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
MBA“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一、总纲部分
1、课程目的:宏观经济学是MBA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针对MBA特点,我们在介绍宏观经济理论时力求“简而精”,主要强调理论的应用,通过本课程学习,应使学员对宏观经济理论框架有总体上认识,并能够运用基本原理分析实际问题,对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有正确的理解,从而有利于企业管理者作出正确的决策。
2、教学方法: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教师在讲清基础概念,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员结合实际进行案例分析和问题讨论。
3、学员课堂参与形式:出勤、提问、案例讨论、习题等。
4、考核形式:平时成绩占50%,课程考试(开卷考试)占50%。
5、建议教材: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6、主要参考书:
1)曼昆《经济学原理》(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卢锋《经济学原理》(中国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李晓西《宏观经济学》(中国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
二、单元纲要部分
单元一:宏观经济学及宏观经济总量
1、教学主题
(1)宏观经济学及其研究内容
(2)学习宏观经济学的必要性
(3)国内生产总值的含议及其核算方法
(4)国民收入核算的其它总量
(5)用GDP作为经济活动衡量标准的缺点。
2、阅读材料
(1)参考书1)第二十二章、第二十三章
(2)参考书2)第二十二章、第二十三章
3、研讨题目
(1)MBA学员学习宏观经济学的必要性
(2)GDP中应当加减什么项目才能反映国民福利净额?
4、案例分析:“巨人集团的荣与衰”(与学生课堂讨论)
5、作业形式与内容:习题集
单元二: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教学主题
(1)“凯思斯革命”
(2)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
(3)国民收入决定
(4)乘数论
2、阅读材料
(1)参考书1)第三十二章、第二十五章
(2)参考书2)第三十二章
3、研讨题目
①政府若想刺激经济却不改变预算赤字规模是可能的吗?
②财政政策的“四两拨千斤”
4、案例分析(课堂讨论)
①用消费函数与分析“假日经济”
②中国近些年来边际消费倾向为何不断下降?
5、作业形式与内容:习题集
单元三: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1、教学主题
(1)投资的决定
(2)IS曲线
(3)利率的决定
(4)LM曲线
(5)IS-LM分析与凯思斯基本理论框架
2、阅读材料
参考书1)第二十七章、第三十二章
参考书2)第三十三章、第三十四章
3、研讨题目
为什么要讨论IS曲线和LM曲线移动?
4、案例分析(课堂讨论)
①中国的投资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②中国是否存在“流动偏好陷阱”
5、作业形式与内容:习题集
单元四: AD—AS模型
1、教学主题
①总需求曲线
②总供给曲线
③AD—AS分析
2、阅读材料
参考书1)第三十一章
参考书2)第三十一章
3、研讨题目
①用AD—AS分析解释“萧条”“高涨”“滞胀”
②用AD—AS分析解释凯思斯经济学与古典学派经济学的关系
4、案例分析:我国目前总需求与总供给(课堂讨论)
5、作业形式与内容:习题集
单元五: 宏观经济政策
1、教学主题
①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②财政政策
③货币政策
④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
2、阅读材料
参考书2)第三十四章
3、研讨题目
讨论我国财政政策是否存在“挤出效应
4、案例分析
分析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仅有凯思斯是不够的”(作业,不得少于1000)
5、作业形式与内容:习题集
案例分析
单元六: 经济增长理论
1、教学主题
①经济增长概述
②哈罗德一多马模型
③新古典增长模型
④经济周期理论概说
2、阅读材料
(1)参考书1)第二十四章
(2)参考书2)第二十四章
3、研讨题目
正确地预测认识宏观经济波动对企业决策有何意义?
4、案例分析
西方增长理论与中国经济增长
5、作业形式与内容:案例分析意见。(不得少于1000字)
单元七: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
1、教学主题
(1)失业理论
(2)通货膨胀理论
(3)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关系(菲利浦斯曲线)
2、阅读材料
第二十八章、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六章、第三十七章、第三十八章
3、研讨题目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危害。
4、案例分析
(1)“三农”问题与剩余农村劳动的转移
(2)中国目前失业问题的特征及其对策。
5、作业形式与内容:案例分析意见。(不得少于1000字)
0704MBA案例作业
从 GDP统计核算的缺陷及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谈科学发展观。
说明近两年我国实施的财政货币政策及实施效果。
分析我国目前宏观经济形势及宏观经济政策的可能取向。
分析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原因及其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应用经济学原理,结合我国实际,分析技术与制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宏观经济学》讲义
.
导
论
一、什么是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宏观与微观的关系。形象地说,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树木,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森林,显然,如果我们不学宏观经济学,就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一)经济增长
世界各国的贫富程度一直存在巨大差异,富国通常经历过较长时期的高速经济增长,一国经济增长是由什么决定的?
在 1870年,挪威人均收入比阿根廷低,而现在,前者超过了后者的两倍。1973年阿根廷人均GDP3740美圆,1992年大约还是这么多;1973年台湾人均GDP1791美圆,1992年8972美圆。
中国经济 1950~1952年均增长率19.3%。
1953~1957年均增长率8.9%,1953—1978平均每年仅增长2.2%。
1979~2005,GDP年均增长9.5%,中国经济迎来了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1993年~2007年增速分别为14%、13.1%、10.9%、10%、9.3%、7.8%、7.6%、8.4%、8.3%、9.1%、10%、10.1%。、10.4%、11.1%、11.4%)。
2007年GDP总量24.66万亿,人均GDP2280美元。
二)经济周期
是什么引起一国经济情况的波动?如何分析经济周期。
美国经济1979~1982是收缩期,1983~1989是扩张期。
三)失业
是什么导致了失业,为什么在一些相对景气的时期也会出现数量可观的失业人口?失业的危害。
中国的劳动力资源闲置问题是一个极为严重的宏观经济问题,目前城镇失业率已接近10%,农村剩余劳动力大约有1个多亿。
四)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为什么会产生通胀?
我国1988年通胀率18.5%,1994年21.7%。
五)国际经济
全球经济体系对国民经济的运行有何影响?东南亚金融危机、WTO、911等。
中国进出口占GDP比重由1978年的9.8%,提高到2005年的62%。
六)宏观经济政策
什么才是合适的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能否改善一国的经济运行情况?
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及其效果?
三、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一)流量与存量
流量是特定时间段中发生的经济变量值。存量是特定时点上现存的经济变量。
以下是几对流量——存量概念:
投资流量与资本存量;收入流量与财富存量;消费(储蓄)流量与消费(储蓄)总额存量;等。
二)事前与事后
事前的需求(供给)亦称计划的需求(供给),事前的需求可以大于或小于事前的供给,只有在均衡条件下才相等。事后的需求与供给,指的是买卖双方银货两讫的成交量,所以又称已实现的或观察到的供求数量,在这一意义下,供求是恒等的。
储蓄(S)与投资(I)是否相等?假如讲的是事前的即计划的储蓄和计划的投资,由于S和I是由不同的人们进行,且由各不相同因素所决定,两者显然可以不一致。假如讲的是事后的即人们从国民收入核算统计报表中观察到的数值,即S≡I
四、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及本课程讲课思路
1936年,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标志着宏观经济学的产生。本课程讲课思路是按萨缪尔森《经济学》体系,力求结合中国经济实际。
第一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国民经济总量,在各种总量中,衡量一个经济活动的基本总量是国内生产总值( GDP)。
一、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
GDP是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国境内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市场价值的总和。它有以下含义:
1、是流量。且不能超过该时间规定。(二手房)
2、是生产的而非销售的
3、是最终产品而非中间产品(看最终用途)
4、需经市场交换
5、是价值量
二、收入与支出的循环流动
Y=C+I+G+NX=C+S+T(事后)
I=S+(T-G)+(M-X)
↓
↓
↓
私人储蓄
公共储蓄
外国对本国的储蓄
该模型有四个经济部门和三个市场。支出不断由家庭流向企业,而收入不断由企业流入家庭,国民经济正是在这种循环过程中年复一年地正常运行。
在上述模型中,收入流量循环于环形管道,当存在家庭储蓄、政府税收和国外进口时,都会减少时本国产品与劳务的购买,这是环形管道中收入流量的漏出;而投资、政府购买和向国外出口都会增加本国产品与劳务的购买,这是对环形管道中收入流量的注入。由此可知,影响宏观经济或收入流量的因素有漏出和注入两大类,其区分在于是增加还是减少对本国商品和劳务的购买。
由上述模型可知,我们可以用两种方法来测量 GDP,即收入法和支出法。
三、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一)支出法
这种方法从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出加总,计算出该年生产出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DP(Y)=C+I+G+NX
1、消费支出(C),包括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和对服务的支出,不包括住宅支出。
2、投资支出(I)
包括固定投资、存货投资和住宅投资。
3、政府购买(G)
不包括政府转移支付
4、净出口(NX),NX=X-M
净出口代表外国购买本国当期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净支出。
二)收入法
这种方法是从收入的角度出发,把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得到的各种收入相加。
Y=工资+租金+利息+企业利润+企业间接税及企业转移支付+折旧+政府企业当期盈余—政府补贴。
1、雇员收入,包括企业为其雇员交纳给政府的社保金。
2、非公司业主收入。
3、个人租金收入。
4、公司利润与存货估价调整。
公司利润去向有三:一是交纳公司利润税,二是分给股东红利,三是公司未分配利润。
计入公司利润的金额要用“存货估价”进行调整,是由于公司利润是按存货的现价计算得来的。因存货涨价而多增加的利润应扣除,因存货跌价而损失的利润应补上,因为这些都不是来自当年生产活动。
5、利息净额。
计入国民收入中的利息,仅限于企业所支付的利息。
6、企业间接税及企业转移支付。
它们虽不是要素收入,但可通过产品价格转嫁给消费者,故也视作成本。
7、折旧。
它包括在总投资中,为使总支出等于总收入,应计入。
8、政府企业当期盈余。
由于在官方帐户中所计算“盈余”时,折旧、利息和税收没有包括在政府企业的成本中,因此,它与私人企业“利润”涵义不尽相同,在国民收入核算中,政府企业当期盈余不作为要素收入来处理,从而没有计入国民收入的利润项目中,但应计入GDP中。
9、政府补贴。
政府给私人企业的补贴,它类似于转移支付,应从GDP中减去。
10、统计误差。
例:
美国1976年国民收入与国民产品帐户
(单位:亿美元)
雇员报酬
10,363
工资与薪金 8,918
附加额 1,445
业主收入
880
个人租金收入 233
公司利润
1,281
纳税前利润 1,569
利润税欠债
647
股利
358
未分配利润
546
存货估价调整 -141
资本消耗调整 -147
利息净额
884
国民收入 NI
13,641
企业转移支付 81
企业间接税 1,505
政府企业当期盈余
减政府补贴 -8
统计误差 55
国民生产净值 NNP有关的支出
15,274
资本耗损
1,790
国民生产总值 GNP有关的支出
17,065 |
C个人消费支出
10,940
Ig国内私人总投资
2,433
固定投资总额 2,300
企业存货变动 133
G政府购买的物品和劳务
3,614
X-M物品和劳务的净出口
78
GNP国民生产总值
17,065 |
第二节
国民收入核算的其它总量
一、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基本总量
GDP NDP NI PI
DPI
国内生产净值( NDP):一个国家一年内净增加的产值,即在GDP中扣除折旧之后的产值。
国民收入( NI):一国一年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即工资、利润、利息和地租的总和。
个人收入( PI):要素所有者在国民收入核算期间实际拿到手的收入。
个人可支配收入( DPI):个人收入减去个人所得税后的金额。
GDP-折旧=NDP,
NDP-企业间接税及企业转移支付=NI,
国民收入-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保金+企业转移支付+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政府对个人支付的利息净额(支付公债利息-政府利息收入)+消费者之间支付的利息=个人收入(PI)。
PI-个人所得税=DPI=消费+储蓄+其它支出
例: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
收入以及可支配个人收入之间的关系
(美国 1976年。单位:亿美元)
国民生产总值( GNP)
17,065
减:资本消耗提存与资本消耗调整
1,790
国民生产净值 (NNP)
15,274
减:企业间接税
1,505
企业转移支付
81
统计误差
55
加:政府津贴减政府企业当期盈余
8
国民收入 (NI)
13,641
减:公司利润税
647
社会保险税
1,238
未分配的公司利润与存货估价调整及资本消耗调整
276
加: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
1,847
政府对个个支付的利息净额
169
消费者支付的利息
205
企业转移支付
81
个人收入 (PI)
13,827
减:个人所得税
1,969
可支配个人收入 (DPI)
11,858
减:个人储蓄
659
消费者支付的利息
250
个人对外国人的转移支付
9
个人消费支出
10,940
资料来源:美国商务部:《现代商业概览》,1977年7月 |
在以上五个总量中,国民收入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前面讲的是狭义的 NI,广义的国民收入泛指这五个总量,主要指GDP。
二、潜在的国内生产总值与真实的国内生产总值
1、潜在的GDP又叫充分就业的GDP,它是指一国一定时期内可供利用的生产资源在正常情况下可以产出的最大产量。在短期内,国民经济的产出水平由就业水平决定,就业水平的变化将引起产出水平的变化。那么在实际GDP与失业率变化之间是否存在一条可靠的规律可循呢?阿瑟·奥肯发现: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1%,实际GDP便低于潜在GDP3%。
失业率的变化=-a(实际GDP的增长率—潜在GDP的增长率)
2、真实的GDP
它是社会实际生产的 GDP,既可用现行价格度量,(表示名义GDP),也可用不变价格度量(表示实际GDP)。
GDP消胀指数=
它是重要的物价指数之一,能反映通胀程度。此外,还有以购买力平价( PPP)计算的GDP。
3、国内生产总值缺口(GDP
GaP)
GDP Gap=潜在的GDP-真实的GDP
当 GDP缺口为正值时,社会将出现失业
当 GDP缺口为负值时,社会将出现通胀。
三、 GDP与GNP(国民生产总值)
GDP是按国土原则进行统计的,它是在一国领土范围内的总收入,不管这种收入是否由本国居民创造,都被计入GDP。
GNP是按国民原则进行统计的,凡是本国国民创造的收入,无论他是否在国内,都被计入GNP,而外国居民在本国的收入则不计入GNP。
GNP= GDP+本国要素在国外获得的收入-本国
付给外国要素在本国获得的收入
=GDP+国外要素收入净额
中国GDP>GNP表明外国生产要素在中国国民生产中贡献要大于中国生产要素在国外生产中的贡献。
美国GNP>GDP。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对外开放度越大,用GDP作为测量收入的重要性也越大,在开放经济中,GDP比GNP能更好地反映一地区的经济活动(如就业),此外,由于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的数据较难准确获得,而GDP的数据较易获得,所以目前流行采用GDP作为经济活动主要测量值。
四、用GDP作为经济活动衡量标准的缺点
1、GDP不能完全反映一国的真实生活水平
未经市场交换部分,地下经济
2、GDP不能反映一国的产品与劳务的结构以及技术进步。
一国军事、一国文教娱乐。技术进步会降低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格,GDP无法反映。
3、GDP不能反映一国国民收入的分配情况。
4、GDP不能反映一国自然资源拥有情况及环保等方面的工作。
国民福利净额(NNW):GDP中减去没有对福利作贡献的项目(如过度军备),减去对福利有负作用的项目(如污染);加上不通过市场的经济活动的价值,加上闲暇的价值。
人均GDP超过一万美元国家为高度开发国家。
人均GDP10000~1000美元国家为开发中国家。
人均GDP低于1000美元国家为低度开发国家。
我国2001年GDP约为9.58万亿,人均GDP约900美元,1978年GDP约为0.36万亿。
思考题:
1、“总投资增加时,资本存量就增加”的说法对吗?
2、在统计中,社保金增加对GDP、NDP、NI、PI和DPI这五个总量中哪个总量有影响?为什么?
3、如果甲乙两国合并成一个国家,对GDP总和会有什么影响?(假定两国产出不变)。
4、储蓄投资恒等式为什么并不意味着计划储蓄总等于计划投资?
