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认识压强
本节教材说明
本节教材的主要内容有:什么是压力,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什么是压强,怎样增大和减小压强。
压强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它贯穿本章的始终。压强的知识不仅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能够解释许多自然现象,而且也是继续学习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的基础。
本节的编写思路是:首先通过 “多轮子大型载重卡车”和“按图钉”两个生活中的现象,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发学生对“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这个问题的思考;再通过观察和比较两个压力的例子,找出其共同特点,建立压力的概念。然后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学习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设计实验,并得出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在此基础上,教材通过与速度类比,给出了压强的定义、公式和单位。然后通过例题示范,让学生学习应用压强公式进行计算。在初步掌握压强知识的基础上,教材以“活动”的形式,引导学生根据压强公式,对生活中常见的几个实例进行讨论分析,归纳出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最后,在“STS”栏目介绍货车超载对道路造成的破坏,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物理,关注社会。整节教材按照“生活→物理→生活与社会”的思路编排,不仅重视知识和结论,而且重视对科学探究过程的体验和方法的运用。
本节教学重点:压强的概念贯穿全章,“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的成功与否,是能否正确建立压强概念的关键,所以压强概念及其建立过程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实验设计要用到控制变量法,这种方法在初中物理实验中经常用到,也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本节教学难点:压力的概念容易和重力相混淆,学生对于自己周围的压强现象比较熟悉,但对这些现象并不能上升到压强的角度去认识,根据生活现象得到的一些结论往往也是片面的,因此压力和压强的概念是本节教学的难点。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实验,涉及的因素比较多,让学生设计实验也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授课人 |
|
授课时间 |
|
授课类型 |
|
|||
【学习目标】 |
1.知道压力的概念。2.会画压力的示意图。 3.会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
|||||||
【学习重点】 |
压强的概念、公式及计算 |
|||||||
【学习课时】 |
3课时(第一课时) |
|||||||
【学习器材】 |
小木块,海绵、气球、大钩码、钉子、图钉、一头削尖的铅笔 |
|||||||
【学法指导】 |
通过观察和实验,从认识压力的作用效果来认识压强:压力作用效果明显,压强就大;压力作用效果不明显,压强就小。 |
|||||||
学 生 活 动 |
教师活动 |
设计的意图 |
||||||
【应知应会.初步学习】 请同学们先认真学习课本上P62-64页的内容,对照课本上相关图,认真思考的同时完成下面的自我学习内容 1、载重卡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对路面有很大的 力,如果太重,路面就会压得陷进去。 2.请看图8-2,图中压力的作用点在 。压力的方向与被压的面 关系。 3.压力的作用效果就是使物体发生 。第一次施加较小的力,第二次施加较大的力用手指去压海绵, 次海绵会陷进去深。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关。 4.如图手按住铅笔的两端, 头陷进去深。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关。
5.如图所示,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A对斜面的压力为4牛,请用力的示意图画出该物体对斜面的压力F。(友情提醒:作用点画在受力物体上) 6.公共汽车上备有逃生锤,遇到紧急情况可以用它打破玻璃逃生。图1中的四把铁锤,最适合作为逃生锤的是( ),请说明理由? 7.同一个女同志穿高跟鞋和穿平底鞋,如果不小心踩到你脚上,穿 鞋你感觉到更痛,你认为这是什么原因?说说你的看法。 【师生互动.深入学习】 一、明确学习目标:第一课时 (请四人一组交流“预习学案”中的问题,将在学习过程中自己解决不了的疑问在小组内汇总起来,写到黑板上。其他小组认领问题。) 二、全班交流,精讲拓展 一)什么是压力 交流一:压力是怎样产生的? 交流二:我对压力是这样理解的 【温馨提示】交流内容:压力的方向,压力的作用点和压力的大小与重力的关系 【试一试】请画出下面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 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方法点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我们常常选取容易发生形变的物体(如海绵、气球等),这样压力作用在物体上就很容易观察到形变。 【思考】如果有一个篮球和一个大气球,我们选择哪 个来做实验更好? 【体验一】按照下面图看看哪 边气球陷入的深?想想这是为什么? 