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蕊上的露珠
实验中学 熊孔怀
摘要:本文通过拷问把孩子培养到那里去,教育是唤醒而不是雕琢,教育要慎用恐吓等几个方面的论述,揭示了孩子是“花蕊上的露珠”,教师务必要精心呵护,小心爱惜,要防止自己一不小心,把花蕊上的甘露过早地弄没了!
关键词:工具性价值
雕琢 因材施教
花蕊露珠
一
香港一位教授说,香港大学里商业气息太浓,十有五六是学会计、金融、法律;餐厅电子屏幕都是全球股指、外汇牌价,他认为这样很枯燥,不像北京大学显得特有文化。在北大你每次进校门必须先向保安回答三个哲学上的终极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
新东方老板俞敏洪先生在一次演讲中曾说到,北大校门管得非常严,进去的人一定要出示证件,问你叫什么名字、你找谁、你要到哪里去。所以我们倒过来把保安的问题变一下,我们做教育的时候,要明白我的学生是谁?他们是从哪里来的?他们要到哪里去?也就是我们想要把孩子们培养到哪里去。其实我们在座的大量做教育的人,并没有回答这样的问题。只是觉得利用中国老百姓对于教育的功利心理,可以趁机赚一点钱。
我感到俞先生说得很在理,今天中国的教育“工具性价值”特别明显,而对把我们的孩子“培养到哪里去”尤为漠不关心!今天的教育,要么视其为赚钱的工具,要么作为赚名的工具——考上多少北大、清华!如果不彻底矫治,这将是教育的悲哀,是孩子的悲哀!
把孩子培养到哪里去?是值得今天我们每个教育人深思和挥就的一篇大文章!
二
公元前469年,苏格拉底出生于雅典,他父亲是雕刻家,母亲是助产士。
在苏格拉底很小的时候,有一次他父亲正在雕刻一只石狮子,小苏格拉底观察了好一阵子,突然问父亲:“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的雕刻师呢?”
“看!”父亲说,“以这只石狮子来说吧,我并不是在雕刻这只石狮子,我是在唤醒它!”
“唤醒?”
父亲解释说:“狮子本来就沉睡在石块中,我只是将他从石头监牢里解救出来而已。”正因如此,人们称苏格拉底的父亲为雕刻家,而不是石匠。
所以,深悟父亲意趣的苏格拉底后来也成为一代心灵雕刻大师。
雅斯贝尔斯揭示了上述现象的底蕴,他说:“教育只能根据人的天分和可能性来促使人的发展,教育不能改变人生而具有的本质。但是,没有一个人能认识到自己天分中沉睡的可能性,因此需要教育来唤醒人所未能意识到的一切。每一种教育的作用也并非是事先能预料的,教育总是具有无人事先能想到的作用。通过传承使人成为他自己,以及在近几百年中通过有意识的方式,使相同的才能以特殊形式表现出来。教育的界限不能事先划定,而只能在实际中观察把握。([德]卡尔•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1991:65)”。
雅氏告诉我们,一个教师尚若能像苏格拉底父亲那样,不是在“雕琢”自己的学生,而是在唤醒他们,“使人成为他自己”,那么,其身上的“匠气”就会日益淡化乃至消弭,而“教育家”型教师的意趣一定会渐渐浓郁鲜明起来。
我曾碰到从毕业班回头来教新初一的老师,常不经意地问道:“对这届学生感觉怎样?”
有的老师常感叹说:“唉,一届不如一届!接着扳着手指数出个一、二、三来……”
俗话说,爱之深,责之切!但作为教育者来说,我认为要慎提“一届不如一届”。
第一,刚刚带初三,教师无论感情投入还是知识训练都很丰富,起点高,视野宽,突然转带学习基础、行为习惯参差不齐的初一新生,自然产生很大落差。即是说,很多教师在送走一届初三毕业班后,转而从新初一教起,常常不知不觉地以刚送走的初三学生做“参照物”,进行一番比较,当然得出本届学生不如上一届的所谓结论,发出“一届不如一届”的感叹了,其实这并非是在一个等量级上作比较啊,就好像56公斤级举重运动员与69公斤级举重运动员同台PK,岂能好到哪里去?