计算题:
假设某国某年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见表 1)
表 1
单位: 10亿美元
资本消耗补偿
356.4
雇员酬金
1 866.3
企业支付的利息
264.9
间接税
266.3
个人租金收入
34.1
公司利润
164.8
非公司企业主收入
120.3
红利
66.4
社会保险税
253.0
个人所得税
402.1
消费者支付的利息
64.4
政府支付的利息
105.1
政府转移支付
347.5
个人消费支出
1 991.9 |
请计算
国民收入
国内生产净值
国内生产总值
个人收入
个人可支配收入
个人储蓄
2、假定一国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见表2)
单元:亿美元
国民生产总值
4 800
总投资
800
净投资
300
消费
3 000
政府购买
960
政府预算盈余
30 |
试计算:
国民生产净值
净出口
政府税收减政府转移支付后的收入
个人可支配收入
个人储蓄
3、设某国某年国民收入经济数据为(见表3):
单位:10亿美元
个人租金收入
31.8
折旧
287.3
雇员的报酬
1 596.3
个人消费支出
1 672.8
营业税和国内货物税
212.3
企业转移支付
10.5
统计误差
-0.7
国内私人总投资
395.3
产品和劳务出口
339.8
政府对企业的净补贴
4.6
政府对产品和劳务的购买
534.7
产品和劳务的进口
316.5
净利息
179.8
财产所有者的收入
130.6
公司利润
182.7 |
用支出法计算 GDP
计算国内生产净值
用两种方法计算国民收入
4、假定国内生产总值是5000,个人可支配收入是4100,政府预算赤字是200,消费是3800,贸易赤字是100(单位:亿美元)。
试计算:
(1)储蓄;
(2)投资;
(3)政府支出。
5、根据下列统计资料(见表4),计算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净值(ND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及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表 4
单位:亿美元
净投资
125
净出口
15
储蓄
25
资本折旧
50
政府转移支付
120
企业间接税
75
政府购买
200
社会保险金
130
个人消费支出
500
公司未分配利润
100
公司所得税
50
个人所得税
80 |
第二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第一节
“凯恩斯革命”
一、对传统理论的批判与凯恩斯革命
古典学派强调完全竞争与自由放任的重要性,是基于一个基本的假设,即市场上的价格与工资是可以完全自由变动的。所以供给会创造自己的需求,从整个社会看,不可能出现经济危机和大量的失业,即使出现供求失衡与脱节,也只是暂时的、局部的,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会由价格机制的调节,最终达到供求均衡,整个社会存在充分就业均衡的必然趋势。
此外古典学派认为经济体系是二分的,其中实物经济部门决定实际产出的大小,而货币只是一层面纱,它只能决定物价水准的高低,对实际产出不会有任何影响,古典学派提出交易方程式,
M×V=P×Y
M为货币数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物价,Y为实际国民收入。Y由总供给决定且长期里应在充分就业的水准(总供给曲线AS为一垂直线,总需求AD变化不能影响实际产出,只能影响物价水平)。V是由经济体系所决定的,也是固定不变的,所以,货币数量只会影响物价水准,对经济体系的实际面不会产生任何效果。
凯恩斯与古典模型的不同之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古典模型假定,货币工资将适应劳动市场供求状况而调整,凯恩斯则假定货币工资刚性,在一定时期内固定不变,(存在货币幻觉,名义工资只能上不能下)。由于价格不能灵活调整,有效需求不足就可能导致供求严重失衡和经济危机。
2)凯恩斯认为货币供应量增加会使利率下降,进而使投资增加,国民收入增加(并且利率变化会使货币需求量变化,L=kY-hr),所以突破了传统的“两分法”,货币也不再是“中性”。
二、凯恩斯就业理论体系
凯恩斯就业理论的核心是有效需求理论。有效需求是指市场有支付能力或有购买能力的需求,是总需求与总供给相等时的需求,凯恩斯认为,决定收入水平、产量水平和就业水平的是有效需求,失业是因为有效需求不是造成的,在经济萧条时,工人失业,资源闲置,总需求增加只会使闲置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生产增加,而不会使资源价格上升,从而使产品成本和价格不变,所以,这时总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均衡国民收主要由总需求决定。P509页图示
凯恩斯认为,由于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和流动性偏好这三个基本心理规律在起作用,造成总需求不是,消费需求不足是因为边际消费倾向小于 1,而投资需求不足是因为资本的边际效率在长期内递减,由于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不足所构成的总需求不足是资本主义经济萧条的根源,凯恩斯认为,仅靠市场机制是无法保证经济稳定增长,达到充分就业的,必须加强国家干预,在需求出现不足时,应当由政府采取措施刺激需求,而总需求随着投资增加,可使收入增加,消费也将增加,经济就可稳定地增长,以至达到充分就业。
第二节
消费函数(绝对收入假说)
一、消费函数
一)短期消费函数
消费函数、边际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
C=C(y)
APC=
当消费函数为 C=α+by时
MPC=
APC=
二)长期消费函数
C=C(y)=ky
MPC=APC=k
三)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假说”,弗里德曼“持久收入假说”,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
二、储蓄函数
S=S(y) s=y-c=-α+(1-b)y
MPC+MPS=1
APC+APS=1
第三节
简单的均衡模型
一、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的假设条件
1、潜在的GDP不变;
2、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3、价格水平既定;
4、利率水平既定;
5、投资水平既定。
二、使用消费函数决定国民收入
y=c+i
c=α+by
为满足总支出等总收入,实际总产出的均衡点就必须在 45°线上,此外,均衡点还应满足总需求中各组成部分的活动规律,E点同时满足上述要求,所以E点为均衡点。如果总供给<总需求,如图中左边,这时总供给为OY1,总需求为AY1。总供给<总需求,这时可能产生两种结果一是P↑,二是刺激Q↑,无论哪种情况GDP↑。图中右边表示总供给>总需求。总供给OY2,总需求FY2。总供给>总需求,也可能产生两种结果。一是P↓,二是Q↓,无论哪种情况GDP↓。
三、使用储蓄函数决定国民收入。
i=s=y-c s=-α+(1-b)y
节俭的“悖论”
第四节
乘数论
一、乘数原理(财政政策“四两拨千斤”)
乘数概念
乘数是指由于支出的变动而引起收入成倍的增加。投资乘数是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
不管是消费支出、投资支出还是政府支出,其支出的变动都会引起国民收入成倍增长。这里,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或政府支出的变动不是由国民收入的变动而引起的,而是由国民收入变动以外的其它因素的变动而引起的,例如消费的增加不是由于国民收入的增加而引起的,而是由于政府减税或增加转移支付而引起的,这种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的成倍增加,这里消费支出增加的情况下,国民收入变动是结果。而若国民收入增加而引起消费支出增加的情况下,国民收入变动是原因,消费支出变动是结果,这种变动是同一条总支出曲线上不同点的变动而不是总支出曲线上下移动。凡是会引起国民收入成倍变动的支出变动都是指总支出曲线上下移动的支出变动。
例如增加投资 100亿,在边际消费倾向为0.8时,最终使国民收入增加500亿,投资买100亿机器设备,就会使收入增加100亿,消费增加80
100(1+0.8+0.82+…+0.8n-1)=×100=500
二、加入政府部门后的收入决定及乘数(定量税前提)
一)加入政府部门后的均衡收入
Yd=Y-T
(T是定量税)
Y=c+i+G=α+b(y-T)+i+G
Y=
二)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
1、政府购买乘数∵
2、税收乘数
∵
∴ Kt=
负值表示收入随税收增加而减少。|kG|>|kt|
∵政府支出增加一美元直接使总需求增加一美元,但减税1美元只会使可支配收入增加一美元,而这一美元中只有一部分用于增加消费,另一部分用于增加储蓄了。∴总需求增加不到一美元。因此,减税1美元对收入变化的影响没有增加政府购买支出1美元对收入变化的影响大(中国目前财政政策)。
3、政府转移支付乘数yd=y-T+Tr
y=C+i+G=α+by+i+G
=α+b(y-T+Tr)+i+G
4、平衡预算乘数
平衡预算指政府收支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减时,国民收入变动对政府支出变动的比率。
用Δy表示政府支出和税收各增同一数量时,国民收入的变动量。
则
∵Δ G=ΔT
∴Δ
∴ kb=
其经济含义是:在政府支出和税收相等时,政府支出增加多少,国民收入则增加多少。
三、加入对外贸易后的收入决定及乘数
出口 =x0(外生变量与本国收入无关)
进口 =MO+mY(m为边际进口倾向)
NX=X-M=(XO-MO)-my
(净出口与收入水平成反比,发达国家贸易逆差)
y=α+b(y-T)+i+G+(x0-M0)-mY
(长珠三角州发展与外贸乘数)
四、定率税条件下的三部门收入决定及乘数
一)定率税条件下的三部门收入决定
Yd=Y-T
T=T0+tY yd=Y-T0-tY
y=c+i+G=α+b(Y-T0-tY)+i+G
二)定率税条件下的三部门乘数
五、定率税条件下,四部门收入决定及乘数
一)定率税条件下,四部门收入决定
y=c+i+G+(x0-M0)
=α+b(Y-To-tY)+i+G+x0-M0-mY
二)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外贸乘数。
六、乘数理论的局部性
一)社会中存在过剩的生产能力是乘数发挥作用的前提。
二)投资与储蓄决定的相互独立性(∵ i↑→r↑→s↑→c↓→y↓)
三)货币供给量增加能否适应支出增加的需要(否则 i↑→r↑→c↓)
四 )、“挤出效应”
五 )、双刃剑
第五节
加速数(加速原理)
一、加速原理
加速原理是考察收入或消费变动反过来又怎样影响投资的变动。其内容是:收入的增加会引起对消费品需求的增加,而消费品要靠资本品生产出来,因而消费增加又会引起资本品需求的增加,从而必将引起投资的增加。生产一定数量产品需要的资本越多,即资本——产出比率越高,则收入变动对投资变动影响越大,因此,一定技术条件下的资本——产出比被称为加速系数。
按生产技术要求(不同行业,不同时期β不同)。 kt-kt-1=βYt-βYt-1
∴Δkt=βΔYt
∴ I=βΔYt
若考虑折旧,则总投资为: I=βΔYt+D
加速原理发挥作用的前提资源已充分利用
二、乘数—加速数模型
在经济生活中,投资、收入和消费相互影响,相互调节,通过加速数上升的收入和消费会引致新的投资,通过乘数,投资又使收入进一步增长,经济周期的阶段正是乘数与加速数交互作用而形成的。
经济学认为,一笔政府开支所能引起的国民收入,应由三部分构成。
1)政府支出,t时期政府支出用Gt表示。
2)由政府支出所带动的个人消费。一笔政府支出能转化为国民收入,这笔收入又会按b转化为下一期消费。Ct=bYt-1
3)由个人消费增加所引起的资本品的增加,it=β(Ct-Ct-1)
yt=Ct+It+Gt
yt=byt-1+β(Gt-Gt-1)+gt
思考题:
1、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然为零。
2、能否说MPC和APC都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
3、一些西方学者认为,将一部分国民收入从富者转给贫者,将提高总收入水平,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什么?
4、按照凯恩斯观点,增加储蓄对均衡收入会有什么影响?什么是“节俭的悖论”?试解释。
5、当政府改变税率时,国民收入会如何变化。
6、税收、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这三者对总支出的影响方式有何区别?
计算题:
1、假定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D(YD为可支配收入),投资支出为I=50,政府购买G=200,政府转移支付TR=62.5,税收T=250(单位均为10亿),试求:
(1)均衡的国民收入;
(2)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
2、假定上题中的税收不是定量税T=250,而是比例所得税,税率t=0.25,其他条件不变(即仍是上题中的假设),试求:
(1)均衡的国民收入;
(2)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
(3)说明为什么本题中各种乘数和上题中各种乘数不一样。
3、假定上题中的经济社会达到充分就业所需要的国民收入为1200,试问:
(1)用增加政府购买;
(2)或减少税收;
(3)或增加政府购买和税收同一数额(以便实现预算平衡)实现充分就业,各需多少数额?(均不考虑货币市场均衡的作用,即不考虑货币需求变动时利率变动对投资和消费的影响。)
4、假定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C=30+0.8Yd,税收T=50,投资I=60,政府支出G=50,净出口函数NX=50-0.05Y,求:
(1)均衡收入;
(2)在均衡收入水平上净出口余额;
(3)投资乘数;
(4)投资从60增加到70时的均衡收入和净出口余额;
(5)当净出口函数人NX=50-0.05Y变为NX=40-0.05Y时的均衡收入和净出口余额;
(6)变动国内自发性支出10和变动自发性净出口10对净出口余额的影响何者大一些,为什么?
5、假定上题中消费函数、投资、政府支出及净出口函数都不变,但税收从定量税变为比例税,其税收函数为T=6.25+0.15Y,试求:
(1)均衡收入;
(2)若投资从60增加到70时,均衡收入增加多少?
(3)为什么本题中投资增加10所增加的收入比上题中投资增加10所增加的收入要少一些?
第三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IS-LM模型)
第一节
投资的决定
一、投资与利率
上章投资是外生变量,但现实中投资并非外生变量,而是内生变量,因此,我们首先要研究投资的决定。
凯恩斯认为:投资取决于该投资的预期利润率与市场利率的比较,若前者大于后者,则投资值得,否则投资便不值得。在投资的预期利润率一定时,企业是否进行投资,首先取决于利率的高低,利率上升时,投资需求量就会减少,利率下降时,投资需求量就会增加,总之,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 i=i(r)
上图中的投资需求曲线,又称投资的边际效率曲线,投资的边际效率是从资本的边际效率这一概念引申而来的。
二、资本边际效率曲线( MEC)
一)资本边际效率的概念
MEC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资本的预期利润率)正好使一项资本品的使用期内各期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价格或重置成本。
二)资本的边际效率曲线
由上式可见,r的数值取决于资本品的供给价格和预期收益,预期收益预定时,供给价格越大,r越小;而供给价格既定时,预期收益越大,r越大。MEC随投资增加而递减,这是因为随着投资的增加,一方面资本资产之成本会增加,另一方面,资产所产物品的供给增加,因而预期收益会减少。
三、资本边际效率曲线(MEC)与投资边际效率曲线(MEI)
经济学家认为:MEC曲线还不能准确代表企业投资需求曲线,因为当利率下降时,如果每个企业都增加投资,资本品价格会上涨,在相同的预期收益情况下,r必然缩小,否则公式两边无法相等。
这样,由V上升而被缩小了的r值被称为投资的边际效率(MEI),因此,在相同的预期收益下,MEI<MEC,∴MEI曲线比MEC曲线更为陡峭,西方学者认为,更精确地表示投资与利率关系的,是MEI曲线。
第二节
IS曲线(产品市场供求的均衡)
一、 IS曲线及其后推导
IS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达到均衡即I=S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动关系的曲线。
所谓产品市场均衡,是指产品总需求等于总供给。二部门经济中均衡条件是I=S。二部门经济中均衡收入决定的公式是,在前面,投资正是作为外生变量参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现在把投资作为利率的函数,即i=e-dr(d是投资的利率系数),则均衡收入的公式就要变为:
从上式可见均衡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化的关系。
这条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着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即i=s,从而产品市场是均衡的。
r↑→i↓←→s↓→y↓(IS曲线推导)
在物品市场上利息率与国民收入成反向变动是因为利息率与投资成反方向变动。投资取决于利润率与利息率,如果利润率既定,则投资就要取决于利息率,利息率越低,纯利润就越大,从而投资就越多。因而利息率与投资成反方向变动。投资是总需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投资增加,总需求增加,而总需求又与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因此利息率与国民收入成反方向变动。
二、 IS曲线斜率
上式可变为
IS曲线图形上的纵坐标代表利率,横轴代表收入。
就是IS曲线斜率,显然IS曲线斜率即取决于b,也取决于d(d是投资需求对应于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d值大,即投资对利率变化比较敏感,利率较小的变动就会引起投资较大的变化,进而引起收入较大的变化,IS曲线的斜率就较小(平缓)。b较大,意味着支出乘数较大,从而当利率变动引起投资变动时,收入会起较大幅度变动,因而IS曲线较平缓。
三部门经济c=α+b(1-t)y,IS曲线斜率变为
西方学者认为,影响 IS曲线斜率大小的,主要是投资对利率的敏感度(d),b比较稳定,t也不会轻易变动。我国目前b较小,d也较小,IS曲线斜率较大。1997年中国b=0.49,1993-1997中国d=0.55
三、 IS曲线的移动。
1、投资函数变动(储蓄函数变动),IS曲线就会变动。r一定时,为保证I=S,当投资增加时,储蓄一定会增加,而国民收入增加才会使储蓄增加,所以,投资增加会使国民收入增加,即IS曲线向右平行转动。
2、增加政府购买性支出,在自发支出量变动的作用中等于增加投资支出,因此会使IS曲线向右平行转动。
3、政府增加一笔税收,则会使IS左移,因为增税增企业负担,会使投资减少,会使IS曲线左移。
总之
增加政府支出和减税,都属增加总需求的膨胀性财政政策,而减少政府支出和增税,都属降低总需求的紧缩性财政政策。因此,政府实行膨胀性财政政策,就表现为 IS向右上移动,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就表现为IS向左下移动。
第三节
利率的决定
一、利率决定于货币的需求与供给
凯恩斯认为,储蓄不仅决定于利率,更重要的是受收入水平的影响,收入是消费和储蓄的源泉,只有收入增加了,消费和储蓄才会增加。他认为,利率不是由资本的供给(储蓄)与资本的需求(投资)决定的。而是由货币的供给量与货币的需求量所决定的。货币的实际供给量(用 m表示)一般由国家控制,是个外生变量,因此,我们主要分析货币的需求。
二、货币的需求动机
1、交易动机。产生于收入与支出在时间上的不同步,这一货币需求量主要取决于收入,收入越高、交易数量越大,为应付日常开支所需的货币量就越大。
2、预防性动机。产生于对未来收入与支出的不确定性。个人对货币的预防需求量主要决定于他对意外事件的看法,但从全社会来看,这一货币需求量大体上也和收入成正比,是收入的函数。
如用L1表示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所产生的全部货币需求量,用y表示收入,则这种货币需求量和收入的关系可表示为:L1=L1(y)或者L1=ky(k是货币需求对产出水平的敏感程度)。
3、投机动机
货币投机需求与利率成反方向变动。利率越高,即有价证券价格越低,人们若认为这一价格已降到正常水平以下,预计很快会回升,就会抓住机会及时买进有价证券,人们手中出于投机动机而持有的货币量就会减少。假定一张债券一年可获得10元,而市场利率若为10%,则这张债券的市价就是100元;若市场利率为5%,则这张债券的市价就是200元。
r=P1-P0/P0
r是投资债券的回报率(即利率)
P1是一张债券的面值,P0是一张债券的市值。可见,利率与有价证券价格成反方向变动。
利率越高,以货币形式持有资产所牺牲的利息越多,因而货币需求越少,反之则反,货币价值贮存职能。
总之,对货币的投机性需求取决于利率,如果用L2表示货币的投机需求。用r表市场利率,则
L2=L2(r)或L2=-hr,h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货币需求利率系数。1991-1998中国h=0.314
表示 L2与r变动成反向关系。
三、流动编好陷阱
当利率极低,人们认为这时利率不大可能再下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价格不可能再上升而只会跌落,会将所持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在手中,这种情况称为“凯恩斯陷阱”或“流动偏好陷阱”。流动偏好是指人们持有货币的偏好,人们之所以产生对货币的偏好,是由于货币是流动性或者说是灵活性最大的资产。当利率极低时,人们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不会再去购买有价证券,都要留在手中,因而流动性偏好趋向于无限大;这时既使银行增加货币供给,也不会再使利率下降。
四、货币需求函数(凯恩斯)
L=L1+L2=L1(y)+L2(r)=ky-hr
上式代表对货币的实际需求,即具有不变购买力的实际货币需求量,如用 M、m、P依次代表名义货币量,实际货币量和价格指数,则或M=P·m
因此,名义货币需求函数 L=(ky-hr)P
货币需求函数可用下图来表示。
那么,货币需求量与收入水平的正向关系如何表示呢?
