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认识压强(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打造优秀个人网站 点击网站地图查看你感兴趣的内容

                       
              
                认识压强(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认识压强》选自沪粤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神奇的压强》的第一节。

本节教材的主要内容有:什么是压力,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什么是压强,怎样增大和减小压强。“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是学生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主要载体,“什么叫压强”是本节主要的知识点。本节教材从生活场景走进物理学习,又从物理学习走进社会应用,体现了物理与生活、社会的密切联系。

   【学情分析】

在本节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力学的基础知识,并学习了两个重要的力,即重力和摩擦力,这些知识都是本节学习的认知基础;控制变量、比值定义、对比、归纳等学习方法,在之前的学习中已有所涉及,为本节课的探究学习提供了方法基础。此外,初中学生已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也具备了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尚未成熟,对于本节内容将要学习的压力,已有了压力越大作用效果越明显的思维定势和压力总等于重力的认识误区,这也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难点所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压力的概念。

2)理解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3)知道压强的概念,会运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

5)通过科学探究,归纳得出压力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

6)通过参与科学探究,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具有一定的实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7)养成将物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生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

1.压强的概念及其建立过程。

2.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设计。

【教学难点】

1.压力和压强的概念。

2.压力的作用效果探究活动。

【教具准备】

教师演示:多媒体课件、金属圆柱体、长钢尺

学生活动:小方桌模型、装有细沙的塑料盒、装有砝码的砝码盒、笔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视频导入:播放电影《红河谷》片段(第一部分)。

思考:男同学该如何救助女同学?

观看视频,围绕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展开积极的的思考。

通过视频引入新课,展示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引发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1、感受压力

教师指导学生,将自己左手的手掌摊开,然后用右手的食指按住左手掌心,感受压力的作用效果。

2、认识压力

演示:在讲台上左右两端各放上1个木块,并在木块上面横放一根长钢尺。

提问:在钢尺上面放一个钩码,钢尺会朝哪里弯曲?为什么朝那里弯曲?

说明:钩码给长钢尺所施加的这个力,叫做压力。

教师指导学生对长钢尺在水平和倾斜两种状态下进行受力情况分析。

思考:压力作用点,应该在哪里?压力的方向,应该怎么表述?

3、画出压力

练习:让学生在”三学”学稿上画出压力的示意图。

4、了解压力与重力的区别

教师指导学生从力的三要素对压力与重力进行比较和区别。

 

将自己左手的手掌摊开,然后用右手的食指按住左手掌心。感受压力的作用效果。

 

观察长钢尺的变形情况让学生对长钢尺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

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压力的方向和作用点进行提炼,并对压力进行定义。

在”三学”学稿上画出压力的示意图。

从力的三要素对压力和重力进行分析和比较

 

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活动,对“压力”有一个真切而直接的感受。

  

通过教师的演示,既让学生复习了力学相关概念。也为压力的学习进行知识准备。

 通过分析和引导,让学生自己逐步建立压力的概念。

通过自己动手画压力的示意图,对压力有更深的认识。

通过对比研究,让学生了解压力和重力并非是一回事。

 

 

 

 

 

 

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师:如果我们在刚才的钢尺上再加上一个金属块,那么这把钢尺会不会弯曲的更厉害呢?力的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教师让学生自己用双手的食指按住铅笔(水笔)的两端,施加作用力,两个手指感受是否相同;再增大压力,看看感觉有什么变化。

教师:那我们接下来深入探究一下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和压力大小的关系。

探究三、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指导学生用小方桌模型、沙子和钩码盒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和压力大小的关系。

ppt展示实验步骤:

1)将小方桌放在沙盘里,观测桌脚陷入沙中的深度;

2)将小方桌上放上钩码盒,观测桌脚陷入沙中的深度;

3)将小方桌反过来放在沙盘里,放上同样的钩码盒,观测桌面陷入沙中的深度。

教师巡视学生实验,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用双手的食指按住铅笔(水笔)的两端,施加作用力,并汇报感受,再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

 

 

 

 

利用小方桌和沙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和压力大小的关系。要求学生在实验时,及时收集实验数,填写在“三学”学稿上。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是让学生建立压强概念的关键。

通过活动,让学生切实感受一下压力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

 

 

 

本实验为学生分组实验,也是本节课的核心教学内容,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提醒明确实验思路,提醒学生注意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同时在电子白板上展示实验步骤,并及时利用ppt进行有效指导,避免实验的盲目性。

 

 

 

 

 

1、建立压强的概念。

由刚才的实验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那么,他们之间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呢?

2、播放图片:

思考:为什么女同学深陷泥沼之中,而那只小狗却没事?

3、播放视频:《神马叫做压强》

4、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本P66计算题例题,并将相关内容填入学稿。

教师利用ppt进行分析和引导。

5、计算题练习

 

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自己得出压强的公式、单位及其物理意义。

自主学习课本P66相关内容。完成“三学“学稿然后汇报、展示所学结果。

尝试利用所学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通过人对地和小狗对地压强的比较,让学生理解“用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大小”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顺利地建立压强的概念。

对课本P66页例题,利用电子白板进行分析,明确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步骤。

 

导学释疑

1、女主人公为什么跟男主人公说:“别过来”?

2、为什么女主人公深陷泥沼之中?而那只小狗却没事?

与老师一起进行课堂小结。

回顾新知识,加强学生的记忆。

课堂反馈

思考:当你站起来的时候,如何增大你对地面压强?

进行练习,并积极思考。

进一步对新学知识的理解。

拓展学习

播放视频:播放电影《红河谷》片段(第二部分)

师:大家注意到没有,男主人公刚才是怎么救助女主人公的?为什么要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方式呢?

指导学生观看视频《红河谷》片段(第二部分),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充分挖掘电影当中的教学资源。

课后练习

课本P69345

.1  认识压强

一、什么是压力

二、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三、什么是压强

成功之处:

1、本节课较好的演绎了我校的“三学”课堂理念。在“三学”范式引领下,师生互动频繁、参与面广。在“导学”环节,通过视频导入,在轻松的氛围中,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在“助学”环节,重难点突破有创新,注重情境设置,学生活动充分,“小老师”上台展示游刃有余,从容不迫。在例题教学的讲解中,不落窠臼,能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阅读,自行分析,很好的拓展了“三学范式”中“助学”的内涵——既强调“他助”,也注重“自助”。

2、教师能够从演示实验、生活实际出发,贴近学生思维方式,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有效地帮助学生建构物理知识。教学过渡自然,过程流畅,较为充分地体现出逻辑推理这一物理学科特色。

3、学生的主体性突出,学得轻松,课堂效率较高。

不足之处:

1、课堂上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略显仓促。

2、细节处理上仍需要进一步完善之处。

3、促学部分由于教学容量大,展开不够充分。

         备案序号:皖ICP备07007844   联系本站   广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