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社会令人担忧的若干问题
纵观台湾社会诸多现象,几多欣喜几多担忧,让人欣喜的是社会在发展、文明在进步,可是人心存隔膜,族群在割裂,诸多问题又无不让人忧思。
首先让我们感到忧思的是,台湾人对大陆的隔膜,即使是台湾老兵,对大陆的思念也已经淡去。近几年,两岸来往密切,这种感受似乎只有经济界人士更为深切,其他行业似乎不以为然,说的通俗一点就是,只有有钱赚的人在叫好。我们在街上问路,遇到一位长者,估摸有80岁的样子,穿着很随意,有点像拾荒老者,不过身体还算硬朗,他热情为我们指路,顺便也聊了几句,台湾人一看我们的口音、着装(为了礼节我们一般都被要求穿得体面一些),就能判断我们从大陆来,听说我们是从安徽来,他并未显出怎样的激动和欣喜,只是淡淡的说“我哥哥家也在安徽的宿松”。听了这话,我半天没有回过神来,远在他乡遇到来自故乡的人,有些激动和欣喜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一般也都会脱口而出“我也是安徽人”,这些我们都没有看到和听到。在这些台湾老兵(台湾人把第一代台湾老兵称为”阿兵哥”)看来,他们曾经急切的想回去的时候,不能回去,如今能回去了,家里也早已是物是人非,父母不在了,就是这位老兵的兄长恐怕也不在人世了,在他们心里已经把台湾当成故乡了,而原先的老家,只能是一种意象,或者只是远方的亲戚。为了拉近彼此的距离,台湾方面在第一天接待晚宴上,特地请来祖籍安徽的同仁陪同,我们基本上是同龄人,交谈很愉快也很畅通,但问到是否回过安徽,得到的回答基本上都是否定的,这些“兵二代”似乎与我们也有很深的隔膜。
其次,在与台湾人的接触过程中,我们深感他们对“祖国”的认同感非常淡薄。最近看到台湾地区前副总统吕秀莲演讲,诉求“和平中立化”,表示“亲美、友日、和中”
是大家共同愿望,希望透过联署完成和平中立公投。“台湾是台湾,大陆是大陆”,这确实代表了台湾基本民意。如果说在“阿兵哥”身上确实存在过“一个中国”的事实和理念,那么在“兵二代”身上只能看到“一个中国”的影像,在“兵三代”身上“祖国”的概念已荡然无存了。特别是民进党执政以后,修改教科书,去中国化,台湾青少年对“祖国”的认同感越来越淡薄。
再次,台湾经济社会发展两极分化严重。在国共两党积极倡导和促进之下,两岸经贸往来密切,有利于两岸经济发展,台湾从中获利颇丰,但是钱都到了像郭台铭这样的大老板口袋里了,普通老百姓并没有实实在在的取得获得感,摩托大军依然浩浩荡荡,住铁皮屋的人依然住在铁皮屋,所以2014年底台湾地方选举,郭台铭强力支持国民党候选人,而基层民众特别是青年一代却转而支持民进党候选人,最终国民党惨败。
第四,台湾青少年越来越激进,反社会的特征越来越明显。与我们年龄相当的台湾人,都觉得如今台湾的年轻人非常叛逆,无厘头反社会让他们都难以接受。他们的行动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影响到台湾社会的发展进程,例如大学里的太阳花运动,叫停了两岸服贸协定的签署;青年一代热衷政治让国民党在地方选举中惨败。2014台湾地方选举,国民党惨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青年人的参与,本来像政治选举这一类的事,中老年人比较热衷,而这些中老年人大多支持蓝营,没想到这次年轻人投票率大大增加,正是他们反社会的特性帮了绿营的大忙。我们运用社会心理学分析,台湾青少年缺乏“祖国”的归属感,恐怕就是他们集体叛逆的一个原因,有人说你不是中国人,也有人说你不是台湾人,那他妈的到底是谁?迷茫由此产生。就像一个没妈的孩子,青少年时期叛逆、激进、反社会就非常自然了。
第五,台湾社会族群割裂严重。如今的台湾有两个非常奇特而又显见的现象,一是谁都可以骂总统,谁当总统都被骂;二是“逢中必反”,凡是与大陆有关的事情,都毫无理由的反对。在台湾两周多,我们基本上没有人看电视,打开电视都是所谓访谈节目,吵架、骂总统成了一种时尚,谁都可以骂,有理无理都可以骂。台湾一类族群“逢中必反”已经到了一种神经质的地步,亲美、亲日都可以,亲中就是买台。所以台湾民众反对两岸签署“服贸协议”,大陆以国企为主,大陆企业进驻台湾,统治台湾企业,那不就等于让共产党统治了吗?两岸开放,老百姓没有得到实惠,反而还有失去劳动岗位之忧。族群的割裂,表现在政治上,就是党派的严重对立,立法会两派之间可以拳脚相加,卸任的领导人必然面临牢狱之灾,陈水扁如此,人们担心马英九也会重蹈覆辙。清算政治或者曰政治清算,在台湾已成为司空见惯,新的领导人上台,第一件事就是清算前任,地区领导人如此,新的县市长同样如此。
第六,政治遗产成为社会进步的包袱。同样的文化背景,同时代的政治领袖,注定两岸都要经历同样的政治遭遇。五十年代前后,大陆有反右运动、文化大革命,台湾同样有镇压清乡运动,蒋介石铁腕镇压的程度丝毫不亚于毛泽东。1947年“二·二八”事件,台湾军队镇压请愿游行的民众,军警特务又大肆逮捕暗杀,牵涉民众无以计数,有姓名记录的死亡人数11万左右,大量民众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至今也不知下落。八九十年代,台湾社会进行反思,平反了“二·二八”事件,赔偿死难家属,建立纪念公园、纪念碑。如今的台湾,又走上另一个极端,对蒋氏父子在台湾社会改革、发展经济所做出的成绩不予肯定,一味对蒋氏政权予以否定,甚至连台湾各地的蒋介石铜像都无以安身,大有斩草除根、除之而后快之势。这也是造成当今台湾族群分裂的一大原因。
第七、民间较浓的亲日情结。与台湾民众交流,他们谈到日本总流露出欣喜、亲近、艳羡的情感,表现出较浓的亲日情结,甚至有极端者,“宁可让日本统一台湾,也不愿让大陆统一”。李登辉就公开承认自己是日本人。台湾绿营节目《新闻挖挖哇》6月22日播出了这样一期,主持人郑弘仪在谈及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时,竟提出“我爸爸是日本人。现在纪念抗战胜利,想过我爸爸的感受吗?”台湾曾经受日本殖民统治50年,日本经济社会发展走在世界前列,台湾与日本民间交流密切,这些正是台湾民间亲日情结产生的原因。
台湾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今天的台湾,应该思考如何更好地理性发展、和平发展,台湾的发展要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之中,两岸携手,共同发展。
返回台湾研学纪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