货币需求量与收入水平正向变动是通过货币需求曲线向右上和左下移动来表示,而货币需求量与利率的反向变动关系是通过每条需求曲线都是向右下方倾斜来表示的。
五、货币供求均衡与利率的决定
货币供给有狭义的货币供给和广义的货币供给,狭义的货币供给 M1是指硬币、纸币和银行活期存款的总和,在狭义的货币共给上加上小额定期存款,储蓄存款,便是广义的货币供给M2,再加上个人和企业所持有的政府债券等流动资产或“货币近似物”便是意义更广泛的货币供给M3,下面所讲的货币供给是指M1。货币供给量是由国家用货币政策来调节的,因而是个外生变量,其大小与利率高低无关,因此货币供给曲线是条垂直于横轴外直线。利率是由货币供求均衡决定的。
六、其它货币需求理论
一)费雪的交易方程
MV=PT
M表示货币数量,V表示货币流通速度,P表示价格水平,T表示交易水平,上式是一个会计恒等式,因为在货币经济中,交易必须通过货币进行。
费雪认为,T主要取决于技术状况,专业化程度、商业信心和消费者偏好等,T不随M变化而变化,V主要取决于社会支付制度、金融制度与习惯等,V在短期可视作不变,在长期不受M影响,所以货币在宏观经济运行中唯一的作用是决定一般物价水平的高低(古典“两分法”)
如果把 M理解为货币供给量,上式表明价格水平由货币供给量决定,且与货币供给同比例变化。如果把M理解为货币需求量,上式表明实际货币需求为常数α。
随着国民帐户体系( SNA)的发展与完善,货币数量说越来越倾向于使用国民收入代替交易水平,则有MV=PY,其中Y表示实际国民收入。
二)剑桥方程
M=kPY
(k为常数)
剑桥方程式表明,实际货币需求由实际收入水平决定,且与实际收入水平同比例变化。
从形式上看,只要把k理解为1/V,数量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完全一致。但两种理论存在很大差异:第一,就行为人持有货币的原因而言,货币数量说从交易的会计恒等式出发,认为行为人为了进行交易必须持有货币。而剑桥方程则从行为人效用最大化原则出发,强调行为人对货币的愿意持有。根据剑桥方程得到的货币需求实际上就是行为人的最优货币持有量。第二,为了得到稳定的货币需求函数,货币数量说需要假设V是常数,而剑桥理论则需要假设利率的稳定性(剑桥理论注意到了被货币数量说所忽视的货币的价值储藏功能)。由于我们可以方便地把k理解为利率r或其它经济变量的函数,相对货币数量说而言,利用剑桥理论可以对货币需求进行更为全面的研究。
三)鲍谟和托宾的现金管理模型
鲍谟发现人们持有现金的平均数量与去银行提取现金的频率有关,如果一个人一年需花费Y元,一年之中去银行N次,则每次只需提出Y/N元,这样他一年中持有现金的平均数量就是Y/2N元,鲍谟认为,人们在进行现金管理时,将承担两种成本:一种是所放弃的银行利息,等于rY/2N;另一种是往返银行所花费的时间及麻烦,即每次的交易成本F,则总交易成本FN,总成本相当于利息损失和交易成本之和。
C=rY/(2N)+FN
令上式对 N的一阶系数为零,则可求得最优的去银行次数N*=因此,最优的持有现金的平均量为:
上式表明,货币持有量与 r成反比,与Y成正比。
四)货币需求的资产组合理论。
该理论强调货币的价值贮存功能,将货币看作是人们所持有的各类资产的一部分。按照资产组合理论,货币需求函数可由下式表示:
rb为债券实际收益率,πe为预期的通胀率
rs为股票实际收益率,w为真实财富
人们对货币的需求与rb,rs,πe负相关,与W正相关。
由于名义利率i=实际利率r+通胀率π,所以货币需求函数可简化为:
第四节
LM曲线
一、 LM曲线及共推导
利率是由货币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的均衡决定的,而货币供给量是由货币当局所控制,是个外生变量,在货币供给量既定情况下,货币市场的均衡只能通过调节对货币的需求来实现。货币市场的均衡就是 m=L=L1(Y)+L2(r)=ky-hr,当m一定时,L1增加时,L2必须减少,L1是货币的交易需求,它随收入增加而增加,L2是货币的投机需求,它随利率上升而减少,因此
,国民收入增加使货币交易需求增加时,利率必须相应提高,从而使货币投机需求减少,才能维持货币市场的均衡。
总之,当 m一定时,m=ky-hr公式可表示为满足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下y与r的关系,这一关系的图形就被称为LM曲线,m=ky-hr,因此
r↑→L2↓→L1↑→y↑(LM推导)
二、 LM曲线的斜率
是LM曲线的斜率。
当k为定值时,h越大,即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度越高,则就越小,于是LM曲线越平缓,另一方面,当h为定值时,k越大,即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敏感度越高,则就越大,于是LM曲线越陡峭。K一定时,h大即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度越高,则一定量的利率下降,就会使投机动机的货币和需求L2增加越多,在货币供给量一定条件下,为实现货币市场供求均衡,就要求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下降越多,而必须收入下降很多才能使L1下降很多,所以这时LM平坦。
西方学者认为,货币的交易需求函数一般比较稳定,因此,LM曲线的斜率主要取决于货币的投机需求函数。h的大小,
又与利率r有关。如图:当利率降到r1时,货币的投机需求将成为无限的,这就是“凯恩斯陷阱”。LM曲线也相应有一段水平线。这一区域被称为“凯恩斯区域”,如果r降到这样低的水平,政府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不能降低利率,也不能增加收入,因而货币政策在此时无效。相反,扩张性财政政策,使IS曲线向右移动,收入水平会在利率不变情况下提高,因而财政政策有很大效果,西方三十年代就是这样。
如果利率上升到很高水平时,货币的投机需求量将等于零,不管利率再上升以r3以上多高,货币的投机需求量都是零,人们手持货币量都是交易需求量。这时,如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使IS曲线向右上移动,只会提高利率而不会增加收入,但如实行使LM曲线右移外扩张性货币政策,则不但会降低利率,还会提高收入水平,因此,这时财政政策无效而货币政策有效,这一区域称为“古典区域”,这符合“古典学派”以及以此为基础的货币主义者的观点,中间区域LM曲线正斜率。有人认为,我国目前h值较大。
三、LM曲线的移动
1、货币投机需求曲线移动,会使LM曲线发生反方向移动。
2、货币交易需求曲线移动,会使LM曲线发生同方向移动。
3、货币供给量变动将使LM曲线发生同方向变动。货币供给量增加会使利率下降,利率下降刺激投资,从而使国民收入增加。此外,当名义货币供给量不变,价格水平如下降,意味着实际货币供给量增加,这会使LM曲线向右移动。
第五节
IS-LM分析
在产品市场上,国民收入决定于总需求水平,而总需求尤其是投资需求要受到利率的影响,利率则由货币市场供求状况来决定,就是说,货币市场影响产品市场;另一方面,产品市场所决定的国民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从而影响利率,这又是产品市场对货币市场的影响。可见,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而收入与利率也只有在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才能决定,描述和分析这两个市场相互联系的理论结构就是 IS-LM模型。
两个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与收入
一般来说
解这个方程组,就可得到 r和y:
例如 i=1250-250r
S=-500+0.5y
i=S时
y=3500-500r IS曲线
M=m=1250
L=0.5y+1000-250r m1=0.5y
m2=1000-250r,L=m时,y=500+500r
LM曲线
两个市场同时均衡时,得r=3%,y=2000(亿元)。
在图上E′点r=2%,y=1500,E′在LM线上,货币市场均衡,但投资≠储蓄。
∵y=1500时,S=500+0.5y=250,r=2%时,I=1250-250r=750,此时i>s,总需求>总供给,生产和收入会增加,收入增加时,货币交易需求增加,在货币供给量不变时,货币投机需求量必减少,只有在利率上升时投机需求量才会减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使E′→E。如上图E″点I=S,但L≠M,只有货币需求L>货币供给M,利率才会上升。利率上升抑制了投资,使收入下降,利率升、收入降使E″→E,图中A点,一方面有超额需求,从而收入会升,一方面有超额货币需求,从而利率会升,二方面作用使A点移到E″点,再由E″→E。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非均衡
区域 |
产品市场 |
货币市场 |
Ⅰ |
i<s有超额产品供给 |
L<M有超额货币供给 |
Ⅱ |
i<s有超额产品供给 |
L>M有超额货币需求 |
Ⅲ |
i>s有超额产品需求 |
L>M有超额货币需求 |
Ⅳ |
i>s有超额产品需求 |
L<M有超额货币供给 |
二、均衡收入和利率变动
IS与LM曲线的交点上同时实现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均衡,但这一均衡不一定是充分就业的均衡,如图,均衡收入为,充分就业收入则是y*,这时,仅靠市场调节无法实现充分就业均衡,这就需要国家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进行调节。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支出和税收来调节国民收入,如政府增加支出或降低税收,IS就会向右上移动,IS移到IS′,就会达充分就业的收入水平,这时不仅收入会提高,利率也会上升,这是因为,IS右移是由于投资、消费或政府支出增加(上面分析只是政府支出增),一句话是总支出增加,总支出增加使生产与收入增加,收入增对货币交易需求增,导致利率上升。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用变动货币供应量办法来改变利率与收入,当中央银行增加对货币供给时,LM移到LM′,也会达到以充分就业,这时收入增加,利率下降,因为LM右移,意味着货币市场供大于求,这必然导致利率下降,利率下降刺激投资和消费,从而使收入增加。
如果IS与LM同时移动,收入与利率变动不定。如IS向右上移动,LM同时向右下移,则可能出现收入增加而利率不变的情况,这就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结合的情况。
思考题:
1、什么是IS-LM模型
2、为什么要讨论IS曲线和LM曲线的移动
计算题:
1、假定(1)消费函数为C=50+0.8Y,投资函数为I=100-5r,(2)消费函数为C=50+0.8Y,投资函数为I=100-10r,(3)消费函数为C=50+0.75Y,投资函数为I=100-10r。
(a)求(1)(2)和(3)的IS曲线。
(b)比较(1)和(2)说明投资对利率更为敏感时,IS曲线斜率将发生什么变化。
(c)比较(2)和(3)说明边际消费倾向变动时,IS曲线斜率将发生什么变化。
2、假定一个只有家庭和企业的两部门部经济中,消费C=100+0.8Y,投资I=150-6r,名义货币供给M=150,价格水平P=1货币需求L=0.2Y-4r
( 1)求IS和LM曲线;
( 2)求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利率的收入。
第四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第一节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一、财政政策效果
财政政策效果是指政府收支变化(包括税收、政策购买和转移支付等)使 IS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这种影响的大小,随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不同而有所区别。
一)财政政策效果因 IS斜率而异
在 LM曲线不变时,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即IS曲线越陡峭,则移动IS曲线时收入变化就越大,即财政政策效果越大。
1、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现假定增加同样一笔支出Δg,则使IS右移到IS′,右移的距离都是EE″,EE″=kgΔg,但实际上收入不可能增到y3,因为如果要增加到y3,必须假定利率rb不上升,但是不可能,因为IS向右上移动时,国民收入增加了,因而对货币的交易需求增加了,但货币供给未变(LM不变),因而用于投机需求的货币必须减少,这就要求利率上升,因此,利率的上升抑制了私人投资,这就是所谓“挤出效应”。由于存在政府支出“挤出”私人投资的问题,因此,新均衡是只能处于E′,收入不可能从y0增到y3,而分别只能增到y1与y2。
2、财政政策和效果因IS斜率而异
IS斜率大小主要由投资的利率系数决定,IS越平坦,说明投资的利率系数d越大,即利率变动一定幅度所引起投资变动的幅度越大。若投资对利率变动的反应较敏感,一项扩张性财政政策使利率上升时,就会使私人投资下降很多,就是“挤出效应”较大,因此,IS平坦政策效果越小。
二)财政政策效果因LM斜率而异
在IS曲线斜率不变时,LM斜率越大,则移动IS曲线时收入变动就越小,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
LM曲线斜率较大即曲线较陡,表示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h)较小(),或者说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反应较不灵敏。这意味着一定的货币需求增多,将使利率上升较多。从而对私人部门投资产生较大挤出效应,使财政政策效果较小。
三)财政政策乘数。
财政政策乘数是指,在实际货币供给量不变时,政府收支的变化能使国民收入变动多少,
, t为边际税率。
由上式可知,b、t、d、k既定时,h越大,即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越敏感,LM越平缓,财政政策效果越大。
同样,若其它参数既定,d越大,即投资对利率变动越敏感,IS曲线越平缓,财政政策乘数越小,即财政政策效果小。
边际消费倾向b、边际税率t以及货币需求对收入的敏感程度k这些参数的大小,也会影响财政政策乘数。
上面着重说明了投资的利率系数和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对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只有当一项扩张性财政政策不会使利率上升很多,或利率上升对投资影响较小时,它才会对总需求有较强大的效果。
二、货币政策效果
变动货币供给量的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即货币政策的效果,同样取决于IS与LM曲线的斜率。
一)货币政策效果因IS斜率而异。
LM斜率相同,初始y0与r0都相同,政府货币当局采取增加同样一笔货币供给量ΔM的扩张性货币政策时,LM都右移相同的距离EE″,EE″=y0y3=,k是货币需求对收入的敏感度,y0y3是利率r0不变时因货币供给量增加而能够增加的国民收入。但实际收入并不会增加那么多,因利率会因货币供给量增加而下降,因而增加的货币供给中一部分要用来满足增加的交易需求。究竟要有多少货币量用来满足增加的交易需求,这决定于货币供给增加时国民收入能增加多少。
当IS较陡时,表示投资的利率系数d较小。因此,当LM曲线由于货币供给量增加而向右移动使利率下降时,投资不会增加很多,从而国民收入水平也不会有较大的增加。
二)货币政策效果因LM斜率而异
LM较平坦,表示货币需求利率的影响较大,(h大)即利率稍有变动就会使货币需求变动很多,因而货币供给量变动时利率变动的作用较小,从而增加货币供给量的政策不会对投资和国民收入有较大影响,即货币政策的效果较弱。
总之,一项扩张的货币政策如能使利率下降较多(LM较陡时)并且利率的下降能对投资有较大的刺激作用(IS较平坦时),则这项货币政策的效果就较强。
三)货币政策乘数。
货币政策乘数是指,当IS曲线不变或产品市场均衡情况不变时,实际货币供给量变化能使均衡收入变动多少。
当b、t、d、k既定时,h越大,即货币需求对利率越敏感,亦即LM越平缓,则货币政策效果越小;
当其他参数既定时, d越大,即投资需求对利率越敏感,亦即IS曲线越平缓,则货币政策效果越大。
三、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与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
一)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与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
上面已说明,在 IS-LM模型中,如LM越平坦,或IS越陡峭,则财政政策效果越强,货币政策效果越弱,如果出现一种IS曲线为垂直线而LM曲线为水平线的情况,则财政政策将十分有效,而货币政策完全无效。这种情况被称为凯恩斯极端。
一方面 LM为水平线,说明利率降到r0这样低水平时,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已为无限大,这时,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只想保持在手中,这样,如果国家货币当局想用增加货币供给来降低利率以刺激投资,是不可能有效果的,水平的LM即前面所说的“凯恩斯陷阱”。
这时政府用增加支出或减税的财政政策来增加总需求,则效果十分大,因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向私人部门借钱(出售公债券),并不会使利率上升,从而对私人投资不产生“挤出效应”。另一方面, IS为垂直线,说明投资需求的利率系数为零,即不管利率如何变动,投资不会变动,这时,即令货币政策能改变利率,对收入仍没有作用。这种情况之所以称凯恩斯陷阱,是因为凯恩斯认为,当利率较低,而投资对利率反应又不很灵敏时,只有财政政策才能克服萧条、增加就业和收入,产生效果。
二)古典主义极端情况
如水平的 IS与垂直的LM相交,则就出现了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这时,财政政策就完全无效,而货币政策十分有效。
这种情况之所以称为古典主义极端情况,是因为古典学派认为,货币需求只同产出水平有关,同利率没有多大关系,货币需求对利率极不敏感,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几乎近于零。因此, LM是条垂直线,货币政策是唯一有效的政策。
四、“挤出”效应
“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作用。在充分就业经济中:由于政府支出增加使市场上购买产品与劳务价格上涨,在 M不变情况下,m会因价涨而减少,使可用于投机目的的货币量即m2减少,结果债券价跌,利率上升,进而使私人投资减少,人们消费也随之减少,这就是说,政府支出增加“挤占”了私人投资和消费。
在政府支出而引起价格上涨时,如果工人由于存在货币幻觉或受工资合同等原因未能与价格上涨同步调整工资,那么在短期内,由于企业对劳动需求的增加,就业和产量将会增加,然而在长期内,如经济已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则增加政府支出就会完全地挤占私人的投资和消费支出。
在非充分就业经济中,政府扩张性财政政策同样对私人投资有“挤出效应”
政府支出在多大程度上“挤占”私人支出呢?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1、支出乘数的大小,乘数越大,政府支出所引起产出增加固然越多,但利率提高使投资减少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减少也越多,即“挤出效应”越大。
