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历史悠久。春秋为晋,战国归魏,秦统一六国后为上郡地。唐及五代时设夏州、银州、麟州、府州、绥州,均属关内道管辖。宋以后,分属北宋、西夏及金。明朝设榆林卫,素有“九边重镇”之称。清朝设榆林府,民国设榆林道。建国后为地区建制,2000年7月撤地设市。
榆林物华天宝。能源矿产资源富集一地,被誉为中国的“科威特”。有世界七大煤田之一的神府煤田,有我国陆上探明的最大整装气田。煤炭、天然气、石油、岩盐组合配置良好,开发潜力巨大,是21世纪中国的能源接续地,是正在建设的国家能源化工基地,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西煤东运的重要源头。
2009年,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砥砺奋进,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扎实推进“科教引领、创新转型”战略,带领全市人民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全力以赴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持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势头,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也都取得较大进步。2009年人均GDP、农业增加值增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净增加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等五项指标居全省第一。去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02.31亿元,增长13.3%,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二;财政总收入300亿元,同比增长35.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50.33亿元,同比增长41.6%;共签订招商引资项目102个,总投资1440.11亿元,引进资金1381.13亿元;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467.57亿元,占生产总值的35.9%;耕地保有量达到1546.2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达到1211万亩,实现粮食产量152.77万吨,均超额完成省上下达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