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创建学校特色的生态选择
当涂县太白初级中学 陶启龙
摘要:学校在特色建设方面出现诸多问题,究其根本原因是对学校特色建设缺乏深刻的认识。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衍发展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是所在地学校特色的生态来源。本文试从乡土文化的内涵与所在地学校文化渊源,与学生、教师、学校和教育等方面的关系,阐述构建学校特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再通过愿景构建、校本管理、课程教学和激励评价等方面策略,实现个性化办学,办出学校特色,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
关键词:乡土文化
学校特色 生态选择
随着教育均衡发展的深入,相同地区每一所中小学都拥有大体均衡的物质条件和师资队伍,学校之间缺少差异,出现了“千校一貌、万人同语”同质化局面。学校如何转向内涵发展、特色发展,本文认为,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衍发展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与所在地师生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深刻影响着学校的文化和特色建设,挖掘、选择优秀乡土文化作为创建学校特色的生态选择,可以避免学校同质化,创建学校特色,彰显学校个性。
一、学校特色建设的问题及成因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的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
[[i]]这就要求学校立足自身实际,在挖掘内部潜力的基础上,开发、整合、利用所在地方的各种优秀教育资源,将学校历史积淀、学校现实条件与学校发展构想统筹规划、有机整合,以特色强校、以特色兴校。但纵观现实,学校特色建设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1.主要问题:一是操之过急。对学校的内外环境缺乏深刻的分析,找不准特色建设的切入点,学校领导通过闭门拍脑而非调查论证提出了片面、空泛或不切实际的创建方案,没有充分考虑实施过程中的各种变数,往往中途“卡壳”,最后不了了之。二是以偏概全。片面地认为学校有一两个专业教师办了几个兴趣班或特长班就是特色,为了能让少数学生获得比赛奖项,将学校的大部分资源集中于个别学生的特长培养上,牺牲了大多数学生的全面发展权利。缺乏对特色建设的全面研究和理性思考。三是内容雷同。看到其它学校创建特色所取得的成果、出于跟风的习惯,为“特”而“特”,沿袭照搬,忽略了学校本身的行政文化和学校内外可用的资源,显示不出学校自身的个性特色。四是缺乏内涵。没有将学校特有的无形之精神文化与有形之物质环境有机结合,特色没有融入到师生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中,而是流于概念的炒作或短期的政绩,出现“课外搞特色,课堂抓应试”的现象。
2.产生原因。一是观念层面。学校没有充分认识和利用自身条件,正确地认识、分析、选择和利用社会条件,没有根据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规律,提出学校自己独特的主流价值观——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在制订学校发展规划之初没有树立建设学校文化的意识,不是把学校文化置于学校各项工作中的领先地位,以促进学校内外部有利条件相互转化,形成群体成员对群体目标、活动、荣誉等有着共同的、一致的认识,具有群体归属感和荣誉感的共同愿景,而是把学校文化放在“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的位置上。二是心理层面。对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的认识不足,心理上对学校特色提升学校竞争力的基本途径,实现学校社会功能的重要任务,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引领并影响着学校的发展有抵触情绪,以致学校发展中没有很好地与学校文化建设相融合,这就直接导致了学校发展后劲不足,提炼不出文化特色。三是条件层面。以为学生考试达到优异的成绩、某个学科获得大奖、学校具备了举办某种特色项目的设施设备或者上级部门要求办什么样的学校就是学校特色。换言之,虽然有某些方面的条件或优势,但与形成学校特色还是有相当大距离的。四是行动层面。学校在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的道路上,文化选择或重构的行为上模糊不清,或无所适从,或迷茫困顿,导致特色定位不准,这样既失去了原有的乡土气息,也没有城市化所带来的现代性,学校缺乏个性,没有特色。
二、依托乡土文化创建学校特色的必要性
乡土文化是“在一个特定的地域内发端流行并长期积淀,带有浓厚的地方性色彩,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生态文明的总和,”[[ii]]p14它深深地渗透在乡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学校及个体,无形中造就和规范着他们的行为,并影响着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是滋养他们精神世界的土壤。
