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市第十二中学2007——2010学校发展规划
(经届 次教代会 年 月 日审议通过)
(本规划由王友明同志主持起草,比较集中的反映了本人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
一、学校现状的分析
学校基本情况:马鞍山十二中,原十七冶中学,前身为十七冶学校,1971年3月开始招收初一新生。2003年12月完成企业学校移交工作,交由市教育局管理,改名为马鞍山市第十二中学。学校现有教学班28个,在校学生1224人,教职工110人,其中高级教师24人,一级教师33人,市学科带头人1名,市级骨干教师5名,校级骨干教师14人。初中教师本科学历人数比例为63%。学校座落在风景秀丽的雨山东侧,校园占地3.53公顷,拥有400米标准运动场及室内羽毛球馆,教育教学设施先进。
学校发展的客观优势:多年来,学校形成了自己的办学传统,具有多方面的发展优势。第一,广大教师敬业奉献的精神受到广泛认可,全校教职工教书育人,敬业爱生,勤奋工作,涌现了一大批优秀教师,先后有4人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省模范教师、省优秀教师。第二,过硬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同行的赞誉,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中高考成绩多年列全市同类学校前列。第三,学校硬件设施得到极大改善,2003年12月学校移交政府管理后,学校基本建设投入大增,校园面貌焕然一新,6000平方米综合楼和400米标准运动场已于2007年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第四,学校地处雨山地区中心地带,具有继续发展的区位优势。
学校发展弱势:由于企业学校移交、生源数量下降、学校布局调整等多重因素,学校办学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惟有走出困境,学校才会有一个更好的发展。首先,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我们存在着学历、职称、年龄结构不合理的现状,教职工思想作风建设也需进一步加强。其次,生源方面,学生数减少,生源质量下降也制约着学校的发展。
学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目前马鞍山市高中办学格局已经形成,而初中阶段教育还面临着较大的发展机遇。民办教育逐步规范,星光学校停止招生。如何在雨山地区办好一所初中学校是我们所面临的最大机遇。我们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义务教育阶段生源逐年减少,雨山地区兄弟学校初中办学发展势头良好,如果我们不抢抓机遇,一两年之后,我们又将失去一次发展初中大好时机。全体教职工必须认清形势,理性分析,冷静思考,只有走出一条具有自己办学传统和特色的路子,学校才能越办越好。
二、办学理念(办学思想)
办学思想:以人为本,特色办学。
办学思想的阐释:以人为本,依靠广大教职工办学校;科学发展,面向全体学生育新人。找准定位,办出特色,走内涵式发展的办学之路。多年来,我校形成了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办学传统,依靠教职工办教育,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办学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集体的智慧和才能,全校上下,共同努力,共谋发展。面向全体学生,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体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目前,结合我市及我校的实际,我们必须集中精力,办好初中,准确定位,特色办学,以创建创新教育特色学校为抓手,不断走内涵式发展的办学之路,这是我们的必然选择。坚持创新教育特色办学,争创马鞍山市一流初中。
办学理念:启迪创新思维,开展创新活动,培养创新能力,塑造创新人格。
关键词1:创新思维,即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实践中,努力求新求异求美。
关键词2:创新活动,在学校开展的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中,从活动的设计、过程、总结各环节,力求体现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3:创新能力,即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社会生活实践中,表现出创新性行为。创新能力大致可体现为:对权威性结论的挑战或否定,不同于常人、常规的做法或想法,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科学的怀疑精神,善于质疑问难,丰富的想象力,逆向思维,发散思维,创造性解决问题等。
关键词4:创新人格是创新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创新人格的特质有:独立性强,自信心强,勇于冒风险,具有好奇心,有理想抱负,有主见对复杂事物有自己的判断,而且有艺术上的审美观和幽默感。
行动口号:创新育人,育人创新。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为育人服务。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能力的一代新人。
三、学校发展目标:
1、发展目标:
学校的总体发展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创建创新教育特色学校为抓手,经过多年的努力,把学校建设成教师队伍素质优良,学生全面发展、创新教育特色鲜明、办学设施先进、有一定办学规模和较高办学质量品牌学校。
学校发展的阶段性目标:用两年左右的时间,争取把学校办成雨山地区生源数量和质量具有一定优势,受到雨山地区老百姓欢迎的初中学校。三年左右的时间,争创马鞍山市创新教育特色学校。
2、培养目标:文明、优良、健康、创新。
学会生活,做一名文明守纪的中学生;
学会学习,做一名成绩优良的中学生;
学会健身,做一名身心健康的中学生;
学会发展,做一名追求创新的中学生。
3、重点发展项目:
(1)创建创新教育特色学校。
(2)提高教学质量,努力把学校办成深受服务区内老百姓欢迎的优质初中。
(3)探索推行初中小班化教学。
四、发展举措、成功标志以及完成时间
发展
领域 |
目标 |
举措 |
成功标志 |
完成时间 |
责任部门 |
学生发展 |
1、学会生活,做一名文明守纪的中学生;
2、学会学习,做一名成绩优良的中学生;
3、学会健身,做一名身心健康的中学生;
4、学会发展,做一名追求创新的中学生。 |
1、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培养教育学生的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开展丰富多彩富有创新特色的育人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和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3、加强德育常规工作,注重思想品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
