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潜山弹腔传承遇困境
   
 点击网站地图查看更多你感兴趣的内容

                       
              
                     潜山弹腔传承遇困境

  弹腔,是原始的徽剧,也是京剧艺术的前身。通常,专家们称之为“老徽调”。弹腔这种戏曲艺术,早先盛行于安徽省潜山、怀宁一带,至清朝乾隆晚期,随着“四大徽班”进京而逐步演化成为京剧。现在潜山县五庙乡许家畈弹腔班社是“潜山弹腔”唯一的传承载体,因此2007年荣登第一批安徽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然而,传承人青黄不接、经费短缺等问题让潜山弹腔的传承与保护陷入困境。

   【感动】破屋旧道具艰难传承

   7月上旬,记者与一批安庆文化学者走访了怀宁、潜山的戏曲文化遗存和遗址。在潜山县五庙乡一个叫做程家冲的偏僻山村,记者一行来到了许家畈村民组。由于事先有联系,很多村民都集中来到了69岁的许开学家中。他拿出了珍藏的古旧手抄唱本,有光绪十三年的《郭子仪上寿》和《天龙登殿》、宣统三年的《沙陀国借兵》等,供来者欣赏。据介绍,69岁的许开学、63岁的王兰香和53岁的宋小琴是第一批安徽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潜山弹腔”的传承人。

   在一间被当地人称作“堂轩”(类似祠堂)的破旧屋里,许开学唱了一段西皮摇板《四郎探母》;王兰香唱了一段二黄正板《二进宫》;“潜山弹腔五庙许家畈班社”的其他成员还换上皱巴巴的戏服,戴上了头饰,司琴司鼓,演唱一番。

   王兰香的儿子许更生今年41岁,也是班社成员,他告诉记者,前几天接到通知说市里要来一批学者考察弹腔演出,他特意请假从浙江湖州赶回家乡。

   天井里,雨水淅沥沥;老人、破屋、旧道具,还有自掏腰包回乡参加演出的弹腔艺人。此情此景,面对这些艰难的“非遗”传承者,记者一行无不感动。

   【现状】传承人青黄不接

   据五庙乡文化站站长左延胜介绍,近几年来,虽然潜山县有关部门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来挖掘和保护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但由于多方因素的制约和限制,如今班社这些弹腔艺人普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整个班社名义上由14人组成,但从年龄上看,60岁以上11人,50岁以下、35岁以上三人。真正能唱上几段的只有3人,能司琴司鼓的各1人。

   “有弹腔班社,却没有固定的演出场地。能演的剧目极少,且多为折子戏,真正能演唱的仅仅只有《二进宫》、《郭爱打金枝》两本。”左延胜介绍。(转自2015/7/20日皖江晚报)

    返回张恨水研究会

         备案序号:皖ICP备07007844   联系本站   广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