1.情感的归属性。从学生成长的环境来看,由于学生的学习离不开与他们相互作用的社会环境,学生在进入学校接受正规教育之前,或多或少已经在家庭或乡土中接触到了乡土文化,对乡土文化有认同和归属感。由于学校处在特定的乡土环境中,乡土文化也包括学生所在学校的校园环境、师资状况、校风学风、学生特长以及学生的家庭环境、家庭生活等,从这个层面上看,乡土文化与学校文化血脉相连。
2.基础的适应性。从学生的发展来看,在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必须经历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人必须通过强化性学习传统家族关系和社会规范等,以维持生存的基本技能,使自己更加完善。“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其实就是个体学习族群独特文化,接受适应并在文化中成长发展的过程。”[2]p16乡土文化中所蕴藏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可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生存的能力,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到推动和发展的作用,为学生今后能适应更大的社会环境奠定坚实的基础。
3.长远的教育性。从文化情感来看,乡土文化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在每一个人的血脉中,所以在特定文化中长大的儿童,他的行为动机、世界观及对生命的看法都从该文化中获得,并受其熏陶。文化的主体是人,人的发展靠教育,教育的主体在学校,学校教育离不开学生的活动;学生的活动受学校文化的影响,学校文化是乡土文化中的一部分。乡土文化有利于帮助学生获得社会经验,了解到社会对他的期望,产生对乡土的认同情怀,拉近学生与乡土的距离,增强学生热爱乡土的情怀。
4.潜在的创新性。从教育与文化的渊源来看,教育思想和理念深深植根于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之中,文化则把教育作为生命载体,从教育中获得活生生的生命搏动,并随着文化变革发展而不断更新。乡土文化作为“特定的区域文化由于能使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置身于其中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一种极具潜力和特色的优势教育资源”。[[iii]]乡土文化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既能体现基础教育的宗旨,又符合新的教育理念,更能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
5.资源的可融性。学校中的教师大多熟悉、了解乡土文化,知道哪些乡土文化可以作为教育、课程资源。“乡土文化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乡土知识,而且可以培育学生对乡土生活与乡土社会的情感,为乡土文化的传承以及乡村社会的未来建设储备相应的人才”。[[iv]]学生在学习乡土校本课程时,亲近自然、接触乡土、熟悉周围的生态环境,为家乡能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而骄傲,从而提高对多元文化的适应性。
6.选择的多元性。由于学生先天的遗传素质以及所处的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各不相同,他们的个性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在身体素质、智力水平、兴趣爱好、情感体验、经历与阅历、能力和行为习惯、理想信念等诸多方面都有着显著差异。[[v]]这种差异正是学校间差异发展、学生张扬个性的根本。如果学校依托乡土文化实现了特色发展,学生的潜能可以得到充分的挖掘,学生的个性差异即成为学校特色的标志,家长将选择最适合孩子的学校接受教育,政府、社会对学校的质量评价观念也将随之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教育将向高水平均衡迈进。
三、依托乡土文化创建学校特色的可能性
1.
学校教育传承乡土文化
一定社会的教育总是背负着一定的文化使命,学校教育的实质就是对社会深层文化所作的选择,是在传递、延续、创造着一种文化,为其发展提供新血液、新生机和新的前途。乡土文化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分支,经过千百年来洗涤而保存下来的优秀文化之一,是民族得以延续的潜在教育,本质体现了民族文化传统。乡土文化教育,能发现人的本质力量,利于社会发展,导向于人类进步,具有积极意义的民族文化教育。客观地说,开展乡土教育应该对中华民族的形成、繁衍、统一和稳定发展产生巨大作用。因此,乡土文化教育是发展人类社会的民族文化教育。然而“随着我们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大众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崇尚‘越轨、反抗、狂欢、无节制消费’和以强调‘无深度、直接性、强烈感受性、超负荷的感觉、无方向性、记号与影像的混乱’等为特征的消费文化正越来越受到青年人的追捧,”[[vi]]导致乡土文化被逐渐的边缘化。“学校承担着人们在其生存的世界中获得一种舒适而诚实的谋生手段,然而又不致使人的至高无上的、敏感的精神追求遭受挫折的重任。”[[vii]]处在这样的时代,引导学生了解乡土文化,正确的对待和吸收乡土营养,提升人文素养,不仅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校内外资源开发利用的新亮点,更是对乡土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和创新。
2.
