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有效教学
争创一流初中
十二中学是一所有着近40年历史、对马鞍山市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过很大贡献且至今仍然充满活力的中学。目前,我校提出力争用3—5年的时间把学校办成雨山地区乃至马鞍山市一流优质初中。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笔者认为实施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一线教师首先要做到的。以下结合自己从教以来的教学经验,谈谈几点做法:
一、钻研教材、优化备课,构建合理的教学模式
教材作为知识的载体,根据新课程目标钻研教材可以使自己明确教学方向,少走弯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钻研教材不仅是对教材的理解、领会,还包括对教材的加工处理,,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教学条件(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及自身的教学经验驾驭教材,注意知识、能力的相互联系和前后照应,并根据学习迁移的原理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一方面从旧知识引出新知识,促进新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学习新知识时,还要注意为以后学习作好铺垫。教师在备课时,应选择合理的教学模式,如: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能力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等。
二、关注和尊重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我们关注和尊重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创设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平等、和谐的民主学习氛围。教学民主性的激励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许多思维的火花就是在尊重中绽放。要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地关注和尊重每一个学生,给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及表现自我、发展能力的机会。基础教育要为经济建设培养人才,又要向高一年级输送合格新生,新课改目标决定了培养人才的多层次,再则由学生本身的原因也客观造成了学生知识和智能水平的差别。为此,我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尝试分层教学,在课堂上关注到学生基础、智力和爱好特长的不同,使他们都参与教学活动。比如,我不仅在课堂教学的讲述、自学、提问等环节兼顾了不同层次的学生,而且在课前预习、课后辅导、作业和考核中都从层次性出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全体学生在不同基础上都可以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这种成功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并迁移到整个学习的过程中。
三、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学校整个教学工作的核心,学生的创新精神、竞争能力、业余爱好等多方面的发展,许多都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因此切实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理应成为教师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学过程的优化是获得高效率、高质量教学的保证。
(一)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策略
1、双向分析,确定教学起点
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深入了解新教学内容的目标要求和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从而把握教学的起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对于新教学内容的目标要求的分析,可以根据新目标对各知识点的教学层次要求,根据新教学内容所处的单元位置和学生所能接受的能力来加以把握。对于学生的认知结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了解:(1)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2)学生历史知识的认知一般采用何种认知逻辑和思维方式;(3)学生的历史学习态度、情感等。
2、多方引导,增强合作能力
国际化和信息化是21世纪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国际化的形势要求人们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需要人们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协作能力成为中学历史教学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问题。我在教学新课时,面对一些针对性的问题,要求学生利用课内外时间采用多种形式来完成。如讲到“河姆渡原始居民”时,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内容创作(或绘制)河姆渡干栏式房屋模型,然后在课堂上展示、评比,看哪一组完成得最好,得分最高。在学完“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后,让学生根据相关地图将各政权的名称、建立时间、都城作为基本内容,以空间位置为基准,简要绘制一幅《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图,让学生充分、准确地了解三个政权,并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讲“华夏之祖”之前,要求学生通过上网、到图书馆等方式搜集有关“黄帝、炎帝、蚩尤”的传说和神话故事,在课堂上能讲述、评比。类似的问题出现在很多课的教学中,我都有所设计。在实践或查资料的过程中,学生们互相帮助、协同作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能根据课本或资料提出一些个人的疑问。这样一来,学生的合作能力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进一步得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以体现。
3、
创设情境,更新教学方法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我体验到一节好的历史课,不在于教师个人的滔滔不绝的讲述,眉飞色舞的表演,而在于学生是否参与了课堂教学,是否和老师一起走进特定的历史情景,同喜、同悲、同忧。要达到如此境界就需要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的创设丰富的历史情境、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如:课堂上组织学生分小组辩论秦始皇的功过;角色扮演并评判刘邦、项羽等人物;生活中的“破釜沉舟”透视;史图结合画出陈胜、吴广起义进军路线图;诸如此类还有历史课本剧的表演、开展历史知识竞赛、成语接力赛、撰写历史小论文等等都是常用的教学形式。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投身其中直接参与讨论、参与分析、参与研究,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改进不仅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和参与研究的积极性,课堂上形成了融融的学习氛围,学习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得到尊重,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和谐的关系得以巩固。
4、指导学法,培养自学能力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授之以渔,受用终生。”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教师的任务不是简单的灌输和说教,最重要的是要把学习知识的规律和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鼓励他们自我认识、自我发挥、自我管理、自我培养、自主发展,从而达到学会做人、学会生活,明白学习的目的,使其乐学会学。
学习方法的指导,要结合不同年级的学生,有计划有步骤、有方法有措施、有目的地实施和培养。在步骤上可采取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分内容实施;在方法上一定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指导方法,必要时专门组织知识讲座,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学法交流。
例如:预习、听讲、作业、复习和应考等各个环节,均有相应是办法,做到预习有目的、有针对性、听课抓住思路和重点、作业适量而及时、复习要全面经常、应考时要掌握消除紧张、冷静作答、先易后难、认真检查几个关键步骤和原则等。还要指导学生学会掌握制定学习计划,进行学习总结、科学利用时间、使用工具书等方法。久而久之,学法得当---成功率高---信心增强---继续探索---再次成功,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培养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自觉性,不断提高学习效率。
(二)
进行教学反馈,应注重及时性和多样性
检验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的主体是学生。因此,作为教育者在检测自己的教学效果时需精心设计教学评价。如何正确的反馈教学成果,摈弃传统的默、背等方式让教育者思索不已。科学的课堂教学过程应注重教学反馈的及时性和多样性。心理学家实验表明,及时反馈与勤于反馈与教学效果极为相关,反馈间隔越短,反馈次数越多,学生的成绩提高越快。从反馈的途径看,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手段,如提问、观察课堂反应、当堂测试等等。教师根据反馈信息对课堂进行调控,使课堂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此外,教师也可以把记录教学后记作为一种很好的反馈形式。把每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存在的问题及教后的感受记录下来,对教学的构思及实际进行总结,日积月累,可以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三)
加强课堂管理,不能丢掉“秩序”和“规则”
为了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老师与学生平等交流、探讨,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可是,另一个问题也随之出现了,有时候,学生一旦动起来,课堂秩序就没有了,学生们各说各的,似乎发表意见的同学或小组与自己毫无关系。事实证明,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在日常的教学中和学生一起建立新规则,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组织。真正地使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同时学会理解别人、尊重别人、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在追求课堂的民主、开放的同时有共同的“秩序”和“规则”。
课堂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归属和落脚点,学科的教学任务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因此,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是每位老师关注的课题。作为“十二中人”,我们一定会秉承自己过去的优良传统,抓住新的发展机遇,统一思想认识,上下齐心,锐意进取,为实现“一流初中”的目标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