【体验二】只看手指接触气球的那一侧,将力增大观察气球陷入的深度的变化?想想这是为什么? 【猜想】从上面的体验:请猜想一下写出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交流三:给你如下器材,请你选择部分器材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如何才能完成实验探究? 【实验器材】一个海绵块、装在透明水槽中的细沙、细线、小方桌模型、钩码若干、砖块、弹簧测力计。 【方法点拨】,先看看课本P64页图8-3下面的一段文字,然后根据下面提供的思路进行讨论 第一步考虑哪个做形变的物体? 第二步再讨论如何利用控制变量法让物体发生不同形变。 控制压力不变的方法: 控制受力面积不变的方法是: 第三步预计什么现象就应该得出什么结论。 我选择的器材是: 我的方法是: 【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我们组的结论: 【能力提升】 试证明: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压力和重力的大小相等。 (友情提示:运用二力平衡知识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 【知识整理】 【当堂练习.巩固达标】 1如图所示,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A对斜面的压力为4牛,请用力的图示法画出该物体对斜面的压力F。 2. 将一块平放于地面的砖(重为20N),砖对地面的压力为( ) A小于20N.; B.等于20N; C.大于20N; D.无法确定。 3.为了强身健体,湛江某中学老师每周星期二集中到学校运动场练太极拳.图2甲姿势换成图乙姿势时,人对水平地面的 ( ) A.压力变大 B.压力变小, C.压力不变, 4.关于压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B.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被压物体的表面 C.压力的大小总是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 D.压力的方向有时垂直于物体表面,有时不垂直于物体的表面 4.小明同学利用洗手间的肥皂及海绵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探究过程如图11所示。 (1)分析比较甲、乙两图中的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什么? (2)图乙和图丙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3)小明将肥皂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丁所示,由实验现象,他经过分析、论证得到的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分析评估他的实验结论。 |
课前发学案,让学生在课前完成,第二天收学案,批改后记录问题,了解学情,并给予完成出色的学生加分于本小组。
让学生在课前就将自己组的问题和本组通过学习已经知道的知识(分左右两侧)板书在黑板上。
引入新课,通过播放某人掉进冰窟窿,救援人员救人的视频引入新课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一下大家都已经学会的知识,然后归类一下学生预习中的问题,纳入或合并在预设中,作为课堂学习交流的内容。
交流一和二完成后,板书 压力是两个物体相互挤压所产生。 放在水平桌面上物体(不竖直方向不受除重力外的力),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
用PPT投影几个示压力大小的图,让学生试画。
让学生画出学案中压力的示意图,然后用视频展台进行展示。
让学生体验压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
引导学生对威力的作用效果进行猜想并板书
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运用PPT引导学生进行设计,然后给学生充分小组合作交流的时间,交流三结束后让学生分组上台展示自己小组的实验过程。 完成实验探究活动并总结得出结论,将结论板书在小组的黑板上。 当受力面积相同时, 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当压力相同时, 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 。 让学生当堂完成【当堂练习】内容然后让小组收起来老师批改 |
意图:通过学案的引导让学生高效的预习,培养学生在课前预习的习惯。同时通过批改了解并分析学情。
意图:通过老师的批改与学生小组间的交流将本组的问题写在小黑板上,让各通过合作解决其它组的问题,培养学生动脑思维,动嘴去表达能力。
意图:让学生在试画中发现自己的不会之处,让老师在学生的中发现学生问题之处。
意图:让学生知道实验时我们应该选择容易形变的物体进行实验,为下面的猜想与实验做好铺垫。
意图:由于我校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直接让学生讨论设计实验方案难度较大,通过设置【方法点拨】,并运用PPT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设计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从而能训练学生设计实验能力与方法。
意图:对于【能力提升】部分,学生的证明难度也不小,但通过提示,让学生可以挑战一下自己。 意图:设置题目由易到难的层次,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并通过学生当堂练习,收集反馈全面学生学生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以便于及时进行补救。 |
||||||
教学反思 |
|
|||||||
作业布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