2、货币需求对产出水平的敏感程度,即k的大小,k越大,政府支出增引起的产出水平的增加所导致的对货币的交易需求的增加也越大,因而利率上升也越多,从而“挤出效应”越大。
3、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即h的大小,如h越小,说明货币需求稍动,就会引起利率大幅度变动,“挤出效应”越大。
4、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即d的大小,d越大则一定量利率水平的变动对投资水平的影
响就越大,因而“挤出效应”就越大。
y↑→L1↑→L2↓←r↑→i↓→y↓
五、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如果既想使收入增加到y*,又不使利率变动,则可采用膨胀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混合使用的方法。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混合使用的政策效应。
|
政策混合 |
产出 |
利率 |
1
2
3
4 |
膨胀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膨胀性货币政策
膨胀性财政政策和膨胀性货币政策 |
不确定
减
少
不确定
增
加 |
上升
不确定
下降
不确定 |
例如, 60年代初美国经济萧条,为克服衰退,政府一方面减税,同时采取“适应性”的货币政策,使产量增加时利率基本保持不变,特别在肯尼迪政府时期,进行了全面减税,个人所得税减少20%,最高税率从95%降至65%,公司所得税率从52%降至47%,这些造成美60年代经济繁荣。
到 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经济中通胀率高而失业率较低。为控制通胀,实际了紧缩财政和紧缩货币相结合的政策,在70年代后,财政政策运用中强调了微观化,即对不同部门与地区实行不同税率,不同的征税方法,以及调整政府对不同部门与地区的拨款,支出政策,以求得经济平衡发生。
70年代末80年代初里根政府为克服通胀和经济萧条并存的“滞胀”局面,采用减税和紧缩通货相结合的政策,一方面想刺激需求,增加供给,同时又想克服通胀。1992年克林顿上台后,又强调国家干预增税,希望依靠国家力量振兴美国经济,目前小布什减息减税增发国债对付衰退。
第二节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美诺贝尔奖得主 J·托宾说:“宏观经济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表明如何能够运用中央政府的财政工具和货币工具来稳定经济”。
一、宏观经济政策概况
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有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充分就业并非人人都有工作,而是维持一定失业率(非自愿失业、自然失业率)这个失业率要在社会可允许范围之内,西方学者认为存在 4-6%的失业率是正常的,充分就业状态。
物价稳定是维持一个低而稳定的通胀率(价格指数)。
经济持续均衡增长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与人均收持续增长,通常用实际 GDP平均增长率来衡量,这种增长率既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是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所能达到的。
国际收支平衡,否则会对国内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这四种经济目标之间是存在矛盾的。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是矛盾的,因为要实现充分就业,就必须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而这些政策又会由于财政赤字的增加和货币供给量的增加而引起通胀。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有一致性,也有矛盾,经济增长一方面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有利于充分就业,另一方面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又会引起资本对劳动的替代,使部分工人,尤其是文化技术水平低的工人失业,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也有矛盾,因为充分就业的实现引起国民收入增加,而在边际进口倾向既定的情况下,国民收入增加必然引起进口增加,从而使国际收支状况恶化,此外,在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也存在矛盾,因为经济增长过程中,通胀是难以避免的。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间的矛盾,就要求政策制定者或者确定重点政策目标,或者对这些政策目标进行协调,政策制定者在确定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时,既要受自己对各项政策目标重要程度的理解,考虑到国内外各种政治因素,又要受社会可接受程度的制约。
二)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常用的有需求管理政策,供给管理政策以及国际经济政策。
1、需求管理
一是通过调节总需求来达到一定政策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也是凯恩斯主义所重视的政策工具。
需求管理是通过对总需求的调节,实现总需求等于总供给,达到既定失业又无通胀的目标。在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经济中会由于需求不足而产生失业,这时就要用扩张性政策工具刺激总需求,在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经济中会因需求过度而引起通胀,这时就要运用紧缩性的政策工具来压抑总需求。需求管理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2、供给管理
70年代初,石油价大幅上升对经济的严重影响,使人们认识到总供给的重要性,宏观经济政策工具中还有供给管理。
供给管理是通过调整供给来达到一定政策目标,供给即生产,在短期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是生产成本,特别是生产成本中的工资成本。在长期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是生产能力,即经济潜力的增长。因此,供给管理包括控制工资与物价的收入政策,指数化政策,改善劳动力市场状况的人力政策,以及促进经济增长的增长政策。
二、财政政策
一)西方国家财政的构成(财政政策工具)
财政政策: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国家财政由政府收入和支出两方面构成,其中政府收入包含税收和公债两部分。
1、政府支出
是指整个国家中各级政府支出的总和,由许多具体的支出项目构成,主要可分为政府购买与政府转移支付两类,政府购买是指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政府购买是一种实质性以出,有商品和劳务的实际交易,是国民收入的一个组成部分。政府转移支付是指政府在社会福利、贫困救济和补助等方面支出,这是一种货币性支出,政府在付出这些货币时并无相应的商品和劳务交换发生,仅是政府收入在不同社会成员之间转移和重新分配,全社会总收入并没变,它不能算国民收入的组成部分。
2、政府收入
税收是政府财政收入中最主要部分,根据课税对象不同,税收可分为三类:财产税、所得税和流转税。财产税和所得税均为直接税,实行累进税率。流转税属于间接税,是以商品流转额和非商品流转额为课税对象的税收总称,包括增殖税、销售税、消费税和关税等,一般实行比例税率。
这三种税通过税率的高低及其变动来反映赋税负担轻重和税收总量的关系,因此税率的大小及其变动方向对经济活动如个人收入和消费会直接产生很大影响。
公债是政府财政收入的又一组成部分。它是政府对公众的债务,是政府运用使用形式筹集财政资金的特殊形式,政府公债的发行,一方面能增财政收入,影响财政收支,属于财政政策,另一方面又能对包括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在内的金融市场的扩张与紧缩起重要作用。
凯恩斯经济学认为外债对一国人民来说是负担,国家必须用本国产品来偿补外债的利息,但内债则不同,内债是政府欠本国人民的债,也是“自己欠自己的债”,因而不构成负担,即使用征税办法来偿还公债,也只是财富再分配而已,对整个国家而言,并未有财富损失,至于公债对子孙后代的影响,也不构成负担,理由是发公债可促使资本更多地形成,加快经济增长速度,从而给子孙后代带来更多的财富和消费(李嘉图公债哲学则与之相反)。1998—2000年,中国增发建设性国债1000、1100和1500亿圆,分别拉动同期经济增长1.5、2.0、1.7个百分点。但中国可能发生财政风险,2001年债务占GDP比重16%(警戒线60%),赤字率3%,1998年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为76.3%(一般为20%—30%),我国债务偿还率为24.3%(一般为10%)。
财政赤字弊病:债务筹资引发政府负担;货币筹资引发通涨,影响货币政策;降低储蓄,影响经济增长;在开放经济中,国内储蓄下降导致
出卖资产或从国外借债,引发国际收入赤字,即“双赤字”。
西方国家政府通过:变动政府购买支出、改变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税收和公债等主要财政政策工具(“逆经济风向行事”)来实现政府的政策目标。
二)自动稳定器(内在稳定器)
某些财政政策由于其本身的特点,具有自动地调节经济,使经济稳定的机制,被称为内在稳器。
1、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个人所得税与公司所得税有其固定的起征点和税率,当经济萧条时,由于收入减少,税收也会自动减少,从而抑制了消费与投资的减少,有助于减轻萧条的程度,通胀时情况相反。
2、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这里主要指失业补助与其他福利支出这类转移支付,当经济萧条时,由于失业和需要其他补助的人数增加,这类转移支付会自动增加,从而抑制了消费与投资减少,有助于减轻萧条的程度。
3、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经济萧条时,国民收入下降,农产品价格下降,政府依照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按支持价收购的农产品:可使农民收入与消费维持在一定水平上,经济繁荣时,则反之。
这种内在稳定器自动地发生作用,调节经济,无需政府作出任何决策,但这种内在稳定器调节经济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它只能减轻萧条或通胀程度,并不能改变萧条或通胀的总趋势,特别是对于剧烈的经济波动,自动稳定器更难以扭转;只能对财政政策起到自动配合的作用,并不能代替财政政策,因此,仍需政府有组织地运用财政政策来调节经济。
三)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补偿性财政政策)
由上所述,要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要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措施,当总需求小于总供给产生衰退和失业时,政府采取刺激需求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产生通胀时,政府应采取抑制总需求的紧缩性财政政策。要“逆经济风向行事”。
30年代—60年代初美经济繁荣,在一定限度内,是运用这套政策的结果,但60年代后“滞胀”人们对这种政策提出怀疑,局限性。
1、时滞;2、不确定性①乘数大小难以准确确定;②政策必须预测总需求水平通过财政政策作用达到预定目标究竟需要多少时间,而在这一时间内,总需求特别是投资可能发生戏剧性变化,这就可能导致决策失误;3、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4、外在的不可预测的随机因素的干扰,也可能导致财政政策达不到预期效果。
四)功能财政与预算盈余
政府在财政方面的积极政策主要是为实现无通胀的充分就业水平的产出和收入而努力。当实现这一目标时,预算可以是盈余,也可以是赤字,这样的财政为功能财政。
功能财政思想认为不能用财政预算收支平衡的观念来对待预算赤字与预算盈余,而应从反经济周期的需要来利用预算赤字和预算盈余,当衰退时,政府有义务实和扩张性财政政策,如起初存在财政盈余,政府应减少盈余甚至不惜出现赤字,如起初存在财政赤字,就不应担心赤字扩大,而应不惜出现更大赤字,坚定地实行扩张政策,反之则反。
年度平衡预算,要求每财政年度收支平衡,这个原则凯恩斯主义者出,他们认为,衰退时,税收必然因收入减少而减少。如果坚持年度干预预算的观点,为减少赤字,只有减少政府支出或提高税率,其结果会加紧衰退。
功能财政思想比机械地追求政府收支平衡目标是一大进步,但其实施也存在一定困难,这不仅是由于经济波动难预测,经济形势难估计,而且决策需时间,效果也滞后。例如为消除通胀而采取紧缩政策,但由于政策滞后,也许经济已转入衰退,但仍在实行紧缩,结果会使衰退更严重。
五、充分就业预算盈余
是指既定的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即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上所产生的政府预算盈余。
如果用t、分别表示边际税率,既定的政府购买支出和政府转移支付支出,用y和y*分别表法实际收入和潜在收入,则充分就业预算盈余(BS*)和实际预算盈余(BS)分别为BS*=ty*-和BS=ty-,二者差额为BS*-BS=t(y*-y)。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概念有两个重要作用:
第一,把收入固定在充分就业水平上,消除经济波动的影响,可以判断财政政策是扩张的,还是紧缩的;第二,使政策制定者重视充分就业问题,以充分就业为目标确定预算规模从而确定财政政策。
六)中国财政政策的特色
1、中国财政政策工具
(1)收入:税(费)。税费改革。我国近年来税收增长幅度远远大于经济增长,这种实质从紧的政策已不利于经济发展,此外,我国财政资出缺少制衡力量,美国财政收入中70%以上的支出是按法律规定的公式支出的,是常年性拨款。西方国家“低税率,宽税基,少减免,严征管”。
(2)支出包括经常性支出和建设性支出。我国经常性支出增长过快,1978年—1995年财政总支出增长了5倍,而行政管理支出增长了18倍。建设性支出包括公共产品投资和私人产品投资。
我国财政发展的方向是由“综合财政”向“公共财政”转换。
2.我国财政政策效果。
3.中国财政政策制约因素
三、货币政策
一)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
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是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
中央银行是一国最高金融当局,它统筹管理国家金融活动、实施货币政策以影响经济,中央银行具有三职能:
一、是发行的银行,发行国家货币;
二、是银行的银行,其客户为其它商业银行
三、是国家的银行①它代理国库;②提供政府所需资金;③代表政府与外国金融组织发生关系;④执行货币政策;⑤监督、管理。
二)存款创造和货币供给
银行创造货币的机制与法定准备金制度,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就是一种货币,以及银行的贷款转化为客户的活期存款等制度相关。
商业银行资金主要来源是存款,为应付存款客户随时取款的需要,确保银行的信誉与整个银行体系的稳定,银行不能把全部存款放出去,必须保留一部分准备金。法定准备率是中央银行以法律形式规定的商业银行在所吸收存款中必须保持的准备金比例。在西方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就是货币,它可以用支票在市场上流通,所以活期存款的增加就是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因为活期存款就是货币,所以客户在得到商业银行的贷款以后,一般并不取出现金,而是把所得贷款作为活期存款存入自己有业务往来的银行,以便随时开支票使用。所以,银行贷款的增加又意味着活期存款的增加,货币供给量的增加。这样,商业银行的存款和贷款活动就会创造货币,在中央银行货币发行量并未增加的情况下,使流通中货币量增加。而商业银行所创造货币的多少,取决于法定准备率。例如:
假设法定准备率为20%,最初某商业银行(A)所吸收的存款为100万元,该商业银行可放款80万元,得到80万元贷款的客户把这笔存款存入另一商业银行(B),该商业银行又可放款64万元,得到这64万元贷款的客户把这笔贷款存入另一商业银行(C),该商业银行又可放款51.2万元,……,这样下去,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可增加500万元存款,即100万元的存款创造出500万元的货币。存款总和:100+80+64+51.2+…=100(1+0.82+0.83+…+0.8n-1)==500万元
贷款总和:809+64+51.2+……=400万元
由上升可见,存款总和(用D表示)用这笔原始存款(用R表示)及法定准备率(用rd表示)之间的关系为:D=
应说明,上述货币创造乘数为法定准备率()的例数是有条件的:
1、商业银行没有超额储备,如有超额储备率(re)货币创造乘数
2、银行客户将一切货币收入存入银行,支付完全以支票形式进行。如客户将得到贷款不全存入银行,而抽出一定比例现金,又会形成一种漏出,若re表示现金在存款中比率。
上述银行存款多倍扩大的连锁反应也会发生相反作用。
由上例可见,存款扩张的基础是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总额(Rd+Re)加上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Cu),可称为基础货币(H)或强力货币。
H=Cu+Rd+Re,
货币供给 M=Cu+D,即为通货与活期存款总和。则货币创造乘数它之所以与上例中不同。是因为上例中仅把活期存款总和当成货币供给量。而这里已把活期存款和通货合在一起当成货币供给量。
三)货币政策及其工具
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及通过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就是货币政策,它与财政政策的不同之处在于,财政政策直接影响总需求规模,这种直接作用是没有任何中间变量的,而货币政策则还要通过利率的变动来对总需求发生影响,因而是间接发挥作用。
货币政策一般也分为扩张性和紧缩性的,前者是通过增加货币供给来带动总需求的增长。货币供给增加时,利息率会降低,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因此,经济萧条时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反之则反。
中央银行应用哪些工具来变动货币供给量呢?
