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禅---2006熊恩普书法艺术
   
          点击网站地图查看更多你感兴趣的内容

                       
              
                              .禅---2006熊恩普书法艺术
     
              代    前     言

   寺庙的主持请赵州和尚讲经,这时来了两位僧人,赵州问一僧人,你来过此庙吗?答来过。赵州说吃茶去。又问另一僧人,你来过此庙吗?另一僧人回答说没有来过。赵州说吃茶去。主持问赵州,来过吃茶去,未来过也吃茶去,到底怎么回事?赵州说你也吃茶去。主持顿时悟出禅机。这便是茶禅一味的故事。 
   禅宗,向称“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生,见性成佛”。禅宗不立文字的目的,在于提倡直指人心的顿悟。在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思想的指导下,他们可以打破佛的一切宗教仪式中的条条框框,以及其他名目繁多的苦修。书法,是中国文化特有的艺术,巴黎大学熊秉明教授认为:“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生。”它又是:“中国灵魂特有的园地。” (熊秉明著《中国书法理论体系》)狂草又是各种书法门类中最有代表性的。依照禅宗“即心即佛”的理论,人的本心是清净的,是具有佛性的,六祖慧能偈文:“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按照自然本性去做,尊重个人内心的觉悟,就是最佳的人生哲学。将这种哲学适用于书法上,禅师们自然会将注意力凝聚于能自由抒发个人情感的草书。把这种精神注进书法,首推唐朝的张旭和僧人书法家怀素,开创了草书中狂草一派。所谓狂草,就是兴之所至,省减笔划,字忽大忽小,随心所欲,犹为急风骤雨,飘忽而至,“兴来小豁胸中气,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自述贴》)怀素正是在“胸中气”的作用下一气呵成的。每个字都气脉相承,气贯全篇。他这种奔放豪迈,奇姿绝俗的气势,来自他内心强烈的情感,这是禅家空心澄灵,本心清净的“静美”,以“大动”表现“大静”,最后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点击查看更多熊恩普书法作品

   到了北宋,当这种即心即佛的禅宗机遇一旦传进整天被儒家经典困扰的焦头烂额的知识分子之中,顿时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反馈到书法上,积极引进这一自在智慧,并由此而转变一代书风,使之在意趣上大做文章,当首推苏轼黄庭坚,苏轼是个非常风趣的人,他不仅是个大儒,而且由于生平坎坷,还醉心于释道思想,他诗云:“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这种心即是书的书法顿悟创作观,不正是受佛家禅宗心即是佛的学说影响吗?
   清代八大山人晚年书法,已抵颠峰,更至“禅镜”。所谓“年高手硬,心闲意淡”。这“心闲意淡”便是禅之法门。借唐之张说曾评僧人知至书法说:“其点婉秀,竟缕毕见,如折稿荷磨文石,筋理洒飒,固非人力所至也。”非人力,指人之腕力,人力不至,心力至焉,“禅”力尽至。
    八大山人的书法无疑是禅林书法中的佼佼者。作如是观,这些心循空门的禅僧们似乎有着一种奇妙的艺术表现力,在寥寥几笔之中,水墨浓淡之中,借助于极少的笔墨,就表现出一大且强的艺术效果。在他们的笔下,氤氲着一种空灵且布满活力的透明性。八大的书法,堪称化禅为书的之集大成者,他是将由禅宗而来的审美趣味,恰当地融合贯通于自己作品的又一人,并在晚年将这一表现发挥到极至。
    朱耷晚年的书法,全然摆脱了年轻气盛时的奔放恣肆,变得一味的内敛,并于秃锋枯颖中传达出他高洁孤傲的心性,可说是中国书法艺术中“禅书书法”的最高代表。
    熊恩普,生于一九四七年农历四月初八日,安徽芜湖人,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后又进修于广州美院,从事中文,美术,书法教育三十余年。上世纪末,皈依佛门,法名界宽。多年来熊先生耕笔不止,一直在探索既有书卷气又有金石气的碑贴融会贯通的路子,现已形成自己独特的书风。
    熊恩普先生虽已年过花甲,但在书法艺术道路上还将有数十年的书法耕耘,此次书展、荟萃了熊恩普先生近年来的数十幅力作。
   若我们能从熊恩普先生的书作中悟出一点禅机,即便是我们办此次书展的目的了。    

            备案序号: 皖ICP备07007844    联系本站    广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