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目标
突出重点 强化常规 争创马鞍山市品牌初中
(马鞍山十二中工作总结)
马鞍山十二中,原十七冶中学,前身为十七冶学校,1971年3月开始招收初一新生。2003年12月完成企业学校移交工作,交由市教育局管理,改名为马鞍山市第十二中学,2009年7月移交雨山区管理。学校现有教学班26个,在校学生1035人,教职工100人,其中高级教师27人,一级教师33人。学校座落在风景秀丽的雨山东侧,校园占地3.53公顷,拥有400米标准运动场及室内羽毛球馆,学校区位优势明显,教育教学设施先进。
近几年来,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正确领导下,我校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校上下,团结协作,务实奋进,各项工作均取得优异成绩。2008年在市教育局年度目标考核中,我校获得良好等次并获得规范办学单项奖励;2009年在雨山区教育局年度目标考核中,我校获得优秀等次;近三年据不完全统计,我校获得市级以上集体一二等奖32项。总结几年来的工作,概括起来就是: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强化常规,为争创雨山地区乃至马鞍山市品牌初中而不懈努力。
一、明确一个目标,即争创雨山地区乃至马鞍山市一流(品牌)初中。
马鞍山十二中,已经历了37年的办学历程,学校发展几经曲折,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在中高考中都曾创造过辉煌成绩,两次夺得马鞍山市高考状元。自九十年代末开始,由于国有企业的改革逐步深入,企业效益滑坡,学校发展陷入困境。2001年市教育局布局调整,停止了我校的普通高中招生。面临新的形势,学校如何发展?学校领导班子及广大教职工,冷静思考,理性分析,经过反复讨论,大家逐步统一了认识,在此基础上,学校领导班子果断决策:由于多种原因(企业、经费、待遇、布局调整、教师流失等),我们学校已经失去了发展高中的最佳机遇,目前正面临着发展初中的大好时机。结合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明确了学校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创建创新教育特色学校为抓手,经过多年的努力,把学校建设成教师队伍素质优良,学生全面发展、创新教育特色鲜明、办学设施先进、有一定办学规模和较高办学质量品牌初中。
为此,我们制定了《马鞍山十二中“争创一流初中”指标体系》,马鞍山十二中争创市一流初中的指标体系,概括地说就是:理念先进,队伍一流;设施先进,环境一流;特色鲜明,质量一流。为了使这项工作能够有序推进,我们还对“创一流初中”指标体系主要目标任务进行分解,明确具体责任人、完成进度,目前此项工作仍在推进之中。
二、突出两大任务,即强化常规管理,坚持特色办学。
学校如何发展?摆在我们面前的最迫切的任务就是如何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借鉴一些学校成功的作法,我们选择了走“学校特色——特色学校——品牌学校”的发展之路。结合学校实际,创特色学校,提升学校声誉,扩大招生规模,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在创建特色学校时,更强调强化常规,在做好教育、教学、管理常规的基础上,坚持特色办学,我们所走的是“常规+特色”之路。
强化常规管理,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基础;做好各项常规工作,是学校教育的根本。健全各项常规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各部门的管理职责,加强常规工作的检查督促,使学校各项工作有序高效运行。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其他工作都必须服务服从于教学这个中心,为此我们重新修订了《马鞍山十二中教学工作常规》,强化教学各环节的常规管理,并在绩效工资分配方案中体现常规管理的重要性,做到奖罚分明,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我校把创新教育作为特色学校创建的抓手,把创建创新教育市级特色学校作为近期学校发展目标之一。我们之所以选择“创新教育”作为抓手,既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求,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需求,更是学校发展的内在需求。在我校办学历史上,科普创新教育曾经取得过优异成绩,获得全市教育系统最高奖项。多年来我们坚持把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2006年我校学生参加市科协组织的科创大赛获一等奖。我们所在的雨山区是全国科普示范区,我们与雨山区半山花园社区共同组建了“红鹰青少年科创中心”,聘请校外辅导员,坚持常年开展活动。最近我们与安工大合作,请求他们在创新教育中给予我校智力支持,安工大大学生科普创新教育实践基地也在我校挂牌。这些都为我们进一步搞好创新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校创建创新教育特色学校具体实践和做法:第一,制定创建创新教育特色学校实施方案,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更新观念,统一认识,扎实推进创新教育各项工作。第二,全面开设创新教育课,2007——2008学年度初一年级开设五课时,2008——2009学年度开始每学年初一年级开设不得少于10课时,列入课程计划,做到课程设置、时间、教材、教学人员四落实。第三,创新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全面推行探究式学习法,在教学业务竞赛中突出教师对探究式学习法的应用。第四,全面开设综合实践课程,组建各学科科普创新小组,科普制作(物理)、生物标本制作、科幻画创作、电脑制作及音乐、美术、写作、体育、化学等学科先行探索,编制我校综合实践课校本教材。第五,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政教团队在组织安排设计有关教育活动时,充分考虑创新的特色,让学生参与,让学生在参与中尝试创新。第六,开展学校与社区共建青少年科普创新基地工作,依托社区,争取市区科协及安工大素质教育中心的支持,使青少年校外科普创新活动更富有成效。第七,做好创新教育资料整理收集及成果展示工作,编写校本教材《十二中综合实践课课例汇编》《创新教育课讲座》等,建设创新教育成果展览室。第八,开展全校师生创新创意大赛,让每一个师生的头脑都闪现出创造的火花。第九,开展教师创新教育叙事征文,要求教师在开展创新教育过程中,把自己觉得最为成功最为自豪的教育案例以教育叙事的形式不断进行总结反思。第十,争创马鞍山市创新教育特色学校。总结我们的实践和做法,概括起来就是“一课三活动”。“一课”就是开设创新教育课,在完成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的基础上,增设一门创新教育课,在初一年级中开设不少于十课时,做到教材、教师、课时三落实,并计划在此基础上开发自己的校本课程,编写《创新教育读本》。三活动包括:一、科普创新活动,成立各学科兴趣小组,开展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活动,力争多项活动在市区科协组织的有关活动中获奖;二、教学探究活动,全面开设综合实践课,编写《十二中综合实践课课例汇编》,在课堂教学中全面推行探究式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动作用;三、校园文化活动,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在活动的设计实施评比过程中体现创新精神,充分让学生成为主体。