1、再贴现率政策,再贴现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利率,贴现率提高,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就会减少,准备金从而货币供给量就会减少,反之亦反。
但实际上,美联邦储备并不经常使用贴现率来控制货币供给,因贴现窗口的主要作用是允许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对其短期的现金压力作反应,对临时发生的准备金不是作调整。商业银行如真缺资金,再贴现率高,其也要向中央银行借款。再贴现率政策是被动调整政策。
2、公开市场业务,这是目前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最常用最重要的工具。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证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当联储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政府证券时,商业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的准备金将会以两种方式增加:如联储向个人或公司等非银行机构买进证券,则会开出支票,证券出售者将支票存入自己的银行帐户,增银行储备金,如联储直接从各银行买证券,则直接增加各银行准备金,同时,当中央银行买进证券时,证券价格会上升,从而利率会下降,反之亦反。
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点:在公开市场业务中,中央银行可及时地按一定规模买卖政府债券,中央银行可以连续地、灵活地进行公开市场操作,自由决定有价证券的数量、时间和方向,而且中央银行即使有时会出现某政策失误,也可以及时得到纠正,这一业务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可以比较准确地预测出来。
3、变动法定准备率
中央银行一般不愿轻易使用这一手段,因为银行去向中央银行报告它们的准备金和存款状况有一个时滞,因此,今天变动的准备率一般要到一段日子以后才能发挥作用。此外,变动法定准备率的作用十分猛烈,一旦准备率变动,所有银行的信用都必须扩张或收缩,因此,这一政策手段很少使用,如准备率变动频繁,会使商业银行的正常信贷业务受到干扰而无所适从。
上述三大货币政策工具需配合使用,例如,当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中出售政府证券使市场利率上升后再贴现率必须相应提高,以防止商业银行增加贴现,于是商业银行向它顾客的贷款利率也将提高,以免产生亏损。(贴现率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虽都能使商业银行准备金变动,但变动方式和作用还是有区别的)当中央银行在市场上出售证券时能一般地减少银行准备金,但究竟会给哪些银行造成严重影响却无法知道,原来超额准备金多的银行可能没什么影响,原本就没什么超额准备金的银行马上就会感到准备金不足。在这样情况下,中央银行之所以大胆进行公开市场业务,就是因为有再贴现政策作补充,一些银行准备金不足时,可向中央银行办理再贴现。
四)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1、在通胀时期实行紧缩货币政策可能效果显著,在衰退时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效果不明显,衰退时厂商对经济前景悲观,即使中央银行松动银根,降低利率,投资者也不肯增加贷款增加投资,银行为安全也不愿贷款,特别是存在流动性陷阱,不论银根如何松动,利息率也不会降。有人把货币政策制止通胀的效果比喻为马用缰绳拉车前进(效果好),把货币政策促进繁荣的效果比喻为马用缰绳使车后退(效果不好)。进一步说,即使从反通胀看,货币政策的作用也主要表现在反需求拉上的通胀,而对成本推进的通胀,货币政策效果就小。
2、从货币市场均衡看,增减货币供给要影响利率的话,必须以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为前提。否则,货币供给对经济的影响就要打折扣,通胀时货币流通速度快,等于在流通领域增加了货币供给量,会抵消货币政策的影响。
3、货币政策作用的外部时滞也影响政策效果
中央银行变货币供给国民收入与就业。因而货币政策作用要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才会充分发挥作用。在此过程中,经济情况有可能发生和人们原先预料的相反变化。
五)中国货币政策特点
1.中国货币政策的工具。
(1)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
中国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始于1984年,最初的动机是集中资金,作为中央银行平衡信贷收支的手段,而不是作为货政策工具,这使它与一般意义上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相比有很大不同:一是法定存款准备金规定不能用于支付和清算,商业银行必须另开备付金帐户,并保留大量清算资金;二是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较高,1989年以来,中国存款机构各类存款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均为13%,此外各存款机构还要保持5%—7%的备付金。
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对这一制度进行了改革,将法定准备金帐户和备付金帐户合并为法定准备金帐户;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13%下调到8%,1999年又下调到6%。这次改革,改变了原来存款准备金不能用于支付清算的状况,理顺了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的资金关系,从而有利于进一步发挥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作用。
(2)再贴现政策
1986年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开办对商业银行的票据再贴现业务。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对再贴现政策进行了重大改革:一是改革再贴现利率生成机制,即再贴现利率不再直接与同期再贷款利率挂钩,而是作为一种独立的利率体系;二是下调再贴现利率;三是延长了再贴现期限,使再贴现期限与票据承兑、贴现的期限保持一致。2000年,中央银行再贴现率余额达到了1258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52倍。
(3)公开市场业务操作
1996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试办债券公开市场业务,以财政部当年发行的短期国债作为交易工具,公开市场业务正式启动。接着又相继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1998年公开市场业务有了长足的发展,当年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渠道净投放基础货币700多亿元,占全年基础货币投放的21%。1999年公开市场业务进一步扩大,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投放基础货币的增加额为1920亿元,占全年基础货币投放的52%。
2.中国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中美利率比较:
美每次减息0.5或0.25,一般在决策会上宣布,操作规范,有利于形成稳定的市场预期。我国利率调整时间保密,时间不一定,幅度也不一定,1996-2002最大调1.5百分点,最小调0.16百分点。在美国,存贷款利率由商业银行自由决定,美联储把联邦基准利率和贴现率作为中介目标;我国利率没有市场化,商业银行无法决定市场利率,由央行直接干预存贷款利率,以调控经济。
央行独立性、货币政策独立性差,货币政策经验不足,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问题。
思考题:
1、假定现金存款比率W=0.38,准备率(包括超额准备率)r=0.18,试问货币乘数为多少?若增加基础货币100亿美元,货币供给增加多少?
2、假定法定准备率是0.12,没有超额准备,对现金的需求是1000亿美元。
(1)假定总准备金是400亿美元,货币供给是多少?
(2)若中央银行把准备率提高到0.2,货币供给变动多少?(假定总准备金仍是400亿美元)。
(3)中央银行买进10亿美元政府债券(存款准备金率是0.12),货币供给变动如何?
3、假定某国政府当前预算赤字为75亿美元,边际消费倾向为b=0.8,边际税率t=0.25,如果政府为降低通货膨胀率要减少支出200亿美元,试问支出的这种变化能否最终消灭赤字?
4、假定货币需求为L=0.2Y,货币供给为Ms=200,消费C=90+0.8Yd,税收T=50,投资I=140-5r,政府支出G=50,求:
(1)导出IS和LM方程,求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
(2)若其他情况不变,政府支出G增加20,收入、利率和投资有什么变化?
(3)是否存在“挤出效应”?
5、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和功能财政思想有何区别?
6、货币政策效果与IS和LM曲线斜率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7、如果社会已是充分就业,现在政府想要必变总需求的构成,增加私人投资和减少消费,但总需求不许超过充分就业水平,这需要什么样的政策混合?运用IS-LM图形表达您的政策建议。
案例讨论
我国目前积极财政政策效果及财政政策制约因素。
我国目前货币政策效果及货币政策制约因素。
第五章 AS—AD模型
第一节 总供给曲线
一、总供给曲线
总供给是指社会的总产出,即全社会在不同价格水平上所提供的商品和劳务的总量。总供给函数表示总产量和一般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即全社会愿意并能生产的商品数量同价格之间的关系。以AS表示总供给,P表示价格水平,总供给函数可写成:
AS=AS(P)
总供给函数中总产量与价格水平的对应关系可表示为总供给曲线,
由于y = f ( N ,
k ) = f ( N ,
)
(短期)
AS曲线推导可以沿着P
思路进行。
下面我们简要推导一般短期模型的总供给曲线。
劳动的需求函数为
劳动的供给函数:
N=N(ωe)
用实际工资表示的劳动市场的均衡条件为:
一般短期模型也就是不完全预期模型,当实际价格水平变动后,预期价格水平进行调整,但是不完全。上图中假定价格水平由P0上升到P1,在用实际工资表示的劳动市场上,劳动需求曲线保持不变。价格水平上升后,劳动者对价格水平的预期发生变动,但价格水平的预期变动要小于价格水平的实际变动,但价格水平的预期变动要小于价格水平的实际变动,所以,Pe与P的比率减少。这使得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下方平移。价格水平上升后,劳动者注意到了货币工资上升,却没有完全注意到价格水平的上升(贷币幻觉),当他们因货币工资的上升而增加劳动供给时,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下方平移。结果,均衡就业量增加,实际工资水平降低。
当未预期到的价格变动使实际工资偏离目标值时,劳动投入量和产出水平都会发生变动,并偏离了由目标值决定的就业和产出水平。
总供给曲线可写成如下的形式:
>0
这个方程表明,当价格水平偏离它的预期值时,实际工资就不等于由充分就业水平确定的目标值,实际总产出就会偏离充分就业的总产出。
因此,短期产量偏离充分就业的产量的关键在于预期价格偏离实际价格的水平,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价格的变动都会影响产量的变动,而只有未预期到的价格变动才会带来产出的变动,而预期到的价格变动并不会带来产出的变化。
二、调整过程的重要性及总供给曲线的通常形状
价格水平的变动对均衡就业和产出的影响与人们价格水平预期对实际价格变动的反应或调整密切相关,预期函数为:Pe
= p(P),0≤p'≤1,这一调整主要有三种情况。
一)没有任何调整。P'=0
其中又有两种可能:第一,极短期模型,这时,由于时间太短,人们对价格水平的预期还没有机会进行调整。第二,极端凯思斯模型。这时人们有完全的货币幻觉,结果,劳动供给仅取决于名义工资,在没有任何调整情况下,AS曲线很平坦,近似水平线。
二)完全调整。P'=1
完全调整也有两种情况:第一,长期模型。这时,人们对价格水平的预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调整。第二,古典宏观经济模型。在完全调整情况下,AS曲线是一条垂直线,(在长期,理性预期)。
三)部分调整。
0<p'<1
这种情况称做一般短期模型。AS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三、附加预期的总供给曲线
前面说过,总供给曲线Y=P
- Pe)我们称之为附加预期的总供给曲线(EAS)。
四、总供给曲线与菲利普斯曲线
一)菲利普斯曲线及其修正
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在短期内通胀与失业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它受到滞胀的挑战。
弗里德曼建议用预期的通胀来扩展基本的菲利普斯模型,就得到了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π=πe
–β(u
- un)+ζ
u实际失业率,un自然失业率,(u-un)周期性失业,ζ为供给冲击。
二)菲利普斯曲线的推导
菲利普斯曲线实际上是总供给曲线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它可由推导出。
三)菲利普斯曲线、预期通胀率上升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线、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第二节 总需求曲线
一、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是全社会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它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支出和国外需求构成。总需求曲线是指在各种价格水平上,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条件下的国民收入水平的轨迹。
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其机制在于:当价格上升时,将同时会打破产品市场和货币
市场的均衡。在货币市场上,价格水平上升导致实际货币供给下降,从而使LM曲线向左移动,均衡利率水平上升,国民收入水平下降。在产品市场上,一方面由于利率上升造成投资需求下降,总需求随之下降;另一方面,价格水平的上升还导致人们的财富和劳动工作实际收入水平下降以及本国出口产品相对价格的提高,从而使人们消费需求下降,本国出口也会减少。这样,随着价格水平上升,总需求水平就会下降。
二、总需求曲线的推导、移动。
第三节 AD—AS模型
AD—AS模型把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劳动市场各自的均衡结合起来,使其达到共同均衡,即三重均衡。
一、总需求变动对国民收入水平与价格水平影响
一)凯思斯主义总供给曲线
总需求分析(IS—LM模型)就是以凯思斯主义总供给曲线为前提的,所以,这里的分析实际仍是总需求分析,所不同的是考虑到价格,而价格在未实现充分就业前并不变动。如图,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使总需求增加。
二)短期供给曲线
第一种情况,AD与AS交步E,这时收入Y与价格水平P二者都处于很低的水平,表示经济处于萧条状态。第二种情况ADˊ与AS交步Eˊ收入Yˊ与价格水平Pˊ二者都处于很高水平。表示经济处于高涨状态。
三)长期供给曲线
这时资源已得到充分利用。所以总需求的增加只会引起价格水平上升,而国民收入不会变动。实际产出主要由充分就业数量的生产要素所决定,产出独立于价格水平,从图中还可以看出。旨在影响总需求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只能使价格水平变动,并不能对产量发生影响。
二、短期总供给变动对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影响。
原AD—AS交点E
现由于供给(如石油价格与工资等提高),使AS—ASˊ,AD—ASˊ交点Eˊ,对应(Pˊ,yˊ)滞涨。
由上可得,主流学派认为AD—AS分析可以用来解释萧条状态,高涨状态和滞胀状态的短期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也可以用来解释充分就业状态的长期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
相应地,在政策主张上,主流学派认为,虽然资本主义经济在长期内可以处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但短期内的萧条和过度繁荣是不可避免的,仍可给社会带来损失,因此,有必要执行凯思斯主义的经济政策以熨平萧条和过度繁荣所带来的经济波动,使经济持续处于稳定的充分就业状态。
三、AD—EAS模型
如图原均衡点E0点,现在假定政府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增加了,总需求曲线肯定会向上移动一定的比例,由AD0移至AD1。短期内,人们没有预期到价格水平的变化,因而附加预期的总供给曲线EAS不会移动。结果是,我们能得到新的短期均衡点E1,这时的实际价格为P1,而预期价格仍为P0,实际价格大于预期价格,即P>Pe,所以产量上升了。因此,预料之外的货币扩张会导致产量的增加。
E1点的短期均衡不能持续很久。由于价格高于预期值,居民和企业都会修正预期。如果居民和企业都把上一期的价格作为这一期价格的预期值(这又被称为适应性预期),那么第二期的预期价格就是P1。按照这个预期价格,总供给曲线向上移至EAS1,EAS1在价格P1处经过充分就业时的产量水平。
有了新的总供给曲线EAS1和在更高价格水平上不变的总需求曲线AD1,新的均衡点E2形成,这时产量已有所下降,而价格则进一步上升。虽然实际价格仍然大于人们的预期值,但差距已经缩小。居民和企业将不断调整对价格的预期,使预期与实际的差距不断缩小,最终将预期价格提高到P*。相应地,EAS曲线向上移动到EAS*。
因此,在短期内,扩张性货币政策如果没有被预期到,货币供给量的增加能使实际产出增加。但是货币的增加不可能永远不被预期到,当人们完全预期到价格变动后,货币扩张不再有实际影响,只反映为价格的上升。
思考题:
1.说明总需求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
2.用图形说明短期均衡的三种状态(萧条、高胀和滞胀)。
3.总需求曲线AD和总供给曲线AS在充分就业产出水平Ye和价格P0处达到均衡试问:1)在其它条件不变时,若提高税收,会对IS,LM和AD曲线如何影响?
2)解释价格水平是如何调整由增税所引起的非均衡?
4.如图所示,解释P1水平下经济为何不均衡,其均衡的调整过程怎样?
5.经济初始的均衡位于点E0,如图所示,如果技术进步使总供给曲线向右移至AS′,试解释:
(1)经济通过价格水平的变化所进行的调整。
(2)考虑经济的总产出结构,即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各占总产出的份额是否会改变?
6.在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总需求模型中,经济在图中点E0处到达均衡,请问:
(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原材料的单位实际成本增加,对均衡产出和价格水平有何影响?
(2)如果此时名义工资具有向下刚性,(1)中的非均衡会作怎样的调整?当价格从P0上升到P1时,工人能够要求到更高的名义工资吗?
(3)当价格与工资水平可完全伸缩,又没有实施需求稳定的经济政策,在经济重新恢复充分就业水平的均衡时,名义工资和价格水平有何变化?
(4)什么样的需求稳定政策应该用来修正(1)中的非均衡?
(5)如果原材料单位实际成本的增加只是暂时的,又如何影响(1)中的非均衡?
