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浅谈怎样培养中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点击网站地图查看更多你感兴趣的内容

                       
              
                            浅谈怎样培养中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清溪初中  张晓辉

摘要: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教学的大政方针是提高中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注重其全面发展,这也确定了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实现两个转变:由注重传授知识向注重提高素质的转变;由注重考试结果向注重学习过程的转变。实现转变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可以在课堂上通过激发学生兴趣,精设问题思考,巧用时间练习表达,合作探究写文字等措施,来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让学生课堂上思维充分活跃起来,全面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新课标 合作探究 语文素养

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和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是我们教师教学思路的大政方针,这也确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实现两个转变:由注重传授知识向注重提高素质的转变;由注重考试结果向注重学习过程的转变。将学生作为有思想、有自主能力的培养主体,使他们不但掌握知识而且更要得到情感的熏陶、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同时又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可以从下面四个方面,来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让学生课堂上思维充分活跃起来,全面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返回马鞍山初中研究会专题

一、激发兴趣,打动学生

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首先是吸引学生、打动学生,从语文教学看,这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就是说学生拿起文章, 就对课文产生极大兴趣,马上有解开疑问、探求答案的欲望。做到这点就需要在导入环节上下工夫。语文课导入方法多种多样:例如故事导入、复习导入、图片导入、悬念导入、诗文导入、视频导入等,这需要根据课文文体、内容等特点去设定。例如在讲文言文《狼》一课时,我采用视频导入法,多媒体展示狼的视频片段(狼对天嚎叫)。让学生在直观的视觉冲击下,请学生概括狼的特点,如凶残、狡诈等。然后让学生说说所知道的狼的成语,限时一分钟的成语比拼赛。初中生好奇心强烈,看到视频会立马激发他们对狼的兴趣,通过成语比赛会迫不及待地进入课文的学习。这就能够吸引学生,激发其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还采用过课本剧表演法,初一年级有篇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 我提前告诉学生这篇文章不讲啦,你们编排成课本剧表演吧, 哪个团队的表演突出原著主旨、特点,哪个团队获胜。 剧本、道具、服装、表演全由你们自己完成,准备两个星期分两个团队表演。顿时孩子们兴趣高涨,也面露难色。趁着学生激情澎湃之时,我教给他们课本剧的写作方法、编排注意事项,服装道具如何利用废弃物制作等等。安排就绪后,我发现课下他们研究课文、编排对话、探讨服装忙得不亦乐乎。可见导入激趣打动学生是上好语文课的第一步。

二、精心设问,诱发思维

课堂提问如果一味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感到索然无味,这样的提问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妨碍学生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以“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问题,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跟随老师进入课文情境。那么如何保持这股热情,实现教学目标呢?这需要根据教学的内容,把握好重难点,精心设置问题,通过提问、回答这种师生的互动,来引导学生思维,进行文本知识的学习。课堂提问也是一门技能:它既要达到学生理解课文知识,又要发展思维的目的。 例如教学《大自然的语言》,开篇时,我让学生思考:“大自然会说话吗?有语言吗?大自然怎么和我们交流?又想告诉我们什么呢?”这几个问题的提出,吸引了学生兴趣,理解了课题的修辞特点及设置悬念的写作方法,更能让学生急切地去研读课文找到答案。这样就可以将一篇没有吸引力的说明文,让学生学得饶有兴趣。例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有句话“源中人对渔人说‘不足为外人道也 ’,为什么不让渔人说出去?怕什么?作者还有别的写作意图吗?从内容、前后文关系上看看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这几个问题的设置,是将课文难点一一分解,所以设置问题可以化难为易,并层层深入,一环紧扣一环的发问,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长此以往,就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巧用时间,训练表达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项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接手新初一时,我发现学生在课堂上腼腆、紧张,回答问题不流畅,断句多、停顿多、“嗯、啊、那么”之类的口头语多,这种表达水平很难说写作水平会不错。在课堂时间紧张的情况下,我利用课前5分钟训练口语表达能力,主要先从声音大小、语速的快慢、病句的更改、口头语的消除这些方面抓起,训练注意采用渐进式、多样性的特点,逐渐提高要求。例如初一年级时要求学生说寓言、说成语、讲幽默故事,要求能脱稿,声音洪亮,表达流畅,减少口头语;初二年级讲诗歌、讲对联、讲名人故事,要求绘声绘色、富有感情、声调抑扬顿挫;第三学年说新闻、谈时事,即兴发表看法,要求表达准确、思路清晰、语言简洁。 一段时间下来,我发现,课前这5分钟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达到了教学综合的教学目的,还拓宽了学生视野,积累了写作素材。可以说是一箭多雕啊。又例如,在进行阅读欣赏课《春》的语文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说一说对“春天”这个词语的理解,然后说一些和“春”有关的词语、成语、谚语、歌曲等,接着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春天的生机盎然,再让学生由古至今欣赏一些古诗词、语言片段、经典文章,播放春天的歌曲《春天在哪里》等,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春天,感悟春天,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通过一步步地深入,学生对材料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阅读、体会和欣赏,运用语言的能力得到了锻炼,热爱春天的情感得到了陶冶。

四、合作探究,综合提升

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综合素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新课程目标积极倡导的新理念。组织综合学习。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新课题。语文“综合性 ”的寓 意有两点:一是听说读写融于一体;二是突出学习过程中的探究性,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予以大力倡导。”例如,初中学生最大的特点是自我表现,针对这一特点,我设计了“我爱我家”、“长大了的我 ”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引导全班学生参加到活动中来,学生们致让父母亲做自己的见证人,此项活动收到了前所未有的效果。此外,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综合活动,如征文大赛、知识竞赛、诗歌朗诵会、语文摘抄剪贴交流、读书交流会、主题演讲比赛、中学生辩论赛、参加校内文学社团、板报评比等等,都能够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吸引学生学习语文的注意力,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语文素养的提高自然就水到渠成了。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要求教师真正以平常的心态和学生交朋友,凸显生本理念,必须在新理念的指导下重建新的教学资源,采取多种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 陈小玉 .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本色阅读教学 [J].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0(23).

[2] 石芳明 . 心理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J].科学教育 ,2011(1).

         备案序号:皖ICP备07007844   联系本站   广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