室里听教师说讲。从小学到大学,一直以来就是这种枯做听讲。“而这16年得消磨在坐在教室里的椅子上听老师讲说上,疲惫、厌倦、疲惫、厌倦,像两道纠缠无已的绳索,紧紧捆住学生的身心。人家往往夸说受教育是一种高贵的权利,但是,站在学生的地位,替学生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就觉得受教育是一种刑罚。这种刑罚是没法补偿的,16年的疲惫与厌倦给予身心的影响将永远是人生的缺陷。”【4】
我们用对待大学生的方法对待中学生、小学生。完全无视他们之间的心智差别。可怕的是我们都不觉得有问题,觉得教育就是这样,这样才是教育。一如捷克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说,学校是儿童心灵的屠宰场。就其根本,是因为我们没有关注过、研究过学生的心灵。
19世纪90年代,在教育学领域出现了一场运动被称为儿童研究。儿童研究倡导者中最著名的进步主义教育之父帕克认为游戏是促进儿童发展和学习的方法。他把年幼儿童学习的学校称为幼儿园,即儿童成长的花园。帕克在他的教育理论中一次次重申儿童是课程的中心:“我们的朋友麦克默里兄弟坚持认为文学和历史是教育的中心,而我重申儿童才是中心,而教育价值取决于是否满足了儿童的需要。”【5】以儿童为中心,必然要求教育者研究儿童的心理、以现实生活尤其是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中心来组织教学。只有把教学放到儿童的现实生活中去实践才是正真提高儿童学习兴趣的最佳途径。
学科实践化要求教育者以生活为学习的出发点,再回到生活。以提出问题始到解决问题终。始终围绕现实生活,尤其是学生的现实生活为中心。
道德教育如何实践?如何评价?拥有道德知识并不等同于拥有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道德知识转化成道德行为同样离不开实践。例如,在学校劳动和家庭劳动中培养责任感,在解决危机与应对挫折和逆境中学会勇气和坚持信念。只有在实践当中道德知识才能真正的内化为品质和能力。
二、学生差异化
约翰·密尔在《论自由》中专门用一章的篇幅说明“个性为人类福祉的因素之一”。他认为,人类并非尽善尽美,人类也不是不会犯错误。所以不同的意见以及对生活的不同试验,只要没有损害他人都应当给以自由发展的余地。从这个角度讲,个性的发展是弥足珍贵的。它是创造人类福祉的因素之一。“只有培养个性,才产生出或者才能产生出发展的很好的人类。”【6】而在笔者看来个性的培养与发展,首先是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化。
用分数和某个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学生是一种激励,但更多时候却沦为了一种束缚、压制甚至羞辱。本来花园里百花齐放,芳草萋萋。可是我们却要他们生长一种颜色、一种姿态、一种高度。这样的教育最终导致“不会爬树的鱼不是好猴子”这样荒谬的评价尺度。就像怀特海所说:“对于一个显然是为广泛的文化修养而设计的课程来说,允许差异化的存在是有点矛盾的。但是这个世界如果没有矛盾就会变得空乏无味。我相信在教育中如果排除差异化,那就是毁灭生活。”【7】
当下的学校教育比赛过度,把一切学习都纳入竞赛的轨道。俨然是一幅人生就是一场比赛的景象。一些教育者也认为这样没有什么问题。然而,只要我们肯抛开成见,想一想,且不说这样的比赛本身是否客观、合理、正确,就是对那些比赛中所谓的失败者,或者说被教育“淘汰”的学习者心灵上造成的羞辱和伤害都足以使我们每一个教育者脸红羞愧的。
尊重学生差异化就是真正的去爱每一个学生。教育者应当把每一个学生视为一个“人”,而不仅仅是一个分数。无论学习成绩好坏、品德优劣,他都应当成为我们教育者关心爱护的对象。让每一位学生,无论学业的优劣都能在校园里得到关心,学到勇气、自尊、自信、快乐诸如此类的人生财富,使他能够在将来的生活中过得更好。
三、教育科学化
教育科学化一直以来就被人提及。但是笔者认为到目前为止,我们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20世纪的思想家梁漱溟在他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提到中国文化中缺少科学的精神:“我们虽然也会打铁、炼钢、做火药、做木活、作石活、建筑房屋、桥梁,以及种种的制作工程,但是我们的制作工程都是专靠那工匠心心传授的‘手艺’。西方却一切要根据科学——用一种方法把许多零碎的经验,不全的知识,经营成学问,往前探讨,与‘手艺’全然分开,而应付一切,解决一切的都凭科学,不在‘手艺’。”【8】最后他指出:“这种一定要求一个客观共认的确实知识的,便是科学的精神;这种全然蔑视客观准程规矩,而专要崇尚天才的,便是艺术的精神。大约在西方便是艺术也是科学化,而在东方便是科学也是艺术化。”【9】
美国教育部在《美国教育部2002——2007年战略规划》中指出:“和医药、农业和工业品的制造不同,教育领域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意识形态和专业共识来运行,这样一来,教育政策的制定就容易追求时尚,不能从科学方法的应用和系统的信息搜索、客观信息的使用中不断积累进步。我们将改变教育,使之成为一个立足于科学的证据的领域。”【10】并把“将教育转化成有科学证据支持的领域”作为战略目标之一,以此来提高教育研究的质量。2004年赴美考察学习的高级教师王爱娣在回国之后谈起感受时写道“美国语文教育力求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课堂使用的教学策略已经不是单纯的感性经验的重复使用,任何一种教学方式方法背后都有一定的理论在支撑。”【11】
然而反观我们的教育领域,虽然名师辈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大都不脱个人的机心与巧思,只限于一家之言,鲜有可以推而广之,成为客观公认的准程规矩。只是手艺,而非科学。缺乏科学研究理论的支撑,在教育与科学之间的连结依然大多是空白。当然,缺少政府组织、社会智识的合力,仅仅靠某个名师和专家想要推出公认的准程规矩也是无法想象。然而至少我们整个教育领域乃至整个社会都应当达成这样一个共识:教育必须朝着科学化的方向去努力。
参考文献
[1]怀特海
:《教育的目的》,文汇出版社,2012版,8页
[2]陶行知:《陶行知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版,258页
[3] 约翰·杜威
:《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版,9页
[4]叶圣陶:《叶圣陶教育名篇》,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版,111页
[5] 钟启泉 张华
主编:《世界课程与教学新理论文库——理解课程》上册,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版,83页
[6]
约翰·密尔:《论自由》,商务印书馆,1959版,68页
[7]怀特海:《教育的目的》,文汇出版社,2012版,16页
[8][9]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一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版
354页、355页
[11]《当代外国教育改革著名文献》(美国卷·第四卷)
[10]王爱娣:《美国语文教育》,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版,
67页
返回马鞍山初中研究会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