7.当前中国总需求不足的特点及原因。
8、计算:在一个封闭经济中,消费函数C=200+.75(Y-T);
投资函数I=200-25r;政府购买和税收都是100;
实际货币需求函数为:Y-100r;货币供应量为1000;
价格水平为2。求:
IS曲线和LM曲线,均衡利率和收入。
当政府购买从100增加到150时,IS曲线将如何移动,
移动的距离是多少,并求此时的均衡利率和收入。
3)当价格水平是可以变动的情况下,推导出总需求曲线。
第六章
经济增长理论
第一节
经济增长理论概述
一、经济增长的概念
库兹涅茨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之相应调整的基础上的。
二、经济增长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1939年,哈罗德发表《论动态理论》一文作为经济增长理论出现的标志,西方学者认为,凯思斯的分析未考虑时间变化,他把人口数量资本数量和技术条件都看成既定不变的,这种分析方法是短期分析和静态分析,要克服这种局限性,就需要将凯思斯的分析加以长期化和动态化,哈罗德首先在这方面作出了自己的努力。后来新古典,丹尼森因素分析。Romer与卢卡斯增长理论。
第二节 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
一、哈罗德模型的假设条件
P454
①只生产一种产品
②技术水平不变,资本与劳动比例不变,不存在折旧。
③生产中只有劳动与资本两种要素。
④生产规模报酬不变。
⑤储蓄总收入函数S =
sY
二、实际增长率
哈罗德认为,一社会的资本和该社会的总产量之间,存在这一定的比例,即资本—产量比,K=vY
Δk=vΔy ∵不存在折旧
∴ΔK=ΔI
∴I=vΔY
而S=sY
按凯思斯理论,只有I=S时,经济才均衡,哈罗德认为,在经济增长中,同样只有实现了I=S,经济才能实现均衡增长,由I=S得vΔY=sY
该公式表明,要实现均衡的经济增长,实际增长率就必须在于社会储蓄倾向与资本产量比二者之比。
上式实际上是一个定义恒等式,它是由I=S推出来的,它在经济分析中是否有用?就要研究第二个方程,
设一月储蓄率为20%,投资效果函数=0.25
,V=4
则G=20%×0.25=0.05=5%
三、有保证的增长率(均衡增长率)
哈罗德认为,要进行动态理论探讨,重要的是考虑企业家的预期和企业家是否合乎意愿等心理因素,如果考虑到这些因素,把资本—产量比V理解成企业家意愿所需要的资本—产量比,用Vr表示,那么基本方程就可以写为:
——人们意愿的储蓄率
——合乎人们意愿的资本—产量比
如果现实经济活动出现的实际增长率GA等于有保证的增长率Gw,那么实际资本—产量比V就必然等于企业家所需要的资本—产量比Vr,由于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增量取决于资本家的意愿,所以只要国民收入按Gw这个增长率增长,就会使企业家保持“愿意进一步实现类似的增长”的理状态,从而国民收入会所复一年按Gw增长下去,这就是经济是否存在一条均衡增长途径问题。
GA=Gw即“存在问题”。一旦经济偏离了均衡增长途径,基本身是否能够自动地趋向于均衡增长途径。这个问题又被称为“稳定性问题”,在储蓄率给定不变的条件下,GA·V=GW·Vr=s,当V=Vr时,GA=GW经济均衡增长……
如果GA〈GW,厂商发现市场疲软产品滞销,他们有些固定资本设备可能开工不足即V>Vr,于是他们削减订货,投资需求下降。通过乘数使生产(收入)多倍减少,又通过加速数引致投资多倍下降,使GA与GW缺口更大,反过来当GA>GW,厂商发现存货减少,使企业家增加订货,V<Vr,通过乘数与加速数,使生产进一步增加,GA与GW缺口更大。∴一旦GA与GW发生了偏差,经济活动不仅不能自我纠正,而且还会产生更大偏差,即哈罗德“不稳定原理”。
四、自然增长率
哈罗德进而考察了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就是人口变动和技术变动条件下社会可能实现的经济增长率,用Gn表示。哈罗德认为,Gm与GW之间会出现三种情况:
1)Gw>Gn,这时由于劳动力不足而使经济呈长期停滞趋势。
2)Gw<Gn,这时会因劳动力过多而造成工资低廉,因而可能出现“长期兴奋”状态。
在这两种情况下,都不能做到既没有通胀又没有失业。
3)因此,只有Gw=Gn,才是合乎理想的长期增长状态。把均衡增长率,实际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三者结合在一起考察,从长期看,均衡条件是:
Gw=
GA=Gn=n
第三节 新古典增长模型
一、资本积累
一)基本假设
为简化起见,先让人口与技术不变,以后再引入劳动力的变化和技术进步。
首先,对生产函数的假设,设Y=F(K,L)K与L之间可以替代,如以y=Y/L代表人均产出,k=k/L表示人均资本,则索洛生产函数可以写成
y=F(k,1)=f(k)
其次,索洛模型中需求被分为消费和投资两个方面,即人均产出y被分为人均消费c和人均投资i两部分:
y = c+i
c=(1--s)y
s为储蓄率 i = s y
二)资本积累和稳态
由上面可知,一个经济的人均投资,是人均产出的一个比例,即i=sy,把生产函数代入其中,i=sf(k)
由于新古典生产函数是增函数,因此人均资本k越高,产出f(k)和投资i就越大。
若δ为平均折旧率,每年折旧掉的资本数量为δk,
Δk=i-δk=sf(k)-δk
Δk是这一年到下一年中间的资本存量变化。
上图显示了在储蓄率一定,折旧率也固定,而生产函数具有边际产出递减性质时,一定存在唯一的满足新增投资正好与折旧相等的点,Δk=0,资本存量会保证稳定不变的水平。我们称这个资本存量水平为资本存量的“稳定状态”。记为K
在索洛模型中,稳态既是一个经济的长期均衡,而且具有一种真正的稳定性(具有收敛性)。
一个经济的稳定状态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稳态不仅对应一个特定的资本存量水平,而且也对特定的产出,收入和消费水平。这意味着如果一个国家稳态资本水平较高,那么稳态的产出水平也较高,即使短期中资本水平,产出水平仍不理想,但最终肯定会向这个较高的水平收敛。既然稳态时一个经济的长期均衡有着决定性的作用,那么人们或者一个国家能否影响或选择稳态呢?
三)储蓄率对稳态的影响
储蓄率对一个经济稳态的影响,说明了储蓄率的高低对经济增长迷度的一方面影响。因为较高的储蓄意味着较高的稳态,那么当一个经济的当前资本存量水平一定时,就意味着与稳态可能存在更大的差距,这样经济就会有较大的空间速度。但较高的储蓄率导致较快的增长仅仅是暂时的,因为在长期中只要经济达到它的稳态,那么它就不会再继续增长。在模型的假设下,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增长是不可能长期持续的。
二、资本积累的黄金律
上面已经分析,通过调控储蓄率,政策制定者可以选择资本存量的稳态。那么政策制定者会选择资本存量水平多高的稳态?是否资本存量水平越高越好呢?一个好的政策制定者应该选择长期消费水平最高的稳定状态。长期消费总水平最高的稳定状态被称为资本积累的“黄金律水平”。记为kg*
C= y - i
C*=f(k*)-δk*
黄金律的基本条件是:MPk-δ=0
虽然一个经济会自动收敛于一个稳态,但并不会自动收敛到一个黄金律稳态。要让一个经济有黄金律的稳态,要通过对储蓄率的选择,使稳态的资本存量水平正好是黄金水平。
三、人口增长与技术进步
一)人口增长的影响
假定人口和劳动力以固定速率n增长,下面我们分析人口增长对一个经济的稳态有什么影响。我们仍用小写字母代表人均数量。因此,y=Y/L代表人均产出,k=K/L表示人均资本。但现在L不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增长的。
Δk=i-(δ+n)k,
该方程表明新投资,折旧和人口增长是如何影响人均资本存量的。新投资会提高k,同时折旧和人口增长则会降低k。我们可以把(δ+n)k项看作一种“平衡投资”,即在存在折旧和人口增长的情况下,为保持人均资本不变必需追加的投资。平衡投资包括对现有资本折旧δk的弥补,还包括给新劳动力配备资本的投资,必需的数量是nk。用sf(k)代替上面方程中i则
Δk=sf(k)-(δ+n)k
人口增长在三个方面改变了基本的索洛模型。首先它使我们离对持续增长的解释接近了一些。因为在有人口增长的稳态,虽然人均资本和产出不变,但由于劳动力的数量以速率n增长,因此总产出和总资本也会以n速率增长,人口增长虽然不能解释生活水平意义上的持续增长,因为稳态人均产出没有变化,但至少能解释在总产出意义上的持续增长。
其次,把人口增长引入索洛模型,为我们提供了关于为何有些国家实富裕而另一些国家则很贫穷的一种解释。人口增长率较高的国家的稳态人均产出y*也较低(国家穷)。
最后,引进人口增长率会改变决定资本积累黄金律水平的公式。MPk=δ+n。
二)技术进步劳动效率
为了让技术进步在生产函数中反映出来,我们把生产函数写成:Y=F(k,L·E),其中E是能够反映或涵盖技术进步的“劳动效率”变量。生产函数中的L·E项可以看作是用“效率单位”衡量的劳动数量,它考虑进了劳动力的数量L和每个劳动力的效率E。这个新的生产函数表明,总产出Y取决于资本数量K和劳动效率单位数L·E两个因素。技术进步可以用劳动效率变量E的增长来反映,假设技术进步使E以一个固定速率g增长,由于劳动力L以速率n增长,因此劳动力效率单位L·E以速率(n+g)增长。
三)有技术进步的稳定状态
首先对变量的代数符号进行重新安排,现在k=K/(L·E),是每劳动力效率单位资本,而不是人均资本,y=Y/(L·E)则是每劳动力效率单位的产出,而不是人均产出,有技术进步的生产函数仍可写成
y=f(k)
Δk=sf(k)-(δ+n+g)k
gk是为了补偿技术进步引起的劳动力效率单位的增加,没有这一项,当其它因素不变时,每劳动力效率单位拥有的资本数量会随着技术进步面下降。
在有技术进步的索洛模型中,虽然在稳态每效率单位的资本k=K/(L·E)和产出y=Y/(L·E)都不变,但人均产出Y/L=y*E和总产出Y=y·E·L却分别以g和n+g的速率增长。因此在加进技术进步以后,索洛模型就能解释我们所观察到的生活水平总义上的持续增长了,即技术进步能够导致人均产出的持续增长。
由于提高储蓄率只能实现在到达稳态之前短期中的增长,而不是可长期持续的高增长率,而人口增长则对人均总义上的增长没有意义,因此,索洛模型表明,只有技术进步是一个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源泉。
引进技术进步因素,同样也会改变确定黄金律稳态的公式。稳态消费实现最大化的条件是:MPk=δ+n+g。也就是说,在资本积累的黄金律水平,资本的边际净产出(MPk-δ),应该等于总产出的增长率(n+g)。国家储蓄率政策。如果(MPk-δ)>(n+g),意味着储蓄率低于黄金律稳态的要求,应提高储蓄率,反之则反。
四、增长率的分解(余值法)
GQ=GA+αGL+βGk
GQ为产出增长率,GA为技术进步速度,GL和GK分别为劳动和资本的增长率。α和β分别是劳动和资本的产出弹性。α<1
β<1
GA=GQ-αGL-βGk
(余值法)
该式也说明了技术进步的重要性。
第四节 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一、丹尼森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丹尼森把经济增长因素分为两大类:生产要素投入量和生产要素生产率,具体因素如下:
就业者人数和他们的年龄性别构成;
工作时数;
就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
资本存量的规模;
资源配置状况;
规模经济;
知识进展;
丹尼森计算1948年—1973年美国在非住宅性企业领域中实际国民收入所平均增长3.56%,其中1.58%为全部要素投入量的增长,1.98%为单位要素投入量的产出量的增长,二者分别占国民收入增长率的44%和56%。在全部要素投入量年增长率1.58%中,劳动投入量增长1.02%,资本投入量增长0.56%。单位投入量的产出所增长率1.98%中,知识进展为1.41%,规模经济为0.42%,资源配置改善为0.37%,但因环境变化,不规则因素变动抵消了0.22%。
丹尼森的结论是,知识进展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最重要的增长因素。
二、库兹涅茨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库兹涅茨提出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知识存量的增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结构方面的变化。
新经济增长理论
一、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局限性
把技术作为外生变量来对待,是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局限性的反映。主要体现在:
第一,由于技术是外生的,因此技术进步也就有很大的偶然性。由于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技术进步,那么经济增长就带有很大程度的偶然性。这与20世纪以来的经济增长的实践不符。
第二,由于技术是外生的,因此对技术的使用不需付出成本,这也与技术进步的实践与经济增长的实践不符。
第三,把技术作为外生变量来对待,与把技术进步看成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的观点是难以协调的。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应当来自经济增长本身。
二、罗默的技术内生化经济增长理论
技术内生化经济增长理论是从阿罗“干中学”模型发展而来的。“干中学”模型强调从事生产的过程也是获得知识的学习过程。生产过程中积累了资本品同时也积累了更多的知识,因为新生产的资本品所含的技术水平在提高。技术水平随着资本水平的提高而提高,这样就把技术进步内生化了。但阿罗的模型存在着三个显著的缺陷:
第一,在阿罗模型中,技术进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实际有突变的,跃进式的。
第二,“干中学”只能反映经验积累的一部分,也就是学习的一部分。
第三,技术研究包括应用研究和基础性研究,基础性研究不反映于企业投资之中,在阿罗模型中,只是指企业的技术进步被内生化了,而企业的技术进步的内化只不过是技术内生化的一部分而已。
罗默在对阿罗模型修正与补充的基础上,提出了技术内生化的经济增长模型,罗默的模型中,除了列入资本和劳动这两个生产要素以外,还有另外两个要素,即人力资本和技术水平。模型中所列入的劳动是指非熟练劳动,而人力资本则指熟练劳动,人力资本用正式教育和在职培训等受教育时间长度来表示,这样就把知识或教育水平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考虑进去了。关于模型中所列入的技术水平这个要素,罗默认为它体现于物质产品之上,如新设备、新的原材料等,它们表示创新的成果。换言之,知识的进步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体现于劳动者身上的熟练程度,它在模型中用人力资本来表示:另一方面是体现于新设备,新原材料等物质产品之上的技术先进性,它在模型中用技术水平表示出来。
罗默的经济增长理论对于经济增长研究有以下两个重要的启示:
第一,知识进步是累积性的,人力资本存量是一同长期重视教育,发展教育和培养人才的结果,技术水平的提高也是累积性的。这表明,一国要取得经济增长的成就,必须重视知识的进步与知识的累积。发达国家在经济增长方面之所以比不发达国家具有优势,正因为那里人人力资本存量大之超过不发达国家“科教兴国”。
第二,对知识产权,专利的保护同样是经济增长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技术进步需要有激励机制,知识和累积也需要有激励机制。保护知识产权,保护专利,有利于激发更多的人从事技术研究工作,使技术创新取得成果。
第六节 经济周期理论概说
一、经济周期的定义及阶段
所谓经济周期(又称商业循环),是指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着总体趋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经济周期大体上经历周期性的四个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
二、经济周期的类型
西方经济学家根据一个周期的长短将经济周期分为长周期、中周期和短周期。
长周期又称长波,指一个周期长度平均为50年左右。它也被称为康德拉耶夫周期。
中周期又称中波,指一个周期平均长度为8到10年,它被称为朱格拉周期。
短周期又称短小波,指一个周期平均长度约为40个月。它被称为基钦周期。
每个康德拉季耶夫周期包括六个朱格拉周期,每个朱格拉周期包含三个基钦周期。
三、经济周期理论概说
造成经济周期的原因可以划分为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和非凯斯恩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前面已经论述了乘数和加速数相互作用的模型。除了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以外,还有消费不足论、投资过度论、货币信用过度论、创新理论、心理理论、太阳黑子论、政治周期理论。
四、中国的经济周期波动
我国的经济波动大体可分为三个中周期:第一次为1953—1962年,包括1953—1957年和1958—1962年两个短周期。第二次为1963—1981年,包括1963—1968年,1969—1972年,1973—1976年和1977—1981年四个短周期。第三次从1982年开始至今,包括1982—1986年,1987—1990年和1991年至今三个短周期。
以1976年为界,我国经济周期波动又分为成改革前与改革后两个阶段。前者包括五个短周期,后者包括四个短周期。
概括地说,改革前我国经济周期波动总特征是振幅大,峰位高,谷位深,平均位势低,扩张期长度短,可叫作“大起大落”;改革后经济波动总特征是振幅减小,峰位下降,谷位上升,整体位势提高,扩张期长度延长,波动趋向“高位—平缓”型。这些变化表明,我国经济增长力和增长的稳定性都在增强,改革后的周期波动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例如,改革前平均波动幅度为23.4%;改革后平均幅度为6.2%。再如,改革后周期扩张长度平均为2.5年,收缩长度平均为2.3年,扩张期长于收缩期。
思考题:
简要介绍哈罗德模型。
在索洛模型中,储蓄率是如何影响稳态收入水平以及稳态增长率的?
在索洛模型中,人口增长率对一个经济稳态收入水平,以及一个经济的增长率有什么影响?
为什么说技术进步是长期中人均产出持续增长的唯一源泉?
5.新古典增长模型如何解决哈罗德模型中存在的问题的?
6.什么是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公式?
