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不学不成  不问不知
   
         点击网站地图查看更多你感兴趣的内容

                       
              
                            不学不成  不问不知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高效性探究

                    含山县河刘初中   季益强

【摘要】:众所周知,数学课堂提问是教师启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思考问题,增强学生课堂参与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汉代王充《论衡·实知篇》云“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关键词】:数学教学、课堂提问、高效性

【正文】:

如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全面实施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课堂提问是对学生多元评价的重要手段之一。怎样才能做到课堂提问的高效,一直是处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所思考的问题。首先我们要了解课堂提问高效性的涵义。课堂提问的高效性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教学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境,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有创造性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提问模式。

         
              
返回马鞍山初中研究会专题

重点是怎么“问”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呢?

一、提问要有计划性

一堂课要提出几个问题,对于所提问题的切入角度都要进行精心的构思。先问什么,后问什么,教师要胸有成竹,精心策划。提问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对学生的思维起着潜在的向导作用。

例如,在教学《函数》的第一课时,首先要请同学分析路程s、速度v和时间t这三个量之间的关系:其中速度v=60km/h不变,三者之间的关系式为s=60t,路程s是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变化……然后提出几个相应的问题让学生了解有两个变量的存在,从而渗透函数的定义。

二、提问要具有艺术性和启发性

在课堂教学中,提问要力求新颖巧妙,要能激发学生兴趣,发人深思,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在提问时,教师应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巧妙的设计问题,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从而获取数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了《同类项》之后,我们不要常规地问:今天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可以先巧妙地打个比方:“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降幂排列,就好比同学们按照个子高低去排队,今天学习的同类项好比什么呢?”学生会积极思考,给出不同答案:“好比男生、女生各自排队”“好比去水果店,橘子一类,苹果一类”……这样学生充分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力,课堂气氛活跃。教师马上会追问:“那么同类项的分类、合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这样巧妙设计后的提问,自然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主动地去探求新的知识。

三、提问的语言要恰当

有些教师在课堂上爱这样问:“这个问题很简单,谁愿意回答?”这样提问的语言就不够恰当。学生回答出来是理所应当,回答不出来,说明连这样“简单”的问题都不会,容易让学生的自信心受挫。一些学优生也不屑回答这样“简单”的问题并会产生这样的心理,既然“简单”就让其他学生回答好了。学生的积极性得不到鼓励,效果不会好。同样,如果老师说这个问题很难,也不好。学困生会想:既然是“很难”的问题,我没有必要去思考了,反正我答不上来;学优生会想:我还是不回答的好,万一打错了,多没面子,即使答对了,也容易让学优生产生骄傲的情绪,不能对问题再进行深入的分析,因为这个问题“很难”。

从另一个角度讲,教师认为很简单的问题,对学生来说不一定简单。问题的难易不是教师说了算,而是由学生回答的情况来看。所以教师不要轻言:“这是一个很简单或是很难的问题。”而应该说:“这个问题谁会?请回答!”如果回答得对,是难得问题应该鼓励:“这么难的问题都能回答上来。”如果回答不上来:“这个问题非常难,不会也是正常的。”

四、提问要注重问题的梯度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若教师的提问难度随意拔高,违背了学生的学习规律,导致学生思维断层,会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问题过于简单,就不能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教师的问题应该能开展多角度思维,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展示学生的创造个性。

例如,学习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以及最大值和最小值的知识内容时,可以先问:“如何快速作出y=2x2y=2(x-1)2y=2(x-1)2-1的图像?”再问:“这些函数的有最大值还是最小值?分别是多少?”及“上述三个函数的系数2变为-2时,结果又如何呢?”等,这样设置问题,形成一定的梯度就符合心理学所谓的学生“最近发展区”——学生现有水平与学生经过思考可以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区域。

五、提问要“精”而“准”

“精”与“准”是指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的出发点和针对性,问题不仅精确而且还要恰当,要精益求精。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不仅本身要经得起推敲,同时还得强调组合的最有效,就是问题与问题之间有联系、有层次,力争使设计的每一个问题组成一个有机的严密的整体,让学生解答这些问题时,既理解和掌握知识,又得到严格的思维训练。

例如,在教学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知识时,SSSSASASAAASHL五种不同的判定方法,既是不同的条件寻找,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先提出问题:用尺规作图画出限定不同条件的两个三角形,然后猜想两个三角形的关系,最后得出判定方法。其中特别要求学生动手作ASS这种条件的三角形是不能判定全等的。让学生在老师的“精”“准”问题中学到知识,掌握技巧。

六、提问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因人而异

提问涉及面要广,要合理分配被提问对象。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一些难易适度的问题,让全体学生都可以获取知识营养,满足其“胃口”的需要,使成绩好中差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答问。

同时,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不同的问题,对学困生可适当“降级”,提简单的问题,照顾他们,让他们获得成功;对中等生提一些稍难的问题,让他们尝试成功;对尖子生提一些难度大的问题,激励他们上进;对特长生可合理提高难度,提一些有创新性的问题,鼓励他们勇于探索。

七、提问后要给学生留下思考和探索的时间

好的提问方式应该是把注意力放在激发学生的思维过程上,而不应该急促地迈向提问的结果。教师提问后要根据问题的性质和难易程度留给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

一般来说,对于事实性的低级认知问题,等待1-2s为宜;对于一些探索性的高级认知问题,按照难度等级适当增加3-5s或者稍长时间,你会发现课堂上会出现许多有意义的变化:可能会给出更详细的答案,会作出更多以理论为基础的证明,会提出更多相关问题……学生的成就感会明显增强。但是,并不是时间越长越好,最好不要超过15-20s。因为随着时间的延长,很多学生开始思维游荡状态,偏离课堂。因此要把握好提问后的等待时间。

八、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以问引问的能力

课堂中以问引问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问题转化,并加以解决。老师不要急于回答,而是要把问题交回给学生,这样能引发学生深入的思考和猜想,然后通过实际操作、讨论、交流和分析,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可使课堂的结尾走向高潮。

以问引问,会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由学生提出问题,并让学生探讨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既逐步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故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结语】: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高效的课堂提问,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思维、培养能力,而且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作为一名初中数学老师,设计好课堂中的每一个问题,提炼自己提问与应答能力是我们每一位数学老师不断研究,长期探讨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陈振宣 《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探索》 沪教 98

2. 杨象富 《杨象富数学教学经验》 浙教 91

         备案序号:皖ICP备07007844   联系本站   广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