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穷不丢书,富不丢猪
   
 点击网站地图查看更多你感兴趣的内容

                       
              
                     穷不丢书,富不丢猪  
      
    在我们老家安庆
桐城,自古就有“穷不丢书,富不丢猪”的祖训,它已在子子孙孙的脉管里流动,养成一方风土民情。不尚浮华,不求高贵,如桐城派的文章,“甲天下”而以“雅洁”出之。

  书是精神财富,猪是物质财富,二者辉映为桐城民俗,历经沧桑,脉络不断,屡遭磨难,记忆犹新。

  桐城人的衣,色是青蓝黑白,形是宽袍广袖、剪裁合身、潇洒自如。种田的男人夏天不穿上衣,只披一条“大手巾”,遮身、挡晒、揩汗、洗澡四合一,不用剪裁,省布、省钱又省心。

  桐城人的食源于水。白兔湖、嬉子湖、岱赛湖星罗棋布。船头悬吊罐,河水煮河鱼。鸡鱼圆肉,水氽水溜。四个盆子八大碗,盆盆碗碗不离水,故称“水碗”。美味溶于水中,色香浮于面,营养可口,老少咸宜。火爆江淮的“大关水碗一条街”,就是这种饮食文化的传承与拓展。

  桐城人的住,城乡不同,穷富有别。富者竖列穿枋,雕梁画栋。孔城老街郑家大屋,尚存五进六开间走马通楼,外有齐檐封火,内有地板天花,四时八节,大红灯笼高高挂。穷乡僻壤,远望龙眠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竹篱茅舍邀明月,牵牛花爬上泥巴墙。

  桐城人的行,走近路两脚丈量,出远门以车代步。草鞋、布鞋、皮鞋三级跳;土车、汽车、火车一站通。过去是一去二三里,烟囱四五家,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现在是一去千万里,高楼上亿家,都市千百座,飞机轮船环绕四大洋。

  桐城人结婚叫“圆房”、“做喜事”。现在新娘坐小车,文明结婚,礼俗从简。过去新娘乘花轿,迎亲陪嫁,礼俗繁多。托媒,相亲,合婚,下订,请期,过礼,迎娶,暖轿,退嫁神。新娘花轿落到门前,主持人手抓白果、花生、茶叶搬进轿门,高声朗颂:“嫁神,嫁神,护嫁来临,三牲酒礼,送尔回程,东来车驻,马来马停,一把喜果,搬开轿门。一撒文官当堂坐,二撒武官把城门,三撒鸳鸯同戏水,四撒童子拜观音,五撒丹凤朝红日,六撒鲤鱼跳龙门,七撒天宫七仙女,八撒八仙吕洞宾,九撒九华丹桂景,十撒锦绣满乾坤。明、清后,由于桐城派文人的影响和参与,“退嫁神”词从形式到内容都有了明显的变化:“喜鹊成桥,返渡牛郎织女;彩鸾到嫁,作合才子佳人。夫妇为人伦之本,诗咏关濉;姻缘协天地之和,礼成道统。芝兰好合,佳偶天成。谨以馨香素果之仪,酬谢嫁神护送。庆今霄合卺交杯,恩爱到老;祝来年三分桂馥,福寿长荣。恭喜!恭喜!”

  崇尚读书养猪的民俗,既有里子,也有面子。读书脑子灵,吃肉身体棒。桐城明、清两朝出了九个尚书,三个宰相,“宰相肚里能撑船”,平民百姓会插田。东南西北乡,新渡到大关,都走一条西大路,都说一口桐城话:叔叔叫“椒椒”,爸爸叫“大大”,“烧锅的”是老婆,小婶叫“小娘”。“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客人进门三个糖打蛋。人为本,和为贵,礼为先,心里装着温良恭俭让。要问美德哪里来?城里有条六尺巷。

         备案序号:皖ICP备07007844   联系本站   广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