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教育需要人文
   
 点击网站地图查看更多你感兴趣的内容

                       
              
                   教育需要人文

                     马鞍山市丹阳中学 张恒才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每个人都在谈论教育,都希望教育朝着自己的方向发展,然而教育再怎么发展,都会留下一点点缺憾,更何况社会的发展速度带来了人的意识的变化,自然对教育的苛求也愈来愈多,教育出现尴尬也就在所难免了。

事实上,教育要想正常发展,最理想的境界,那就是尽量地走出社会,还一个自然、自由、自主的环境,这是孕育知识的关键。我认为教育还在迎合世俗,不按照人的发展规律去进行,一切还是那么的不尽如人意。

当下强调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许多地方也在紧锣密鼓地研究如何把这样的政策落实到位。可从目前的一些所谓的教学模式带来的效果看,后进生学得不一定快乐,资优生有时候就是在荒废时间。人的大好时光是有限的,如果因为人为的因素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这是对生命的一种亵渎。

教育最基本的原则,那就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然而,学校的教育,总是不能把这样的事儿干好。我在与同事探讨时一致认为,目前教育,孩子生活在校园为什么没有多少的快乐,尽管有人认为快乐教育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理念,但是一个人不管学问有多高,也没有办法反对别人去追求快乐。我觉得快乐应该建立在成功的基础上。试想想,一个人如果没有一定的成就感,还整日里乐呵呵的,我看这人肯定在认识上出了问题。孩子们也是如此,学校要想给孩子以成就感,就需要设立多重的评价体系,而不是单一的,否则,校园里永远只是少部分孩子享受到发自内心的快乐,可悲的是,这种快乐本身也值得怀疑,毕竟那么多的人在挤独木桥,一不小心,就会掉下去,这种站在鸡蛋上跳舞的快乐,你能认为是一种快乐吗?

我们在维护传统教育的同时,忽略了当下教育面临的处境,外界环境过多的干扰着教育的正常发展。人从直觉上都希望教育能够是快乐的,尽管一个真正懂教育的人知道,在单一评价体系下,教育是不可能带来什么快乐。只要你走进孩子身边,与之进行交流,大多数学生对前途都是颤巍巍的感觉,今天不知道明天会怎么样,除非你的成绩已经没有任何希望,纵然被老师用各种紧箍咒给束缚着,但是家长和同学已经不再看好,反而淡定起来,当然了,就算有了点快乐,也不能溢于言表,只能埋在心灵深处。

我们要想让学校大多数孩子都得到快乐,那就需要各种决定性的评价体系都在发挥作用,而不是有什么主从之分,可是,教育与社会接轨的关键所在,那就是社会需要教育具有筛选性,这也就要求教育不可能和稀泥,必须分出个一二三来。可能是财力有限,学校不可能给绝大多数孩子提供享受成功的平台,这当然需要我们的顶层设计,从选拔考试开始改革,而不是追求什么全才,毕竟,一个人什么都学,结果是什么都学不到。我们知道一个人活着需要一些基本的常识,然而当下的考试的难度似乎很难把握,总是不由自主地走向了象牙塔的顶端。考试完全可以在必修与选修上做足文章,而不是敷衍哪一方面。对于必修的课程,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搞什么优秀、良好、合格的等级,只要合格就行了,对于选修的反而要增加难度,毕竟,走进这门学科的都是能够学好的孩子,当然了,这里一定要排除家长的意愿,需要学生自我做主(问题是,现在的孩子没办法自我做主,几乎从呱呱坠地到成家立业几乎都是父母包办的,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令人困惑的是,义务教育阶段设立的课程,到了高中还生效,就是没办法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量身提供更多选择的课程,乃至于到了大学,孩子们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有什么兴趣可言,这样的流水线培养的孩子,又怎么能够回答钱学森之问?

教育需要满足各种孩子的需求,可教育往往为社会所左右,没有相对的独立性,这也就决定了教育不可能真正意义上为学生服务。我们总在试图用自己的强制手段来压迫孩子按照一定的规则学习,围绕考评的成绩来决定成功与否,这样的单一的流水线自然会给老师本身带来莫名其妙的情绪,显然这种情绪不利于教育本身自由自在的发展。

教育需要规范,可是教育怎么规范,这不是一两个人所能决定的。有校长说得好,学校许多问题落脚点恰恰就在体制问题上。一所学校,校长没有人事任免权,没有财务管理权,一味地要求什么质量,什么特色,这样的教育只能建立在表面文章上。有些专家痛批学校的发展喜欢搞什么千篇一律,殊不知,学校的所谓的发展往往是建立在行政推动的基础上的,也就是领导的口味决定了学校的前进方向。可惜的是,我们的政府领导往往喜欢好大喜功,出现千篇一律的局面也就再自然不过了。

教育不是什么面子工程,说到底应该是服务性的行业,那就是满足各种孩子自然生长的需要。然而,从家长到社会,似乎没有哪个人愿意孩子自由自在地生长,总是为了人为设定的规则出人头地,不择手段,只要孩子的成绩冠冕堂皇,什么孩子自然生长,他们是不会管的。在许多孩子眼里,自己努力学习不是发自内心的需要,完全是为了某种需要才努力的。我们的老师也罢,家长也罢,社会也罢,都觉得只要在一张试卷上考出点名堂,就是不错的,问题是,任何一张试卷,任何一门学科,都不可能满足所有孩子的需要,除非降低难度。这就需要我们的学校在知识的普及与人才的选拔这一对矛盾中好好地研究,而不是过于疲乏地、机械地应付上级的所谓考核。

学校如何从困境中突围,我觉得需要从评价体系上多加研究,不要老是把目光锁定在最后的考试上。学会主动地设计一些平台,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成功带来的喜悦,这需要学校的管理者有大智慧,有超强的眼光。我们的许多雄心勃勃的教育改革者往往屈服于环境的压迫,常常是灰头灰脸的败下阵来。这一点上,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习李希贵校长,他无论带什么样的学校,首先要把教学质量搞上去,建立了社会声誉,然后再搞什么改革,只能愈来愈精彩。问题是,底层的许多校长没这么幸运,他们的学校往往因为生源的问题,只能在教学质量的泥泞里郁闷,就算再怎么努力,社会的评价也未必高到什么地方。是什么让教育失去了平衡,其实幕后政府在起作用。许多地方政府为了造就一方的房地产,就会认为的牺牲一些学校,打造一所航母型的超大学校,引进一个圈子里的优秀的教师,从而给社会形成了一种误导,只有到那所学校上,才是正确的,如此,学校一扩再扩,愈来愈大,周围的学校则愈来愈小,纯粹的是人为的麻烦,可真正受益的却是开发商,是政府本身,本来一平米只能买四五千元的房产,一下子可以变出上万元,老百姓勒紧裤腰带满足政府的政绩,也不知这样的局面还会延续多久。

如果我们的地方政府认真地为老百姓考虑,就没有必要过于依赖开放商,真正实行就近入学,真正地给学校教育自由呼吸的空气,教育也不会处于如此尴尬的境地。教育关系到千家万户,我们谁也没办法忽略,如果处理不当,对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会带来决定性的影响,来不得半点马虎。

     作为教育人,我们只能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给孩子带来快乐,但是作为教育本身来说,还需要更多的人真正的为之思考,让教育真正走出阴霾,拥有一片艳阳天。

         备案序号:皖ICP备07007844   联系本站   广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