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
“我们将继续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及旅游、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深化与南京都市圈城市间的协作,努力推进发展思路同向化、发展措施协调化、城乡建设同城化、发展成果共享化。”4月29日上午,市委常委、副市长金庆丰在南京参加第四届南京都市圈市长峰会时,表达了马鞍山加快融入南京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决心。
本次峰会以“共建、共享、同城化”为主题,南京、镇江、扬州、淮安、马鞍山、芜湖、滁州、巢湖八市领导齐聚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回顾总结都市圈交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旅游一体化合作取得的成果,交流展望“十二五”期间城市发展战略思路、交通旅游及物流一体化等相关内容。会上,“南京都市圈农副产品信息交换平台”启动。
金庆丰在会上代表市政府签署了《第四届南京都市圈市长峰会备忘录》,并作了题为“坚持共建共享,推动同城发展”的发言。他表示,马鞍山“十二五”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与都市圈城市间的合作。我们将紧紧抓住国家规划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及成为长三角经济协调会成员带来的新机遇,坚持“共同建设、共同繁荣”的原则,抓好与都市圈兄弟城市“十二五”规划思路衔接工作,合力加强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整合旅游资源,联手打造都市圈旅游品牌,大力推进公共服务领域共建共享,建立农产品信息交流合作机制。
会上,市农委负责人代表我市与南京都市圈各市共同签署《南京都市圈农副产品全面合作协议》,安民农副产品批发交易中心负责人与南京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签署《南京都市圈产销合作协议》。
一,有企业就能带动就业,有了就业就会增加劳动人员(包括暂住人口),有人就有消费,所以项目仍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要素,项目投资拉动仍是加快发展的第一手段,有了项目,就有了抓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招商宣传,加深招商引资责任感,所有项目责任到人,所有宣传范围要精!可以在各大媒体大力宣传马鞍山,铺天盖地自然给人印象时刻,企业才会知道有这么片热土。
二,立足自主创新谋划高新技术项目是构建我市“6653”现代产业体系、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需要和现实选择。所以要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现在消费主力军是年轻人,年轻人消费大军是学生,而且大学的建设也必将带动周边配套设施和人气。也能更好地为马鞍山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人才,企业的发展更是需要人才。
三,要立足区位优势。要把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交通运输等差别性的区位优势与特定的产业和项目要求结合起来。大力提高马鞍山通往华东的交通硬件,马鞍山地理位置优越,紧靠发展正旺的六朝古都,有着浓厚六朝遗韵的江东第一城南京,随着京沪高铁、沪宁城际、宁杭城际、宁安城际等建设,南京高铁的交通地位和青奥会对南京的国际影响必将再一次带动绿色古都的繁荣,利用这个机遇加快和南京同城化发展是马鞍山大跨步前进的必由之路,所以马鞍山应该为其提供更好更快捷的交通拉近城市距离,快速实现公交IC卡的通用、社保网络资源共享、宁马轻轨的建设、宁马双向十车道快速高等级公路的建设、电话区号统一、宁马公交互通、宁马高速收费暂停的一系列促进“大马鞍山”快速发展的规划。
四,立足城市发展。围绕我市“1255”城市发展战略,统筹城乡规划和建设,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按照建设现代化大城市的发展框架,大气魄、大手笔、大力度谋划一批重大城市发展项目。加快当涂县和市区的道路建设和205国道的市政改造,增加道路绿化,快速将当涂县地区转换为马鞍山市姑孰区,在陈家至金柱塔、黄山塔三角带发展高档居住区,大力提升城市服务产业的规模。
五,立足园区建设。充分发挥我市处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轴头”位置的独特优势、市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南部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建设等有利契机,立足我市园区的战略定位、空间布局以及产业承接,重点谋划一批重大项目。加快马鞍山长江大桥建设和北沿江高等级公路建设进度,加快和芜湖、合肥道路多样化、绿色化、路宽性的改造。
返回马鞍山新闻
|