乡土文化是学校文化之源
学校文化是学校成员在特定价值观指引下,使用各种符号系统构建的生活方式,也是特定社区生活方式的体现。乡土文化是地方文化的一个符号,其中的价值规范、思想观念、人生观、价值观等是一个地区社会文化的基本内涵,蕴含着中华文化的精神。它传递着家乡人们特有的思想与情趣,能赋予人一种可以辨别的身份和属于某一群体或集体的特殊精神风貌和气质,其文化的教化作用能为群众所接受,故处于乡土中的学校,有着共同的地域范围,学校文化深受当地文化的影响,两种文化互相渗透,相互影响。学校真正实施素质教育,能够从众多的潜在的乡土文化特色中寻求突破,拓宽“文化特色”建设的思路。这样既为当地培养具有文化科技能力的生产设、经营者,又为当地培养具有文艺、音乐、美术技能的精神文明建设者,以满足乡土民众精神生活的需要。因此,只有继承和弘扬优秀乡土文化,才能守住中华民族的根;学校文化、校本课程也只有融入乡土文化,才能根深叶茂。
3.乡土文化培育学校特色
乡土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背景中的一个子系统,具有地方色彩和特点的文化,它们既有中华民族文化中共性的东西,又有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自形成的具有独特个性的民风、民俗、社会意识、科学文化等等东西。坐落在一定乡土(社区)中的学校,不可能脱离所在乡土(社区)环境而孤立存在,社区(乡土)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文化母体,学校特色发展的核心和内涵是学校文化的构建。只有依托乡土文化,对乡土文化加以全面总结,认识其特色、性质、神韵,吃透其精神和内涵,把乡土文化中优势项目体现出来的先进性、独特性、优质性,逐渐向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持续扩散,进而不断深化,不断发展,进而上升到理论和文化层次,学校特色长远发展才能成为可能。对于学校个体生存与发展,不同学校应“在办学理念、价值选择、权力、资源来源、课程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viii]]
四、依托乡土文化特色学校发展的实践策略
埃德加·莫兰认为“文化由知识、本领、规则、规范、禁忌、策略、信仰、观念、价值、神话的整体构成,它代代相传,在每个人身上再生,控制着社会的存在和维系着心理的和社会的复杂性。没有无文化的人类社会(无论是古老的还是近代的),但是每个文化是独特的。”[[ix]]学校作为文化传承、创新和发展机构,选择什么样的文化,能否成功构建特色,完全取决于在文化上的选择。而依托乡土文化,对于学校的特色构建则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1.愿景构建。对于建校时间不长,缺少文化积累的学校可从培育优势项目做起,根据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以教师特长或教师最熟悉的优秀乡土文化入手,从中选择学校能做的一个或几个特色项目进行提炼。学校在发展规划上,把握住所选择的项目与项目之间能够联点成线、联线成体,能动地、有意识地将学校的全面工作聚焦于所选择的特色,并成立特色建设的非正式组织,共同为培养有个性的学生、有特色的学校服务,全方位、多角度、整体性地对学校的办学实践行为进行优化,由局部特色扩展到整体特色,形成独特的、稳定的、优质的且带有整体性的学校个性风格。对于建校时间较长的学校来说,应采取态势分析法分析学校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找出其问题原因和突破点,然后针对影响因素不断聚焦,在整体统筹的基础上,选择与学校发展向融合的优秀乡土文化项目,为学校植入独具个性特色的文化内涵,最终发展成为新的学校特色。
2.校本管理。首先是根据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将乡土文化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和学生生活管理的各个方面,力求在潜移默化,循序渐进中使学生感受到乡土观念的教育和乡土气息的熏陶。其次是依托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协调配合,形成乡土文化教育合力,突出学校的整体优势。再次总结自身的管理经验,能够把学习和掌握的现代教育理论创造性地运用于办学实践当中,并针对依托乡土文化构建学校特色的实际情况逐步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和管理理念。最后是强化学科建设,使乡土文化项目成为自己独有的优势,并以此确立学校的地位和影响,带动学校整体可持续发展的特性。
3.课程开发。学校的课程和教材是实现其培养目标的主要手段,课程的编制、教材的选择都要立足于培养目标,从知识形态的文化中撷取符合这个目标要求的内容。[[x]]在编写乡土文化校本教材过程中,项目选择上能整合学生熟悉的历史大事、风土人文等素材;内容编排上突出浅显易懂和民族语言特色。譬如某校以所在地的醒狮项目,首先确立适合学校教育的“醒狮精神”为编写教材的指导思想,然后分文学化(故事、作文)、艺术化(舞狮、舞蹈、绘画)、手工化(剪纸、模型制作)、信息化(电脑绘画、网页制作)四大板块对“醒狮”项目进行全面开发,编写成一套通俗易懂的系列教材,并定期更新内容,以提高课程的趣味性和教育性。
