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 了解我国提升教育经费的实情,加深对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解,提高认同感。
2. 读懂材料所蕴含信息,逐步提高理解与归纳、拓展及延伸能力。
3. 明白关心国情国策的重要性,关注社会热点,关心国家大事。
学习方法: 案例分析法 合作探究法 漫画分析法
课 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悬疑激趣:
展示一位老人(温家宝)的图片,他说:“今年是我在位的第九年,我最为挂念的一件事情就是要还清欠下的一笔账”,你知道他说的欠账是指什么吗?
1. 学生代表参与交流;
2. 教师点评,导入新课。
3. 出示学习目标,学生一人朗读。
二、案例探究:
材料一:2011年,3月11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江西省代表团全体会议时表示,这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每年教育的比重都比较大。这恐怕是我们对教育支持力度最大的8年。但是,我还欠着一个“账”。“我明年一定把这个‘账’还清!”总理所说的“欠账”,就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一个工作目标——— 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
材料二:2012年3月5日上午9时,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他在介绍2012年主要任务时表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编制预算,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安排,确保实现这一目标。
自主探究:同学们,看完材料后,有没有读懂其中蕴含了哪些信息?请根据7-9年级所学观点谈谈自己的认识,可以设计几个问题,也可得出几句结论。
1. 学生分组自学、讨论、板演 (4分钟);
2. 教师引导重点探究。
探 究 一 ——为什么?
温总理为什么多次强调要加强教育经费的投入?体现了什么战略?你能结合所学知识以及自己理解谈谈吗?
1. 小组讨论2-3分钟;
2. 小组成员间交流,板演;
3. 教师板书(点评):
教育要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各国经济及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人才的竞争。
发展教育,能将人才大国转化为人才强国,能人口压力转化为人才优势。
温家宝说:“如果一个国家不重视人才的培养,那就是没有未来。”
现在大家都明白了发展教育无论对于个人还是社会发展都是很重要的,加大教育投入也是必须的,那么是不是说将教育经费平均发放给各省、各地区呢?
探 究 二——怎么分?
材料一:温总理在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资源配置要向中西部、农村、边远、民族地区和城市薄弱学校倾斜。继续花大气力推动解决择校、入园等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材料二:2012年两会结束后,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介绍,4%的教育经费当中有常规经费,还会新增经费补充薄弱环节,比如地区差距、校际差距和人群不同。
1. 总理强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何意义? (必做题)
2. 你知道国家维护教育均衡发展采取了哪些措施吗?(选做题)
探究 三——怎样做?
剖析自我:国家如此重视教育并逐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说明教育之重要。作为青少年的你,应该怎样对待学习?
探究 四——大胆推测:
从总理着急于还清教育欠账的事,你能看出总理是个什么样的人?有着哪些优良品质?这对我们有何启发?
1. 学生分组讨论,抽取代表发言;
2. 学生互助互帮,教师点评:
板 书: 兑现承诺 承担责任 善于反思 关心百姓等(参考要点)
“我将在最后一年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永远和人民在一起。”
“我懂得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我所做的工作都是应尽的责任。我为能做人民的公仆而为人民办些实事而感到欣慰。我真诚希望,我,连同我这一生,给人民做的有益的事情,人民都把他忘记,并随着我日后长眠地下而湮没无闻。”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三、总结体会
同学们,学习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请用几句话谈谈学习心得及体会。
四、课堂训练
(一)选择题:
1.
2005年8月13日《人民日报》报道,“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是落实《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2004—2007年)》、解决制约西部农村地区普及义务教育“瓶颈”问题的重要措施。为实施此工程,中央将投入专项资金100亿元。国家这样做( )
①是因为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②有利于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③表明国家把教育摆在核心的地位
④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大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 发展___________,是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
①教育 ②科技 ③经济 ④卫生
A ①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③
(二)请设计2-4条体现出本课主题的宣传标语或行动口号。
学习小组组长依次进行展台展示,具体略。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以生本理念为支撑,以贴近学生认知实际的事例为线索,以涵养课堂生命为主旨,积极调动学生参与课堂,依靠学生建构课堂活动,以学生达成的认知、情意为重点关照。
课堂上,学生参与积极,兴趣高昂,学习效果显著,受到了市区专家及老师的一致好评。
启发:今后要紧扣生本理念,以学定教,以生为本,以学论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