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老字号--黑龙江花园 “老字号”百里挑一
手捧沉甸甸的“中华老字号”金匾,黑龙江省双城花园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万君激动万分。他告诉记者,这个荣誉来之不易,这些天他和员工们一直处在兴奋之中。
这次评选是严格按照“老字号”企业知识产权是否明晰、发展前景可否持续等标准进行认定的,目的在于引导“老字号”加快创新发展,打造自主知名品牌。“‘中华老字号’的认证标准非常高。”这是记者在采访中听到“老字号”经营者一句非常普遍的评价。这个标准高在两个方面:一是必须具有50年以上的经营历史,并且有认证材料;二是必须经过国家商标注册。
“中华老字号”评选活动于今年4月启动,截至6月底,商务部共收到各地的“中华老字号”申报材料967份。经严格材料初审、专家评审、复核和社会公示4个阶段后,最终认定了430家“中华老字号”,占申报总数的44.7%。由此可见,商务部授牌之意在于擦亮“老字号”头上的这块金字招牌,并且对这些大有潜力的“老字号”企业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花园酒”历久弥坚
“花园酒”诞生于1879年,经历了晚清和民国时期,经历了公私合营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改革开放,经受了社会变革的动荡和市场激烈竞争等各种考验,一直生存发展到今天,饱经沧桑而历久弥坚,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是我省最具典型的民族品牌代表之一。
今年73岁的哈市道里区康安小区的退休职工于殿元家里至今还保存着10个“花园口杯”。他告诉记者,1985年花园酒厂改变了白酒的传统包装形式,由瓶装改用玻璃杯盛装,被人们称为“口杯”。那时“花园口杯”很受欢迎,他经常在下班后和车间的同事去小酒馆喝上一杯。可是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花园口杯”就很少能看到了。
花园酒业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曾荣登黑龙江工业企业500强。在酒类市场风云变幻的20世纪90年代,“花园酒”因没能在新产品研发上找到市场突破口,最终失去产品优势。2002年,“花园酒”的30种系列商标中有20多种被卖给省内一些小酒厂,酒质下滑,酒厂停产。几年前,金太阳集团开始参与花园酒业公司的国企改革,但最终因“花园酒”商标的流失而搁浅。近年来,经过多方调查、寻找,金太阳集团终于将“花园酒”流失在我省各地的一些商标一一找到,耗资50万元将其买了回来,并又投资1400万元,承债式兼并了花园酒业公司。失而复得的“花园酒”商标,既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又是我省酒类行业的一块金字招牌。
返回中华老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