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与学校文化建设的使命
马鞍山市金瑞初中
黄永生
摘 要:学校文化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新的学校管理模式,它涵盖了学校的诸多层面,即包括学校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课程体系和精神文化等。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人物是校长,校长在学校文化建设方面要肩负重要使命,要通过注重学校的文化环境建设、注重学校文化载体建设、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课程文化活动、注重学校精神的凝练等途径来实现,让学校文化建设成为一种教育的影响力,一种潜在的教育资源,让学校文化建设成为文化自觉。
关键词:学校文化;建设;使命;途径
学校文化就是指一所学校在建设与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由师生不断积淀和创造出来的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并为其师生所认识和遵循的较为稳固的价值取向、思想意识、行为准则和物化环境的一种整合和结晶。是反映学校办学理念、办学水平、办学历史、办学条件和办学特色等方面的重要标志。学校文化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新的学校管理模式,它涵盖了学校的诸多层面,即包括学校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课程体系和精神文化等。一所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学校,一定能很好地塑造师生真善美的理想人格。
校长的学校文化建设意义
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人物是校长,人们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个素养高、事业心强、懂管理、善管理的校长,在办学思想上一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与主张,并具有号召力、感召力、影响力和人格魅力。校长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都会渗透到学校管理的各方面,所以校长不仅要富有独特的办学思想,还要善于在教育实践中把校园文化逐步积淀下来,成为一种教育的影响力,一种潜在的教育资源。因此,校长在学校文化及校园精神的建设与创造过程中,应是一位领航人、是创立者,是肩负着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
学校文化的影响力是弥散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和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影响着师生的工作学习态度、学校中的人际关系、师生的思维和行为习惯,也影响着师生的价值判断和价值追求。因此,校长对一所学校的领导首先是学校文化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校长要通过传承、弘扬、倡导学校的优秀文化来引导学校管理,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现学校的自主发展。所以校长要有效进行学校管理,持续不断地推动学校的发展,就应该在自身的文化视野下,让学校的文化建设成为自己的文化自觉。
校长的学校文化建设途径
一所学校一旦形成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就会起到很大的凝聚人、引领人的作用,所以校长对学校的领导主要是对学校文化的领导。那么校长的学校文化建设途径要从哪些方面来实现呢?
一、注重学校的文化环境建设。学校的文化硬件环境建设非常重要,如果将学校的一些核心理念、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学校历史上的典型人物和事件等文化元素以适当的方式呈现在校园里,这对师生无疑是一种耳濡目染的教育,从而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2013年10月我受马鞍山市教育局的选派到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第一初级中学挂职学习,这所学校创建于1933年,八十多年的办学历史,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这所学校文化环境建设方面,这所学校可谓是一个成功的范例,我是用这样三句话来概括其在文化环境建设方面的特色:为有源头活水来,“书道”有路勤为径,插竹亭上传佳话。现以说它“为有源头活水来”为例,这所学校校园地势错落,树种丰富,浓阴掩映,青藤缠绕,公园小景随处可观,典雅而富意趣。如进得校园,就被一洼200多平米以“源”命名的水池(姑且称为“源池”)、假山、喷泉所吸引,假山四周,绿水环绕,雾腾泉涌,云蒸霞蔚,松竹点缀,白鸽翔集,相映成趣,是为该校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亮点之一。“源池”上的假山底座正前面上刻印的“源”字有24种书法字体,建造假山和喷泉是“就地而用”,此处原是一个小水塘,是一池活水,后来因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小水塘干枯了,怎样让这个小水塘重见生机,学校可谓费尽心思。校长很自豪地跟我说:“溧水是秦淮河的发源地,此乃一源;源头之水滋润师生心田,此乃二源;溧水一初中是溧水的教育之源、人才之源,此乃三源;广大教师教书育人,源源不断的将知识传授给一届届的学生,此乃四源……”。我想溧水一初中人是在借此“源”意,把小水塘里的水激“活”了,以能汲取源头活水,做一个学习与生活的有心人,正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而刻印上24位书法家的“源”字不同书法字体,寓意学校的办学要源源不断地发展和提高,其正中间刻上了碑帖“源”字的宋体,寓意广大师生做人要端端正正、落落大方。