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公山之所以叫鸡公山,是来自一个神话故事。听说在很早以前,鸡公山这个地方有一年蝗虫灾害。天庭派金鸡大仙,前来拯救这里的百姓。在金鸡大仙的帮助下,蝗虫消灭了,但是为了怕蝗虫再次回来,金鸡大仙就变做一座像鸡的山,在最高的地方,后人就叫这个山为鸡公山了。 鸡公山主峰海拔814米。山不算高,但山势奇伟,泉清林翠,风景秀丽。解放前,鸡公山是外国人的军阀、官傣、富商寻欢作乐之地。据说在1898年,一名美国牧师到河南信阳传教,看中了这里的秀丽景色,盖起了一座教堂。经过这个牧师的宣传,很多外国商人、传教士和驻华使领馆人员,纷纷前来建筑别墅,其中很多是来自华中重镇武汉。
鸡公山风景区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南38公里的豫鄂两省交界处,地理坐标为东径 114°05’,北纬 31°50’。京广铁路、京珠铁路、107国道沿山麓西侧穿过,景区面积287平方公里,海拔 800 多米,历史上与庐山、北戴河、莫干山合称中国四大避暑胜地。早在一千四百年前的北魏时期就有文字记载,明清以来,更有许多名人骚客来山观赏,留下了大量的赞美诗篇。作为供人们避暑游览的风景区,始于二十世纪初,兴盛于二、三十年代,建设发展历史逾百年。1978年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对外开放的八大景区之一,1982年列入全国第一批44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6年被评为“河南省十佳旅游景区”,2001年被国家旅游局授予为“全国保护旅游消费者权益示范单位”。现为“中国少儿手拉手活动营地、中国老年协会疗养基地和中国文联艺术家采风基地”。
早在二十世纪初,鸡公山先后有二十四个国家的近千名外交官和传教士以及国内的军阀巨贾,曾来此兴建了300幢风韵殊异的度假别墅和园林。这些多民族、多国别的建筑群落,依山作势,交相辉映,时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其“环境优美、格调高雅、欧美风情、名流汇聚”的历史风采,在全国山岳型风景区中是数一数二的。鸡公山还是南亚热带与北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南北植物均可在这里安家落户,植被覆盖率高达87%。有各类植物2000多种,其中仅中草药就占600多种,被称为“天然植物园’,和“天然中草药园”。
当年李时珍千里迢迢来鸡公山采药,为《本草纲目》增添了丰富的内容。二十世纪初,英美植物学家也曾在鸡公山研究培育植物,使鸡公山成为中国“池杉、落羽杉”的母林基地,可以说这里是生物工作者理想的科研、教学基地。古往今来,鸡公山以其雄伟秀丽的景色和特定的地理环境,还招来了许多历史名人,有明太祖朱元璋、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以及红花女那富有传奇的故事,这些都给鸡公山增添了许多动人的色彩。
1935年,全山分为教会区、避暑官地、河南森林地和新店避暑山庄。河南森林区,入于北岗至鸡公头山脊外沿,地段狭窄零星,未编列街道,只划分6个小区。避暑山庄独成一区,且建筑不多,亦未曾规划街路。教会区与避暑官地房屋较多,在1918年前都已编列了街道和房号。教会区和避暑官地共有曲径道路30条,均为自然风化路面,易于步行。其中,教会区13条、避暑官地1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