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数据收集与整理
 
   
打造优秀个人网站 点击网站地图查看你感兴趣的内容

                       
              
                数据收集与整理

设计思想: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为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创造了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数学学习环境。新的课程概念着眼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引导学生面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利用多种课程资源,扩展学生的空间,进行创造性地教学,使教材充满灵活性。目前随着我国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困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瓶颈问题。数学教科书中与环境教育相关的内容很多,教师只要钻研教材,领会编者意图,根据数学学科特点,把握渗透点,用数据说话,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不仅是认真贯彻和深刻体会新课程理念的真实体现,更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重大工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1)体会“将整体化为大致相等的部分,通过部分的数量估算整体的数量”的估算策略,能进行简单的估算。

2)了解收集数据常用的方法,并尝试收集一些数据。

3)综合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目标:

结合教材提供的素材,通过熟悉的事物从多个角度感受大数,能够了解较大数据所提供的信息,发展数感。

3、情感目标:

1)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和方法。

2)通过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分析,懂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做环境保护的小小宣传员,成为生活的有心人。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体会“将整体化为大致相等的部分,通过部分的数量估算整体的数量”的估算策略,能进行简单的估算。根据要求收集、整理、概括资料的能力。

2、难点:

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制作 

四、学具准备:

每个学生准备一台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大家好,老师今天想知道你们平时都喜欢做什么?通过学生回答。师出示自己看过的一条新闻(师出大屏幕——关于20041226日印度洋发生的强烈地震,并引发的海啸的图片资料)。 

师:指大屏幕在这条新闻中出现的数字,我们把它叫做数据。 

师:数据也有数据的世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一下数据世界——师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师:看到这样的新闻和这些庞大的数据,你有什么感受。(思考)谁来谈一谈?(生谈) 

师:不但说的好,而且还很有爱心,老师真的很喜欢你们,在当今社会最需要的就是爱心。是啊,为遇难者们的生存而担心,他们吃什么呢?师出示大屏幕( 1 )假如平均每人每天需要 0.5 千克的大米,这 500 万灾民每天大约需要 250 万千克大米, 250 万千克大米到底是多少呢?怎样来说明这个较大的数据呢?老师可以给你个提示(我们平时买的一袋米是 25 千克)(用熟悉的事物进行比较,相当于多少间教室、桌子?……)

师:大家说的都很有道理。 

师: 小结:理解较大数据应把整体分成部分或与身边的事物去比较,这样你理解的会更好。 

师;这些灾民每天要吃 250 万千克的大米,(板书 250 万)光有吃的不行,还需要……生答(水)呀。 

师:水是生命之源吗?师板书水。 你如何得到这个数据?(没有告诉你一人一天要喝多少水?)你怎么办,通过什么方法收集? 

师:请你来说一说(指生说)查资料、访问他人、做调查等。 

师:说的非常好,有这么多收集数据的方法,你打算如何得到每人每天喝多少水的数据呢? 生答。 

师: 2.5 升水大约是多少呢? 

师:我们已经知道每人每天需要 2.5 升水,那么 500 万人每天大约需要(1250 )升水。生答。 

师:我们经常会看到有的水龙头没有拧紧,水一滴滴的往下滴(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如果每分漏 30 滴, 10 分钟大约是 1 毫升,那么 1 小时会浪费(180)毫升水,大约(14 )时浪费的水就够一个人一天维持生命的用水。一个月按 30 天计算,大约浪费(130 )升水或供一个人维持生命约(52 )天。 

师:请大家自由讨论解决,(同桌、自己、小组)(师巡视、指导) 

师:有的同学已经做好了,看来是已经解决了,那好,谁来说说。生汇报。 

师:非常好,通过刚才同学们得到的数据,我们会得出一个什么结论?造成地震及海啸的原因是什么呢?生答。(上面的数据与水龙头拧得松紧有关;人类对环境破坏的结果。)

师:我国北方相对南方是缺水的,因此,我国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南水北调,有的同学对南水北调不太了解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出示大屏幕)指生读。 

师:太了不起了,可见我国的科技现在是多么的发达,所以说好好学习是可以让我们心想事成的。同时我们要节约用水,要珍惜每一滴水,要保护环境。

师;如果让你把这 250万千克大米运往灾区的话,你还应考虑哪些问题?谁来说一说。( 1 、装多少箱 2 、用多少辆车 3 、需要多少仓库。) 

师:下面,请大家把书翻到 69 页。 

师:这么大的一个数据是非常精确的吗?(生:不是,估计的) 

师:是用什么方法估计得到的,(小组讨论) 

师:非常好,同学们的方法还真的很多,不论你解决书本上的问题,还是生活中的问题,都要去开动脑筋,选择最好的方法去解决,收到最佳的效果。 

(三)巩固拓展 激发情感

师:下面同学们自己来完成这些练习。(出示大屏幕)

1、树木就像空调机一样,每平方米的树木每天向空中散发6千克的水分,这样水分吸热而降低气温,那么100平方米的树木可向空中散发        千克的水分。

2、你们知道一平方米树木每天可以释放多少氧气,吸收多少二氧化碳?

3、一个人平均每天要消耗250克氧气,呼出900克二氧化碳。假设一个人一天呼吸所需要的氧气都是由植物提供的。那么,一个人一天大约需要多少平方米的树木来提供氧气? 按照这样计算,如果一幢楼有居民120人。那么,大约需要多少平方米的树木。

3、一棵生长50年的树每年的生态价值——制造31250美元的氧气,2600美元的蛋白质,防止大气污染62500美元,涵养水源、促进水分在循环37500美元,防止土壤侵蚀、增加土壤肥力31250美元,为鸟类及其他动物提供栖息环境32150美元,综合价值197250美元≈20万美元≈180万人民币。

①如果建造一所希望小学需要40万元,180万元可以建造      所希望小学。

②如果培养一名大学生需要5万元,180万元可以培养        名大学生。

4、制造1吨纸需要砍伐17棵树,如果12亿人每人浪费一张纸(150张纸约重500克),需要毁掉多少棵参天大树?

5、谈一谈周围的绿化情况,我们应该怎样做?(植树造林,保护环境,节约用水)

(四)全课小结  升华情感

师:数据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广泛,它能够把要说明的事物表述的更准确。 

师:通过这节课的交流,谈谈你的感受?(生谈) 

师:大家的思维很活跃,表现得不错。老师感到非常的幸福,因为遇到了你们,你们一个个是充满朝气,充满憧憬,充满爱心的你,保护绿色的你,节约用水的你,保护环境的你!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植树造林,利在当代,功在千秋!愿我们都是环保守护者、宣传员!好,这节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渗透了环境教育于课堂教学,使得这节课教学事半功倍。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非常有效的,也符合新课程改革和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形势需要。我们要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善于捕捉数学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因素,在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渗透环境教育,脚踏实地地践行“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的现代教育理念,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鲜活起来,使每个学生都喜爱上数学,在少年儿童的心灵中播下环境保护的种子,使其终身受益,也为培养有良好环保意识的社会公民和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数据收集与整理>>教学反思

         备案序号:皖ICP备07007844号   联系本站   广告推广   网站地图   本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