第二,无论从学生还是从老师来说,这一说法都打击了各自的自信心,容易使师生产生“无奈”、“不作为”等消极情绪。
第三,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而开发一个人潜能的最好最有效的办法是欣赏、唤醒、激励,这已成为教育者的共识。“一届不如一”的说法显然悖逆了这一共识和定律。
认清和践行这个“共识”非常重要。戴尔·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中指出:“我们具有各种潜在的能力,可是却惯于不会利用。这潜在的能力,其中一项,就是称赞别人、激励别人,让他们知道自己这股潜在的能力,及其所蕴藏的神奇效力。”此外,“教育”一词出自拉丁文“educate”,其本义为“引出”或“导出”,意思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潜在于身体和心灵内部的东西引发出来。雅斯贝尔斯说得更清楚,他说:“教育只能根据人的天分和可能性来促使人的发展,教育不能改变人生而具有的本质。但是,没有一个人能认识到自己天分中沉睡的可能性,因此需要教育来唤醒人所未能意识到的一切。”([德]卡尔•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1991:65)
所以,今天教师的使命就是把自然人所固有的或潜在的素质,自内而外引发出来,是因材施教的“引导”,因人而异地“挖掘”。简而言之就是“唤醒、激励与赏识”,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
三
恐怖效力递减定律是英国人在抗击纳粹德国对首都伦敦狂轰乱炸中得出的一个定律。
从1940年9月7日到11月3日,平均每晚有200架德国轰炸机袭击伦敦,英国损失500多架飞机,1000多名驾驶员伤亡1/4,每晚仅高射炮炮弹就消耗
200万美元,城市之上一片照亮夜空的火光,地面到处是炸弹坑和瓦砾场,耳畔经常响起飞机的隆隆声、警报的呜呜声和弹片落在屋顶的清脆响亮声。在“不列颠空战”中,德军共出动飞机416万多架次,向英国投掷6万吨炸弹,炸死炸伤英国居民8.6万余人,炸毁100多万栋建筑物。祖先几十辈也没有在自己国土上进行过反侵略战争的人们,起初自然有些惊恐,但是很快就觉得,每天晚上都没有头天晚上那么害怕,正如美国著名记者罗伯逊所说的,他们发现了恐怖效力递减性定律,即每次被恐惧命中后就会在十五秒内下个恐惧时间减半,恐惧连续三次就有免疫性。事实也的确如此,德国法西斯的淫威不仅没有吓到英国人,反而令英国全国上下同仇敌忾,众志成城,斗志弥坚。
很多教育者对学生的教育也常常“连恐带吓”,罚站、喊家长、说狠话……其实,这种简单的教育方法,使用一次可能管点用,二次、三次就犹如“稻草人”,
效力衰减,甚至适得其反,这也正是恐怖效力递减定律在教育中的表现和效用。
孩子是花蕊上的露珠,“恐吓”教育只会造成颤颤巍巍的露珠受惊滚落;孩子是晶莹的玻璃,“恐吓”教育极易令玻璃破碎。
一位在小学教语文的女教师经常带学生的作业回家批改,有一次,她看到一个学生是这么描述他家的宠物猫的:“我家猫猫的眼睛非常大,我拿馒头一比,它的眼睛比馒头还要大,真是太大了。”女教师看了,笑得直不起腰,她在那篇作文后加了这样的批语:“猫眼大过馒头,太夸张了,观察动物要细致,请改正。”
过了几天,那学生的母亲找到了学校,她说:“老师,您错了,我家孩子说的馒头,指的是旺仔小馒头,您的评语让他难过了好几天呢。”
孩子是花蕊上的露珠,教师务必要精心呵护,小心爱惜,要防止自己一不小心,把花蕊上的甘露过早地弄没了!
教师往往自认为比稚嫩的孩子们成熟,但成熟未必正确,稚嫩未必谬误,思维定势会让我们作出50%的错误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