假山之形也是充分考虑到校园文化的内涵,咋一看假山似一只骆驼,寓意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岗位上像骆驼一样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忍辱负重;再一看又似一个笔架,寓意教师教书育人、学生孜孜求学;又一看似少先队队徽上的火炬,象征着青少年学生的活泼、热情与希望。假山的后面及两侧栽有“岁寒三友”-----松、竹、梅,寓意学生要做学习生活的坚强者,要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对他人心存感激、和谐友善。我想这所学校的文化形成与建设与它独特的办学历史、所处地域和个性化的发展紧密相联系起来,而其校长的校园文化建设使命就是以校长的文化自觉去很好地传承、弘扬、倡导了这些优秀的文化核心元素,从而不断发扬光大了学校的优秀文化。
二、注重学校文化载体建设。传播和弘扬学校文化离不开文化载体,所以校长应重视学校的文化载体建设,如学校的网站、校报、校刊、广播站、校史荣誉室,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建设校园电视台等,这些文化载体都是师生交流思想观点、发表教学成果、记录学校发展历史的有效阵地。所以学校文化载体建设同样体现校长的文化自觉。我所在的马鞍山市金瑞中学虽然建校时间不长(2006年8月建校),但建校八年来学校在校园文化载体建设进行了一些探索。
1.让每一个角落都开满文化之花。无论是主教学区,还是非教学区,处处是文化的风景。走在校园的任何角落,你不用担心它会让你感到单调。进门大厅的四根立柱上,张贴有传统文化经典佳句格言;每一层阶梯的墙面上,都有教师本人凝练的语言展现了教师的教育理念;班级门前的每个立柱上,都有学生对学习对生活对未来的所感所言。文化在校园的每个角落生根发芽,自由滋长,净化着师生的心灵。
2.让每一间教室都充满生机。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我们充分发挥各班级班主任、教师及学生的创造性,力求各班级提炼和形成师生认同、共同营造出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从班主任寄语到学生图文标语、从学生园地到文化展示板、从班徽班旗到荣誉墙,均由师生创新设计,班级文化元素散发着不同的文化芳香,凝聚了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蕴含着学生对人生梦想的追求。
3.让每一条长廊都书画满墙。针对学校楼层走廊较多的条件优势,我们对每一个楼层都作了精心设计并确定一个文化主题,如一楼长廊两侧是德育文化长廊,这里有身边感动的人物和模范的事迹,有丰富特色的德育文化活动剪影;二楼长廊两侧是语言文学长廊,这里有优美的古诗名篇和文化经典;三楼长廊两侧是艺术文化长廊,有中外名画和丰富多彩的师生文化艺术活动剪影;四楼长廊两侧是是科技文化长廊,这里有学校机器人特色教育成果展示供师生分享。廊廊有主题,韵味各不同,师生共陶冶,情趣亦无穷。
三、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课程文化活动。学校文化反映了学校师生的综合素养,包含了学校师生的人文、艺术、科学和人格素养的方方面面。而人的发展尤其是人格的完善都需要在人际交往中实现,所以校长在办学过程中一定要坚守文化自觉,坚持素质教育,关注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地发展。课程是文化的载体。从某种意义上说,什么样的课程体系决定着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以知识继承为主体的课程体系,最大的弊端是与实践相脱节,而围绕为文化育人的课程与实践是一体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质就是要建立以人为本的文化体系。学校应以课程改革为契机,不断优化课程结构,丰富课程资源,在抓好学科知识教学的同时,也要开展丰富多彩、学生喜爱的学生社团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课程文化活动。这样才能构建一个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良好平台。
四、注重学校精神的凝练。学校文化的最高层次是形成学校精神,学校精神是学校文化中最为稳定的精神动力和价值取向,它体现着学校文化的方向和本质,一旦形成就会对师生员工产生导向、激励、凝聚的作用,每一个师生正是在学校精神的感召下履行教育承诺,坚守教育信念,实现个人价值。学校精神的表现形式是校风,校风是广大师生在共同目标和共同认同基础上,经过长期努力形成的符合时代精神和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行为和工作作风,是学校独有的“文化品质”,是无形课堂的教诲,是教师无语的示范,它将流动在校园的整个空间,回荡在师生的心灵深处。所以校长应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善于凝练学校精神,抓好校风建设,在学校精神的感召下,一旦形成良好的校风,就会产生更强的教育能量,促进学校步入良好发展轨道。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所学校的综合竞争力的表现。学校是传承与创新文化的场所、建设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要关注和重视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等多元化课程体系的建设,为我们校园文化的建设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和空间,作为一个学校的领导,应该把这个问题作为自己长期的、认真思考的问题和肩负的重要使命。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校长的重要使命就是加强学校的文化建设,从而实现学校的文化管理,学校文化建设应该成为校长的文化自觉。
参考文献:
吴卫国《校长的学校文化建设使命》《上海教育》2010年0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