案例讨论:
两方经济增长理论对我们的借鉴
过去20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源于资本的迅速积累和经济效率的快速提高。1978—1997年,资本投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接近60%,生产率提高的贡献为30%,而劳动力总量扩张的作用只占12%左右。
现阶段中国人均GDP水平在世界上排在很低的位次上,中国仍差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1998年,按汇率法计算,人均GDP750美元,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在低收入国家之列,排在世界第149位;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人均GDP3200美元,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1.9%,在中低收入国家之列,排在世界第129位。1995年美国、日本、台湾、香港、韩国的人均GDP分别为2755美元、40519美元、12396美元、23270美地和10068美元。
第七章 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
第一节 通货膨胀及其影响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和衡量
一)通胀的定义
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的和显著上涨。
二)通货膨胀的衡量
通常用通胀率来衡量通胀的程度。
π=(Pt
- Pt-1)/Pt-1
具体可用三种价格指数
1)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指通过计算城市居民日常消费的生活用品和劳务的价格水平变动而得到的指数。
2)生产者价格指数,又称批发价格指数,指通过计算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所有阶段上所获得的产品的价格水平变动而得到的指数。
3)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折算指数,即名义GDP对实际GDP的比率。
二、通货膨胀的类型
一)按物价上涨速度不同划分
1)爬行的通胀。每年一般物价水平上涨率在1%~3%,不会导致通胀预期出现。
2)温和的通胀,每年一般物价水平上涨率在3%~10%之间。
3)奔腾的通胀,每年一般物价水平上涨10%~100%之间。
4)超级通胀,又称恶性通胀,年物价上涨率超过100%。
二)按供求总量与结构的不同(按通胀原因)
通胀可以分为:需求拉动的通胀,成本推进的通胀,供求混和型通胀和结构性通胀。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在商品市场上在现有的价格水平下,如果经济的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水平,就会导致一般物价水平上升,引起通货膨胀。引起总需求扩大的因素有两大类:一类因素称为实际因素,诸如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扩大,政府支出增加、减税以及一国净出口水平的增加都会使得产品市场上IS曲线向右移动,从而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使经济在现有的价格水平下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另一类是所谓的货币因素,即货币供给量的增加或实际货币需求的减少。这会使得LM曲线向右移动,也会导致总需求水平在现有价格水平扩大。在经济的总供给没有达到完全就业水平的总供给水平之前,总需求的增加在使价格水平上升的同时,还会使产量增加。随着经济接近充分就业的产量水平,总需求再增加,产出就不能再增加,而只会导致价格水平的上升。
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这是指由于生产成本的提高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升。生产成本的提高一方面可体现在工资水平上升,原材料和能源等涨价;另一方面也体现在厂商为追逐垄断利润而限制产量,从而引起价格水平的普遍上涨。在现有的价格水平下,工人如果要求提高实际工资,厂商能够雇佣的工人就会减少,其产量就随之减少,导致供给曲线向左移动,总需求水平超过总供给,价格水平上升。与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不同的是,在短期,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将减少经济的产出水平。
结构性通货膨胀。指由于特定的经济制度、控制系统、信息系统和决策系统的结构因素或这些结构的变化而引起的通货膨胀。主要是经济部门之间生产率提高快慢不同引起的通货膨胀。
三)按人们对物价上涨的预期不同
通胀可以分为:未预期到的通胀和预期到的通胀。
三、通货膨胀的影响
通胀的经济效应主要有以下三方面:1)通胀的再分配效应。首先,通胀将降低固定收入阶层的实际收入水平。即使就业工人的货币工资能与物价同比例增长,在累进所得税下,货币收入增加使人们进入更高的纳税等级。税率的上升也会使工人的部分收入丧失。其次,通胀靠牺牲债权人的利益而使债务人获利。只要通胀率大于名义利率,实际利率就为负值。
2)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在短期,需求拉动的通胀可促进产出水平的提高,减少失业;成本推进的通胀却会导致产出水平的下降,减少就业。在长期,上述影响产量和就业的因素,都会消失。
3)“非效率”效应,通胀会削弱和破坏市场机制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功能;破坏正常的经济秩序。
一些西方学者认为,通胀给经济造成的影响本身并不严重,真正的严重性在于收入再分配,导致的政治后果。
通货紧缩及其影响。
四、预期与通货膨胀
如果通胀是突发的,短期的,人们无法完全预测到,那么,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需求曲线向右移动的幅度就会大于劳动力供给曲线向左移动的幅度,从而使货币工资的增长小于物价的上升,在短期,经济将扩大就业,产量也随之增加。如果通胀是长期的,可被人们事先完全预期到,工人就会要求按物价上涨的速度增加其货币工资率,这样,经济的就业状况就没有改善,产量水平也不会增加。
五、通货膨胀的对策及我国的通胀
1988-1989年我国零售物价涨幅分别为18.5%和17.8%。“消费、投资”双膨胀,消费预期拉动。
1993-1995年通胀率分别为13.2%,21.7%,14.8%。
1992年底有苗头M0,M1,M2增长分别为36.5%,38.2%,31.3%。
1993年过热,生产资料大幅涨价,金融秩序混乱,全年生产资料价格比上年上升33.7%。
1993年底,1994年初消费资料全面涨价。
对付通涨的措施主要有反周期政策、收入政策和指数化政策。
第二节 失业与菲利普斯曲线
一、失业的种类与原因
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的人找不到工作的状态,失业人数占劳动力的百分比称为失业率。
磨擦失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暂时或局部的不可避免的磨擦而导致的失业。
结构性失业是劳动力供给结构与劳动力需求结构不一致造成的失业。
周期性失业:在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
自愿性失业是指有就业机会,但嫌工资低或其它原因不愿就业。
季节性失业是指季节性变化,某些部门间歇性需求变化所带来的失业。
即使经济能够提供是足够的职位空缺,失业率也不会等于零,经济中仍会存在磨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凯思斯认为,如果消除了“非自愿失业”,失业仅局限于磨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的话,经济就实现了充分就业。实现了充分就业的失业率被称为自然失业率。自然失业率是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起作用时,总供给和总需求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所谓没有货币因素干扰,指的是失业率的高低与通胀的高低之间不存在替代关系。因此,自然失业率应等于某一时点上磨擦性和结构性失业占劳动力的百分比。在实际统计时,用长期的平均失业率来近似地表示自然失业率。
自然失业率的产生除了磨擦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以外,主要是由于实际工资刚性造成的。实际工资无法自由调整到市场出售的水平造成了劳动力的供给大于需求。实际工资刚性产生的原因很多,如最低工资法,工会的集体谈判,长期劳动合同论,效率工资等。效率工资指满足效率对工资的弹性为1时的工资,即工资增加1%,效率也提高1%的工资。厂商为了刺激工人的生产积极性,维持较高的劳动生产率,愿意支付给工人高于效率工资W*的工资,而不雇用那些愿意接受低于或等于W*工资失业者。效率工资也以保障劳动力质量,提高劳动力努力程度,影响劳动流动率。
二、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是菲利普斯根据英国近一百年统计资料所给出的反映货币工资变动与失业率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货币工资增长率越高的时候,失业率越低;失业率越高的时候,货币工资增长率越低。非利普斯曲线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由于工资成本是产品价格的重要构成部分,从而通胀率与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存在相当稳定的正比例关系,从而通常用通胀率替代货币工资率,来描述菲利普斯曲线;通胀率越高,失业率越低;反之则反。(见第五章总供给曲线部分)
菲利普斯曲线既反映出通胀与失业的替代关系,又可用于分析抑制通胀的对策。在一定时点上,政府可设置一个经济能够最大限度承受的通胀与失业的界限,通过总需求管理政策把通胀与失业都控制在此界限之内。当通胀率过高时,可通过紧缩性的经济政策使失业率提高,以换取低通胀率;当失业率过高时,余取扩张的经济政策使通胀率提高,以获得较低低的失业率。
1979年,奥尔克上台,美国通胀率14%,失业率6%;其采取紧缩货币政策后,美国通胀率4,失业率10%。
当通胀成为一种持续性的长期现象时,人们对通胀的预期社会使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这意味着经济现在必须以更高的通胀率才能换取一定的失业率。在长期,如果菲利普斯曲线不断向右移动,换取一定的失业率所需的通胀率就越来越高,最终菲利普斯曲线将成为一条重直线,这就是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如果经济开始在一个自然失业率的水平下运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就是以自然失业率为出发点的一条重线,它否认了短期存在的失业和通胀之间的替代关系。由于自然失业率是无法长期消除的,任何政府试图以通胀来消除自然失业失业率的努力,其结果都只是暂时的。
三、失业的构成和治理政策
一)短期失业与长期失业
为了把握一个国家的总体失业情况,我们需要区分短期失业和长期失业。因为这两种失业产生的原因和造成的影响完全不同。短期失业一般呈一种磨擦性失业,而长期失业可能是由工资刚性造成的劳动力市场市场供大于求,这时失业的负担主要由少数人承担,失业引起的社会成本较高。确定一国的失业主要是由短期失业构成还是由长期失业的构成对选择对应的治理政策有重要的意义。如果政策目的是为了降低失业率,就应着重治理长期失业。
二)自然失业率的上升及其原因
研究表明,青年人,妇女就业者和低技能劳动者的失业率比较高。近年来,失业率的持续上升使我们意识到自然失业率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也会逐渐上升。自然失业率的上升可以用妇女劳动参与率的提高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来解释,也可以用回滞理论加以分析,即实际失业率的上升会再生出新的失业,使自然失业率上升。
三)主动和被动的失业治理政策
由前所述,由于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只是在短期对付周期性失业可能有效,减少自然失业必须要考虑其它措施。主动的失业治理政策首先从劳动力的供给角度作文章,使劳动力供给在数量、结构和质量上与劳动力需求匹配。失业首先表现为劳动力的供给总量大于劳动力的需求总量,可以采用延长劳动者受教育时间的方法,控制劳动力供给规模,提高劳动力素质。针对妇女就业者、低技能劳动者等人失业率较高特点,为降低这部分失业率,一方面通过降低这部分人的最工资来实现,另一方面就是要加强职业培训。
主动的失业治理政策还包括提供就业的信息服务,加速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以及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工资变动的灵活性等等。
由于消除失业现象是不可能的,而失业又会造成社会成员收入的巨大差异,那么就应该实施被动的失业治理政策,对失业者进行救济,也就是建立一套完善的失业保障体系。
主动的失业治理政策和被动的失业治理政策在实际生活中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和片面性,都需要对方作为补充。
四、我国的就业问题
失业已是我国社会的头等问题,中国国情研究所研究员胡鞍钢认为,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为7.7亿,失业人口为1.55亿,失业率为20.1%;国家计委社会发展的社会保障室主任杨宜勇认为,失业人口为1.8~26亿,失业率为23.3%~33.7%;著名经济学家冯兰瑞认为,失业人口1.83亿,失业率为27.78%。
中国失业压力的三个主要来源是:
首先,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生成较大的失业压力。由于过去没有执行计划生育政策,60年代和70年代人口出生率增长过快,从而在80年代以来形成了持久的就业压力。据陈东琪估计,全国每年新增劳动力资源供给将由90年代头5年平均1250万人增加到1996~2010年的1450万人。中国劳动力人口的快速增长估计要持续到2020年左右,这将对未来就业构成较大的压力。
其次,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产生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失业压力。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大的约有1个多亿。
其三,国有部门的改革要求分流富余人员
1995年我国城镇公系统职工在1.5亿左右,按30%的水平,冗员绝对数约为4500万人,1995年起至2010年,全社会要为4500万以上的人逐步安排工作。其中每年要安排300万公有系统的富余人员再就业。
以上三项相加,到2010年每年要为2100万个劳动者安排就业和再就业岗位,这要比80年代多出600万~850万人,所以,仅从劳动力供给上看,中国面临的就业压力是很大的。
案例讨论:1、中国的失业与西方发达国家有何不同?
2、如何缓解中国的就业压力?
思考题:
1.磨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相比,哪一种失业更严重些?
2.什么是菲利普斯曲线?
3.什么是自然失业率?哪些因素影响自然失业率的高低。
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5.如果你的房东说:“工资、公用事业及别的费用都涨了,我也只能提你的房租。”这属于需求拉上还是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如果店主说:“可以提价,别愁卖不了,店门口排队争购的多着哩!”这又属于什么类型的通货膨胀?
6.政府大力削减用于培训失业工人的资金,对自然失业率会有何影响?
7.如果现在社会上失业率很高,人们会估计政府要实行膨胀性经济政策,这属于适应性预期还是理性预期?为什么?
第八章 开放经济
第一节
国际收支平衡帐户及相关概念
在国际经济活动中,一个国家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经济业务往来的总记录被称作“国际收支平衡帐户”。国际收支平衡帐户记录一国与它国的金融资金借贷、投资资产买卖,商品和服务进出口业务等一切经济交易活动。根据这些交易的性质,国际收支平衡帐户下面又可分为两大类帐目:资本帐户和经常帐户。
资本帐户主要记录国际投资和借贷。我们就可以把资本帐户表示为资本流动,记作CF,而资本的流动取决于本国利率R与国外利率R*之差
经常帐户主要用来记录进出口商品和服务的总额,也就是我们前面所定义的净出口NX。如果我们用BP表示国际收支平衡帐户,就可以写作:
第二节 兑换率的确定
NX不仅与收入有关,还与货币兑换率(汇率)有关,这里我们将兑换率E定义为每一元人民币可以兑换的外币。
兑换率作为本国货币相对于外国货币的价格,在国际经济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解释兑换率的基本性质,让我们用一个高度简化了的模型来说明。假设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一个叫中国
,另一个叫加拿大。再假设全世界只有一种产品,叫做玉米,人们消费玉米,用玉米投资(作为种子),政府也用玉米支付各种支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玉米在中国的价格是每公斤1元人民币,在加拿大的价格是每公斤1加元。那么人民币对加元的兑换率应该是什么呢?显然应该是1比1即1元人民币兑换1加元。再假设如果玉米在中国的价格变为每公斤2元人民币,在加拿大仍是每公斤1加元。那么兑换率又会怎样变化呢?答案是2比1。即每2元人民币即等于1加元。由此可见,兑换率是由两国间的价格水平所确定的。一国的价格水平上升,它的货币就会贬值,反之则升值。这就是著名的“兑换率与购买力等效定律”。经济学家对该定律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结果发现一些国家不能用PPP定律解释。这是因为PPP定律是通过比较“可贸易商品”建立起来的。而现实中许许多多的产品和服务都是不可用来贸易的,尽管如此,PPP定律还是反映出货币间兑换的实质:即购买力的比较。购买力实际上也反映一个国家的生产力,一个国家如果生产力持续上升,长时间地高于别国的平均水平,那么该国货币必然升值。因此,PPP定律是解释兑换率长期变化趋势的一种理论。即然PPP定律只能解释兑换率变动的长期趋势,那么在短期内兑换率是由什么确定的呢?在短期之内,人们在外汇市场上买卖外汇的根本目的是想投机盈利,利率高的国家投资盈利的机会就高,于是人们就愿意到那里去投资,一旦投资者到该国投资,一切款项就都要以该国货币结算。这样国内利率上升就使得国际金融市场上对该国货币的需求增加,货币需求增加的结果就是该国货币的价格,即兑换率上升。这个因果关系可由上下示意图表示:
R→Md→E
这个关系被称作“兑换率与利率等效定律”。
以上我们讨论的是由市场供需关系来确定兑换率的情况,被称作“浮动汇率体系”。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办法就是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兑换率,银行确定并向大众宣布本国货币与各种外币的比价,这种体系被称作“固定汇率体系”。
第三节 浮动汇率体系
上面我们已经提到NX进出口不仅与收入有关,还与兑换率有关,这里我们将兑换率定义为每一元人民币可以兑换的外币,当兑换率上升(每一元人民币可以兑换更多的外币)会使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购买力加强,而外币的购买力下降,兑换率上升使NX下降。不仅如此,人们在比较进口和出口的成本时,还会自然地把两国的价格因素考虑进去。国内价格水平上升使得本国的商品对外国人来说更加昂贵,不利于出口;国外价格水平上升使得进口商品变得昂贵,不利于进口。我们把本国价格水平P与外国价格水平P*之此P/P*称作“价格比”。而把兑换率与价格比的乘积定义为“真实兑换率”;,也就是考虑了价格因素之后的兑换率,相应地,没有考虑两国价格因素的兑换率E也可以被称作“名义兑换率”。综上分析,净出口NX应该与真实兑换率成反比关系,所以
NX=g-mY-n
由于利率兑换率之间有一种正比关系。所以
=q+vR
于是
NX=g-mY-n(q+vR)
我们把上式代入BP等式得
BP=α(R-R*)+g-mY-n(q+vR)
从上式我们可以看出,收入水平Y与国际收支帐户成反比关系,这是因为收入高的国家一般进口大于出口,其经常帐户往往出现逆差。而利率R对BP的影响则不易一下子看清楚,一方面,利率上升可以使资本流入本国,资本帐户含有顺差,但在同时,利率上升会对进出口产生不利影响,使净出口下降。因而利率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取决于资本帐户和经常帐户中哪一个占主导地位。在工业化国家里,由于金融市场成熟,国际资本流通的速度远远大于净出口变化的速度,所以资本帐户的变化会主导整个国际收支平衡帐户。因而,在西方教科书一般都说是利率R上升导致BP呈现顺差。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这种情况是否自然成立,还应做进一步研究。现在我们称来分析国际收支帐户既不出现顺差也不出现逆差即收支平衡的条件。这一条件就是BP=0。从上式我们可以把BP=0条件表示成一个关于R和Y的函数:
在R-Y空间中,BP=0是一条向上倾斜的直线,见下图。
图中J点与D点,r相同,但YJ<Yd,所以其相应的净出口较高,即该点NXY>F,所以顺差。
国际收支平衡线BP=0将整个R-Y平面划分为两个区域,该线上面的区域表示BP>0,即国际收支顺差区。该线的下半部表示BP<0,即国际收支逆差区.而BP=0这条线上的每一点,则表示在一组给定的利率R和产出水平Y条件下的国际收支平衡。现在我们把BP=0条件放入IS-LM模型中讨论均衡形成的过程。假设IS曲线与LM曲线相交于E1点,在这一点上,国内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都满足了,但是国际收支出现逆差,由于逆差,本国货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会贬值,即兑换率E下降(外汇供给不足,造成外汇价格上升),E下降促使净出口增加,将IS曲线向右移动,由初始的IS,到ISz位置。由于IS曲线的右移动,总产出Y增加了。但与此同时,由于兑换率下降而引起的国内利率下降又使得资本帐户恶化,从而使BP1=0线向下平移。最后IS曲线与BP2=0相交于E2点。所以在开放经济中,除了国内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要达到均衡之外,国际收支平衡的条件也要满足,才能使整个经济处于均衡状态,也就是说,均衡点由IS、LM和BP=0三条线相交点确定。我们把这种考虑了国际收支平衡的短期均衡分析称作“IS-LM-BP模型”。浮动汇率资本完全流动下货币政策效果好,财政政策效果差。
第四节 固定型汇率体系
1944年主要工业化国家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山庄举行了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确定了各工业化国家之间实际固定汇率。由于实行固定汇率体系,战后工业化国家的金融市场都相对稳定,利率波动很小并长期处于较低的水平,这对战后增加投资恢复经济十分有利。固定汇率还使得国际贸易相对稳定,各国的通货膨胀率也都相对较低,这些因素都对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在战后的平稳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在二十多年的实行过程中,各国也都逐渐意识到了固定汇率的一些缺陷和不足之处,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在固定汇率体系下,货币政策很难有所作为。因而许多国家在使用了一段固定汇率之后,就放弃了这一体系,到了70年代初,所有的工业化国家又都恢复了浮动汇率。现在我们就来分析在固定汇率下如何确定短期总需求的均衡点以及相应的政策应用。
在固定汇率体系下,兑换率E不随利率R变动,我们可以把它作为一个常数看待。由BP=0可以得到:
当然,这里的均衡条件也应该是BP=0、IS和LM三条线的共同交点。BP=0这条线的斜率项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参数“α”。
α实际上表示国际间资本流动的难易程度。α值越大,表示一点点国内与国外的利率差都会引起大量的资金流动。反之如果α值较小,则表示该国的金融市场还不成熟,资本流动还有一定限制或困难,因而国内利率R与国外利率R*不相等也不会造成多大的资金流动。近年来,由于电讯技术的发达,国际金融市场的高度完善,使得资本在国际间流动成为轻而易举的事,数百万元以上的资金可以在几分钟之内从一个国家流入另一国,因而在今天的国际金融市场上,α的值是趋于无穷大的,也就是说本国利率R与国外利率R*之间的差别会造成大量资本的转移。如果我们把α→∞这一条件代入上式,BP=0的条件就成为:
R=R*
这样,国际收支平衡条件就成为一条水平线。这个关系告诉我们,在国际资本流动非常灵便的今天,如果一个国家要采用固定汇率体系而该国政府又不采取措施限制资本流动的话,那么该的利率水平就必须与国外保持一致,否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国际资本大转移,使该国经济产生大幅度波动。为了使R与R*相等,可行的办法有两个:一是让国外利率R*随自己本国利率变动,如果能够这样的话,政策制定者就不必顾忌国际经济对本国的影响。但事实上,只有美国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做到这一点,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能力这样做,它们只能用另一个方法,就是让自己的利率R去跟随国际利率R*。为了做到这一点,使用固定汇率体系国家的中央银行就必须不停地调整货币供应,使R与R*相等。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就只能被用来照顾利率,而不能用作其他目的了。如下图所示。这时货币政策效果差,财政政策效果好。克鲁格曼“三元悖论”。
现在让我们来将两种汇率体系作一简单比较。在固定汇率体系下,货币政策的使用虽然受到局限,但财政政策的效率可以被充分发挥出来。因而,对于国内金融市场尚不完善、货币政策的效果本来就不明显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使用固定汇率体系可能会使得政府可以更加有效地使用财政政策去管理经济运行。但对于金融市场成熟的工业化国家来说,放弃货币政策可能会削弱市场调节的功能,所以它们全都使用浮动汇率体系。在浮动汇率体系下,虽然货币政策可以被充分运用,但其代价是降低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即挤出效应无法避免的。由于这两种体系各有利弊,所以很难下一般性的结论说出哪一种更好。
1993年1月克林顿上台时,赤字占GDP比重为4.9%,失业率超过7%,如何运用财政货币政策调控经济?
