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用语活动课教案
化学组 陈义
【教学目标】
1、认识生产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组成元素和相互反应,能用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予以描述;
2、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化学用语有关信息,主动与他人交流,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
3、增强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 化学用语的正确表述和规范书写。
【教学难点】
让每个同学积极参与,动口动手动脑,学有所获。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 型】 活动课。
【教学设计】
总 纲
模仿央视《幸运52》栏目,以游戏形式组织全班同学,复习化学用语的基础知识。
地 点:多媒体教室。教师通过大屏幕、卡片出示题目。
主 持 人:教师。
参 与 人:全班同学,分红、黄、蓝、白四个队。
评 价:随活动进行记分,每答对一题记10分,积分最高的为“幸运之队”。
记 分 栏:
点评:采用学生极感兴趣的形式,能立即吸引住学生,一种强烈解答问题的欲望生成,学习氛围浓厚
活动Ⅰ 幸运抢答
内容1:10道谜语——猜元素,并指出元素类别。
①金属之冠 (钾)
②黄金被盗 (铁)
③气管炎 (氮)
④端着金碗讨饭 (钙)
⑤美 金
(镁)
内容2:6道填空题——用元素符号表示。
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O)
②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l)
③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N)
④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H)
⑤已制得纯度最高的单质态元素是 (Si)
⑥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 (C)
方 式:教师念题,学生抢答,分队记分。
关键词:确定吗 ? 恭喜你!
活动Ⅱ 幸运考场
内容3:根据视频,猜一猜这是哪一种物质的分子结构?
内容4:4道谜语——猜物质,写出化学式。
①似蜡非蜡有白黄,不声不响水中藏;有朝一日出水面,化作迷烟白茫茫。(P)
②我的出生比较早,古代战争做剑刀;躺在古墓穿绿妆,电气设备我必到。(Cu)
③本是一种气,常作还原剂;总想往上升,不顾脚踏地。 (
H2 )
④家住大海,走上岸来;太阳一晒,身体变白。 (NaCl)
点评:诗的语言,意境深远,既能培养思维,又能体现学科渗透。
方 式:每队选两名同学,各抽2道题,代表本队应考,均只有一次现场求助机会。
关键词:一人努力,全队开心。
活动Ⅲ 幸运挑战
内容5:仔细观察视频,用化学用语表示这是化学上的什么现象?
方 式:每队集中讨论(限时1分钟),一人执笔记录,代表本队投影结果,并读出名称,其它队指出其错误可以加分。
关键词:谁都有机会。
活动Ⅳ 幸运接龙
内容6:元素符号游戏。
方 式:四个队抽答定题,全队人人参加,一人一次。
关键词:为你骄傲。
活动Ⅴ 幸运搭档
内容7:配平下列游戏游戏中的化学方程式1。
内容8:配平下列游戏游戏中的化学方程式2。
方 式:每队选二人上场,一人依据投影上出现的化学方程式进行描述,一人配平。
关键词:要想学习好,首先合作好!
活动Ⅵ 智力陷阱
内容9:依据各句子表示的反应类型,写出化学方程式。
①日在东,月在西,天上生成明字。
②槐树千年成木鬼。
③余行道上,不堪回首问前途。
④清秋怕艳阳,情感泊枫桥。
方 式:比速度进行抢答,比书写规范。
关键词:你是幸运的。
点评:化学用语的学习与提高,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如果能寻找出一种让学生在愉快中,不经意中,被激励中,竞争中等活动为载体的学习方式,那就会为攻破这一难关找到了捷径。而本节活动课的设立,已是这一理念的具体体现。本节化学用语的活动课,活动课的形式虽借用央视《幸运52》,但在三个方面体现了创新:
1.活动形式的创新。本节活动的整体设计虽然借鉴了央视《幸运52》的形式,但它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点,如每一种活动根据各自的内容有不同的活动方式;分队抽签、随机抽签、集中讨论、人人参加、自己拟题等。通过各种活动形式,能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分析问题的思路、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水平以及表达交流有全方位的提高。
本节活动不仅多种游戏形式喜闻乐见,而且形式编排独具匠心,如第一个节目《幸运抢答》是用较简单的谜语和“之最”的内容,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并将学生的思维送入思维的前沿阵地,后面的六个节目的排列难度逐渐加大,这种循序渐进的逻辑排列,不但符合化学用语知识的内在结构特点,更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2.
活动内容的创新。活动素材内容涉及面宽、广、深,不仅化学用语丰富,还涉及了人文、地理等各个方面的知识,渗透性强,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供了很好的营养;同时在前面节目中的材料中,体现了知识与趣味结合、知识的复习与对学生智慧开发的结合。如活动Ⅵ中的内容9:依据各句子表示的反应类型,写出化学方程式:①日在东,月在西,天上生成明字。②槐树千年成木鬼。③余行道上,不堪回首问前途。④清秋怕艳阳,情感泊枫桥。
将化合反应概括为:“日 + 月
— 明”;将分解反应概括为:“槐 — 木
+ 鬼”;将置换反应概括为:“余 + 道
— 途
+ 首”;将复分解反应概括为:“清 +
怕 —
情 + 泊”。古诗名句成了学习化学的桥梁。
3.教师引导方法的创新。诚然,好的材料就能生成好的引导方法,但教师在引导中仍注意了激发、鼓励,激励性活动内容贯彻始终,如:谁都有机会,要想学习好,首先合作好,一人努力,全队开心。采取了点拨与促进互动的一系列措施,让课堂达到了最佳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