4.校本教研。开展具有乡土文化特色内涵的培训、引导,制订相关的激励措施,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引导教师在课程执行者的角色上要迅速转换成设计者、开发者、研究者、评价者和执行者。譬如,某校课外聘请民间艺人和特长教师一起精心策划每周和学年的教学,在教学研究过程中收集、整理相关的资料,推出一批健康向上、喜闻乐见的乡土戏剧、音乐、曲艺、舞蹈、美术等作品,并定期举办优秀乡土文艺作品评奖活动,形成一个乡土文化特色立体教研。通过课堂内外的教学和相关活动开展,发现乡土文化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根本原因,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解决问题,从而更加快速健康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身心健全发展。
5.教学创新。根据乡土(社区)中现有的各种条件,从关注人的生命状态的高度出发,选择优秀的乡土文化项目,采取学生容易接受、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并以课例和具体的乡土文化活动为载体,做到学科之间互相渗透、相互结合,学科教育、活动教育、隐性教育相结合。教学中注重课堂师生的互动和动态生成,将知识学习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探究,形成具有乡土特色的课堂文化,有效地推动了学校文化的立体建设,完成对特色文化的认同、顺应、放大、增值,最终实现由量的积聚到质的飞跃,形成办学特色,成为区别于其他学校的教育风格。
6.评规建立。对以构建学校特色所选择的乡土文化项目,首先要考虑的是其目的性,检验其是装点门面还是提升教育内涵,提升中能否满足教育目的的需要、确保教育目的的实现,并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能否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其次是传承性,即是否抛弃学校原有文化和传统、背离学校原先积淀的价值观而搞短期的人为打造和突击创新。第三是创新性,即在文化项目选择时,能否正确地挑选其精髓,剔除其糟粕,并吸收现代的、先进的文化元素对其进行改良、提升,实现乡土文化的持续更新。第四是时效性,即学生在特色熏陶和培养下,能否在规定的毕业年限内彰显出独特的个性,且这种个性能被学生、家长和社会所推崇,能对乡土建设、文化传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7.激励为主。依托乡土文化办出学校特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仅靠规划和制定相关的措施,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很难持久。还需要对师生员工不断进行激励,激发工作的内部动因,发挥师生员工为特色建设而努力奋斗的主观能动性。如精神激励:利用会议、广播、板报等舆论工具对师生员工进行思想教育,对工作突出、成绩优异者,
随时提出表扬,达标的给予组织勉励,优秀的评为模范党员、先进工作者,发荣誉证书,立功的可以记功、晋升职务。物质激励:学校可以设全勤奖、超工作量奖、科研奖、贡献奖等物质奖励。营造努力追求和实现总体目标而勤奋工作、无私奉献良好氛围,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使乡土文化学校特色建设工作朝着预定目标顺利前进。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同地域与民族都有着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乡土文化。学校特色的选择与定位,关键是要找准外部需求与自身条件的结合点,在内外环境适宜、学校不会随着校长的更迭而改弦更张的前提下,落实好办学者、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的责任,把蕴含在乡土文化中的理念与价值进行挖掘、凝练与表达。这样,学校特色才能独树一帜,乡土文化也会亘古弥新。
[[i]]
教育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会.教育规划纲要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26.
[[ii]]
邓昭华.城市化背景下乡土文化传承的教育策略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iii]]
熊荣元.试析地方特色文化教育资源在高校“三生教育”中的特殊作用—以文山地区为例[J].文山学院学报
2010( 1).87
[[iv]]
王明,李太平.
重建精神家园:乡村教育的文化使命[J].当代教育科学
2012(1):5.
[[v]]
林藩,黄丽萍.教育特色化:向高水平均衡迈进
[J].教育科学研究 2012(4),38.
[[vi]][英]
迈克费瑟斯通.
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 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87-90.
[[vii]]
杨云生.夯实学校发展的根基——学科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33.
[[viii]]
王伟.学校特色发展:内涵、条件、问题与途径[J].中国教育学刊
2009(06): 32.
[[ix]][英]马凌诺斯基.文化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42.
[10]
潘懋元,朱国仁.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文化选择与创造
[J].高等教育研究
1995(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