第九章
宏观经济学流派
第一节
古典学派
从亚当·斯密1776年出版《国富论》以来,直到凯思斯1936年写成《通论》为止之间的经济学者,我们大都可将之归类成古典学派的学者。传统的经济学者都相信,完全竞争所带给社会最大的福利,政府只要建立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每个人在追求自身福利最大的情况下,全社会就会达到最大的福利。所以斯密等人一直强调经济体系中自由放任的重要性。古典宏观经济理论可被简单概括为三点:
一、萨伊定律,即供给自行创造需求,因而整个经济不会出现总需求不足的问题。
二、完全竞争和充分就业。工资、价格、利率等变量的充分波动可以使劳动市场、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自动出清,经济处于供求均衡的状态,因此政府没有必要干预经济。
三、实物经济和货币经济是两分的
第二节 凯思斯学派
从凯思斯开始,宏观经济理论中就召开了古典学派和凯思斯学派的争论。古典学派和凯思斯学派争论的核心在于总供给曲线的形状,主张古典学派的经济学家总是力图证明总供给曲线垂直的,而主张凯思斯理论的经济学家则总是希望推导出一条水平或接近水平的总供给曲线,或至少证明总供给曲线不是垂直的。
一、凯思斯的一般均衡理论
当凯思斯面对严重的经济萧条且久久不能恢复时,他提出两个重要理由,来解释为什么宏观体系缺乏自动调整的功能:
第一、凯思斯认为一般的劳动供给者具有货币幻觉,他们只重视名义工资,而不注意实际工资。在货币幻觉的情况下,一般劳动的名义工资只可以上调,而不易往下调整,因此名义工资具有刚性。在经济萧条时,物价水准下跌,若名义工资不变,则实际工资会上升,所以厂商会减少劳动使用用量,使失业更严重。此时劳动市场的名义工资若能立即往下降低,则可刺激劳动需求增加,从而使劳动市场重回均均衡,但由于劳动供给者具有工资刚性,于是劳动市场就不容易重回均衡。
第二、凯思斯认为在经济不景气时,货币市场会存在流动性陷井。当市场利率低某一水准时,就不会再降低,此时货币市场的自动调整功能会丧失。
由于宏观市场基本上属于失衡的状况,宏观市场一方面不是无法自动调整回均衡状态,就是要花上很长的时间才能回到均衡。在此种情况下,凯思斯认为政府应积极地采取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来干预经济体系。
二、菲利普斯曲线与权衡性政策
凯思斯学派认为,宏观经济中物价与产出之间应该有某种关系,而非如同古典学派所言,实际产出与物价之间的关系是二分的。换句话说,只要物价与产出之间有某种关系,则政府就可以利用经济政策来影响物价与产出,所以权衡性政策是必要的。
由于菲利普斯曲线充分支持物价变动与失业率(和产出)之间的关系,因此其结论支持凯思斯学派的观点,即政府在不同的经济情况下,应该积极地采取一些经济措施来抵消经济波动的影响。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由于凯思斯学派的学者们强调经济政策的重要性,所以他们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十分重视,从IS—LM模型中,就可以知道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都可以使总需求曲线产出位移,从而对均衡的物价和收入产出影响。
但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应大小来看,凯思斯学派明显地偏爱财政政策,主要理由如下:首先,凯思斯学派认为财政支出为需求的一部分,其对经济体系影响直接,而货币政策只能间接影响总需求。其次,凯思斯学派主认为厂商投资对利率的弹性很小,所以采用货币政策使利率下降而达到刺激投资的效应不会太大。凯思斯学派认为,影响厂商的是厂商对未来经济状况的直觉预期,这是一种动物本能,因此利率对投资行为的影响并不大。再次,在经济萧条时,货币市场容易出现流动性陷井,在流动性陷井中,只有财政政策才是有效的。
第三节 货币主义学派
二十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可以说是凯思斯学派的黄金时代,弗里德曼于50年代末提出货币数量说,并未引起太多人的注意,直到1973年发生的第一次全球石油危机,滞胀的出现
,货币学派的观点逐渐被大家所接受。
一、货币数量说
货币学派的宗师弗里德曼强调货币的重要性,其根本的理论基础仍然是古典学派的货币数量学说。基本上,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流通速度应该是相当稳定的,就业量(从而实际国民收入y)是技术水平、资源条件,风俗习惯等非货币因素决定的(自然率假说),所以货币数量M能影响的只能是价格P。而且他还认为只有货币数量会影响物价,通货膨胀归根到底是一种货币现象。
事实上,货币学派不但认为货币会影响物价水准,而且货币数量对实质面也产生影响,这可以说是货币学派与古典学派的一项主要差别。货币主义认为货币是各种各样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的替代物,因此货币存量的变动不仅仅影响利率,而且将作用到各种资产,包括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货币变动将直接影响名义国民收入,
货币学派与凯思斯学派在货币数量学说中的主要争议之一,在于货币流通速度到底是否是固定的。货币学派认为流通速度与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和制度有关,因此流通速度不会轻易改变。(但在短期中可用轻微的波动)。但凯思斯主义却认为流通速度会受到利率的影响,因此当货币数量变动时,利率受到影响,因此流通速度也受到影响。所以当货币数量变动时,影响的不仅是物价,还会影响到流通速度。
二、自然率假说
按西方学观点,自然失业率的大小取决于实际因素,而与货币因素无关。当就业量处于自然失业率水平时,既不会产生通胀,也不会造成通缩。
弗里德曼认为,在短期中,虽然可以通过货币政策把失业率人为地维持在小于自然率的水平,但由于适应性预期,这必须以不断恶化的通胀作为代价,而且在长期中,这种政策不会成功。
三、力主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尽力避免国家干预
按照自然率假说,经济有趋向自然率(即充分就业)的自行调节的作用。虽然各种随机扰动将使经济出现短期波动,但经济本身仍具有长期均衡的趋势。如果干预干扰了市场机制的作用,反而会导致宏观经济的严重失衡。弗里德曼否定了凯思斯的经济政策,力主单一政策规则,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政策的目标是防止货币成为经济混乱的原因,为经济提供一个稳定的运行环境。因此,最优的货币政策是按单一的规则控制货币的供应量。
此外,虽然货币学派和古典学派都主张自由放任主义,但他们立论的基础都有很大不同。古典学派认为经济体系是二分的,而货币学派则不排除货币数量对于经济体系实质面的影响,但由于我们无法确定这些影响的大小,以及其出现的时间,为避免政府操纵政策不当所带来更大的波动,应采取一个固定的法则,让经济体系自由地去运作,最终可以使人们的经济福利达到最大。
第四节 理性预期和新古典学派
一、理性预期学说
理性预期是最准确和最有效的预期形成形式,与“回顾式”的适应性预期相比较,理性预期时所考虑的信息不仅仅是过去的历史资料(按照适应性预期,除非预期变量重复过去的变化轨道,否则预期总会发生错误),而且是“前瞻式”的,考虑所有有用的信息,因此经济所行为人不会在整个时期内形成有系统性误差的预期。
由于人们的理性预期会把所有可能的信息考虑进去,因此当政府采取某种经济政策企图影响经济体系时,人们会把政府政策的改变放到他们的信息中,因此他们的行为也随之改变,从而使政策失效。弗里德曼有一名言“只有意外才是有效的!”他支持理性预期学派的观点,即当政府政策被人们知道时,其政策效果会因人们的反应则失效。因此只有实如其来的政策,才会产生政策效果。
卢卡斯进一步地把上述观点写成模型,他认为宏观经济中的总供给决定于实际物价水准(P)与预期物价水准(Pe)之间的差异,即
y = f( p - pe)
我们称上式为卢卡斯供给曲线。上式显示当实际物价水准等于预期物价水准时,产出不会变动。而当两者之间差异愈大,产出水准也愈大。
我们可用下图来说明理性预期学派对总供给曲线的观点。原均衡点Eo,现假设政策采用扩张政策,使总需求右移至AP1,均衡点E1。由于人们看到物价上升到P1,于是要求工资也要上调,此举使总供给曲线曲AS。在移至AS1,使得最终产出又回到Yo的水准,而物价则上升到P2。此时,扩张政策的效果只出现在物价水准上,而对产出不会有任何作用。上述分析中,我们仍区分短期与长期的不同,因此扩张政策在短期内仍有使产出增加的效果。事实上理性预期学派认为产出由Y0至Y1再回到Y0的调整快慢,完全决定于人们对未来预期如何形成。如果一项扩张政策在实行之前,人们已经充分预知,而且人们也预期物价会上升,人们对预期物价上升的立即反映是同时要求提高工资。此时AS的左移与AD的右移同时发生,以致于物价水平会立刻由P0上升到P2,而扩张政策对产出的效果会完全消失。此时,即使在短期内,政策政策也会是无效的。
二、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
依据新古典学派观点,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亦即产出是固定的。既然产出是固定的,因此失业水平也应该是固定的,所以物价与失业之间的交替关系并不存在。换句话说,新古典学派认为菲利普斯曲线在长期内应是一条垂直的曲线,而且其失业率会维持充分就业下的自然失业率,所以新古典学派反对凯思斯权衡性政策。
第五节 新凯思斯学派
虽然凯思斯学派的观点在1970年以来受到质疑,但无可否认,凯思斯模型仍然是任何一个宏观理论中的基本架构。无论货币学派与新古典学派的观点与凯思斯学派有多大不同,仍须以凯思斯学派的基本模型作为他们理论架构的基础。货币学派与新古典学派的一个重要结论是,政府干预应该是愈少愈好,虽然他们的理由并不完全相同。但有鉴于政府部门仍然经常在使用经济政策,而且经济政策的确对经济体系有重大影响,因此仍然有不少学者认为凯思斯的观点是有用的。不过这些学者也不排除货币学派和新古典学派的部分观点,例如货币政策效果的不确定性及理性预期。因此,这些学者一方面试图把这些新兴的观点加入凯思斯模型中,更重要的,他们试图为凯思斯学派的观点来解释凯思斯学派的观点,将这些观点称之为宏观经济理论的微观基础。我们将这些学者称为新凯思斯学派,其中以美国西北大学的戈登教授和麻省理工学院的费雪教授为首。
一、微观基础
凯思斯学派的立论基础之一在于市场运作的调整机制有问题,比方说劳工有货币幻觉,使得工资有粘性。在工资调整不易情况下,当物价变动时,经济体系的产出就会发生变化,所以菲利普斯曲线有负斜率。因此政府可以采取权衡性政策。
新凯思斯学派延续上述看法,但企图找出其他理由来解释为什么劳动市场上工资的调整会如此缓慢。他们希望从劳工个人追求效用量大化,而厂商追求最大利润的角度,来提出解释理由,而由于这些理由属于个体行为,因此,他们等于在为宏观经济中的劳动市场变化寻找个体的行为理由。
一)工资粘性的理由
第一,长期契约。工资由于契约的限制,其调整的速度与频率会远低于产品价格或物价的调整速度。
第二,默契契约,由于存在特殊训练,厂商花费许多成本来训练员工,而员工也花了许多成本来学习这些技能,同时这些技能又无法在其它公司发挥,于是当员工受训完成之后,他较不会有诱因离开此公司,同时工资也较不会有诱因去解雇此员工。因此,此时类似双方签署了一项默契契约,在此契约下,双方都有所保障,同进,既然双方都有保障,工资调整的状况也就比较少。
第三、效率工资假说。在效率工资存在的情况下,劳动市场则不会是供需相等的,因为此时的工资会高于市场均衡下的工资。而且即使在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企业也不会轻易降低效率工资,以避免使员工产生混水摸鱼的心理。
二)物价粘性的理由
1、很多产品市场属于不完全竞争市场。价格刚性
2、菜单成本理说。工商在调整价格时,本身就会因此产出成本。
二、政策建议
新凯思斯学派认为工资具有粘性,调整不易,且市场价格也不易经济调整,所以当外力出现使市场不均衡时,要让市场自动地调整回均衡很不容易。在此种情况下,他们建议政府应积极地更改经济政策来协助经济体系重回均衡。
总之,新凯思斯学派与新古典学派主要分歧在于,新古典学派认为市场能够自动出清,反对政府干预;新凯思斯学派认为市场不能自动出清,坚持政府干预。宏观经济学就是在这种争论中不断发展。
思考题:
什么叫理性预期?它和适应性预期有何区别?
价格粘性假定有什么重要性?
新凯思斯学主义和原凯思斯主义在非市场出清假设问题上有什么差别?
4.为什么说非市场出清是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最重要的假设?
5.新凯恩斯主义和原凯恩斯主义在非市场出清假设问题上有什么差别?
返回mba自学教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