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非洲无核武器区条约

    中华博客联盟网站欢迎您的光临        返回首页

                 非洲无核武器区条约

   《非洲无核武器区条约》 (African Nuclear-Weapon-Free Zone Treaty) 确定的非洲无核武器区系指非洲大陆、非统组织岛屿成员国及非统组织各项决议认为属于非洲国家领土的所有岛屿。《条约》由位于非洲无核武器区内的国家签署批准。根据规定,《条约》缔约国承担下列义务:禁止研究、发展、制造、储存、获取、拥有或控制任何核爆炸装置;禁止部署及试验核爆炸装置;禁止倾倒放射性废料;销毁在条约生效前生产的核爆炸装置及其生产设施。《条约》另附有3个议定书。第一号和第二号议定书分别要求中、法、俄、英、美5个核武器国家承诺不对非洲无核武器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爆炸装置,不在非洲无核武器区内试验核爆炸装置。这两个议定书规定应由上述5国分别签署和批准。第三号议定书则要求法国和西班牙在其非洲领地内履行条约。《条约》及其议定书的保存者为非统组织秘书长。

    非洲的无核武器化进程始于20世纪60年代。1961年联大通过了第一个关于非洲无核化的决议,从而拉开了非洲无核武器化进程的帷幕。1964年首届非统组织首脑会议通过了《非洲无核化宣言》,宣布该组织成员国将在联合国的主持下缔结承诺不生产、不获取核武器的国际法律文件。自1976年开始,联大连年通过决议,呼吁建立非洲无核武器区。随着国际局势、特别是南部非洲局势的缓和,起草《条约》的时机日趋成熟。在此情况下,非统组织部长理事会分别于1991年和1992年通过了有关执行《非洲无核化宣言》的决议,并成立专家组,在1991至1995年期间完成了《条约》的起草工作。1996年4月11日,《非洲无核武器区条约》(佩林达巴条约)签约大会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42个非洲国家的代表在条约文本上签字。利比里亚、马达加斯加和索马里没有派代表与会和在条约上签字。截至1996年11月5日,已有48个非洲统一组织成员国签署了该条约。

    中国政府一向尊重和支持无核武器国家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在自行协商、自愿协议的基础上建立无核武器区的努力。中国认为,核武器国家应尊重无核武器区的地位并承担相应的义务。中国早已承诺无条件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从这一立场出发,中国继过去相继签署和批准了《拉丁美洲禁止核武器条约》和《南太平洋无核区条约》的有关议定书之后,于1996年4月11日签署了《非洲无核武器条约》的第一号和第二号议定书。

                             

         备案序号:皖ICP备07007844号   联系本站   广告推广   网站地图   本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