1、合格率、毕业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2、校级文明学生比例超过80%。
3、学生公民素养、科学人文素养、身心健康素养、合作能力、学习探究能力、个性品质在入学基础上均有较大的发展和提高。社区居民评价满意率80%以上。
4、学年度有阶段性总结完成全面反映学生健康成长的实证材料,毕业年级进行综合性评价。 |
每学年取得阶段性成效,2009年9月到2010年7月居同类学校前列。 |
教导处
政教处
团委
少先队 |
课程
建设 |
1、开发创新教育课程。
2、开发创新教育综合实践课校本教材
|
1、编印教材,列入课时计划。全面开设科创课,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
2、发挥学科教师的积极性,全面开发学科综合实践课。各学科普遍开设综合实践课,编印综合实践课校本教材。
3、纳入学期教学计划和目标。 |
开设课程,
成果推广 |
2007—2010年 |
教导处
教科处
各教研组 |
教学改革与学生学习 |
1、以学科探究性学习为载体,开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活动,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创新教育的内容,落实综合实践课程实施纲要,组织开展各学科综合实践课。
2、深化教学常规管理,确保教学工作有序高效运行。 |
1、优化教学常规各环节,向课堂要质量,向教学常规要质量。
2、积极进行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革,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探究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3、在实施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4、开展全市性教学研究周活动。 |
1、普遍推行探究式教学模式。
2、在各学科推荐的基础上,每年评出校级精品课。
3、积极参加市级精品课评比,力争多人获得一、二等奖。 |
每学年度作为一个发展阶段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2008年度力争举行全市教学研究周活动。 |
教导处
教科处
各教研组 |
德育
工作 |
创新教育中德育工作模式探索。 |
1、全面创新德育工作模式。
2、加强德育常规做出成效。
3、加强班主任、青年教师、学生干部培训。
4、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建立比较规范的心理咨询室,培养身心健康的合格毕业生。 |
总结编印创新教育中德育工作模式示例。 |
每学年度在德育常规方面能取得较好成效。2008年12月完成心理咨询室建设,2010年完成德育工作创新模式总结。 |
政教处
团委
少先队 |
校园
文化
建设 |
构建创新教育特色校园文化。 |
1、全面规划和设计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并实施。
2、完成校园绿化整体规划并实施。3、完成校园美化整体规划并实施。
|
形成体现创新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 |
2007年9月到2008年7月完成绿化美化工作。2009年12月基本形成特色校园文化。 |
政教处
团委
少先队 |
教育
科研 |
1、以科研促教研创建创新教育特色学校。
2、探索初中小班化教学实践。 |
以课题为抓手,加强培训,专家引领,广泛参与。 |
1、每年都有市级立项课题并开展研究工作。
2、每年都有教师参与省级课题研究。
3、每年都有教职工教育教学论文在CN刊号发表或在市级获奖。 |
1、省市级课题立项和参与工作每年都有新进展。
2、促进学校工作目标的实现。
3、教师小班化课题参与率100%。 |
教科处
教研组
课题组 |
队伍
建设 |
1、建立一支学历、年龄、技术职务结构合理,具有鲜明教学个性的教师队伍。
2、建设业务能力强、年龄结构合理受教职工欢迎的领导班子。 |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2、开展学历进修、继续教育、校本培训,鼓励教师个人钻研,提高专业水平。
3、加强青年教师和干部培养 |
初中教师本科学历80%以上,市骨干教师10人以上,多人取得研究生学历,市学科带头人1人以上。 |
2007年到2010年9月 |
办公室
教导处
教研组 |
学校社区
共建 |
1、搭建学校与社区共建平台。
2、构建家庭、社会、学校三结合网络。 |
1、学校社区共同参与,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构建和谐环境,共同举办科普周、学雷锋、庆六一、敬老节等活动。
2、挖掘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学校主动争取家庭、社区、共建单位对学校工作的支持。 |
1、构建共建平台。
2、构建三结合教育网络。 |
2008年7月建立完善的学校社区共建平台。2009年7月构建三结合教育网络。 |
政教处
办公室
工会
团委 |
体育工作 |
1、规范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发挥学校体育场馆优势,开展大课间活动。
3、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重点发展篮球、足球、田径项目。
4、开展体育校本化课题研究。 |
1、加强体育课堂教学管理,全面提高学生体能素质。
2、加强课余运动队训练,实行教练负责制。
3、统筹安排全校性大课间活动,精心组织,讲究实效。
4、分管领导与全体体育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 |
1、体育健康合格率85%。
2、每年有两项集体项目进入同类学校团体前六名。
3、开展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
4、省级课题结题,推广应用。 |
1、2008年3月全面推广大课间活动。
2、2007年有一次以上进入团体前六名。
3、2008年有两项以上进入团体前六名。
4、2008年省级课题结题,推广应用。 |
教导处
体育组 |
保障
机制 |
建立学校发展的保障机制 |
1、制度建设,全面修订学校各类规章制度并装订成册。2、硬件建设,经费保障。
3、组织落实,成立学校发展规划领导小组负责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开展校内督导,每年对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自查。
4、实行校务公开加强民主管理。 |
适应和保证学校发展的需要,促进学校更好的发展。 |
2007—2009年完成硬件建设。
2007—2010年全面落实各项工作。 |
校长室
党总支
工会
办公室
总务处 |
马鞍山市第十二中学
2007年10月2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