三、实施三大工程,即硬件建设、队伍建设、和谐校园建设。
硬件建设:我校原为企业学校,长期零投入使学校教育教学设施滞后,严重影响学校形象和发展。2004年学校移交政府管理后,在市区两级政府的支持下,学校制定了校园建设的总体规划,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多渠道筹集资金,逐步达到设施先进环境一流的目标。截止2009年底,学校已累计投入资金1600万元,其中政府投入已超过1000万元,企业垫资400万元,引入社会资金120万元,学校自筹资金60万元。经过投入与改造,学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队伍建设:学校发展最终取决于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多年来,我们坚持培训与自学相结合,引导广大教师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邀请专家就以人为本、创新教育、魏书生民主科学教育理念等为教职工作专题辅导。广大教师自觉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结合新课改的要求,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学校鼓励各种形式的自学进修,在资金匮乏的情况下,仍安排教师外出学习,本科学历的初中教师已占专任教师80%。积极实施名师工程,一大批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先后有三名教师被评为全国模范、优秀教师,两名教师被评为省级模范、优秀教师,市学科带头人三人,市级骨干教师20人,区教育局导师团导师1人。优良的教师队伍,必将为学校的发展积蓄后劲。
和谐校园建设:教职工是学校办学的主人,紧紧依靠广大教职工办教育,发扬广大教职工的主人翁精神,调动大家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我们尝试建立“教师发展共同体”。学校与职工、领导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各学科之间、各处室之间,建立一种相互协调、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利益共同体的关系,真正做到校兴我荣,校衰我耻,学校的发展与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与教职工个体生命质量休戚相关。我们提出“发展共同体”的概念,有两层含义:学校和全体教职工是一个利益攸关的共同体,其二,同学科同年级的老师在专业发展上也是一个共同体的关系。大家在同一个环境里工作和学习,首先要创设一种友好和谐的工作关系,人格上互相尊重,工作上互相支持,业务上互相学习,业绩上互相竞争,良性互动,和谐发展。同一学科同一备课组同一年级组的教师,在专业发展上,更能体现出发展共同体的关系,眼下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用来考核教师的合格率、平均分,都需要相同利益关系的教师共同努力。
实施民主管理,是体现教职工当家作主的有效形式,我们极力做好三方面的工作:第一,加强和完善教代会制度,发挥教代会在学校民主管理中的突出作用,遇到重大决策、重大事项(如学校发展规划、教职工福利、干部民主评议、干部推荐提拔等)都要由教代会充分酝酿讨论审议通过,再经过职能部门落实执行。第二,坚持校务公开制度,充分尊重和满足广大教职工在学校管理中的知情权。第三,发挥民主党派在学校发展中建言献策、民主参与的积极性。我校教职工中民主党派人数达到十多人,我们坚持不定期召开民主党派、高级职称教师代表、退离休教师代表座谈会,通报情况,征求意见,畅叙友情,七一活动中共党员外出活动参观,我们都要有意识邀请友党人士代表参加。
在构建和谐校园工程中,我们还特别重视人与环境的和谐,创建绿色学校,我校于2009年通过了市级绿色学校检查验收。学校制定了校园整体绿化改造方案,局部实施到位,现在校园四季花香、绿树成荫,创造了绿色舒心的工作学习环境。平安校园建设也是学校重点工作之一,强化安全和综合治理责任制,坚持不懈开展安全法纪教育,连续多年未发生安全责任事故,未发生一例师生非正常伤亡,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安全文明校园。充分发挥工会桥梁和纽带作用,为丰富教职工的文化生活,学校先后成立了篮球、羽毛球、乒乓球、书画摄影、棋牌、诗歌朗诵、音乐等七大协会,参与教职工达到95%,学校在时间和经费上给予保障,广大教师自娱自乐,舒展个性,愉悦身心,有力的促进了和谐校园建设。
四、凸显四大优势,即校风纯正、师德高尚、教育教学成绩突出、教育科研走在全市前列。
长期以来,我校坚持开展学生文明素养教育,德育常规工作常抓不懈,形成了纯正朴实的校园风气,学生参加校外集体活动,讲文明讲秩序,在市中学生实践基地、市体育场等地参加活动,受到同行们的广泛好评,学校先后被评为市交通安全示范学校、市平安校园规范学校、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长期形成的教书育人、爱岗敬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师德风尚受到社会的公认。几代十二中人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总结出的“两特别的精神”(即党员队伍、教师队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受到全体教职工的认同和传承,这也成为我校光荣传统和宝贵的精神财富。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教学成绩,始终走在全市同类学校前列,高考一次夺得全省理科第二名,两次夺得全市理科状元,中考录取二中实验班人数列全市公办学校前列,教育教学竞赛和评比活动,多次获得全市一等奖。彰显教科研优势,发挥教科研的引领作用,目前我们已完成四项省级课题,六项市级课题,其中有两项课题分别获得省、市教科研三等奖,09年市教科所确定我校与当涂乌溪中学为教科研手拉手结对学校。
成绩只能说明过去,在争创一流学校的征途上,我们任重而道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