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石梁桥,元代圣旨碑。明代古樟树,清代大雄殿。光福塔院.铜观音寺全貌唐代铜观音宋朝康定元年(1040年),乡民张惠挖泥取土时,得到铜铸观音像并送到光福寺,此举轰动了苏、常、湖洲,佛教信徒纷至沓来,顶礼膜拜,香火大盛.光福寺由此而改称为铜观音寺一九九三年经专家鉴定,该铜观音是唐代所铸的珍贵文物。
元代圣旨碑明代古樟树经考证,这株古樟树是明朝永乐年间(1403一1425年)所植,距今已有600余年。这株需三人合抱的古樟,像一把翠绿的大伞,确是“大树底下好乘凉”的绝佳之处。古樟犹如一面镜子,见证了铜观音寺昔日的辉煌。


点击查看更多图片
明代古樟树明代古樟树清代大雄殿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时任江苏巡抚的林则徐奏请朝廷,重修铜观音寺,现存的“大雄殿”就是原汁原味的清代建筑。
横跨福溪河而连通上街和下街的光福寺桥,是一座保存较好的宋代石梁桥,全长16.1米(梁长5.4米),宽3.5米,桥面由三块条石拼成,桥梁东侧刻有“光福寺桥”四个楷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